“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9-09林亚才
林亚才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引导学生对对话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对话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找准“提取点”、建构“问题群”;找准“生长点”、发展“思维链”;找准“关键点”、培养“实践力”。借助于“问题导学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之下,“问题导学法”一定能引导学生回归数学学习的自然生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法;问题群;思维链;实践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学科正是在各种问题处理中不断前进发展的[1]。“问题”就是动力的源泉,也是学生学习的“钥匙”。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时,一定要以“问题导向”作为创新方法,帮助学生探究,促进学生开动脑筋。
一、找准“提取点”,建构“问题群”
应用“问题导学法”要把握几个关键词:“问”“导”“学”。显然,研发、设计问题是实施“问题导学法”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找准问题的关键要素,帮学生形成问题集,这样可以形成不同的问题,如核心点问题、中心类问题、关键性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引导和助推学生学习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題”是实施“问题导学法”的核心[2]。
开展数学问题的研发、设计,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其一是问题要切入数学知识的本质,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感悟;其二是问题要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切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时,对问题的提出不重视,具体表现为问题的提出随意化、肤浅化、杂乱化、零碎化等。有教师甚至用“判定式话语”作为问题,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试问,这样的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催生学生的想象?真正好的问题应该能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教师讲”为“学生思”“学生探”。要以问导趣、以问导思、以问导法、以问导成等。同时,要注意问题的精度、效度、匹配度、挑战度、牵涉度,等等。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才是有生命力的问题。
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创设以经验化开展的情境: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每一个班领24根跳绳,一共需要领多少根跳绳?这个情境是学生日常生活情境,学生非常熟悉,能激活思维,积极解决各类问题。因此,可以设计下列的问题:
【问题1】你是怎样列式的?你还能怎样列式?两种方法得出的算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问题2】再写出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3】你的猜想正确吗?怎样验证?
【问题4】在我们已经学习的知识中,哪些知识已经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问题5】你能用图形将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吗?
如此,从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提炼、抽象、概括出问题,能够猜想学生从两个视角来列式:其一是先求一共有几个班?其二是先求每一个年级各需要领多少根绳子?接着,学生将不同方法得出的算式用等号连接,形成了乘法分配律。随后,学生举例验证,并进而对乘法分配律形成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乘法分配律的思维追忆已经学习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并且让学生数形结合,进而深刻理解、建构乘法分配律。
“思维”是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实施问题导学法就是要通过问题去催生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当找准问题的提炼点、聚焦点,去建构问题组、问题链、问题块、问题群[3]。借助于问题群,开启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拥有一块思维的绿地。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朝向高阶方向发展。
二、找准“生长点”,发展“思维链”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般来说,问题往往应该导在新知的迁移处、导在知识的发展处、导在自学关键处、导在思维创新处等。教师找到学生数学的新知识生长点,找到其思维发展的生长关键,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的发展。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发掘教材中的相关链接点、生长点,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为学生新知识搭桥。
例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时,这一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问题1】用24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拼?你有多少种拼法?
【问题2】你能将这些拼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问题3】思考这些算式中的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4】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使其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问题5】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
这样的一些问题,组成了一个前后有关联的问题链。在这个问题链中,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拓展、延伸。由此,这些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群。在这个问题群中,每一个问题都有着明确的知识指向。比如问题1是操作性问题,问题2是表征性问题,问题3是关系性问题。借助于这样的三个问题,能有效地链接已有认知和新知。而问题4和问题5,则是分别引导学生思考因数的特征和倍数的特征,即“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却是无限的”“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地写出一个数的因数应当从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开始写”,等等。借助于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迎难而上。
教学中,学习重点是需要被放大的,找准学习的难点,理清学习的盲点和一些存在疑问的问题。同时,学习的生长点也要特别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实践证明,“问题导学法”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实践力等。
三、找准“关键点”,培养“实践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还要找准“关键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开展基础上的练习设计,还要设计变式性的练习、思辨性的练习。解决问题需采用灵活方式,如使用思辨变式类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才更容易。实践力的培养,需在教学中找准关键的“钥匙”,让每个学生学会一项技能:以现象掌握本质[4]。
问题,在教学时能让学生参加到实践过程中。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现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让学生的数学观察、思考、探究有序、有向。
【问题1】长方体的面有怎样的特征?怎样验证你观察的结果?
【问题2】长方体的棱有怎样的特征?怎样验证你观察、猜想的结果?
【问题3】长方体的顶点有怎样的特征?如何验证?
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注重第一个问题,而忽视了后面的验证环节。其实,尽管学生的观察是正确的,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要从科学出发、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地验证,培养学生质疑和验证的优秀品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对感知获得的感性经验,必须展开验证,进而获得理性的认知。如对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验证,不同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学生将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的对面剪下来,并且将之重叠放置在一起,结果发现完全重合;有学生采用测量的方法,测量长方体相对的面的棱的长度,并通过计算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学生借助于长方体的所有的面都是长方形进行对面完全相同的推导;有学生采用迂回战术,先论证了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再论证长方体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等等。借助于问题,能够找到学生进行数学深度探究的关键点,从而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实践力、探究力[5]。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会生发出一些问题。如有学生带来了类似于牙膏盒的长方体,由此生发出这样的问题:长方体最多可能有几个面是正方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还是长方体吗?正方体有着怎样的特征呢?这样在学生学习中生成的相关关联性的问题,能启发学生将探究的触角进一步延伸、拓展到特殊的长方体领域,进而认识到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激发学生对于对话的兴趣,同时让积极性得以提升,且在问题基础上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开展积极的交流互动。问题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线索,有效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应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和启发工作,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同时生成各种问题,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和问题智慧的分享者。
参考文献:
[1]李小强.课改呼唤“理念引领”[J].江西教育(B),2018(11).
[2]崔允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J].基础教育课程,2019(Z1).
[3]鄭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别样研究”———读“高中新课标的启示”专辑有感[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1).
[4]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7(1).
[5]马云鹏,殷春阳.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高中课标2017》的启示[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Z1).
见习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