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雕塑创作中装置艺术应用分析

2023-09-08任亚蕊

艺术大观 2023年23期
关键词:装置艺术审美

任亚蕊

摘 要:雕塑作品作为艺术家对生命和力量的美学认识,是他们的智慧结晶和劳动结晶的统一体,融合了他们个人思维和日常经历。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表达介质,以一定的雕刻文字作为表达语言,雕刻作品才能符合美学法则的结构,才可以成为大众可感知的具体化审美对象。我们都知道,在现代中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类的审美观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倾向。以装置为代表的雕刻作品逐渐在我国的艺术展会及城市的公众场所中涌现出来。本文从“装置艺术”这一基础理论出发,对其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状况及改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雕塑作品;装置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J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3-00-03

一、装置艺术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

(一)装置艺术的定义

在当代,美学艺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今天,装置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正逐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装置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表达艺术。装置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开始出现在美国知名画家巴里·梅森在纽约布朗克斯区创作的一系列大型雕塑中。装置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和内容,带给观赏者一种新的视觉体验。装置艺术首先在美国的布朗克斯地区兴起,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宗旨,使之成为一个比较成熟化、体系化的居住区。

装置是一种将公共空间作为表现舞台,将大众作为受众,并将其艺术作品作为主体来关注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就其所在的空间而言,装置艺术是一种融合了雕刻、图画、摄影、录像、建筑等各种艺术形态的综合性的概念。装置艺术并非单一的表现方式,它是由各种表现方式在一定的情境中组合而成的一种表现方式。装置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个特殊的空间里,然后把这个空间当作一个舞台,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知到这些作品。这种新的展出形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在新的表现方式中,观赏者不但可以欣赏到作品,也可以感受到其所运用的材料和工具,以及整个创作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多地是用来解决人类的感性需要而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装置艺术的表达方式

装置艺术以现场为舞台,以多元的表达方式让观众进入其中。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不但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自身所具有的深层意蕴,而且还可以让观者从不同层面上感受到艺术的真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在装置的设计中,艺术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要素,如公共空间、环境、空间环境等,从而创作出更多新颖,更有特色,更有创意的作品。

对于一个装置艺术家而言,他的作品能否得到大众的欣赏与认同,取决于他对题材与表达方式的选择。对此,美国画家汉斯·范·里芬功不可没。汉斯·范·里芬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画家。他参加过几次重要的个展,也主办过几次大型艺术展览,他擅长把最尖端、最前沿、最前卫、最受欢迎的各种元素融为一体,他还擅长把各种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获得想要的结果。这也是他被称为“新媒体的创始人”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中期,汉斯·范·里芬在美国的芝加哥举行了一场名为“装置艺术”的展览。此次展览的主题为“身体模型”“人物肖像”“人像雕刻”“都市建筑”。汉斯·范·里芬并不局限于人体雕塑,他关注的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因此,他创作出了很多具有特定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的作品[1]。

二、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形式创新

中国雕塑的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文物也很多,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雕塑家就开始了对西方雕塑的研究,他们最早的研究是从西方的现实主义雕塑的思想和技巧开始,但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多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雕塑家能够很容易地接触到西方的现代和后现代的艺术信息,于是,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形式就被摒弃,有些雕塑家就会借鉴西方的现代和后现代雕塑的思想和技巧,创作出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一些艺术家一直遵循着传统的写实手法,而另外一些艺术家则是对雕塑的形式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在创作中经常使用夸张、变形、修饰,或者是抽象的结构,并与多种材料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强烈形式感的作品。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画家的作品主要受到西方20世纪70年代之后艺术形式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变得越来越注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念,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雕塑的形式已经不再是他们作品的最高追求,而仅仅是他们表达思想的一种媒介。这一部分画家在创作上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作品能否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也不在意自己的创作技巧,他们的作品往往会借助其他方面的素材和技巧,打破人们对雕塑的传统认知,形成一种“泛雕塑化”的趋势。

从整体上看,中国现代雕塑正处于一种“泛雕塑化”的状态,这是一种对传统的“告别”。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西方的雕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一转变既体现在雕塑的外在表达、语言形式、素材选择等方面,也体现在对雕塑的内在概念进行了扩展、突破和转化,从而将雕塑与其他技术方法相融合,使得传统的雕塑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现代主义时期,形式语言的创新是评价艺术家艺术水准的一个主要指标。再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使得人们对雕塑产生了一种“距离感”的观念,他们的作品倾向于创造一种“现场”,而创造一种与其作品相辅相成的空间气氛则是其创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的尝试最终促成了一种名为“装置”的艺术形态的产生,它借鉴了很多雕刻的技巧,从而使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模糊,同时,也有不少中国和西方的艺术家将雕塑和装置的创作元素与机械、电子和网络技术相融合,创造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感受。

因此,“泛雕塑化”的中国当代雕塑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追随着西方雕塑的发展而来的,有一群藝术家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雕塑的一种继承,而另一群艺术家的作品却是对传统雕塑的一种颠覆,在这一点上,杜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无论从造型、色彩、材料,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与雕刻保持一致。与此同时,他还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添加了挑选材料、签字、重造组合等主观控制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将他的现成品创作看成是源自雕塑,却又颠覆了雕塑的既定观念的一种行为。这样,雕刻就不只是一种立体的视觉艺术了,艺术家还可以借助别人的作品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后期的艺术家对雕塑与政治、社会、文化和艺术家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认识。达达,以及其他一些超现实主义的雕塑家,如阿尔普、曼雷、贾科梅蒂,他们的一些作品,都具有后期的几何艺术,装置艺术的雏形,其符号化的表现方式,彻底脱离了对表达与描绘的常规雕刻的要求[2]。

三、装置艺术融入雕塑作品的重要意义

装置艺术具备雕刻艺术通常所具备的实体材料性和立体空间的特点,然而,它并不重视对物质本身的处理,也不重视完成后的牢固、稳定,也不重视其模拟表现形式,而是更重视对与自己理念表达相一致的现成对象和素材的选择和拼凑,并对其内在的思想联系进行组合。在意念引导下,这种立体感是一种冲破“制作化”的雕刻理念。所以,在这些方面,装置艺术对雕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它是对真实事物的一种直观表现,将真实存在的事物、生活和环境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对雕刻的造型性质进行了一定的理解。第二,它摒弃了手工仿造的形式重现,将物质材料或现成的物件作为创作素材。作为艺术品,物件本身就是一种表达要素,从而打破了雕刻对于艺术媒介的限制,扩展并发掘了真实物件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第三,在作品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垃圾等,以一种在普通人视野中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视角和观点,突破了传统的雕刻美学模式。第四,将空间、受众等因素融入装置创作中,受众的介入使得受众与创作主体在艺术与生活间穿梭,达到生命的艺术性、艺术的生命性,从而突破了传统的雕塑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第五,装置艺术超越任何一种不同的学科,将美术、雕刻、诗歌、乐曲、影片、电视、录像等综合运用,打破了雕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第六,装置艺术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在展览过程中进行变化,或者是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变化,从而突破了雕塑艺术的永恒和静止的特性。

总体而言,装置的概念物质化对雕塑的形象性进行了消解,并突破了各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以现成作品为载体的装置艺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艺术的技术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艺术家的“精英”属性;装置作品将空间环境与观赏者融合在一起,消解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边界;这种变化性,将作品中的空间扩展为多维度的变化,从而突破了雕塑中静态、永恒的特性。所以,从根本上讲,在装置的影响下,原本存在于雕塑中的观念与特质,已经被彻底地吞噬与延伸。一方面,雕刻艺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组合方式,拓展了艺术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它也必將导致新的、综合性的艺术风格的出现,产生固有的艺术风格相互之间的区别[3]。

四、中国现代装置艺术的发展理念

(一)从思想到物质完成转变

理念,是中国现代装置的精髓所在。因此,画家不能再以“观念先行”的思想定式,而应该以理念为起点,以理想为重要基点,以真实的生命为中心来进行艺术的创造。这也是它与传统绘画和雕塑最大的不同。而对于一个对生命有兴趣的艺术家来说,这种生命的要素也就成为他的创作题材。比如,丁方利用计算机创作的《奥林匹克颂》,为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画了一幅画;《父亲》是罗中立在四川大地震时的作品;艾未未、刘伟、赵无极和其他几位画家,都是从他们身边最常见的东西出发,创作出一系列的艺术作品[4]。

(二)从内容到文字完成转变

在创作过程中,材质是创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创作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物质是画家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人生挫折、创作理念、艺术创新相融合的重要载体。用中国现代画家何多苓的话来说,物与物之间是分不开的,人与物是分不开的,作品与物是分不开的[5]。

(三)从行动上升到空间的转变

当代的装置作品,通常都是以行动为主的。也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与受众形成一种对等的沟通和对话的关系。因此,画家就需要用一种思想去表现他对于社会、对于历史、对于自然、对于人的命运的关心。因此,在装置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其表现手法也呈现出了鲜明的表演特色。以黄永玉的《黑猫》为代表的油画,就是一个例子。在作品中,他采用了在图片间转换的蒙太奇技巧;有人物、有动物、有静物、有山水,就像是一位身处现代化大城市的人,穿越时空,与当时的人们展开了一场谈话[6]。

(四)从古典到当代的转变

装置艺术是一种对传统油画、雕刻艺术的超越与颠覆,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折射出当代人类对于生命、生活、自然的情感与反思。在艺术家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装置艺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而,其形成与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比如,刘伟的《母亲》,从中国“二十四孝”这一题材出发,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意义及当代意义,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伦理;艾未未的《父亲》是利用计算机对一个饱经风霜、平凡却又伟大的爸爸进行了创作;在表达人生的真谛的《最后一次散步》中,王启东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与生活的深沉思索与关怀[7]。

(五)从个体到团体的转变

装置艺术是个体的,但也是社会性的。它本身就是一种行动,艺术家通过这样的行动,表达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与角色。那么,画家创作作品,要不要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画家要从整体上来看待问题,站在社会的整体层面上来思考问题,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如《我是谁》王中军、《无题》韩美林、《世纪对话》郭润文、《在中国》程丛林、《无题》赵无极等。

五、结束语

现代雕塑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元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从构造到解构,从分解到重构,我们对传统雕塑的认知和过去的视觉习惯发生了变化,雕塑家的思维方式也变得更加深刻,更加抽象,更加个性化。而这样的转变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艺术语言的多元化追求。雕刻和装置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就是各取所需,越不一样越好。

参考文献:

[1]姜子闻.装置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性研究[D].江南大学,2022.

[2]刘恪.互塑与回响——影像装置艺术中的空间建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22.

[3]杨欣萌.浅谈陶瓷材质语言下的装置艺术与现代雕塑的关系[J].江苏陶瓷,2022,55(02):7-8.

[4]袁源.大地与生命的对话——林璎(Maya Lin)的建筑、景观、雕塑与装置艺术[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29-32.

[5]王林.浅谈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以景观雕塑、装置艺术为例[J].创作与评论,2016(16):103-106.

[6]杨筱瑶.装置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2):314-318.

[7]龚芸,程虎.当代装置艺术与雕塑语汇的符号解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01):81-84.

猜你喜欢

装置艺术审美
浅析民族文化“面具”与装置艺术的重组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物”化的空间
装置艺术介入城市邻里空间的应用研究
简述装置艺术的概念及其创作方法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敦煌艺术考察所感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