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探究

2023-09-08尹宝琦

艺术大观 2023年23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影响

尹宝琦

摘 要: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遗存下来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中国画作为具有我国代表特色以及能够彰显我国文化底蕴的独有绘画艺术,使其保持良好且健康的发展趋势为当前时代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表现民间艺术文化的绘画形式,具有题材、手法、技巧等丰富优势,本文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确定二者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民间美术与中国画之间能够融合互促,共同发展,基于此,要想进一步推动中国画进步与创新,应深入分析与确定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民间美术;中国画创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3-00-03

在过去,人们主要将目光集中在温饱层面,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直线且稳定上升,促使国民物质生活条件发生较大转变,进而在温饱问题得到充分解决后,开始侧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中国画作为我国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人们审美情趣提升,对中国画的喜爱与推崇日益加剧,这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较大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而为更好地应对挑战,中国画创作者需要拓展新的方向,融入新的生命力。在此要求下,民间美术作为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方式,其可为中国画创作带来积极影响,让中国画创作得到一定启发,进而创作出蕴含民间艺术文化以及彰显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一、民间美术与中国画

(一)民间美术与中国画

民间美术文化最早于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在石器等载体上能够发现当时人们所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且通过对该系列作品的研究,可以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与人文风情等进行更多了解。由此可见,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广大群众是民间美术文化的创作者,但在魏晋之前,民间艺术的主要创作者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如石雕艺术、陶俑等,虽然此类作品的创作源于统治者的要求,但落实这一要求进行创作的主体为社会底层工匠。随着时代发展,民间美术作品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其魅力征服了诸多上层人士,因此在魏晋以后社会底层工匠不再是单一的民间美术作品创作者,越来越多的上层人士开始逐渐加入绘画创作,这代表着民间美术成为全民均可参与的文化,也使民间美术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剪纸、农民画、年画、刺绣、皮影等的产生,丰富了群众文化的生活,也使得民间艺术的表现内容更加丰富[1]。

中国画又称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人物、山水、花鸟等为主要题材。中国画发展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中国画作品,有代表性的为《御龙图》帛画。当前中国画的诸多绘画技巧很多源于早期绘画作品的呈现形式,如在早期帛画以及原始岩画等影响下,奠定了当今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中国画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渗透有着一定关系,因此在隋唐时期中国画得到飞速发展,山水、花鸟与人物画的绘画体系逐渐成熟,且在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而在元、明、清时期,中国画艺术领域空前繁荣。

(二)民间美术文化特点及与中国画的关系

1.传承性。民间美术顾名思义是诞生于民间的艺术,创作者为民间群众,依托的灵感来源于民间文化,因此民间美术拥有着较大的基础群,能够实现长远发展,且在发展中后人能够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而这就促使民间美术具有显著的传承性特点,且在民间美术传承期间还能够实现民间美术文化弘扬与传播,乃至对整个绘画领域带来一定影响。

2.大众性。民间美术文化的创作者为广大社会群众,是群众在生活与劳动中创作出来的一种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的艺术,因此民间美术文化具有大众性。

3.自娱性。相较于专业的绘画艺术而言,民间美术可以说是不拘一格,没有较大的框架约束,如制作材料的选择上,中国画要求创作在宣纸、帛以及绢上,而民间美术则可以选用任何可以进行创作的材料上,泥土、贝壳、石头、竹木、丝绵等均是其创作载体。从中可以发现,民间美术文化具有一种随心所欲的绘画思想,更侧重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来实现自娱自乐[2]。

4.地域性。对我国当前民间美术文化进行探究发现,民间美术呈现百花齐放特点,不论是题材、结构还是技巧等均呈现出多元化,但以地区为限分析当地民间美术作品发现,地域性较为明显,可见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民间美术文化也受到了较大的地域影响,因此民间美术文化呈现出地域性特点。

基于上述论述,发现民间美术之所以受大众喜爱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始终拥有较大的受众群体与创作群体,与其传承性、大众性、地域性与自娱性特点密切相关,为此,中国画作为我国国画,其地位显著,应保证中国画拥有良好的发展趨势与前景,因此应从民间美术文化的特点入手,确定民间美术的优势,基于民间美术文化推动中国画创作创新。

民间美术与中国画的关系:中国画作为国画,其不仅地位确切,在艺术表现上更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以及蕴含我国千年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对于我国以及世界而言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而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画难以避免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为打破这一困境,稳固自身艺术地位以及在国际文化艺术中占据主动地位,进行创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找寻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赋予中国画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此要求下,民间美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将其作为中国画的创作创新基础具有确切的可行性,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3]。

二、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愈发突出,为此创新是时代的核心主题。艺术领域需要进行创新,而这种创新需要内外并进,由内到外、由里至深地进行,进而创新艺术内涵表现与传达。在此背景下,中国画作为我国国画,创新为其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历史上的璀璨瑰宝,汲取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牢牢把握民间美术文化的优势与特点,从而对中国画创作带来一定启发尤为重要。

(一)赋予中国画独特的造型及构图灵感

民间艺术文化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年画、皮影、剪纸、风筝等民间美术形式了解发现,我国民间美术在造型创作上不受拘束,创新意识较高,只要创作者有灵感就可以付诸行动,创作出想要的且具有独特造型的艺术作品。这一不拘小节、不受局限的民间美术创造意识给当前中国画创作带来较大的启示,有助于探索创新出一种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为充分利用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积极影响,需要抓住这一启发对民间美术进行剖析,从而真正为中国画创作指明新的创新方向。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进行了解,发现大部分人物造型尤为夸张,不仅大开大合还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因此与现实进行比较,发现有着一定的区别,违背现实逻辑。但对此类作品进行进一步剖析可见,虽然其创作手法较为大胆与抽象,但其与现实逻辑的联系依旧存在,同时富有突出的艺术内涵,能够发现创作者在用夸张与抽象相关的创作手段来隐喻真实情感,而这一创作形式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能够让情感的表达与宣泄更加酣畅淋漓。为此,人们通常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不仅能够获得视觉冲击与享受,还能够实现情感共鸣。鉴于此,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汲取民间美术这一借助比喻、联想、夸张、诙谐等方式进行创作的风格,充分认识到在实际创作中应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约束,掌握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奇特感受,从而创作出更加独树一帜的构图,让中国画创作增添一丝诙谐与幽默,以此打破人们心中对中国画的刻板印象,增强中国画的吸引性[4]。

(二)丰富中国画创作题材

山水、花鸟与人物是中国画的主要题材,在历史长河中亘古不变,虽然这一专一性能够让山水、花鸟、人物为主的中国画愈发精湛以及形成成熟与完善的绘画体系,但也存在着的较大的弊端,最有代表性的则是创新性的缺失。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需求的追求日益高涨,而基于这一需求,当今社会的娱乐休闲与修身养性的方式越来越多,可见,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各领域也在创新驱动下实现了与时俱进。在此背景下,中国画如若依旧止步不前,在题材上未进行创新拓展,将使其发展脚步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不利于其保质健康长远的发展态势,甚至严重情况下可影响其地位。鉴于此,创新是新时期中国画创作发展的核心任务,而为保证中国画创新方向正确以及取得优异的创新效果,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民间美术对中国画题材创作创新的影响。民间美术是源于群众生活的艺术,而基于生活丰富多彩性,民间美术题材十分多元,如农民画中虽然多为农民耕作时的场景,但在实际创作中,农民画不仅创作农民耕作场景,还创作了农民丰收、孩童在田间戏耍等题材,又如年画与皮影主要以神像以及戏曲等人物故事为题材,而我国神话故事题材等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甚至创作者还可以原创相关故事。可见,民间美术的创作题材多元与多样,但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连。为此,中国画创作题材应在山水、花鸟、人物等常见题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增加与生活相关的题材作品。在此要求下,中国画创作者应深入民间,体验民间百态与大众生活,从中拓展绘画思维以及汲取绘画灵感,以此实现中国画创新发展[5]。

(三)拉近中国画与民众的距离

任何一种艺术均不应被局限在其专业的领域内,仅受领域内的学者鉴赏。因此,中国画要想实现良好发展,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民众在推动中国画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在创作时能够更加地贴近民众生活,从而打破中国画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壁垒与隔阂,提高普通群众对中国画的认同感,让普通民众能够在自身认知水平下去欣赏中国画,从中国画中获取相关领悟。而民间美术对中国画的积极影响能够切实实现上述要求,源于民间美术诞生于民众且服务于民众,是反映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及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的核心是“突出自我与情感”,通过民间美术作品能够发现民众理想与愿景,领悟民众心底最淳朴的情感,因此民间美术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为此依托民间美术进行中国画创作能够最大限度拉近中国画与民众的距离。将民间美术与中国画进行融合互促,让中国画积极汲取民间美术思想与情感,能够使中国画创作者在实际创作者融入更多的真情实感与生活化元素,以此使作品具有更大的感染力,获得更多普通人民的共鸣。基于此,依托民间美术来拉近中国画与民众的距离时可以尝试将民间艺术元素应用到中国画创作中,如剪纸作品《马上封猴》由猴子、骏马组成,寓意功名指日可待,中国画在创作中就可以根据相关主题联系猴子、骏马要素,以此来实现明喻或隐喻,同时让画作内容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6]。

(四)提供中国画灵动的色彩

墨为中国画主要工具材料之一,通常在实际作画中主要通过墨的色度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墨的色度包括焦、浓、重、淡、清五种过渡,加上宣纸本身的白色,被称为“六彩”,而这“六彩”为中国画的主要色彩,因此中国画强调“黑白相合”,且这也成为中国画的典型特征之一。针对中国画色彩特征,既有保留的必要性,也有改变的重要性,对此方面的创新各持己见,本文则立足民间美术丰富的色彩应用角度,来探究丰富中国画色彩为现代中国画的创作提供灵动色彩的可能性。民间美术在色彩上的应用大胆奔放、色彩鲜明,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以及独特的视觉体验,且民间美术更注重暖色且高纯度的色彩应用,这与民间美术的创作风格相关,主要在于暖色且高纯度的色彩能够提高整个作品的明亮度,能够表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这一态度也是人民群众的追求,因此暖色且高纯度的色彩是人们心中渴望而向往的颜色。例如,皮影是需要注重色彩运用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而社会群众在皮影艺术创作时,没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支撑,因此未关注色彩搭配的专业性,更多是从自己的合理想象及主观感受角度出发,来完成皮影颜色创作。基于此,民间皮影艺术中的色彩搭配更具感性而非理性,如关公与包拯为皮影艺术中的典型人物,人民在创作时认为红色是豪爽正直的代表色,黑色是代表铁面无私的颜色,为此在实际创作时会为关公创作红脸,为包拯创作黑脸。根据民间美术在色彩搭配上的感性化,中国画在色彩搭配上更为严谨,更侧重理性,但感性是能够增强作品生命力以及赋予作品灵魂的一种情绪,在中国画实际创作中,适当且合理地融入主观情绪,并在主观情绪下进行色彩搭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中国画在灵动的色彩下更具有灵魂,可以提高中国画与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力[7]。

三、结束语

进行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探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可初步掌握民间美术与中国画的发展以及民间美术文化特点及与中国画的关系,确定民间美术与中国画能够融合互促。通过研究还可知,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有着切实的积极影响,对中国画的创作有着许多借鉴意义,能够为中国画创作带来一定的启发,如赋予中国画独特的造型及构图灵感、丰富中国画创作题材、拉近中国画与民众的距离、提供中国画灵动的色彩等,从而在新时期背景下真正推动中国画创作实现有效创新,促进中国画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方舟.試论民间美术对20世纪中国画创作的影响[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0(03):34-39.

[2]吕朔.传统书法与民间美术对刘二刚笔墨创作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24-25.

[3]戚易靖.论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J].明日风尚,2019(07):52.

[4]蓝达文.闽南民间美术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02):14-17.

[5]刘欣.民间美术观念对当代中国画的启示——以齐白石为例[J].大众文艺,2018(05):75.

[6]王平,孟光全.张大千绘画特色与民间绘画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1):24-30.

[7]李光耀.民间艺术文化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8(01):93.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陕西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视觉思维研究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