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协调视角下村庄主导功能分区研究

2023-09-08储昭君程宏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村域三生村庄

於 冉,汪 沁,张 茜,储昭君,程宏晟

(安徽农业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国土资源研究所,合肥 23003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地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优势资源倾斜,城市地区飞速发展,用地紧张,而乡村地区空心化严重,城乡割裂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发展的研究浪潮逐步转移至乡村地区。乡村地区能够缓释城市发展的外部性影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动态双循环,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最繁重的任务。由于不同阶段各类村庄的主体功能不同,因此空间资源需求具有差异。为实现国家战略总目标,乡村发展亟需从根源出发分类施策,打牢空间基础支撑产业发展,协调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优化乡村地区“三生”空间格局。

国外暂未提及“三生”空间的概念,但目前我国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学者直接将“三生”空间与土地利用方式对应[1-2],也有学者基于“三生”功能出发定义“三生”空间[3-4];同时由于区域主导功能不同“三生”空间格局也各不相同,其中针对长江经济带[5]以及黄河流域[8]的研究较为突出;而在研究尺度上,已有研究涵盖宏观国家[9]及城市群层面[10],中观省[11]、市[12]层面,微观县域[13]、乡村[14]地区;“三生”划定的落脚点是协调矛盾冲突,因此已有基于乡村振兴[16]、生态文明[17]、“三生”协调[19]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4-5,20]等相关研究;在“三生”判别方法上,则主要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归并法[1-2]、指标体系测算法[13-22]等进行识别;总的来说,乡村发展刻不容缓,而空间容量决定发展高度,通过科学手段划分“三生”功能主导区,平衡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对于引导农村居民点、一二三产布局与生态修复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将为编制实用性、科学性村庄规划提供依据。由于现有研究尚未立足村庄定位分类划定“三生”功能主导区,亟需进行大量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

城郊融合类村庄承担着平衡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重担,集聚提升类村庄在我国数量占比较高,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城郊融合类(A 村)和集聚提升类(B 村)两类村庄为研究对象,参考各类村庄发展需求与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特点,以协调“三生”功能为基本方针,基于“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将“三生”空间划定差异化地延伸为主导功能分区,引导形成满足各类村庄主体功能用地需求的空间格局,使得“三生”空间理念更好服务于村庄规划。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选取A、B 村为研究对象,村庄类别分别参考《A 村村庄规划(2021-2035 年)》与B 村所属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A 村为城郊融合类村庄,村域面积达5.85 km2,下辖38 个村民小组,人口4 839 人,位于镇域中部地区,距市区33 km,约1 h车程;距县城18 km,约30 min车程,318国道横穿项目区,对外交通较为便捷,且村域部分用地已被纳入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同时,A 村也是蓝莓特色小镇的产业核心集聚区,村域范围现已涵盖蓝莓种植与深加工基地,物流仓储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园、农家乐及休闲商业街等,不仅受到镇区较大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具备承接城镇外溢功能的能力。B村属于集聚提升类村庄,是县区“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镇中心村,村域面积达12.6 km2,下辖40个村民组,人口4 955人,距金寨县60 km,约1 h车程,210省道、056及060县道贯穿项目区,交通便捷。该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粮食生产、城镇商贸、桑蚕养殖、缫丝制衣、茶园种植等贸工农一体化产业格局,全村近50%的农户依靠农业生产,45%农户以经商为主。同时,境内拥有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和多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将会成为统筹周边一体化发展的重点突破区。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涉及的数据分为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数据详情如表1。考虑到本研究尺度与数据获取性及保密性,原始数据多为30 m 分辨率(仅土壤及降雨数据为1 000 m 分辨率),为保留细节适当拔高研究精度,“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与分区划定将借助ArcGIS10.2 创建5 m×5 m 渔网,以单个格网为处理范围空间连接并进行精细化重采样各项数据,统一至地理2 000坐标系,各指标因子数据处理如表1。

表1 数据处理Table 1 Data processing

1.3 研究方法

1.3.1 构建评价模型 本研究采用多因子加权指数和法对各类村庄进行“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借助Arc-GIS10.2生成数据库,加权求和格网单元各功能评价指数,评价综合指数越高则说明该格网单元与生产、生态或生活功能适宜性越强,反之越弱。研究模型为:

式中:S为格网单元对应的各功能评价指数;m为评价因子的个数;n为评价因子的编号;In为第n个评价因子指标量化值;Jn为第n个评价因子对应的权重值。

1.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基于全面性与可获取性原则,运用AHP法分别构建生态、生活、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及前人研究经验分级赋值,判断矩阵一致性小于0.1。其中,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参考自然资源部颁布《双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文件、《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以及前人研究成果[32-38,1],选取植被覆盖度、距水域、风景区距离等作为评价因子。同时由于区位差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不相同,本研究查阅《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及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发现水土流失是诱发研究区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因此特定计算水土流失侵蚀模数筛选为评价因子,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如表2。

表2 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function suitability

生活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基本生存条件及生活便捷度两方面建立如(表3),选取距地质灾害点距离、地形位、现状地类作为衡量安全性及可供开发建设强度价因子;其次,由于居住环境、公服设施覆盖度、交通便捷度利于优化人居质感,因此参考文献[39-41]及5~15 min 乡村生活圈理念选取距道路设施、公服设施、水域设施、居民点距离及坡向指标分等定级。

表3 生活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Table 3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ife function suitability

城乡融合发展浪潮下,乡村地区逐步成为承接城市发展外溢功能的坚实后盾。单一农业生产逐步转向为三产融合,因此本研究将乡村地区生产功能细化为农业生产及非农生产(一产之外的生产功能)。

科学部署生产集聚区于综合效益提升的基础上还将大大节省生产要素成本,同时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也将减少社会资源消耗。因此,非农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42-43]除选取保障基本建设条件自然因子外,着重选取距商贸、居民点、交通枢纽站、主要公路距离的社会经济因子,农业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选取距现状耕地、农村居民点、农村道路作为表征生产主导区集聚度的评价因子。

一产仍是乡村地区主要经济收入,本研究参考前人研究经验[44-47]及“双评价”技术指南,水文地形条件是影响地表物质能量流动强度与接收阳光和辐射量再分配的主要要素,不同土壤条件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两者直接决定土地生产力。因此,本研究除基础自然因子外还将选取表土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作为表征水文地形条件的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因子(表4)。

表4 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Table 4 Production func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1.3.3 “三生”功能主导区划定原则 依据“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10.2计算渔网单元各功能分值,并通过归并分类以及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村庄全域生态、生活、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功能划分为不适宜、低适宜、中适宜、高适宜区4等;其次,基于村庄定位遵循“高适宜”原则(适宜性程度越高优先选择)与优先递减原则,最终划定各类村庄“三生”功能主导区空间格局。

城郊融合类村庄是四化推进过程中衍生出城郊或县城城关镇边缘具有过渡性质的村庄,具有承接城镇外溢功能作用。城镇提供市场及需求,村庄提供产品与场所。因此,土地利用方式高度混杂,人口流动性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产业融合发展是改善城乡关系的关键,“三生”功能主导区优先递减顺序设置为生活—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生态。

集聚提升类村庄是生产要素集聚点,人口环境容量大,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显著。较城市产业集聚区,该类村庄基础设施与区位条件并不占优势,但一产仍然是农村地区主要收入来源,以建设本土特色农业打牢经济基础,延伸二三产为辅,提质改造人居环境的思路将“三生”功能主导区设置为农业生产—生活—非农生产—生态优先递减原则。

综上,构建各类村庄“三生”功能四区划分的二维空间判断矩阵(表5,由于文章篇幅限制,仅对城郊融合村庄做出示范),基于各评价结果,于ArcGIS10.2 的Python 窗口输入各类村庄二维空间判断矩阵,将快速实现“三生”功能分区划定。

表5 二维空间判断矩阵分区结果Table 5 Partition result of two-dimensional space judgment matrix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

2.1.1 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 由图1可知,集聚提升类村庄B生态功能高、中适宜区占比之和约60%,主要分布于现状乔木林以及复合生产—生态功能的耕地区域,集中于村域中东部地区;城郊融合类村庄A生态高、中适宜区占比较小,与零星林地、水域、少量耕地分布特征相似,较为分散。

图1 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Figure 1 Ecological function suitability assessment

2.1.2 生活功能适宜性评价 由图2可知,生活功能高、中适宜区,城郊融合类村庄A多分布于村域中部、东部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B则集中在村域南部,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村庄东北角;面积占比分别为59.53%、56.96%。主要沿村庄居民点集聚区及道路网扩张,并与耕地及部分园地融合分布,相互交错,综合考虑土地复合利用及生活便捷性,兼顾了宜居空间的重构与农业主产区生活配套建设。

图2 生活功能适宜性评价Figure 2 Assessment of fitness for living function

2.1.3 农业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 由图3可知,城郊融合类村庄A与集聚提升类村庄B农业生产高、中适宜区面积占比均超60%,两者分布特征与耕地和园地相似,多沿水系与道路网两侧部署。其中,城郊融合类村庄面积占比最高,集聚于城镇用地两侧;集聚提升类村庄为守住中北部生态用地,农业生产功能高、中适宜区呈“V”字分布。

图3 农业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Figure 3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suit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2.1.4 非农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 由图4可知,城郊融合类村庄A与集聚提升类村庄B高中适宜区与现状工业用地、商服用地、科教文卫用地、水系、道路网与居民点分布特征挂钩,将便于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城郊融合类村庄非农生产高中适宜区相较集聚提升类村庄虽然面积占比最大,但适宜非农建设的区域仍然较为局限,难以集聚,较城市园区具有显著差异;亟需合理分配用地安排,以点状供地布局乡村非农产业主导区,因地因村制宜。

图4 非农生产功能适宜性评价Figure 4 Evaluation of suitability of non-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unctions

2.2 “三生”功能主导区划定

单功能适宜性评价显示生态功能与其他功能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异质性;非农生产适宜性空间分布规律与生活功能适宜性相近,同农业生产适宜性具有一定差异;在单功能优势空间占比上,城郊融合类村庄A 除生态功能较弱之外,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皆占据优势,特别是从生产功能中细分出一产之外的非农生产功能较村庄B具有显著正向差异,就村庄B内部来看其农业生产功能更为突出。村庄发展并非依赖单一功能的提升,而应在拔高主体功能基础上,协调“三生”功能,实现乡村空间综合效益最优化利用。

本研究基于“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目标定位,遵循高适宜原则与优先递减原则,划定城郊融合类村庄A与集聚提升类村庄B“三生”功能协调情景下生态、生活、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主导区如图5,各类村庄“三生”功能主导区面积如表6。

图5 “三生”功能主导区划定Figure 5 Demarcation of " Productive-Living-Ecological " function leading area

表6 “三生”功能主导区Table 6 "Productive-Living-Ecological" function leading area

城郊融合类村庄A村庄农业生产主导区与生活主导区面积最大,与农用地、水系、道路网、工业商服用地及居民点分布特征相似,于城镇用地两侧相互交替,辐射全域。考虑到建设用地可逆性差以及耕地保护目标,生活主导区面积较大,但是并非全部用来开发建设,本研究基于适宜性评价为未来村域各类用地的落地提供指引,依托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引导空间布局往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其次,生态主导区点状划定于社区两侧,大多覆盖坑塘水面与乔木林地;非农生产主导区集聚于社区北部以及东北角,该区域覆盖零星农用地及大面积工业用地,利于业态延伸,为实现三产融合提供有力空间支撑。该类村庄占有显著区位优势,在享受资本外溢的同时,也担负着污染、用地压力等,因此弹性配置空间格局,打造宜居空间与产业配套延伸将成为城乡融合的首要任务。

集聚提升类村庄B主导功能区划定结果显示,其农业生产主导区与生态主导区面积占比相近,两者占村域总面积85.68%,且集中分布于村域西北、东北与东南边缘区,涵盖大片林地、园地及耕地地区。生活主导区基于现状更有利于集约集中部署在村域西南端,是未来人口、商贸、教育资源等集聚核心区,与居民点、公服用地,水域及道路网布局挂钩,非农生产主导区面积较少,围绕交通干线及生活主导区点状分布。该类村庄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突破区,三产均具备发展潜力。理清自然资源禀赋特点,深度挖掘本土产业特色,依据“三生”功能主导区划分,整合农地资源,科学引导农村居民点及小微产业园点状供地,实现农业、人口与工贸产业和谐共生是首要任务。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以协调“三生”为方针,根据“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类村庄“三生”功能主导区,以期为未来规划指标的落地提供指引,为乡村振兴打牢空间支撑。在数据处理上,本研究采用的是第三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较以往的目视解译将更为精准;其次运用5 m×5 m格网法进行各项评价与“三生”功能主导区划定,提高了研究精度,更加适用于乡村微观尺度。在分区划定上,不同类型村庄面临差异化发展目标从而拥有不同的振兴实现路径,分类施策将成为关键一环。本研究参考各类村庄目标定位与主体功能制定差异化“三生”协调主导功能区划定原则,极大避免了传统规划所带来的空间布局模式化现象,同时基于适宜性评价展开功能分区,将为村庄建设用地指标落地、生态修复与耕地保护等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切实引导空间资源配置与村庄主体功能相匹配。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协调“三生”空间格局,是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实现保护和发展兼顾、生态与经济并举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基于长时间序列的“三生”用地展开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挖掘其深层次的运作机制,为未来乡村地区功能分区打好理论基础。同时,为提高研究精度,保障村域规划的落地实施,应引导“三生”功能分区结果与相关规划相衔接,提出落实到具体地类的乡村空间布局方案,为用地决策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未来,将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以期为村域规划的落地实施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生”功能高、中适宜区中,城郊融合类村庄A 农业生产功能面积最大,其次为生活、非农生产,而生态功能则明显低于其他功能区;集聚提升类村庄B同样农业生产功能面积最大,生态、生活功能紧随其后,但非农生产功能面积最小。一产仍然是乡村地区主要经济来源,各类村庄“三生”功能适宜性空间格局存在一定差异。基于各类村庄主体功能与目标定位发现,城郊融合类村庄担负着承接城镇发展外溢功能的重大任务,应抓住优势资源与区位条件,为宜居空间及全产业链化预留空间支撑,引领城乡良性循环,因此设置“三生”功能主导区优先递减原则为生活—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生态;集聚提升类村庄掌握生产要素集聚优势,规模化布局农业空间及产业配套空间利于吸纳乡贤将粗放经营转化为集约高效的发展态势,因此设置为农业生产主导区—生活主导区—非农生产主导区—生态主导区优先递减原则。城郊融合类村庄农业生产及生活主导区面积占比最高,于城镇用地两侧集中连片交替分布,生态主导区较为零星分散,非农生产主导区对比城市产业园区并不占优势,但面积占比与集聚程度明显高于集聚提升类村庄。集聚提升类村庄农业生产区覆盖村域大部分面积,与生活主导区配套;同时,生活主导区向现状村中心血缘聚集,而非农生产主导区则沿生活区外围扩散,生态主导区则片状集中覆盖村域生态及生态生产用地。

猜你喜欢

村域三生村庄
我的小村庄
基于村域尺度的乡村发展类型及对策研究
村庄,你好
村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以重丁村为例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村庄在哪里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立足村域资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
浅析“三生”德育有效整合研究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