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思维视野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探究
——以浙美版三年级上册《汉字的创意与设计》为例

2023-09-06王璐瑶

大众文艺 2023年16期
关键词:美术字创造性汉字

王璐瑶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 235065)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构建与完善。因此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打破学生对待事物固有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更有助于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从而深化美术素养。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符合当前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十分必要。本次教学设计选择的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汉字的创意与设计》一课。本节课为一节一课时的新授课,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是学习以后课程的基础。本节课在教材内容上选择“车”字、“杭”字、“蝶”字、“鸟”字等运用不同设计方法的美术字体,并结合生活中的优秀案例,让学生深入感知创意美术字与现代设计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创意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设计方法,能够根据汉字的字形、字义等特征,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做合理的联想和变形,进而创作出形象美观又富有创意的字体。

(二)学情分析

教师通过分析学情,能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进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可以分为四个学段,其中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二学段。在身心发展规律方面,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强。他们视野开阔,思维具有想象性,能够感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认知发展水平方面,本节课学生在一、二年级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已经有过初步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联想能力,但对文字及图形设计的把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兴趣爱好方面,学生对图片、视频等较为敏感,面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实践探究的过程也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创造性思维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点

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简单的知识,但是缺乏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美术学科具有综合性和人文性特点,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美术学科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十分必要。通过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当前小学美术课堂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美术课作为家长、学生眼中的“副课”,没有被给予充分重视。第二,美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空泛。第三,美术教学评价缺乏多维性,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制约作用。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平台,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美术作品看作是作者表达个性、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创造性,充分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创新元素,以最大限度的发散学生思维。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本节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创意美术字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包括杭州城市形象标识“杭”字(图1)。该标识由篆书“杭”字演变而来,字体的上半部分运用江南标志性建筑中的翘屋角和圆拱门;右半部分的“亢”隐喻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下半部分传达城市、拱桥、杭船与水的亲近感,凸显出杭州独有的城市形象。“杭”字将城市名称与视觉元素相统一,完美呈现了精致、和谐、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因此,从杭州城市形象标识切入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深入感受汉字可以从其字义特征出发,通过笔画的加工变化以致汉字的造型创意化、形象化、艺术化,进而帮助学生找到激发创造力的路径。同时,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体验书写创意美术字的乐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图1

三、基于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设计策略:以《汉字的创意与设计》为例

(一)教学策略分析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要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创意美术字广泛应用于海报、广告杂志、包装设计等方面,从生活中挖掘学习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生动实践。本节课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熟悉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在丰富教师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本节课笔者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课前为了让学生对创意美术字有更直观的认识,组织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优秀案例并归类整理,以拓宽学生视野,积累和丰富课程资源。课堂上,首先,围绕课程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归纳创意美术字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其次,学生合作探究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体会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深层次内涵;再次,教师开展主题教学并引导示范,学生实践;最后,展示评价,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课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记录生活中优秀的创意美术字并自主创作,发挥创新思维使毫无表情的字体注入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进而美化与装饰生活。

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采用讲授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示范法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用创造性思维表达创新思想。《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重要方式。”[2]因此在学习方式上,笔者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探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设计

1.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中国文化—汉字》,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汉字。它们是怎么演变出来的?待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以“车”字为例,出示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体以及简体“车”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随后出示“车”字的创意美术字形式,并提问:“这个字和前几个字的区别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这一教学环节采用轻松的方式导入,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而且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创意美术字的求知欲望,对书本知识产生兴趣,就此展开课堂教学。

2.创设情境,新课讲授

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创意思维。课前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江南风光”四个字的点制成圆点,并设置成动画效果。课上播放视频《江南水乡》,字体变化的笔画伴随具有江南风情的音乐发生律动,并采用黄绿色的色彩,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机勃勃的江南风光。随后出示黑体字“江南风光”,并提问:“江南风光的黑体字与美术字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创意美术字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为了拉近学生和创意美术字的距离,教师在课前可以把班级“图书角”“卫生角”“学习园地”等黑体字设置成创意美术字,使学生通过和环境的互动,提高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一教学环节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在美的氛围中拓宽创新视野,陶冶审美情操。将情感和教学内容交织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进而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深入探究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师分别出示“杭”字、“蝶”字、“鸟”字,循序渐进地提问学生:“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字。”“说一说这些字的创意表现在哪里。”“想一想这些字运用了怎么样的设计方法。”这些问题的作用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避免单一的被动学习。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踊跃思考,大胆发表个人观点。师生在一问一答中形成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笔画变化,图形取代,字意联想等设计方法。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贯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凸显艺术和生活的联结。因此在第二部分,教师出示上海世博会会徽、电影《变形金刚》海报等生活中的创意美术字。请学生说一说作品运用了哪些设计元素,使用了哪些设计方法,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分析作者的设计意图,理解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这一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并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反向对比等方式,能够切实地体会如何将设计方法融入创作之中,学习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主题教学,开展实践

学生掌握了创意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设计方法后,就需要进行应用,在创意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合理想象,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积极调动以往的审美经验。本环节笔者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主题教学,选定《杭州美食节》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张模拟店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美食耳熟能详:东坡肉、小笼包、片儿川、猫耳朵等。第一步,笔者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教一步,学生画一步的模仿思想,选择以“东坡肉”为例进行引导示范,在原有字形的基础上,选用图形取代这一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字义、字形、结构出发联想生活中的相关元素,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创作思路。示范的重点在于打开学生的设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进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防止因思维定式而照搬他人的创意,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二步,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美食,开展实践,以美化店铺形象。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字体间的统一性,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创作出兼具创意性、艺术性、情感性的作品。艺术的表达是多元的,艺术的创作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师在学生创作时来回巡视,对待学生不自信的想法,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一教学环节属于学生应用知识的阶段。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拓宽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书写创意美术字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进而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展示评价,巩固升华

《课程标准》提出评价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学生创作完成后,举办小型展览,分享创作理念,并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展开评价,共同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教师则要对学生作品进行多维评价,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创意,并给予适当修改意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提升自信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相互欣赏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又能使学生的灵感相互交融与碰撞,从而不断开拓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教师布置思考题:“如何让你的字体更具创意性与艺术性。”学生课下思考,并且以“杭州亚运会”为主题设计创意字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能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调整下一节课的教学思路。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和自我审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传递着不同的设计真谛,教师要拓展教学的内涵与深度,提炼出本节课的亮点并且迁移到其他的设计类课程,促使学生在这一领域的继续探索。

结语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有效平台。将创造性思维培养和美术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构建与完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要建构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理念的教学体系,将其融会贯通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实施小学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美术字创造性汉字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1949-1999 年美术字视觉之美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数学期末测试题(二)
民国时期美术字设计研究
初中美术课件制作初探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