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济宁优秀地方文化为例

2023-09-06王启芳

大众文艺 2023年16期
关键词:济宁大学语文运河

王启芳

(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1]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有着显性的文化载体和隐性的地域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多维的教育价值及无尽的精神力量。[2]济宁,自古便是一座“士俗古远、风流清高、贤良间生、掩映天下”的文化城市。[3]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着丰富而又宝贵的地域文化资源,如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豪情万丈的水浒文化、凄美哀怨的梁祝文化……正所谓“积厚而流光”。

因此,在医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中纳入济宁优秀地方文化有助于丰富大学语文课程资源,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建设,赋能医学院校大学语文创新发展之路;有益于提升医学生人文修养水平和沟通能力,以仁爱精神去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感悟生命温度、践行大爱无疆之情;有利于挖掘地方文化价值,厚植家国情怀,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以济宁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为调查对象,笔者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J医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分别从对济宁地方文化认知情况、任教教师文化素养及地方文化融入方式等方面展开,发放问卷730份,收回问卷729份,问卷有效率为99.8%。调查对象以学校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主,占97.8%,其中男生267人,占36.63%;女生462人,占63.37%。此外,在调查对象中,来自济宁地区的学生84人,占11.52%;山东省内其他地区441人,占60.49%;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204人,占27.98%。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济宁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如下:

1.大学生对济宁地域文化认知情况

对济宁地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中(在定义济宁地方文化概念的基础上,见图1),有86名学生(11.8%)认为自己熟知济宁地方文化;有491名学生(67.35%)表示了解一些济宁地方文化;也有152名学生(20.85%)认为自己不了解济宁地方文化,但是绝大多数学生(96.43%)对济宁地方文化知识学习有着一定的了解与兴趣,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地方风俗等方面(见图2),分别占83.4%(608名)、45.68%(333名)、35.12%(256名)。

图1 对济宁地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2 对济宁地方文化哪方面了解比较熟知

在大学生对济宁地域文化态度的调查中(见图3),有595名学生(81.62%)认为其对大学生教育有着积极作用;有130名学生(17.83%)认为不是很清楚其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只有4名学生(0.55%)认为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其中,有582名学生(79.84%)认为了解济宁地域文化,可以感受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提升自身修养与个人价值观;551名学生(75.58%)认为可以通过学习济宁地域文化拓宽个人知识视野,开阔眼界(见图4)。

图3 济宁地方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图4 济宁地方文化作用体现

2.任课教师个人素养及融入方式调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574名学生(75.03%)认为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济宁地方文化知识基础;157名学生(21.54%)表示不太了解任课教师在济宁地方文化方面的积累,只有25名学生(3.43%)认为任课教师不具备此方面知识基础。

在济宁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方式中,有592名学生(81.21%)倾向于网络新媒体资源,如短视频等;483名学生(66.26%)乐于接受学校开展系列讲座的方式;375名学生(51.44%)选择了相关通识课程的讲解;437名学生(59.95%)接受课堂讲授与实地考察结合方式。

图5 济宁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方式

由此可以看到,当下大学生对济宁地域文化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且认识到地域文化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因此,将济宁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构建是可行且有意义的教学改革行为。

二、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理路

1.以聚焦教学目标为前提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课程的相关教学活动是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将其作为一个人文素养平台,让医学生在作家人生经历与文学作品中去感悟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温度,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理解“生”“死”问题,思考仁爱的精神,践行大爱无疆之情。因此,在将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时,在人物选择、作品选取上必须坚持以聚焦教学目标为前提,遴选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优化进入课堂,否则所谓的融入是生硬、晦涩的。

在“文学与医学”专题中,选取清代济宁医者潘矩健、姚光浚从医经历为导入语,让学生去了解地方志古籍中所记载医者经历及其为医之心。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那些刻在古籍上的人物及其事迹进入课堂,更能引起广大学生的探究之心,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以精准把握内涵为关键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扎实学识”,如果教师没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讲起课来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又如何能教授、引导学生呢?一方黑板,书写着学生的未来;三尺讲台,传授着丰富的知识,教师身上担当着学生成长的使命与责任。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多维的教育价值及无尽的精神力量,其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更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教师只有开阔自身视野,博采众长,精准把握济宁地域文化的内涵,担当起“传道受业解惑”重任,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4]

“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是济宁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在“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专题中选取“西武”为主题,进行水浒人物赏析,其中以鲁智深为主。早在中学阶段,学生就从语文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了解到他是一位行侠仗义之人,看到遇到困难之人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即便是不相识的人,但是这只是鲁智深人物形象的一面。只有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展开细节阅读,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更好地掌握鲁智深这一人物所展现的“禅”与“侠”的结合,而这一理解是建立在教师其人昭昭的基础之上。

3.以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为旨归

学生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展开,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观点。杨叔子院士曾说:“人文教育熏陶高洁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科学教育造就追根寻源的人性,特别练就严密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融则‘绿’”,才可以双翼竞展,长空竞胜。[5]当下,网络文化多元化,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00”后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冲击,侵蚀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再加上医学院校学业重、课程多、压力大等特点,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更是迫在眉睫。而在问卷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济宁地域文化对其成长有着积极作用,故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于济宁地域文化有利于医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人文修养。

济宁,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思想在这块土地上一直生生不息。“仁者爱人”思想是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从孔子、孟子、朱熹等儒家代表人物的言论中去理解“仁者爱人”内涵,从周边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中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仁者爱人”,这对肩负救死扶伤重任的医学生而言,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进路

1.站稳课堂,实现地方文化浸润式融入

在济宁地域文化融于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对浩瀚的地方文化内容进行有机遴选,撷取合适的知识点融入课堂教学资源中,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实现地方文化的浸润式融入。在“大学语文的魅力”教学环节中,从言语角度去感受大学语文的魅力,就将济宁方言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例去了解普通话交流的重要性,感悟方言背后所蕴含的风俗习惯。比如“喝汤”一词,在鲁西南地区方言中有着“吃晚饭”的意思,这一说法与当地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在问卷调查中,对济宁运河文化的了解程度,有171名学生(23.46%)表示比较熟悉运河文化,395名学生(54.18%)简单了解一些运河文化知识,163名学生(22.36%)反映不了解。此外,在问及运河文化兴趣点时,有282名学生(38.68%)希望了解关于大运河的诗词作品,271名学生(37.17%)期待运河水利史的讲解,176名学生(24.14%)则对运河两岸的政治、社会情况感兴趣。因此,在“体悟自然与尊重生命”的专题中,将与济宁运河相关的诗词作品带入课堂,通过诗词作品鉴赏带领学生欣赏济宁运河优美景色、体验沿河风土人情、感悟游子思乡之情等,进而提升医学生的文学修养,厚植故土意识。

明清时期的南旺是大运河中的重要枢纽之一,有着“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运河第一闸——十里闸。在停船等待运河闸门开启时,清代文人吴斐写下了《秋波媚·南旺守闸》:

吹杨湖上绿云涵。风雨织烟岚。蒲帆已禁,秋波虽溜,不到江南。

从来好事多磨折,归思我和堪。而今只可,闲寻棋局,漫整书龛。[6]

词人描绘了南旺运河段的幽静景色,但这依然抹不掉心中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只能寄托于“闲寻棋局,漫整书龛”这些琐碎小事中。又如清人王昶《石湖仙·南旺湖晓发》、杨抡《哨遍·壬戌早秋》、吴蔚光《减字木兰花·晚过南旺》、唐仲冕《鹧鸪天·济宁舟中》等,均描绘了济宁运河两岸的风光,展现了渔民的勤劳生活,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7]

2.创新二课,实现地方文化拓展式融入

从狭义上说,学校教育分为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以其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时间灵活性、氛围轻松性等优势补充、延续着课堂教育,因此,应充分利用与创新第二课堂教育有利于济宁地方文化拓展式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借助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第二课堂形式,更深层次讲解济宁地方文化,如“清词中的山东大运河记忆书写”“戏剧舞台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诗词中的济宁遗迹”“《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研究”等等。学生在自愿、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得到知识拓展、情操陶冶、修养提高,同时与课堂教育相比更为愉悦、灵活的讲授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在互动中大胆思考、敢于表达、勇于创新,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创新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思想成长的全面发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这里,任课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大胆走出课堂,积极与学校学工、团委等部门加强交流合作,及时了解、掌握第二课堂发展动态;主动走进学生,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并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建立长效的地方文化融入机制,进一步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术研究创新。

3.教学改革,实现地方文化跟进式融入

教育部号召广大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8]在问卷调查中,得知学生获知济宁地方文化知识多通过网络新媒体资源、相关书籍报刊资料方式,同时对地方文化知识的融入也更倾向于网络新媒体资源(图五所示),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学改革推动学习革命。

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以专题形式讲授主线内容;线上网络学习中,以课前问题引导及知识点补充、学生小组讨论及反馈等为辅线内容,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专题中,通过线上方式发出该专题知识引导清单,围绕鲁智深人物形象演变等问题,让学生借助于文献查阅、视频观看等方式,自主地进行课前学习,为课堂教学中水浒人物形象赏析的展开夯实知识基础,增强学生对人物形象及侠义精神的理解,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跟进式融入。

4.用好选修,实现地方文化接续性融入

高校公共选修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旨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单一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弥补了大学语文内容多、学时少的不足之处,既满足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求,也实现了公共课程教育的课堂延续发展、知识的接续传递。如果说大学语文课程是一棵树的枝干,那么选修课程就是这个大树的枝丫,这棵大树若要挺拔茂密,离不开枝丫的付出。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公共选修课来实现地方文化的持续性融入。

在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可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长及学生需求开设课程,如《<论语>导读》《运河诗词鉴赏》《家在运河边》等课程。需要注意的是,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提升的螺旋桨式过程。

小结

地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提升。在问卷调研中,多数学生认为大学生教育与成长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融入课程建设一定要有“质”和“量”的保证,以与学生学情、课程特点及教学形式相宜,从而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济宁大学语文运河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如泰运河谣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