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科举考试重书考论

2023-09-06贺超

中国书法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宋代

贺超

摘 要:宋代科举考试对书法的重视不减唐代,从北宋前期承袭唐制,到北宋中期改革科举,考试上由未弥封和未誊录改为弥封和誊录,但是在具体实施与制度细节上亦为重视书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关键词:宋代 科举考试 重书

北宋王安石改革贡举,废除明经、诸科,随后专以进士科取士[1],进士科成为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试。在考试层次上,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考试,从低到高依次是解试、省试、殿试。在科举制度的具体实施上,北宋前期科举考试未弥封、未誊录,至北宋中期才开始实施弥封和誊录。虽然如此,科举考试的笔纸测试环节一直没有改变,因此宋代科举考试中对书法也相当重视。

北宋前期科举考试未弥封、未誊录且重书

北宋前期,考试试卷尚未弥封、更未誊录。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学习主考官的书法成为一种风尚,因此有『趋时贵书』之称。无疑,『趋时贵书』是北宋科举制度的产物,而另一种唐代科举制度遗存——『行卷』之风,也是宋代前期『趋时贵书』的主要原因,北宋前期承唐制,主考官的个人喜好和公卿大臣的推荐对进士科的取舍有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士子们纷纷向主考官『行卷』,为了使自己的行卷效果突出,在书法上取法主考官的书风显然是士子们向主考官表示恭敬的最直观体现。关于『行卷』,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国初,袭唐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笺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曰再投启事,谓之谢见。

又数日,再投启事,谓之温卷。或先达以书谢,或有称誉,即别裁启事,委曲叙谢,更求一见。』[2]宋真宗朝对『行卷』『延誉』例行禁止,在科举考试上逐步建立和完备了弥封制度。弥封制度首先在咸平三年(一〇〇〇)的殿试和咸平二年(九九九)的省试中实施,但是弥封制度实施后,主考官还可以通过辨认字迹看出试卷出于何人之手。因此,宋真宗又创立了誊录制度。誊录制度先在殿试时实施,《宋会要辑稿》载:『(景德二年)五月十三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河北举人……帝召王钦若等一十一人于内阁糊名考校分为六等。别录本去其姓名,召两制、尚书、丞郎、两省、给谏、馆阁官凡三十人,分处殿东、西阁覆考之。』[3]从中可知景德二年(一〇〇五)开始在殿试实行誊录。关于省试实行誊录的时间,《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大中祥符八年正月)甲午……是岁,始置誊录院,令封弥印官封所试卷付之,集书吏录本,诸司供帐,内侍二人监焉。』[4]可见,省试实行誊录时间为大中祥符八年(一〇一五)。而在最基层的解试,誊录制度则迟至宋仁宗景祐四年(一〇三七),《玉海》载:『诸州易书自景祐四年始。』[5]以上可知,从北宋前期的不弥封、不誊录到创立和推行弥封与誊录制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种漫长的过程是由殿试开始,然后逐渐推行到省试再到解试的。北宋从九六〇年建国到一〇三七年三级考试完全实施弥封和誊录制度,期间经历了七十七年,在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统治时间里占去了几乎一半的时间。可以说北宋中期之前,科举考试对楷法的重视不会比唐代低。正如宋人赵彦卫所言:『国朝亦重楷法,如欧阳永叔、蔡君谟诸公是也。』[6]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宋代前期科举不重楷法显然是片面的。

北宋中期后科举实施弥封和誊录且依然重书

既然北宋中期后科举考试实行了誊录制度,那么就不需要士子重视书法,写好写坏都可以,而这也成为很多研究者的共识。其实并非如此,把誊录制度的设置说成宋代楷书衰落的重要原因是站不住脚的,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可以证实。

其一,誊录制度有一个弊病,那就是『誊录灭裂』。宋宁宗开禧三年(一二〇七)国子博士朱著言:『誊录善否最关考校,尝闻有司委官较字不过书云「某县誊录人姓名」数字,其能否未甚别也。一时急于集事未免苟容,以纸封臂往往文具。掌誊录者率皆宣差局务,忽焉被命,莫得而稽。及课工程,善书者或规避,不善者多强勉。始焉靳靳成字,夜以继日,卤莽灭裂,十脱四五,颠倒句读,反覆涂窜,有不可晓者。胥有利焉,则择善者而授之书。其或文字本工,传抄多失。对读之官目力不逮,而考校督迫,工而失者有之,不工而得者亦有之。』[7]显然士子如果在墨卷上书写不工整就会影响誊录的效果,从而就会对能否中式产生影响。

其二,造成誊录不善的原因是因为誊录强度太大。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载:『余见贡院誊录人说,每日各抛下卷子若干,限以时刻,迟则刑责随之。日夜不得休息,饥困交攻,眼目涩赤。见试卷有文省字大涂注少者,则心目开明,自觉笔健,乐为抄写……为考官者可知,己故凡程文以简洁为上,大字楷书次之。』[8]可见,由于誊录强度大,以至于在考试时如果楷书写得不好,眷录人在誊录时就会潦草行事,不认真给予誊写,严重者『十脱四五,颠倒句读』这种情况必定影响录取结果。而如果楷书写得好、写得认真,那么誊录人认为书法好、字迹清晰容易誊录,便乐意为之誊录。而考官亦认为科举考试所写文章『以简洁为上,大字楷书次之』。所以,即使在誊录制度实施下,写好楷书对士子能否中式亦起关键作用。

其三,宋代中式进士第五等不直接授官,需守选铨试,且试卷只弥封不誊录。宋代把进士分为五等,前三等赐进士及第,四等赐进士出身,五等赐同进士出身。

《宋会要辑稿》载:『第为五等,并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第一、第二、第三等及第,第四等出身,第五等同出身。』[9]前四等直接授官,而第五等需要吏部铨试,《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景德二年)六月丁丑朔诏应进士、诸科同出身试将作监主簿,并令守选……己卯,刑部、大理寺、三司法直官,令吏部铨选流内官一任三考以上、谨干无过、工书判者,具名引对,试断案五道,中格者授之……至是,复举前诏。』[10]《宋史》也对此有记载:『旧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复廷试,赐出身者亦免选,于是策名之士尤众,虽艺不及格,悉赐同出身。乃诏有司,凡賜同出身者并令守选,循用常调,示甄别。又定令,凡试卷,封印院糊名送知举官考定高下,复令封之送覆考所,考毕然后参校得失,不合格者,须至覆场方落。』[11]《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都记载中式进士第五等同出身需要守选铨试,且通过糊名考试定高下,试卷不需要誊录,不合格者落选。但其中对中式进士第五等的人数问题却少有涉及。据何忠礼统计,第五等同出身大约占中式进士人数的三分之二多。[12]显然,大多数被录取的进士都需要参加铨试,且铨试考试弥封不誊录。一些书法研究者认为宋代中式进士后直接授官不需要铨选,进而认为宋代不重视楷书,造成了宋代楷书衰落,显然,这是对史实的不实之说。宋代科举考试对楷法的要求相对于唐代科举考试虽然有所不及,但宋代科举考试对楷法的重视始终没有改变。

其四,不能忽视特奏名进士及其人数。在宋代贡举进士中除了有正奏名进士外,还有特奏名进士,且特奏名进士考试不弥封、不誊录。那么什么是特奏名进士?

《宋史》载:『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13]根据《宋史》所载,特奏名进士为解试合格而省试或者殿试落第的士子,积累到一定的举数与年龄,由礼部特予奏名直接参加殿试,获得等第后给予授官的一种科举制度。而特奏名进士考试『只需各州郡依据历次科举存档和下第举人自己提出的申请,保明申报礼部,由礼部核准,向皇帝奏名,即可直接参加殿试』[14],『特奏名考试既不封弥,也不誊录』[15],『每举有数百甚至一千名下第进士成为特奏名进士。』[16]据张希清统计,两宋的特奏名进士约有五万余人,占宋代科举及第总人数的45%。[17]由于特奏名进士考试只需要参加殿试考试,考试不弥封、不誊录,且整个宋代的特奏名进士占据录取总人数的一半。因此,士子在科举考试上为了得到好的等第与名次,对楷书的优劣不可能不重视。

结语

不论是北宋前期科举考试没有实施弥封和誊录,还是科举考试经过长时期的改革,在北宋中期后实施了弥封和誊录,由于科举考试中有不同环节和不同类型之别,且笔纸测试没有改变,整个宋代的科举考试依然对楷书较为重视。

注释:

[1]徐松辑.选举三[G]//宋会要辑稿:第一〇八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4283下栏.

[2]王辟之撰.杂录[G]//渑水燕谈录:卷九.涵芬楼校宋本.上海:商務印书馆,1920:7ab.

[3][9]徐松辑.选举七[G]//宋会要辑稿:第一〇八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4360上栏,4363上栏-下栏.

[4]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四[G].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本,1781:3b-4a.

[5]王应麟撰.宋朝登科记[G]//选举:科举三//玉海:卷一一六.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本,1781:45a.

[6]赵彦卫撰.云麓漫钞:卷五[G].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64.

[7]徐松辑.选举五[G]//宋会要辑稿:第一〇八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4329下栏.

[8]俞文豹撰.吹剑录外集[G].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本,1781:2b. [

[10]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G].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本,1781:15b-16a.

[11][13]脱脱等撰.选举一[G]//宋史:卷一五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3609.

[12][14][15][16]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91,149,150,148.

[17]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二〇二〇级博士研究生

本文责编:张 莉 马洪亮(实习)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宋代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中国科举考试与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