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川陕革命老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2023-09-06熊光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老区四川省现代农业

熊光明,刘 会

(四川文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早在2007年,中央就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在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提出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川陕苏区是我国第二大苏区,而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便于研究,笔者以南充、达州、绵阳、广元、巴中作为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的研究区域。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农业发展滞后,离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研究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现代化研究综述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定义有很多,其中傅新红的定义具有代表性,即“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产品来装备农业,用有现代科技和新经营理念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用现代经济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管理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利用率,使传统农业逐步转化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的过程”[1]。这一定义既指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式,也指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直接目的。对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沈扬扬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人才资本引入[1]。孙丽红和吕丽莉认为,从微观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即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电气化、化学化及生物化等,同时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1]。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不是模糊的,而是可以评价和测量的。在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研究方面,国内早期的研究有柯炳生[4]、杨万江[5]。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体现,衡量标准也相继发生变化。王国敏和周庆元从农业生产投入条件、农业综合产出水平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共21个二级评价指标[6]。邸菲和胡志全从产业体系建设、生产体系建设、经营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7]。

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农业现代化也面临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孟秋菊研究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主要包括:“存在认识偏差和要素瓶颈约束、产业化基础薄弱、带动能力强的发展主体缺乏、面临管理体制和政策障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8]。孟秋菊指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以农为本等五大原则[9]。在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径研究方面,陈岗提出发展富硒、有机、生态农业,推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区域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康养产业链[10]。

2 农业发展现状

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实有耕地面积约占全省33%。2020年,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方面,达州市、南充市、巴中市、广元市均低于全省值63%,更远低于全国值71%。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方面,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也远低于全国值2.4%。高标准农田面积104.13×104hm2,占全省34.74%;农业机械总动力1433.09万kW,占全省30.14%;化肥施用量77.1×104t,占全省36.57%;耕地灌溉面积84.24×104hm2,占全省28.15%。2021年,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36.9亿元,占全省28.9%,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均占全省34.44%。综上,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在机械化率、农产品加工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3 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

农业发展离不开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资金、农业科技、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投入,但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在农业发展中遇到了多项要素投入瓶颈。一是在土地要素投入不足。部分地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未得到有效遏制,也存在以优换劣,耕地利用效率不高等现象。同时,部分偏远山区出现较多土地撂荒现象。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有效灌溉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广元市和巴中市。一些区域缺少田间便道和必要的灌溉设施,若遇到一些极端气候,势必影响农业产出。三是人才支撑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单纯依靠农业收入难以弥补家庭开支,导致农村人口持续外流。农村劳动力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尤其缺乏市场化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现有的一些技术帮扶存在形式主义,与农户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四是缺少资金支持。革命老区财力有限,对“三农”投入相对较少。随着种地主体向新型农业主体切换,农业发展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现代农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

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务农人员受知识文化水平和信息缺乏等因素影响,对新型机械缺乏认识。户均种地少,对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不高,即便想要购买,也不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部分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专业培训,损坏后,维修不便;部分设备较为沉重,叠加田间便道等缺乏,在山区适用性较差。在信息技术方面,农村互联网逐渐普及,但未将信息技术充分转化为生产力。

3.2 农业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而不强。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以小农户生产为主,而小农户的局限使得其衔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但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偏少,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同时,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水平较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在调查中发现,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大多数村庄都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但组织发展能力弱,对农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弱。现代农业园区是培育和带动新型农业主体的重要途径,但革命老区市级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也较少。

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不足,农业品牌较弱。国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机械化、适度规模化、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少,加工值占农业总产值低。革命老区特色产业多而杂,布局分散,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许多产品由于没有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导致市场化不足,缺乏农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如革命老区盛产核桃,但没有出现知名的加工企业;盛产儿菜,却缺乏知名的泡菜企业。部分农业有产业发展基础,但缺少价值挖掘,如大竹苎麻。同时,也有一些优质农产品通过规模化种植,发展相对较好,比如大竹的香椿、通川的青脆李、通江的银耳,但“两品一标”认证等农产品数量仍然较少。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各种农业服务组织的角色时有错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服务主体综合性服务、产后服务较薄弱;缺少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管力度不够。

4 发展建议

4.1 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4.1.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就是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地方财力不足,需要向外争取更多财政资源,加大投入,持续完善路网、电网、水网、网络等基础设施,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增加农机化生产道路和机电提灌建设。此外,还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整治撂荒地。

4.1.2 推动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加大农业科技人员配备,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生产人员中占比,增加和完善其发挥作用的平台;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持续提升农民素质。地方政府要打造一批公益性农业服务队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招聘农业类急需人才搭建平台,以及提供配套服务。

4.1.3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质效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强,以及信用“信息孤岛”是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之初,缺乏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的经验,以及有关融资的信用信息积累,盲目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境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要注重内部资本积累,逐步扩大规模,减少对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二是要选择与自身联系紧密的金融机构长期合作,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金融机构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农业主体的相关信用信息数字化,创新信用评级和授信;创新农业贷款抵(质)押物,探索“银行+保险”,“银行+期货”等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对金融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乡村的金融人员既要懂金融,又要懂农业,懂经营,通过尽早介入,减少银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促进其规范经营。政府部门应大力推动“公共信息+金融信息+社会信息”的有效融合,打破“信息孤岛”,有效降低信息收集难、收集成本高等困难,同时应组织金融人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和指导,协助其规范化运作,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现代金融工具的使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4.1.4 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运用 随着单位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革命老区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对农业装备的需求有其差异性。政府需要对接农机企业,支持企业满足农业发展的差异性农机需求。深度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培育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通过机械化生产降本增效。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运用方面,一是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加大涉农主体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对接,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现有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二是积极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良,提高动植物的生产性能。三是引进和改良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2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多方发力,既需要解决一些制度性障碍,又需要推动其规范发展,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培育和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信息体系建设,不断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制度。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本积累,增强发展能力。

4.3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根据资源禀赋和相对优势,发展一批具有适度规模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的地形、气候、经济基础等综合条件使得其适合发展园区化、融合化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该类型强调以产业特色为重点,产业集中度高、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产业进行市场化改造,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品牌化,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流转监测体系,鼓励农民自愿互换合并承包地及林地,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4.4 持续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通过引入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做大做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运用现代技术加大农产品综合利用,提高产品价值,减少资源浪费。依托现代农业基地,发展观光旅游、康养、餐饮等服务业。依托现代农业基地,发挥科普、教育等功能,积极推广农业技术。

4.5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生产、技术、运输、营销等服务。加大各级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发展一批政府性和公益性农业社会服务组织,重点发展以农业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其成员的发展环境。建立区域农资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多样化服务。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监督管理,以及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老区四川省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老区在努力奔跑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