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9No.1)的音乐结构和演奏分析
2023-09-06余季洋
余季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同时也是20 世纪俄罗斯音乐的代表人物。拉赫玛尼诺夫在童年时期被父母送进寄宿学校,后来俄国的十月革命迫使他离开家乡来到美国,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他的作品之中含有大量对于自然风光、家乡景色的描绘。拉赫玛尼诺夫在完成第二套音画练习曲(Op.39)之后立刻移民美国,出于对故乡的怀念,在这之后其所创作的作品都包含着强烈深刻的忧伤旋律以及越来越让人绝望的怀旧感。
一、作品背景及特点
第二套《音画练习曲》作品39 包含9 首作品,完成于1916—1917 年,每一首练习曲都与不同的画面描绘相结合。拉赫玛尼诺夫从瑞士象征主义画家勃克林的画作《波浪》(The Waves)中获得灵感而写成了Op.39No.1 这首练习曲。整首曲目涵盖音区广,音与音之间跨度大,旋律音型与伴奏织体变换丰富,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灵动、多彩。相较于肖邦练习曲的开篇之作Op10.No.1,整首作品的主要部分在技术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都是右手快速琶音的跑动。但这部作品的其余部分包含了更丰富的技巧训练,如大量的密集和弦、双音弹奏和八度的断奏与连奏等。需要注意的是,拉赫玛尼诺夫之所以将这两套作品(Op.39和Op.33)取名为《音画练习曲》,正是因为这些作品背后隐藏了作曲家取自文学作品的灵感。例如Op.39No.1 是作曲家观看画作《波浪》之后受到启发写作而成(绘画);Op.39No.6 与Op.39No.9 是作曲家从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小红帽”和“天堂中的花园”(文学故事)得到了灵感;由于受到绘画、文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其剩余作品的创作中也可感受到文学性风格特征,这也成为区别于其他练习曲的地方。《音画练习曲》之中的“画”是创作者将所要描绘的音乐形象具体化,演奏者不仅需要克服技巧的困难性,更需要将音乐像绘画一样多层次、丰富地展示出来。
二、曲式结构与和声分析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主调为c 小调。旋律以3 音为动机,通过音程扩大或缩小、模进等形式,将主题进行发展。结构上连接段落较多,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连接,使作品音响效果更为丰富。
第一乐段(1—10):由两个各为5 小节的乐句按平行关系构成,结构上具有对称性。旋律部分以16分音符的三音动机为主。第一乐句左手伴奏采用了八度叠加与单音下行相结合的形式,低音声部织体厚重感的音响效果与旋律声部节奏纵向形成明显对比。在第三小节加入休止符与切分节奏,破坏了原有的节奏进行,给旋律进行增加了新的元素。第二乐句的材料来源于第一乐句,在第5 小节顺势将双手音区提高,再让演奏者结合f 力度,以齿状的旋律逐渐回落,为连接部分的材料做铺垫。
连接(11—18)共8 小节,通过特征音升fa 转调到g 小调。该段落主要由密集和弦构成,其和弦以大量三度音型叠加。前三小节双手以快节奏的柱式和弦为主,与f 力度相结合推动音乐情绪。后低音声部改为单音的分解和弦,旋律声部改变为三度的连奏,力度逐渐变弱,与前3 小节在音响效果上形成强烈对比,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情绪,最后结束在g 小调的属七和弦上。
第二乐段(19—33)由两个乐句构成,材料来源于第一乐段,但在不同的调性上进行,且三音动机的发展方式也有所不同。第24 小节开始将3 音动机通过向上二度模进的方式进行,模进7 次后在第25 小节的强拍上以新调的主音结束。第二乐句引入新材料,声部增加,共8 小节,每2 小节分为一个乐节,每2小节所采用的材料一致,但都通过不同的临时变音记号进行转调,过程为D—d—降A,最后两小节左手材料发生变化,中间声部向上2 度进行。
连接(34—45)可分为6+6 的结构,前6 小节材料为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相结合,后6 小节为分解和弦与八度叠加相结合。前6 个小节低音声部连续音阶下行,中声部下二度进行,与第二部分进行对比。
第三乐段(46—58)为再现段,属于变化再现。旋律依然以三音动机为主进行变化发展,大量的临时变音记号使得再现段的调性变得模糊。从第53 小节起,左手低音声部的三连音中,每一组的八度构成音阶上行,为连接处的声部转换进行铺垫。
连接(59—66)在三音动机的基础上加入了纵向三度叠加,低音声部引入新的伴奏织体,与主题形成强烈反差。作曲家使其低音声部的织体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变化,配合旋律声部的材料不断模近,进而推动音乐情绪。
尾声(67—78)在材料上将三音动机进一步变化,横向扩大了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纵向形成三度叠加,使旋律层次丰富。第72 小节至第73 小节出现隐藏式的线性低音,其每组三连音中第一个连续构成音阶下行,为最后的和弦进行铺垫。最后四小节以柱式和弦为主,大量的临时变音记号使调性不明,最后以ff 的力度结束在主调的主和弦上,使调式调性明朗地结束全曲。
综上所述,该作品是一首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虽然曲式结构简单明了,但复杂的和声使这首作品充满变化,通过和声与调性的不断转变使作品变得丰富。
三、演奏技巧
在考虑如何诠释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时,有必要记住他本人弹奏时的基本特点。人们将他称为“清教徒式的钢琴家”,是因为他在演奏时严格遵照乐谱上的各种说明和记号,忠实地保持各种节奏,不随心所欲地增添自身的情感,牢牢把握音乐结构。这部作品的织体、旋律音型丰富,乐段之间的音乐情绪对比较强,所以要求演奏者使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展示出不同的性格。
“连奏”:第一部分中,右手连续不断的琶音连奏需要演奏者灵活运用手腕和臂膀的带动,才能快速地在两个音区内进行跑动。由于跨度较大,所以需要演奏者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编排指法,使用“连奏”的触键方式来保持音乐的流动感。手指在跑动时需要保持完整且不松动,才能够使钢琴发出的声音清晰、音响效果连贯。在弹奏时,乐句内部不能出现突强或突弱的音,音与音之间的渐强与渐弱都是具有逻辑性的。作曲家在低音声部的切分音上标注保持音记号,需要演奏者将音符弹奏得更加饱满并略微加强,为曲目增添趣味性。低声部八度音符需要演奏者带动大臂将声音“推动”出去,这个动作类似用钟杵撞钟;弹奏过后立刻放松,手指故作支撑状态(让击弦机敲响琴弦后立刻放松,不是松掉,能够有效地让声音传播更远);同时要注意作曲家在第6、第7 小节里连续的八度音型处分别标注了保持音记号、重音记号、跳音记号,演奏者需要将其对比鲜明地弹奏出来,使音响效果更加丰富。作品的第11 小节出现了强力和弦,这个时候需要演奏者运用背部的力量将力气送到指尖,同时使手腕放松,才能避免钢琴发出僵硬的声音。第12 小节起的高音声部,右手三度的连奏需要手腕的带动来使乐句内部尽可能连贯。第14 小节和第15小节的伴奏织体由和弦变为12 分音符的三连音和24分音符为一组的琶音,不能因为音型的突然改变而加入重音;这两个小节左手的琶音跑动需要连贯、轻巧、均匀,其渐弱的音响效果巧妙地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
“非连奏”:非连奏指在快速跑动的过程中,演奏者让音与音之间尽可能连接起来,但不像连奏一样要求手指紧贴琴键,而是干净、整洁的声音。作品的第25—31 小节中,大量的七连音跑动改变了曲目原本的律动,让听众不仅感受到了作品风格的变化,其节奏型与和声的改变也使音乐情绪变得更加舒缓。这一部分的触键需要演奏者使用贴键非连奏的方法,让钢琴发出连绵不断、歌唱般的声音,塑造恬静般的意境感。
“半跳音”:作曲家在每一组七连音的第一音符上标注了跳音,但是乐句内部的连线是不能断的,所以在演奏这一类跳音时,手指尽可能地减少多余的动作,减少手指离开键盘的幅度。左手的八分音符三个为一组,手腕做“提”“落”“提”的动作来体现三连音的律动。
“断奏”:在谐谑曲风格的乐句中,如果演奏者在弹奏快速的和弦跳音时耸肩,会让钢琴发出的声音过于僵硬。这时需要坚固手型用手背发力,同时手指的第一关节主动将这个音符“抓”起来,这样不仅保证弹奏前对琴键的“把位”,也能够体现演奏者对于触键能力的掌控。而接下来琶音下行的跑动则需要丢掉手背的力气通过手腕带动完成连奏,让声音连贯。再现段落的强力和弦加厚了织体与音型,两个声部同时出现了三度叠加的七和弦,作曲家在标明了“Marcato”之后又标注了渐强,所以演奏者要用尽全身力气将曲目推向高潮。这种快速的强力和弦演奏不能让所有的音符都处于同一个音量,需要突出代表调性的音符来明确其调性。演奏者在弹奏快速的和弦进行时需要用到大臂的力量,让钢琴发出更加洪亮的声音来带动听者的情绪。
总体来说,整首曲目的触键需要演奏者根据乐句与段落之间的进行来不断调整,运用不同的触键方式让音响效果更加丰富,这才能够完整体现这首练习曲的综合性。只有演奏者能够得心应手地控制手指去使用不同触键来塑造丰富的艺术形象与意境时,才能让“音”与“画”完美结合。
四、延音踏板的使用
这首曲目的音区跨度非常大,而且乐句内部的音与音之间排列密集,而一些乐句始终需要保持连奏,但又要避免音响效果的浑浊。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严肃考虑踏板的使用问题。
切分踏板的使用:作品第一部分的踏板使用可以采用切分踏板让低音声部的八度音符尽可能连起来,但是需要注意在音符下行时演奏者要避免使用延音踏板,否则会造成和声混乱和音响效果浑浊。如果乐句中出现了音阶下行也不能突然断开踏板,而是在需要断开踏板的音符前慢慢松掉。
用手指代替延音踏板:在谐谑曲风格的乐句中,中声部出现了大量的保持长音,但低音声部都为音阶下行,这个时候不能使用延音踏板,需要用手指保持弹响的音符,从而代替延音踏板的效果。
节奏踏板:即在音符弹响的同时踩下踏板,强调和弦的进行。作品的结尾可以使用节奏踏板加强音响效果,最后四个小节内部的和声效果辉煌,演奏者需要在连续不断的和弦进行下将曲目推向高点,明确c小调调性。
五、意境感的营造与情绪的展现
这首练习曲以主调c 小调构成主要色彩,调性的转变构成渐变色,与材料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共同描绘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曲目的第一部分用丰富的力度渐变演奏快速的琶音跑动,刻画出线条的波浪与起伏;低音声部的演奏术语与伴奏织体的不断改变好似低声吟唱再逐渐让氛围活跃,为接下来强力和弦的演奏进行铺垫。第二部分中连用四个不同的调式来演奏同一材料,让人联想到美术画作中色彩的逐渐变化,整首曲目的情绪来到这里也逐渐平缓。突如其来的诙谐风格乐句作为与再现部分的连接为曲目增添了新的音乐性格。再现段落将主要材料不断分裂模进,演奏者在弹奏低音声部的音型时采用断奏的方式,与第一部分进行对比,塑造出一种坚定、果敢的英雄气概。在一首练习曲中共出现“暗涌”“强烈”“抒情”“诙谐”对比明显的四种音乐情绪。
六、结语
这部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技巧训练,更囊括了音乐形象与意境塑造的多样性。拉赫玛尼诺夫与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一样,在钢琴练习曲之中融入了更丰富的情感,这有别于其他作曲家所创作的手指机能练习曲。作曲家有意将单一的手指机能练习曲创新为高表现力与技巧融合的练习作品,就是要求演奏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力、敏锐细腻的音乐情感以及丰富的触键。所以,演奏者在掌握基本的技巧展示之后,还需要更加有深度地去解读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与创作思路,如此才能够成为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