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时期舆论监督报道的新特点

2023-09-06吴忻

传媒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德清县连线舆论监督

文_吴忻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激浊扬清、解决问题的一把利剑。在媒体格局变革日趋深刻,传播媒介多元、渠道多样的当下,如何让这把宝剑更锋利?笔者常年在基层一线从事新闻报道,结合自身实际和新闻案例,阐释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更注重建设性思维、更注重多媒传播、更注重热点题材的新走向与新特点。

一、更注重建设性思维,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一直以来,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媒体的重要功能,对于促进各地社会治理的完善发挥了积极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工作艺术。从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具体实践来看,能否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至关重要。只有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才能最大化实现舆论监督的正向功能。

在新闻实践中,舆论监督的建设性思维和建设性作用,一直都没有缺席。舆论监督报道究竟从何处下手?笔者认为,主题报道、典型报道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方面有利于分清主流与支流,避免把个别现象夸大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也给予监督对象更大的舆论压力,能够更有力地促进问题的解决。

新闻舆论监督的分寸也体现在事实表达的准确上。栏目不仅要求记者以抽丝剥茧的精神,深入采访,透过现象直达问题本质,还要求保障当事各方在新闻采访中的话语权,确保舆论监督报道客观、准确。特别是一些涉及利益、纠纷的报道,尤其需注意报道的客观性,避免“意气用词”。最近,湖州电视台《废弃线杆矗立街头,谁来“拔刺”?》这期报道,反映的是湖州中心城区存在多个废弃线杆,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影响市容市貌,但是如何处理,多个部门表示无能为力。事情并不大,现象也很普遍,但百姓反响很大。此事经新闻报道后,问题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像消防安全、电梯隐患、环境污染等一些问题,在媒体介入后,相关职能部门以“闻风而动、事不过夜”的作风立即整改,实现了从“就事论事改”向“举一反三治”的转变。

二、更注重多媒传播,有效提升传播效应

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具体执行者,如果行事打折扣,反而会影响公信力。在媒体转型与深度融合背景下,多媒体联动成为有效实施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表现。由于不同的媒体平台具有各自的优势,实现媒体联动实际上是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方式创新舆论监督手法,提升舆论宣传效果。

德清县新闻中心有广播《民声在线》、电视《百姓连线》以及新媒体《红黑榜》,常常强强联手,多平台监督,注重融合传播,有监督有反馈,让新闻舆论监督更得力。利用多媒体融合传播手段,可以为监督报道建立起强大的舆论场。《百姓连线》栏目通过屏、网、端、微多平台协同发力,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壮大舆论监督的主阵地。去年,《房屋装修有纠纷百姓连线来调解》《王女士的高额债务缘何而来》等20 多篇舆论监督报道,与纸媒、新媒体联动播发,有效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坚持有监督有反馈,最大化实现舆论监督的正向效果。目前,《百姓连线》栏目所有播发的舆论监督报道,无论涉及城市管理、环境治理,还是违章搭建、垃圾不分类等不良现象,从记者发现问题,深入调查,揭示真相,到相关部门跟进处置,解决问题,每期节目都有整改情况的反馈。整改结果或在《百姓连线》栏目中后续跟踪报道,或在《德清新闻》节目中播出,做到了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有机结合,已经形成舆论监督的闭环。比如:舞阳街道欣宋嘉园小区和武康街道吉祥苑小区住户给《民声在线》《百姓连线》打电话寻求帮助,反映自家小区门口有个大坑,存在安全隐患。接到电话后,记者迅速行动,快速解决。

多平台联动报道播出后处置结果的跟踪反馈,一方面能够有力推动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展,及时化解矛盾,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和政府形象;另一方面,媒体有作为而不作秀,才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地方主流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去年,德清县新闻中心多平台联动《民声在线》《百姓连线》《红黑榜》共受理投诉3643件,同比增长52.5%。当前,媒体融合加快推进,这也为媒体做深做透舆论监督带来了机遇。媒体更应精准把握定位、创新打法,从选题取材、角度时机、政策分寸、力度大小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借助多样化的技术和渠道,提升舆论监督影响力、持久力。

三、更注重新颖题材助推绿色生态发展

“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但一些地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问题仍时有发生。通过新闻媒体常态监督、主动作为、群众广泛参与,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舆论监督作为整治环境问题的利器,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以笔者所在的德清为例,回顾以往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或多或少是因为监管不力,甚至监管缺失。面对层出不穷、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新闻舆论监督与政府监管形成有效互补,及时发现反映了一批隐蔽性强的问题,有效助推了一批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近年来,德清县新闻中心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更注重从生态环境保护、青山绿水建设这些人们关注的新领域选取题材。《百姓连线》栏目坚持发现问题,更注重问题的类比、分析和探讨。针对城区一条河道多次出现污浊现象,《百姓连线》连发《这条河道为何一再污染》《河道污染源头找到了》《不能再让污水外流》等三篇报道。从发现河道污染,找到污水管外溢的污染源头,到雨、污水管道治理监管问题,持续报道不仅体现了相关部门的努力,也涉及了水环境治理的探讨。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没有后续两篇报道的跟进,新闻舆论监督就会大打折扣。

多年的实践证明,舆论监督非但不是“无事生非”,而是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的“助推器”,更是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比如,德清县新闻中心《红黑榜》推出的《户外露营哪里强》系列报道,对于全县户外露营建设布局及日常管理做到了很好的监督辅助作用。德清的绿水青山在全国都很有名,从普通帐篷到全套露营装备,从一块草坪到专业露营基地,追求“精致露营”成了都市人的新乐趣。然而,基地配套设施不足,行业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郊外扎帐篷,常常会伴随烧烤野炊,用火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新闻报道后,德清县多部门针对小清河周边的烧烤现象进行了联合执法。同时,德清县新闻中心还从“无痕露营”理念入手,做了多个公益广告宣传,逐步提高大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户外安全意识,更好地助推绿色生态发展。

猜你喜欢

德清县连线舆论监督
创意小虫
德清县“宅富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实践探讨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快乐连线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