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明的主题音乐语汇在京剧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议京剧《延安往事》中音乐主题的贯穿与发展

2023-09-05

戏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全剧秧歌唱腔

朱 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的文艺观,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给文艺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思想震动。文化可以让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有一种精神在过去与现代的交替中闪耀,红色情结与爱国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这种精神需要传承,这种文化需要弘扬。忆当年无数的有志青年正是怀着这种信念与理想,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都市的繁华,来到了圣地延安,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了延安的文艺建设当中。

京剧《延安往事》作为国家京剧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剧院成立65 周年的重点献礼之作,在2019 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隆重登场。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留法归国的话剧女演员任曼丽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人生舞台。然而,以同校教员符一达为首的一批京剧工作者却无意间牵动起她心底的京剧情结,使她逐渐走上了本不以为然的京剧舞台,任曼丽与符一达的爱情也随之开花结果。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任曼丽、符一达与新成立的延安平剧研究院一起,扎根民众,投入到新剧目、新角色的艰苦创造中,经历了从精神到躯体的洗礼和涅槃。当新编大戏的开场锣鼓响起,即将登台的任曼丽从容豁然,回首艰难寻觅的过往,面对终于找到的人生舞台,她不禁心潮涌动,感慨万千。

在现代的京剧音乐创作中,如何能显示出一部作品的完整性,这与全剧创作伊始的合理结构安排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为了使作品有层次感,需注意各种板式安排的合理性,做到与剧情有紧密的联系。除了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声腔板式,还要注意唱腔与音乐的相互关联,使整个作品快慢有序,布局合理。运用不当则难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一部京剧音乐作品的成功,整体布局是关键环节,也是这部音乐作品的基础所在,而设计好全剧的音乐主题、人物主题则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对全剧音乐与唱腔的布控,皆可体现其完整性。

笔者作为该剧的音乐创作者,在提笔之初就与唱腔设计者进行了数次沟通,首先确立整体音乐的基调与旋律构成,确定音乐主题用于全剧的贯穿。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最主要的乐思,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表现性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诠释富有较强表现力的乐句,其旋律特征鲜明,能够具备较强的表达力与完整的意义,但其节奏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善于做出细微的调整变化。对于戏曲音乐来说,好的旋律可以更多地运用在人物唱腔的过门、拖腔中,太过于赘长的主题往往不利于观众记忆,同时也不能更好地运用在唱腔当中。音乐主题的创作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剧目地域、风土人情来新创作主题,一种是借鉴某成型主题。确立音乐主题并将其贯穿在整个作品当中,使音乐主题在唱腔旋律中与过门音乐灵活地结合发展,做到唱腔音乐与过门音乐之间更加紧密,主人公音乐形象更加鲜明并具有特性。而由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创作的广为流传的《延安颂》的动机无疑是最适合运用于全剧主题贯穿的音乐基础。

《延安往事》主题动机:

从谱例中可以看出,旋律走向保留了原曲中前四个音符的动机律动,节奏稍加改变使音乐语汇更加紧凑,增加附点音符来改变、增强进行曲风格的节奏,完全突出一种整齐、强劲的音乐效果,这也正符合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该主题语句轻快流畅,在意境意蕴中具有相当高的想象力,具备一种推动性逻辑思维,而这个主题在后来的剧中也多次再现,经过发展形成了全剧的中心主题音乐。

对于本剧男女主人公的主题设计,在考察了多方资料后,为男主角符一达(时任鲁艺平剧教员,后来的延安平剧研究院工作者)设计一种阳刚、整齐、大气的主题:

主题前三小节中强烈的进行曲节奏风格,加之切分节奏的音乐形态,完美地诠释了一种向前进的气势环境。而后三小节,节奏完全打开,音符走向逐渐向上,为的是表达一种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氛围环境,也表现出男主人公在工作中不畏各种艰难困苦,迎头赶上的决心与力量。此主题在全剧男主角的唱腔过门中也多次变化出现,相信这样的主题贯穿能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比如在第二场符一达唱西皮原板第一句后的过门,就运用了节奏紧凑的手法来强调这一主题音型:

而对于女主人公任曼丽的主题设计,考虑到她留学国外的经历,以及其本身年轻活泼的性格因素,在音乐语汇上为其设计了一个融合西方大调式与中国传统的民族徵调式落音的主题,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民族的宫徵调式与西洋大调式可以做到随剧情变化与音乐情绪来不断切换借鉴。

当任曼丽第一次出场时,我选用了小提琴独奏来完成这条旋律的诠释,体现了音乐主题中干净、透亮的效果,以及略显活泼,带着期望与憧憬的感情:

同样,在第三场任曼丽的唱段中,还是以这一主题的重复变化来加深观众对主题的认识:

在《延安往事》一剧的音乐创作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其富有浓重特色的陕北地域性民族音乐。陕北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民歌上。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的思想精神与情感的结晶,其语言朴实,粗犷奔放,旋律生动又简单,随意不羁。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唤起了千万人民灵魂深处的永恒感情。陕北民歌在曲调上通常是由上下两个乐段组成并不断交替。从旋律发展的特点来看,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音域宽广,音调高亢,旋律起伏比较大,感情炽烈奔放,性格像是山歌;另一种是结构对称规整,节奏固定,旋律起伏较小,情感委婉缠绵,性格接近小调。

在《延安往事》一剧中多次出现过表现人民群众生活、学习、工作、集体秧歌舞蹈等场景,所以我选用了脍炙人口且流传性非常广泛的《绣金匾》与《拥军秧歌》这两首民歌主题来作为这些场面的配乐主题。

《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与爱戴,表达了延安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的赞颂。而在剧中恰恰有一段表演情节,就是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一些领导同志,在听说延安平剧院因为缺乏蟒靠衣衫、妆奁头面、刀枪把子、砌末道具等而举步维艰,特地把自己在国民参政会的薪金捐了出来,派人去西安,为延安平剧院置办了一套珍贵的戏箱。所以《拥军秧歌》是一首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和对八路军拥戴的热情曲调,也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本剧主人公内心独白与感谢之情的主题。《拥军秧歌》全曲为徵调式,2/4 拍节奏,由比较规整的扩大乐段组成。全曲一共六句,前四句运用了比较明显的起承转合的旋律创作特色,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其中带有装饰音的六度下行跳进音程则给音乐赋予了强烈的生活气息与地域风格。而第五句、第六句则属于三、四句的变化重复,更进一步使旋律特色,利于观众记忆,形象地表现了唢呐声声、锣鼓喧天、秧歌起舞的边区人民的热情场面。

《拥军秧歌》主题谱例:

从谱例上可以看出,在曲调的第25 小节处笔者进行了转调处理,由原来的C 徵调式向下方移动了小三度而变为了降E 徵调式,一来避免了同一调式过多重复的听觉疲劳,二来由低音乐器的大提琴、倍大提琴、长号等来作为主奏,在音区上更加符合乐器特性。

另一首在剧中使用的则是大家熟知的《绣金匾》主题:

《绣金匾》是一首以陕北民歌小调《绣荷包》填词发展而成的革命歌曲,商调式,旋律优美明快,随着全国的解放,很快流传到了全国各地,并且被众多的民间器乐一直改编。所以用这个主题与《拥军秧歌》相结合,在整个剧中作穿插运用,更能深刻地体现该剧的民族特色。

以上是在《延安往事》一剧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音乐主题,根据这些主题而展开的唱腔设计与音乐表现还有很多光彩之处,鉴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随着音乐形式风格的不断丰富,音乐创作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创作方式及题材,从生活中善于发现与挖掘多元化的创作资源,方能使音乐创作与时俱进,才能使音乐之声更加绵延不绝,耐人寻味。创作之路没有捷径可言,只有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潜心琢磨、精致推敲,才能在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上取得理想与优秀的成绩。京剧艺术能够发展到今天被誉为“国粹”,是老一辈艺术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晶。因此,想要创作出经典的富有文化底蕴的音乐作品,单纯地添加戏曲元素这一种方式还是不够的,需要多方积累,深层次挖掘传统戏曲语汇中的文化内涵与音乐语言。提升音乐的美感,才能更加具有韵味。既带有古色古香的气息,又具备现代化的乐感,这样方能创作出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全剧秧歌唱腔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昌黎地秧歌
看见校园霸凌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