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电影时代国产科幻电影的类型化创新

2023-09-05张子宇

戏剧之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科幻片类型化科幻电影

张子宇

(北京电影学院 管理学院,北京 100000)

近年来,新科技发展体现出簇群特性,为了共享现象或体现共同目标,个体技术会聚集成群。为实现Web3.0 目标而出现的更高算力芯片(当下以英伟达的5 纳米制程工艺GPU 为代表)、高带宽低延迟网络(当下以5g 技术为代表)等硬件技术推动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通用性技术发展,进而为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率先实现同人工智能、云制片、VR 影像、虚拟制片的融合提供可能,使科幻电影类型发展呈现出后电影时代的指征。

在此背景下,各种类型的国产优秀电影作品登上国际舞台,跻身好莱坞市场。现今,我国科幻电影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期,从以往的无人问津转向了人人探索的局面,许多导演纷纷聚焦到国产科幻电影题材上,想要率先占据国产科幻电影市场。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像《流浪地球》《美人鱼》《疯狂的外星人》等优秀科幻电影作品,进军到好莱坞科幻市场中,为中国科幻电影题材创作树立起了市场口碑与形象。尤其是2022 年暑期档的多部科幻电影,开始了各种类型化的尝试,出现了《明日战记》这类硬科幻影片,也出现了《独行月球》这类尝试喜剧与科幻结合的新类型影片,代表着中国科幻电影“软科幻”向“复合类科幻”方向转变。在国产科幻影片不断获得了较高票房与较好市场口碑的情况下,多元化的科幻类型尝试无疑为今后中国科幻电影制作与类型化尝试提供了思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史与现状,得出对科幻电影类型化尝试的建议,从而促进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

一、科幻电影的类型及定义

科幻电影主要是指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原理就是从当今人类社会已有的科学原理、科学技术、科学成就等层面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更遥远的过去进行情景式幻想的描述。顾名思义,科幻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题材内容的幻想性,但是这种幻想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幻想,而是在遵循大自然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幻想,是科学与幻想的有机结合。其显著特点就是电影内容或情节包含了许多科学元素与科学奇想。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科幻电影一直都是科技行业发展的启蒙者,是人类对未来的设想与进步方向,是人类对社会文明、社会现象的些许探讨与反思。这也是科幻电影的主要价值所在[1]。目前,电影研究界对科幻电影类型的研究,集中在“硬科幻”与“软科幻”两大类型上,也是研究学者与导演对科幻电影题材类型的普遍分类与观点。所谓的“硬科幻”,就是指以自然科学与人类碰撞的科幻片,主要讲述自然科学现象与人类情感的交织碰撞,比如:《星际穿越》(2014年)就探索了虫洞、黑洞、多维空间与人类情感的碰撞。而“软科幻”主要侧重于哲学与人性刻画,例如:《超时空接触》(1997 年)就探索了科学与信仰之间的关系等。一直以来,国内科幻电影多偏向于“软科幻”类型,国外科幻电影侧重于“硬科幻”类型,在电影元素与信息表达上,国内外科幻电影有很大差别[2]。

二、新中国成立后科幻电影发展历史

根据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轨迹与特征表现,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萌发期、探索期、发展期、转折期。每一个阶段下中国科幻电影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类型化特征。在中国科幻电影类型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代表作品。

(一)中国科幻电影萌发期(1950 年—1977 年)

1902 年法国人梅里埃推出的《月球旅行记》之后,标志着全球第一部科幻电影出现。但从电影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科幻电影”一词的正式确立是1926年前后。正是在这一时期,科幻题材的电影开始流入中国市场,推动着国内科幻电影题材的出现。根据现存的资料查询,中国最早出现的科幻片应是1938 年韩兰根、刘继群等主演的《六十年后上海滩》,这部作品真正做到了科幻元素与人类社会的结合。但是,1950 年之前的国产科幻电影作品屈指可数,且科幻元素体现不突出,很多都是上类似于神话题材的影视剧。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浪潮,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与科技文明的交融。1958 年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就在这一背景下诞生,该作品将月球、杂交和培植技术、人类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等元素进行了融合,从科技高度对中国未来社会进行了探讨与钩织。严格来说,该作品代表着“软科幻”题材在中国电影市场的首度出现,实现了中国科幻电影之萌发[3]。

(二)中国科幻电影探索期(1978 年—1999 年)

1978 年至1999 年这一段时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主要探索期,也是科幻电影题材的形成期。经过上一个阶段的影响,再加上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思想解放运动、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许多编剧、导演也开始了对中国未来科技成果、地球未来世界的想象。从1978 年到1999 年,中国内地拍摄科幻片主要有《异想天开》《霹雳贝贝》《潜影》等。这一时期国内科幻电影的显著特点就是对哲学与人性的思考,大多是在科技文明时代下人类社会的反思,或是从宇宙角度对未来的思考。例如《霹雳贝贝》便对独生子的独孤,对亲情、友情的渴望进行了描绘;《大气层消失》《珊瑚岛上的死光》则进行了对现代工业和科技文明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文明走向等宏大主题的探讨,从科幻电影的类型上来看,它们都符合“软科幻”电影的主要特征表现[4]。

(三)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期(2000 年—2017 年)

21 世纪初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重要形成期,也是科幻片类型化尝试的起点。从2000 年到2017 年,在这短短17 年中,中国电影人创作了《长江七号》《全城戒备》《不可思议》等质量参差不齐的科幻片,科幻元素在影片叙事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小不一。这一时期的科幻电影在类型化、题材形式及主题呈现上,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科技想象与人类现实生活的结合,比如《全城戒备》,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类丑恶的一面,也刻画了社会的正义力量,在未来科技交汇时代,科技成果既是对犯罪者有利的工具,也造福着人类生活。其二,视觉化及英雄主义叙事。这一时期,中国科幻电影开始侧重于特效制作,叙事结构上转向个人英雄主义,这一点恰好也是美国科幻电影的主要特征。虽然叙事角度借鉴了美国科幻电影的手法,但是电影内容仍然以探讨哲学与人性为主。其三,继续对人类科技发展进程展开反思。实际上,从中国科幻电影诞生起,其内容都侧重于对未来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思考,形式上也多以“灾难片”形式呈现[5]。

(四)中国科幻电影转折期(2018 年至今)

2018 年之后,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转折期,这一时期,中国科幻电影不再以“软科幻”类型为主,开始了对“硬科幻”类型的探索,并且出现了许多复合类科幻、类科幻、亚科幻等题材。其主要动因是党的十九大召开,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被视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加之民众生活日益网络化、科技化,一些新的电影题材应运而生,关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的“硬科幻”电影风格不再是西方国家科幻电影专属。2019 年推出的《流浪地球》,便描绘了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的碰撞;2022 年暑期档推出的《独行月球》《明日战记》,也是对未来宇宙空间与人类文明社会的探索,是独具中国电影风格的显现[6]。

三、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一)发展现状

1.科幻电影题材多元化

实际上,从2017 年开始,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就已经爆发了强劲的动力,各种题材的科幻电影成为导演、编剧、演员追逐的对象。尤其是《逆时营救》《喵星人》《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作品推出后,科幻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新风口,各种题材的科幻片不断涌出。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从2017 年开始,中国科幻电影数量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科幻电影票房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尤其是2018 年、2019 年两年,国产科幻电影票房年均增长30%[7]。2019 年年末爆发了新冠疫情危机,线下影院遭受冲击,影视拍摄也遭受阻挠,科幻电影市场发展力有所下降。但是,经过一年的调整,2021 年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再度爆发了强劲的生命力,截至2022 年7 月份,中国科幻电影数量极具增长,例如2022 年的暑期档(6—8 月份),就上映了《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明日战记》等多部科幻电影作品。整体来看,中国科幻电影数量不断增多,市场潜力明朗。但是,称得上优秀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国产科幻电影,更是屈指可数[8]。

2.科幻电影类型融合化

近几年,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典型趋势,即电影类型的融合化。以往科幻电影大多被人们划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两类,在这一两大科幻电影类型下,延伸出太空题材、外星人题材、未来社会题材、机器人题材、时间旅行题材、怪物片等等。但是,近两年,国产科幻电影开始了新的题材创新,尝试着从喜剧、军事等题材层面,对科幻电影进行更广阔的创作。例如2022 年暑期档上映的《独行月球》,就是喜剧与科幻的结合代表作,这一题材形式,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科幻电影表达方式与风格[9]。而同时期上映的《明日战记》,则是军事题材与科幻题材的结合。显然,最近两年推出的科幻电影,已经不像以往的科幻片那样,只注重哲学与人性的探究,也不局限于电影类型的“软科幻”化,开始向“硬科幻”与“软科幻”融合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一发展趋势仍然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科幻片的内容过于循规蹈矩,缺乏实质性创新,只是在表达题材与形式上作出了改变;科幻片演员的演技参差不齐,科幻片本身的市场口碑也暂未崛起;科幻片的受众群体面较窄;有深刻内涵,且极具冒险风格、探索风格、科技启示特征的科幻片较少等。

(二)问题分析

1.外部原因

目前看来,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数量多但优秀作品少,内涵丰富的影片数量匮乏的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立体、院线整合度不高以及单银幕产出低,这导致国产优秀科幻电影数量较少,电影题材出现类型从众化、盲目化、跟风化现象。此外,科幻电影本就是我国电影行业的薄弱之处,虽然近两年中国科幻电影表现出强劲动力,但是仍然难以改变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史短、创新度不高的事实。再加上上文提到的科幻片在国内受众群体少,市场份额有限的缺陷,就会出现各类发展问题。

2.内部原因

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缓慢及创新度不高的问题所在,除去上述提到的几点外,还包括资本逐利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电影市场是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风口,许多导演及制片方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不惜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采用夸张化电影题材,使得粗制滥造的科幻电影频频出现,真正称得上优秀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此外,纵观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这一题材之所以常常局限在类科幻、软科幻、复合科幻等题材上,缺少硬科幻题材作品,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有关系。西方文化注重冒险,崇尚自由,探索未知;而中国传统偏向内敛,主张天人合一,这也是导致中国科幻片与西方国家科幻片风格迥异的原因之一[10]。

四、国产科幻电影的类型化创新

(一)突破传统理念限制,尝试现代元素与未来元素融合

国产科幻电影今后的发展,不妨借鉴同一题材的优秀科幻电影作品,尝试着突破传统的影片制作理念与手法,将现代元素与未来元素结合,在保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遵循现代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突破科幻片的表达空间,创作一些更富有冒险和探索精神,且思想性与科幻感并存的影片内容。2022 年暑期档推出的《独行月球》就是较好的借鉴目标,它突破了以往科幻片的题材限制,从类型融合化的角度出发,将现代世界与未来世界连接了起来。在保证科幻感的基础上,赋予了影片中大小人物以思想与血肉。比如影片中的独孤月无意识地帮助了地球上的人们重燃生活的信念,地球人们也以手电筒照射出的点点星光帮助独孤月坚定了重回地球的信心,这便是小爱和大爱的互相映照,是地球和月球在某种意义上的“守望相助”。影片借此完成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书写,实现了文本的升华。显然,这一类型化尝试,无疑可以作为今后国产科幻片制作的参考[11]。

(二)打破电影风格束缚,创新科幻电影表达方式与角度

实际上,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道路十分崎岖,经历了电影风格单一化到多元化方向的转变。本文建议未来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尝试着打破传统的科幻片表达风格,创新科幻片叙事方式与角度,既让科幻片保留科幻题材的实质,也彰显中国科幻电影表达特色。同样以2022 年暑期档推出的《独行月球》为例,该影片尝试了喜剧与科幻的结合,这对于中国科幻片表达形式而言,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也正是这种表达类型的创新与尝试,让观众眼前一亮,为缺乏生机的科幻片市场注入一点活力。但是,《独行月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电影,目前对于该影片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一些观众认为该影片存在笑点俗气、人物心理动机挖掘不深等等问题。实际上,这也是目前中国科幻电影的通病。为此,未来国产科幻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就需要找寻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尝试着寻找电影表达方式与技巧的平衡点,在做到创新的同时,打破电影叙事方法的违和感,让人们暂时沉浸于未来空间,在身临其境的科技体验中,产生深刻的思考[12]。

(三)创新电影题材元素,突破限制促进中西方文化交融

上文提到,中国科幻电影向来都以“软科幻”类型为主,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科幻电影作品相比,缺少思想性与科幻感的结合,往往画面不够宏大,没有“烧脑”、梦幻之感,这也是中国类科幻电影作品多,硬科幻题材影片少的原因。对此,未来就需要进一步创新电影题材元素,打破中庸思想的限制,尝试着从未来科学角度去设想电影,展现科技与现代人类文明的交融。此外,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科幻电影制作思想,寻求中西方文化交融,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全球化、宇宙化角度,去钩织未来空间思想。实际上,像刘慈欣的《三体》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目前国内对《三体》电视剧的制作仍然处于筹备阶段,我们对此可以抱有期待。另外,为了保证中国科幻电影市场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科幻电影市场的监管,改变目前资本逐利的问题,避免那些粗制滥造的科幻片流入市场,给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带来口碑上的不良影响,健全整个科幻电影市场环境,为那些想创作优秀科幻片的导演、编剧及演员们创造市场机会,使我国科幻电影循着精品化的战略路线前进。

五、结语

科幻电影的类型可以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两大类,纵观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史,在萌芽阶段、探索期、发展期都以软科幻为主,题材上大多侧重于哲学与人性的对话,关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的碰撞少之又少。与其说是中国导演、编剧在制作电影内容、故事情节时受限,不如说是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导致的科幻片发展状况迥异。2018 年后是中国科幻片市场的转折期,近两年许多优秀的科幻片不断出现,像《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都是科幻类型化的重新尝试,也是题材形式的创新。因此,应当坚持科幻片类型化创新,从而更好地应对后电影时代技术+艺术的流变趋势,并提升中国科幻电影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科幻片类型化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
新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