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言元素融入台词教学的改革构想

2023-09-05于声瑞徐顺璐

剧影月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技巧

■于声瑞 徐顺璐

台词课程作为高校表演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表演水平,台词基本功、语言内外部技巧的掌握是戏剧台词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角色语言塑造的重要基础,而方言这一重要语言形态在台词课程的教学中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方言是乡土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乡土文化传承、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更是同一地区人们精神的纽带。在中国人口中,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土话”“白话”,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所不能及的。纵观文学史,经典作品中都不乏方言的使用,其特殊地位不言而喻。在近现代的影视作品中,方言的使用一方面拉近了群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展现出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方言在影视作品中,起到了生动塑造人物形象、还原社会生活样貌的作用,形成风格化的修辞效果。

一、当下戏剧影视作品中角色语言塑造的趋势

自20世纪初有声电影出现以来,影视表演中的语言样貌经历了数个不同阶段的尝试与探索。1956年,影视作品中的演员的台词处理,大多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呈现戏剧念白的语调特点,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影视作品中呈现出较为单一的语音样貌,方言在这一时期并未作为声音的表现手段出现在作品中。直至1963年,八一制片厂拍摄四川方言喜剧《抓壮丁》,泼辣爽利的巴蜀方言的使用,令人耳目一新,广受好评。随后巴蜀方言剧随之兴起,20世纪90年代方言作品迎来“黄金时代”,《秋菊打官司》《天下无贼》《疯狂的石头》等一众优秀方言作品的涌现,使得方言逐渐成为影视对话语言重要的元素。同一时期,大量优秀情境喜剧《东北一家人》《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等出现,方言在其中不同形式的运用,都使得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展现出鲜活真实的人物生活。影视作品中,方言的使用呈现出从单一普通话转变为方言热的趋势,从“统一”回归“地域”的过程中,方言在影视作品中的渗入程度呈现出多样化的姿态,展现地域风土的纪实性原生态方言,塑造底层人物形象的以普通话为根底的方言,都彰显了其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电影、网剧、短视频、直播等更丰富多元的视频内容形式出现,各大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融合方言元素的视频作品和创作者,使得影视行业对演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反观各大表演艺术院校在进行演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是台词课程的教学中,始终使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作为核心甚至单一的语言表达形式,方言元素的训练似乎成了被遗漏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方言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还是从市场需求的层面,方言这项语言外部技巧都应是学生在真正进入剧组、剧团实践前,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二、方言元素融入台词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戏剧影视行业对演员多元化语言表达样式需求逐增的趋势,台词课的教学思路及环节设置是有必要做出与之相匹配的调整和变化的。方言元素介入语言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并非像普通话的训练一样逐字正音,而是在观众能够听懂、听清的基础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程度的语言样貌:一种是以原生态的方言作为基础,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使之最大限度地保留方言的原汁原味;另一种则是在普通话的基础上,融入方言的语调、咬字或特殊词汇,呈现出独特的方言色彩,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方言语言技巧、进行角色塑造、还原真实生活的目的。

无论是台词课的教学还是表演课的教学,演员的最高任务都是还原真实、塑造角色。方言元素的介入就是以追求真实和还原真实为目的,使作品呈现出生动的生活样貌,展现出角色应有的地域性、血肉性。各大高校的表演课程一般都会从观察生活与生活讲述小品创作阶段逐步过渡到国内外戏剧片段,自观察生活与生活讲述小品阶段开始,核心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建立并掌握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再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学生从生活中观察提取到的诸多人物形象,其言语并不是普通话,而是某地区的方言,假设学生将人物语言转换成标准普通话呈现在舞台上,不仅丢失了角色本身的真实性,同时也错失了利用语言塑造角色的重要机会。台词课和表演课始终应保持在教学目标、教学阶段的进程相统一的状态,台词课程中势必需要在学生已掌握基本语言外部技巧的基础上,融入方言元素的训练,以保证学生能够将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为学生的表演创作提供全面的技能基础。

同时,因方言元素在多年台词教学环节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甚至缺失的状态,学生在表演创作时也并不能意识到方言技巧的使用对于塑造角色的重要性。学生时常困惑创作出来的作品和人物“差点意思”,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进城务工青年,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相信其身份的真实性,当我们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熟悉的方言再次呈现时,无论是观众的观感还是学生自己表达过程中的感受,都有了质的变化,角色呈现出生动鲜活的真实质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川渝方言的泼辣爽利,吴侬软语的灵动酥软,关东方言的厚重豪放,不同地域的气质神韵都通过方言沉淀凸显,成为塑造角色最易于捕捉和展现的特征。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使用肢体外部形态来塑造角色,学生通过改变身体重心、调整背部姿态能够直观地捕捉并体验80岁老人的状态,增强其信念感,体会贴近角色的心理过程。那么,方言元素作为语言外部塑造技巧,更是帮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角色的重要手段,并通过角色方言学习的过程打开了解地域文化的窗口,展现人物最具标志性的地域特征,感受、领会角色地域特征下蕴藏的独特气质。所以,方言元素作为塑造角色的诸多语言外部技巧之一,融入相应台词教学环节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当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正确介入方言元素仍有诸多需要考量、设计的部分。

三、方言元素融入台词教学的实施构想

首先,方言元素在台词课程的介入并非要求学生系统化、标准化学习并掌握某一种或几种方言,其仅仅作为一种语言外部技巧运用于塑造角色。方言技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前提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1、在保留语音语调变化及特殊发音展现方言语音面貌的基础上,使得观众能够接收到有效信息,避免方言元素的融入成为观众观剧的障碍和门槛;2、角色方言的选择必须以与作品规定情境、角色身份适配为前提,避免随机性,或仅因为是学生自己较为熟悉的方言而选择;3、方言元素的融入与台词课教学整体目标并不相违背,仍应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现方法的目标相统一,在此基础上融入方言元素。其次,方言元素在台词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在上述几点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渗透进各个教学阶段,以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其要领和方法,整个介入过程可以大致以学期为单位划分为三个学习阶段。

阶段一:尝试体验

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台词课艺术语言基础训练中,以普通话为标准语言,进行气声字的基础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进入第二个学期,艺术语言外部技巧阶段时,会以散文、寓言故事、小说等作品作为载体进行语言外部技巧的训练。如果学生已经掌握普通话这项基本语言技巧,那么老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尝试将方言元素作为语言技巧融入作品的表达中,学生初次练习时,可建议学生使用自己的“乡音”或较为熟悉的方言,在尝试过程中促进学生建立使用方言元素进行语言和情感表达的意识。如《船在水上》这篇散文,引导学生为自己设定简单的规定情境,什么人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样一段台词,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使用方言并结合语言外部技巧进行练习,强化语言外部技巧掌握熟练度的同时,帮助学生逐渐适应方言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

阶段二:掌握技巧

学生进入独白阶段时,台词课的教学目标侧重于以塑造人物为核心,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符合角色形象的方言进行独白,并为角色设计最适合的方言表现形态,对方言进行有意识的、艺术化加工,逐步掌握方言技巧。同时在这个阶段中,鼓励已熟练掌握一种方言的同学,挑战其他地区的方言,如《红高粱》中的山东方言、《白鹿原》中的关中方言等,进一步将情感表达、角色塑造与方言技巧有机融合。

阶段三:灵活运用

在台词课的最后一个阶段——对白阶段中,教学目标侧重于角色间交流,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已掌握的方言进行角色间的交流练习,并完成与对手交流过程中真切的行动与情感表达,达到灵活运用方言技巧的目标,并持续为学生后续的创作提供技巧性支持。具体实施落实在教学环节中时,教师仍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培养创作个性,根据学生特点和作品特点进行灵活设计和运用。

四、结语

高校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始终应以戏剧影视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专业课程应实时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构建新思路。台词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为切实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素养,方言元素在台词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介入,学生得以掌握更多元、更灵活地运用语言内外部技巧进行角色语言塑造,同时,为传统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猜你喜欢

普通话方言技巧
方严的方言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方言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指正要有技巧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提问的技巧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