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段落的表演功能
——《南西厢·寄柬》表演分析
2023-09-05邹译瑶
■邹译瑶
《西厢记·寄柬》为明代李日华所撰写的传奇本《南西厢记》中的一折,讲述老夫人赖婚之后,张生和莺莺害了相思病,红娘以一封书柬帮两人互试心意,传情达意。《寄柬》全折的唱腔主要以【降黄龙】接【黄龙衮】的简套构成,这样的用法多以短套的形式出现,如《寄柬》中连用五支【黄龙衮】,即使在文学本中也极为少见。这六支曲子均为红娘一人演唱,因此在表演中,综合舞台元素,注重节奏变化,丰富表演内容,以避免表演的重复和死板,是这折戏表演编排的难点。充分发挥不同段落中的表演功能,在表演的细节中推动情节,完成叙述前情、塑造人物、点明主旨的作用,是这折戏表演的重点。
一、叙述前情:文辞音乐中发掘表演
首曲【降黄龙】带第一支【黄龙衮】叙述前情,这是红娘来到张生房前的一段表演,此时舞台上只有红娘一人,在表演的时候,要处理好唱段的表演层次,利用六旦的服装道具和戏剧内容,从文本和音乐中挖掘表演元素,从而丰富表演的内涵。
伴随着小锣红娘出场亮相,这是一个程式的亮相。红娘上场左右整理自己,拿起腰巾转圈亮相,灵活俏皮。腰巾这个道具,在出场亮相的时候就被突出了起来。不同于一般的小生花旦,在昆曲舞台上六旦的服装没有水袖,缺少了水袖对于表演流动性的延展。因此红娘手中的腰巾成了代替水袖作用的重要道具,在表演中,腰巾和角色形成了统一,演员依靠腰巾子的辅助以编排身段舞蹈。她用腰巾左右扫自己的衣服,掸掸灰,在出场时未着一句,以简单的动作便交代出她作为一个丫鬟的身份,而后起唱【降黄龙】,回溯事件前情。段【降黄龙】讲述从老相国去世的前情家事。虽然从相国去世到孙飞虎抢亲,崔家屡遭磨难,如今仍寄居寺院,但全曲少有悲伤基调,情绪欲扬先抑,以突出转折说明今日来由。全曲一板三眼加赠板,节奏舒缓,在舞台表演中要通过动作铺排的灵活运用,呈现人物的俏皮灵动,同时使得舞台闹热而不呆板。“相国行祠,寄居萧寺”,红娘拱手表相国,掀起腰巾搭在手臂上张开,手势表示如今我们所住的寺院。“苦因丧事”一句,在“苦因”二字上,红娘左右三次掸腰巾,在“丧事”二字上,红娘拎起腰巾做左右三指以指明寄居寺院的原因。这句唱腔很长,一字一板,全句要唱足二十拍,唱词内容亦缺少情节,在舞台表演中要用动作将唱腔填满,从唱词中难以寻找到图解唱词的表演动作,这时候腰巾这个依附在服装上的道具就赋予了表演以依托,灵活运用腰巾编排表演,延展动作,才使得舒缓的唱腔在舞台上灵动起来。而相反“孤儿幼女”一句,红娘则放开腰巾,伴随云步,在“孤儿”二字上单手做抚头状以表示小孩子,在“幼女”二字上双手在裙摆边微微晃动表示小姐的裙摆,这句唱词中传达了具体的形态,因此表演则全面运用了唱词的内容丰富动作,与前句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动作编排方式。
“那张生此时伸志”,张生的出现救小姐于危难之中,红娘的讲述也从这一情绪开始转折。提及张生,红娘学着小生的台步向前走三步,底腿膝盖微弯,另一条腿抬高,将裙摆撑开后膝盖随之抖动,模仿张生风流倜傥的姿态。唱至“此时”,红娘一腿抬高,手上拎起腰巾转一圈,腿随之向相反的方向转圈。唱至“伸志”,红娘做抛腰巾状以解释张生献计的文辞,模拟小生程式中擦鼻子的动作,调笑秀才的得意之态。“遣尺书兴师疾至”,红娘拎起腰巾在手中揉搓,以配合句中擞腔的旖旎,脚下绕半圈大圆场表现“疾至”的动态。“方显得文章有用,天地无私”,这里在表演中先存腿,演员要蹲下来,再伴随着兰花指向上整个人舒展开,重复三次,在文辞和视觉上均给观众以抱负终于得施的出人头地之感。这一段唱多长腔,在舞台上为充盈唱腔,多处可见左右重复三次的动作,在表演中要注意动作的节奏与唱腔的配合,昆剧载歌载舞的音乐性与舞蹈性方可融为一体。第一支【黄龙衮】承接【降黄龙】,这一段以排比的五个“一个”,讲小姐与张生的相思之情。这一段转入一板三眼,节奏加快,在表演的设计中,配合文辞的排比,动作中以同样整饬的五个跳跃的转身图解唱词,配合轻巧的节奏呈现飞舞飘逸的图景,将整个舞台丰盈起来。“一个带围宽,清减了小腰肢”,这句讲小姐日渐消瘦,演员小圆场转身,叉腰向下扭腰以突出腰肢;“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演员起身转身,模拟张生读书的姿态;“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黹”,转身转一圈,模拟小姐刺绣的动作;“一个笔下写幽情”,演员跳转身,模拟书写的动作;“一个弦上传心事”,再跳转身模拟抚琴的动作,以指那日张生弹了《凤求凰》莺莺月下听琴。这一段表演的内容和结构都紧密贴合文辞,错落有致,使得剧种文学性和舞蹈性相互映照。在全折第一段的表演中,看似唱词内容简单,一个演员在舞台中演唱,唱段较长,但在表演的编排中,必须灵活运用服装道具和文本、音乐的内容辅助表演,抓住人物和行当的特点,使得舞台的诗、乐、舞三者融为一体,在舞台上呈现出一幅灵动俏皮的画面。
二、塑造人物:程式表演的变与不变
从第二支【黄龙衮】开始,红娘的表演进入了今日的情景。后面接连四支【黄龙衮】,讲述红娘得见张生同样思念小姐,决心违抗老夫人的命令,帮助他二人互相表明心迹。红娘在《西厢记》全剧中,是对抗封建礼教的象征,这样的性格和人物特征,也应呈现在红娘这个人物表演的点滴之间。不同于前段多依托程式的表达,在这一段情节中,红娘的表演借鉴京剧荀派的表演手法,增加了一些突破程式的表达,尤以一些红娘模拟张生和小姐的表演,通过模仿其他行当的程式以塑造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关系,从而使得红娘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红娘来打探张生对小姐是不是真心,因此想要在窗外悄悄观察张生此时究竟在做什么。第二支【黄龙衮】起首唱“我润破纸窗儿”,这里在表演中,红娘小心翼翼地几步走过去,将舌头吐出来把唾液蘸在手上。在正常的程式中,女孩子不会有露出舌头的动作,但在这里适应情节内容,配合一个大的转身,以正面面对观众,下巴微微抬起,舌头点手指转身戳一下窗户。又连忙回头张望四下是否有人,再转半圈圆场到舞台右边重复。唱至“悄声儿窥视”,这里红娘用两根手指放在眼前模拟窗缝,这也是传统程式中不曾见到的手势,红娘踮脚窥视,再转身正面对观众,把这个手势直接传达给观众。这里两个动作都要正面对观众,动作幅度大,以表强调,这两个动作虽然都并不是六旦的传统程式,但恰如其分地应和了情节,也将红娘不拘泥于封建礼数的性格先行传达了出来。
这一段后面的内容,唱红娘在窗缝中偷窥到的张生的模样。唱至“孤眠滋味,凄凉情绪”,红娘模仿房中的张生病恹恹一个人睡觉的样子,这里小生动作花旦做,更要表达出一丝柔美和可怜。红娘学张生学得迷迷糊糊、得意忘形,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在“绪”字的气口上,思绪回到了当夜的情景中。在前面的情节中,红娘也多有模拟小生姿态的表演,这样的表演多为花旦模拟小生的程式,但模仿并不仅仅是学走小生台步,相比一般小生的表演,红娘在模仿的时候要更为夸张,腿比一般小生抬得更高,动作更为放大,才得以表达出“模仿”的精髓,以放大表达出张生的风流潇洒和一表人才,红娘在调笑张生之余,更要多几分敬佩和欣赏,将张生的人物形象和红娘与张生的人物关系同时呈现出来。见到张生亦为小姐相思成疾,红娘这时候一改来时踌躇的情绪,这两人心中均挂念着对方,红娘心中有了立场,她决心今天做“散相思的五瘟使”,以帮他二人传情达意。进门与张生见面,演唱转入一板一眼。这里五支【黄龙衮】连唱,相近的旋律易使戏剧节奏变得平淡兀长。在这个地方,红娘心意已决,在情绪转换的地方推进节奏,戏剧节奏亦发生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使后一段情节更加紧凑。与前面模拟张生的表演相类似,当张生提出要修书一封请红娘送与小姐,这里红娘还有一段模拟莺莺神情的表演。在第四支【黄龙衮】中,红娘起至“她捏扎起面皮”的时候,脸沉下来模仿小姐的扭捏姿态,“道凭谁寄言语”两手叉腰向前走,这一句的表演里红娘还在模仿小姐,她向前走压迫张生地位,前两步要模仿闺门旦的走法,步子小而慢,而后逐渐快起来,将六旦的节奏带回到表演中。“她道这妮子”时,红娘背转身像模像样地模仿小姐生气的样子,“哫”转身一指,几乎指到了张生脸上,她的情绪和节奏又回到了六旦自身。不同于前面学张生的完整的一段有模有样的表演,红娘在模拟小姐的动作中几度跳进跳出,宛如学小姐的情态也摆脱不掉自己的模样。在这之间,小姐以闺门旦应工,性格扭捏,相应表演中动作拘谨,而红娘性格洒脱直率、热心机智,红娘模仿小姐,在自己和小姐的情态中跳进跳出,同样带有自己对小姐的了解和评判,也更突出了六旦和闺门旦的程式区别,以免戏剧节奏拖沓、死板。红娘在这段表演中,学张生的像与学小姐的不像,程式中的灵巧与破程式的调皮,均是为了综合地塑造出红娘的人物性格,将红娘聪明又调皮、灵巧又不羁的多重性格特征综合呈现,使得人物在舞台上立体起来。
三、点明主旨:重点道具的运用和突出
《寄柬》顾名思义,全折的重点在于红娘传递的柬中。在《西厢记》全剧中,张生和莺莺通过红娘传递书信的情节出现多次,两人终成美事,与这其间传情达意的书信紧密相关。因此书柬作为全折的重要道具,它的形成极其特殊性,在表演中需要突出。
昆剧舞台中,曲牌【一封书】多与写信读信相关,多演唱书信的内容,这里亦是在演唱到【一封书】的时候,完成了书柬的书写过程。【一封书】起唱,红娘先背躬对观众讲张生的殷勤情态,这里的表演放开了唱词,她小碎步走到台前迈门槛,琴童走后还要再提防门外是否有别人,左右张望再回到室内,这里在表演中要把腰提起来,从门槛外跨回来从下往上通过腰的幅度体现出女孩子体态的美。观察过门外无人,红娘回到桌前,这时候唱词才转回到书信的内容,对着张生嘱托书信的内容,手里帮书生备砚磨墨。张生接唱下一支【皂罗袍】,这时张生见红娘脸凑在一边看自己写字,他先用笔杆子敲打红娘的头,然后红娘跳起身一掸,向后转到桌子另一边,张生又把墨汁弹到她脸上,红娘再一转身到椅后,隔着椅子踮脚偷看。加入这个俏皮的表演,给写信这个简单的情节增加了些许灵动,整个舞台便活了起来。同时表现出张生和红娘像朋友一样的人物关系,后接红娘请张生放宽心“放心学士,自当处置”便顺理成章。书柬已写成,这个道具终于呈现在舞台上,在表演中就要突出出来。在【尾声】中,红娘叫“张先生”,这句念白要格外强调,虽然是尾声中的一句夹白,却要着重如同一句叫板,在念白之后,两人扯四角做大圆场调度处理,最后回到舞台中间,两人共同拿起书柬绕一圈最终举起,在全剧的最后一句唱词点题“百岁欢愉,全凭这张纸”,指向做强调今日之事这件东西分外重要。对书柬的强调还在红娘最后的下场中。红娘念“如今是好了”,从桌上取过书柬,将其举过头顶,在舞台上绕一个“8”字在台口亮相,再伴随小锣的节奏左右三番端详书柬,再将其举起来仰头看着它。此时红娘心中美滋滋,小姐和张生今后的成人之美,都夹在书柬中了。红娘下场的一组表演,目光完全落在书柬之上,所有的动作都围绕着它编排设计,在整个舞台的留白中将这件道具突出了出来,在落场势中再度点明全折的主题。一折戏在舞台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文本创作和表演的二度创作同样重要。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要抓住不同段落的戏剧功能,对文本进行丰富和加工,综合运用程式和文、乐的结合,把一出戏的角落点滴处理得当,表演才能层次分明,将戏剧内容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