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访谈节目的发展路径探究
——以杨澜专访巴菲特为例
2023-09-05王巧至
■王巧至
在目前的国际新闻传播模式下,西方主流媒体掌握了大部分的电视节目、电台节目的生产权和制作权,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1年以前,美国在全球的电视节目和电台节目中,占据了75%电视节目、电台节目的生产权和60%节目的制作权,光是在海外的播出时间就超过了30 万个小时,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电视节目制作和生产方式,并将中国的文化元素融合到双语节目的制作、发行过程中,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品牌。我国的双语访谈类节目不仅可以利用世界通用语言,向国内外观众传播我国的文化,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之间的平等、互补与共存。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的双语访谈栏目正经历一个逐渐走向世界的进程。利用英语这个世界上最常用的语言,来制作一档双语访谈类节目,是提升我国文化在国外传播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我国双语访谈节目现存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电视媒介上单一的节目形式逐渐脱离了观众的需求。在国内,为适应公众对信息的需要,访谈类节目在国内悄然兴起,并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之后,在我们国家同国外的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与国际政要、名人、学者等进行中英两种语言对话的方式,然兴起。随着我国双语类节目的不断发展,受众对双语访谈类节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双语主持人才的短缺。“电视访谈以主持人为中心。”这是国际电视访谈节目默认规则中关键的一条,我国的访谈类电视节目,其收视率受主持人影响,主持人知名度高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传播效应,其个人风格和独特魅力也是访谈类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保证。而目前电台、电视台出身的专业主持人虽表达能力较强,多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是英语专业能力较差,在进行双语访谈时多照本宣科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根据国外嘉宾的提问深挖话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期待;而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又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个人风格,整体节目氛围的把控和控场能力仍有待提升。此外,我国的中文访谈类节目的形式目前已较为丰富,统计显示我国中文访谈类节目约180个,包含名人访谈、民间故事、综艺娱乐等类别。但是目前双语访谈的内容、类别较为单一,央视的访谈以财经和政治方面的有关内容为主,其他各地方卫视内容相对宽泛,但是都多以专访的形式为主,基本没有谈话类节目。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双语访谈节目都是在一个单一的场景内完成录制,多数形式的转换只是在访谈的中间穿插小片对专访内容进行补充阐释。而部分地方卫视在双语访谈节目的基调把握上时常有一些偏差,节目中穿插的小片在配乐、剪辑等方面有时会脱离访谈节目的调性,是在丰富访谈节目形式中一个不太成功的探索。
受众的定位也是我国双语访谈节目创作过程中应该被格外重视的一点。我国双语节目创作的目的不应仅仅是将国外的文化、观点传递给中国受众,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中外文化的交流,并将中国的文化和观念通过生动有趣的电视节目传递出去。而目前双语访谈节目主题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影视、文学等方面,相对来说受众面较窄,节目的收视率相对较低。不仅是国内受众定位过窄,目前我国双语访谈节目的国外受众也较少。通过市面现有的双语访谈节目不难看出,访谈过程中对跨文化交流重视程度仍不够,很多节目完全根据中国受众的思维模式去编排,这就将国外受众排出了收视范围。而通过标准的英语吸引外国受众,并向之传播汉语以及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才是全球化传播背景下中国双语访谈节目的传播目的。
二、杨澜访谈彼得·巴菲特的案例分析
2010 年,杨澜曾对彼得·巴菲特进行了专访。这次采访称得上非常精彩,并至今仍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看主持人杨澜和嘉宾彼得·巴菲特的文化差异。杨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化更含蓄委婉,不管是日常聊天还是对话式的交谈都更倾向于不单刀直入,相对来说更婉转、循循善诱,而且也更加“礼貌”,会非常避讳冒犯他人。而彼得·巴菲特则是非常典型的美国文化的代表,他更加直白明了,对具有挑战性的事物更感兴趣。而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杨澜一直在很努力地摆脱中国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短短的40 分钟内,她的提问不能说是很有逻辑的,相反一些问题之间显得非常跳跃,而这种跳跃的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些看起来有些冒失的、直白的问题,很好地引起了彼得·巴菲特的兴趣,让他也更敢于、乐于去敞开心扉。
此外,中美文化差异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更加重视集体的作用,而美国人更强调个人的成果,因此在这场访谈中,主持人杨澜更多聚焦于彼得·巴菲特自身。这一类的提问不仅能更好地塑造彼得·巴菲特的个人形象,也能让彼得·巴菲特更加感受到自己是被充分尊重的,从而使访谈的推进更加顺畅。在叙事方式方面,节目开头以普遍意义上对“富二代”的误解开始,较有冲突性的开头为后面的访谈做好了铺垫,杨澜从开始便把自己放在了“弱势”的位置,激发受众的兴趣。后续的节目将访谈与视频短片相结合,访谈更多侧重对彼得·巴菲特内心世界的解读,短片则是用现有的资料及彼得·巴菲特已获得的成就对彼得·巴菲特在访谈中提到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两者相结合,让彼得·巴菲特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杨澜个人风格的把握也很好地为节目增光添彩。此前,杨澜已有过不少次中文、英文专访的经历,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和彼得·巴菲特的对话中,她也延续了自己从前的风格——在温柔中又带有不容置疑的坚定,问题直白、正中要害但又能充分感受到她对受访者深入内心的了解。在杨澜的专访中还不乏各种“交锋”,一个个看起来大胆而危险的问题调动着受访者的积极性,也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期待,在层层交锋中让访谈节目更具有可看性。
三、我国双语访谈节目的发展路径建议
双语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节目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我国双语主持人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才,另一类是以新闻或影视专业为主要来源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这两种人才各有优劣,前者有专业优势,但在文化认知、交际能力、沟通技巧等方面相对欠缺;后者则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缺乏专业优势。因此,两种人才可以更好地交流、互补,从而让节目更加成熟、完整。
未来对双语主持人的培养也应更加全面。要提高双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水平,就必须从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入手。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加强基础理论的讲授,使该专业同学在应对更高层次的专业课时有较好的基础。而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校,更是要将学校的专业课程与英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化英语的词汇和语音,同时,还要提供英语采访和写作、双语节目欣赏以及英语听力课程,让学生们在这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双语主持人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外国嘉宾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要懂得如何挖掘自身的文化优势,巧妙地将自身文化融入节目之中,从而提高节目的影响力。此外,主持人还需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和语言驾驭能力。在传统的双语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是单向传播的关系,而在新型的双语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是双向交流的关系。因此,主持人应学会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叙事方式进行创新,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文化。
杨澜访谈彼得·巴菲特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能够运用多种叙事方式将彼得·巴菲特的思想和行为同中国文化进行融合。比如:在访谈过程中杨澜并没有像一般采访一样问问题,而是将镜头直接对准彼得·巴菲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现他在思考或谈话时的心理活动;或者,在采访中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将彼得·巴菲特幽默、风趣、有个性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另外,杨澜在访谈过程中还特别注重与彼得·巴菲特之间的眼神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是建立在双方了解基础上的一种尊重、理解和信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彼得·巴菲特在访谈中所表达出来的真实想法以及情感。此外,双语访谈节目还应掌握一定的多元话语传播策略。多元话语传播策略是指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吸收其他文化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且能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合与创新。多元话语传播策略要求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国文化,并运用多元化方式展现出来。
除了对主持人专业素养的进一步要求外,找准目标受众、尊重市场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双语访谈节目必须与电视业的产业化发展相适应。要对观众群进行细分,根据观众群的需求来进行节目策划;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节目进行定位,确定节目类型,制定出内容、形式、时长、包装、推广等多方面的详细方案,在进行多方面的推敲之后再实施。此外,在开展双语访谈电视节目时,还应该与广大的中外传媒公司、电视台、网络传媒等进行广泛的合作,以达到既能获得经济利益、又能兼顾社会利益的目的。此外,在制作中国的双语电视节目时,不仅要能客观、公平地表达中国本土化的意见,还要对国外观众的文化背景和观看习惯进行充分的考虑,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对资讯的渴望。只有扩大视野、立足于国际化、关注国际电视观众的需要,才能让国际电视观众对其传播内容有所认同,以保证其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