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及复合经营技术要点探究

2023-09-05何家枢

广东蚕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油茶树油茶茶树

何家枢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 广西南宁 530001)

现阶段,油茶新造林地实际栽培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应用不合理、油茶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制定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方案并深入分析油茶复合经营技术应用要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1.1 良种壮苗的培育

优良家系苗木和优良无性系苗木是现阶段油茶新造林所使用的两种主要苗木类型,优良家系、优良杂交组合苗木的种植具有1 年生实生苗的特点;而通过对优良无性系进行芽苗砧嫁接的方法,则具有两年生实生苗的特点[1]。油茶苗木的规格普遍在二级苗以上,标准为1 年生的实生苗的高度在20 cm 以上,两年生的嫁接苗的高度在25 cm 以上,油茶苗的基径规格为0.4 cm 左右,且需要保证根系的完整性,嫁接过程中不受病害侵袭。

1.2 林地规划

栽植油茶既可在房前屋后零散种植,也可通过集中建立油茶栽植园的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目标[2]。栽植油茶林的过程中,需确保林地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将所种植油茶的优良特性予以充分发挥,以达到油茶高产与稳产的目标。

1.2.1 整地

相关种植人员需要依据油茶的适生性,选择具有排水良好以及土层深厚等特点的沙壤土区域作为油茶种植园的建立位置,这一区域的土壤pH 应控制在4.5~6.0[3]。随后则需要根据坡地坡度选择全垦或整土成梯的方式,挖设规格为70 cm×50 cm 的壕沟,或挖设规格为80 cm×80 cm×80 cm 的栽植穴[4]。通常使用堆肥、饼肥等有机肥料作为油茶种植的基肥,比例为45 t/hm2~75 t/hm2,需要在将基肥与回填表土拌匀后才可填满种植穴,并需要在表土稍微沉降后才可栽植。

1.2.2 定植

每年11 月下旬至次年3 月上旬是油茶栽植的最佳时间段,春季定植具有促进油茶健康生长的重要作用。定植时应尽量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若土壤过于湿润或处于小雨天气则不适宜进行定植。油茶定植的密度需要根据栽种区域的土壤肥力、坡地坡度以及栽植人员的管理水平共同决定,一般为900 株~1 800 株/hm2。最佳的种植行距为2.5 m~3 m,株距则为2 m~3 m。预先找寻好的定植点,建议使用肥沃的培泥土或磨细的稻田土作为油茶的定植土,并需要配合使用加土分层压实的方法,从而保证油茶苗木根系自然充分舒展。油茶嫁接苗的栽植,建议将嫁接口稍微高出地面,保证充足的浇水量,以确保根系与土壤之间的结合紧密。

1.3 幼林管理

1.3.1 施肥措施

油茶在幼树时期应将保证营养充分供给作为主要施肥原则,施肥类型则以氮肥与氮磷钾肥为主。关键的施肥节点在于春季、夏季以及秋季的三次梢,并需要跟随油茶树龄的大小逐年提高施肥量。定植的当年可以不采取额外施肥方案,若有足够的条件建议在6月—7 月,待到油茶树苗稍微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畜有机肥料或尿素,按照每株施加25 g~50 g 的比例进行施肥。从第二年起,油茶在3 月新梢萌动的前半月阶段,需要按照每株50 g~100 g 的比例为油茶施速效氮肥;进入11 月上旬,则需要为油茶补充土杂肥或粪肥,以保证越冬肥配合施加的足量性,一般按照每株5 kg~10 kg 的比例施加。随着油茶树高度的逐年增长,每年需要施加的肥料量也需要逐渐增长。

1.3.2 抚育管理

油茶与其他树木一样怕积水与干旱,因此在雨季需要确保及时排水,并应在夏秋干旱季节为油茶提供足量的水分。夏季的旱期来临前需要对油茶林进行中耕除草,建议将铲除的草皮覆盖于树蔸周边,以树基培兜的方式进一步降低高温干旱对油茶林的伤害;冬季则需要配合科学施肥方案展开有限垦复。对于自身林地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油茶林来说,建议将豆科植物或绿肥作为合理套种方案实行的基础,通过以耕代抚的方式同样能够提升油茶林的经济效益。

成年油茶树自身具有较强的抗冻害能力,但幼树由于前期生长的组织过于幼嫩极易冻伤,这就需要在规划林地期间避免在低洼凹地建立油茶种植园。通常在进入冬季前,就需要在冷气流出现较为频繁的区域营造防风林带,并配合科学合理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方案强化油茶树势。建议根据油茶枝梢的实际生长情况,在10 月—11 月使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对油茶叶片进行喷洒,以起到增加新梢木质化程度的作用,为油茶的越冬做好准备工作。

1.3.3 树形培育

完成油茶定植工作后,应在距离接口30 cm~50 cm的位置定干,需要尽量保留油茶的主干。在油茶定植的第一年需要在距离主干20 cm~30 cm 的位置选择3个~4 个生长强壮的侧枝作为油茶后续培养的组织;第二年需要在油茶的主枝保留2 个~3 个强壮的分枝作为油茶的副主枝;第三年与第四年则持续培养正副主枝,并有意强化春梢的培养从而使其形成侧枝群,同时需保证三者分布的合理性。

内膛结果是油茶树体内条件适宜情况下展现出的习性,因此需要提高对树冠内保留枝组以及培养具有紧凑特点树冠丰产树型的重视程度。树型培养期间需要强调摘心的重要性,并需要对枝梢的土壤情况予以控制,从而保证及时剪除树型徒长病虫枝。油茶生长的前三年需要将其花蕾摘掉,避免油茶挂果,从而保证树体营养生长供给的稳定性,为后期加速树冠成型奠定基础。

1.4 成林管理

1.4.1 土壤改良

想要改善油茶的根系环境,达到土壤熟化并对土壤理化性状予以改良并进一步提升油茶的自身抗旱与抗冻能力的目的,就需要定期对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改土,通常情况下需在3 月—4 月或11 月配合合理施肥方案展开土壤改良工作,一般应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40 cm~60 cm。为避免损伤油茶根系,建议分年度展开对角轮换深翻工作,将2 年~3 年作为土壤改良的周期。深翻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油茶的粗根进行保护。

1.4.2 肥水管理

油茶的盛果时期为满足油茶树的生长营养以及果实大量产出的实际需求,在施肥时需要确保氮磷钾的配比合理性,比例通常为10∶6∶8,按照每株油茶每年施加1 kg~2 kg 的速效肥料以及15 kg~20 kg 的有机肥料比例落实施肥方案。在提升有机肥料施加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以及培肥地力,保证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果实含油量的关键措施。

施肥的同时建议根据种植土壤条件以及挂果量在叶面喷施适当肥料,从而起到调节油茶树势以及促花保果的作用。对于油茶叶面进行施肥的类型以生长调节剂、尿素等为主,需对油茶叶片的背面着重喷施。在油茶大量挂果期间同样会大量消耗水分,夏秋的干旱对油茶树的果实膨大以及油脂转换较为不利,因此需配合合理的灌水方案从而起到增产作用。

1.4.3 修枝整形

采果后与春季萌动前是油茶修剪的主要时间段,成年油茶树以发春梢的抽出为主,夏春梢抽出量相对较少,并不会出现较多的果梢矛盾。对于结果枝来说,春梢是主要来源,需确保全面保留,通常需要及时去除徒长枝以及重叠交叉枝,但需要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在油茶树挂果数年后可能会出现枝组衰老倾向,又或是由于部分枝条位置过低而导致其染病风险增大,此时建议采取回缩修剪方案或从基部全部剪除衰老枝条,并通过适当培养周边强壮枝条的方式补充挂果枝条,维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性。对于部分树形过分郁闭的情况,建议将少量的直径在2 cm~4 cm 的直立大枝予以剪除,通过开天窗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内膛结果能力。

1.4.4 油茶的采收与加工

10 月是油茶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需要在上旬寒露节与下旬霜降节前后展开油茶果的采摘,但需要注意过早采摘将降低鲜果的整体出油率。采收完成后需要将油茶果与少量石灰拌匀,并需要采取土坪堆沤3 d~5 d 的方法以达到油脂后熟目的。随后即可展开摊晒脱籽工作,采取晾干作种或暴晒措施使得油茶果干燥,为后续的榨油加工提供基础条件。

2 油茶与茶树复合经营的技术要点

以油茶与茶树展开复合经营为例,通常有两种营造模式。第一是采取行状套种的方式,同时种植油茶与茶树,也就是沿等高线分别栽种茶树与油茶树;第二是在现有的茶园基础上补种油茶树,需要根据种植油茶的品种特性以及经营目的确定油茶的造林密度。此模式应用环节需要保证合理调控油茶密度,无论是过密还是过疏,皆会对油茶林地的整体效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根据市场行情对油茶或茶树的密度予以科学控制,并同时调整经营目的,从而保证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2.1 优势分析

第一,作为重要的山区经济树种,茶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这也是茶树生产加工体系较为完善并成为林农经济收入重要来源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若能够选择使用茶树与油茶复合经营的方式,将茶树作为油茶林下经济发展的生产基础,推广应用较为容易,为后续油茶的林下经济开发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油茶与茶树均具有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的特点,也就是一年种植将获得多年收益,但二者存在着投资回报周期相差较大的区别。以茶树为例,种植4 年后茶树即可产生约2.5 万元/hm2的收益,而油茶需要在前期投入较多的造林与抚育成本,8 年后油茶才能够进入盛果期,这使得油茶的整体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如此,即可充分利用茶树获得经济收益较快的优势,以长短结合的复合种植方案作为促进油茶与茶树之间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三,通过落实油茶与茶树的复合经营模式,显著提升生态效益。油茶的树冠本身可以有效拦截雨水,茶树与枯落物结合产生的覆盖面也能起到减少地表径流量的作用,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油茶与茶树所产生的枯落物均能够丰富土壤的养分,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林木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2.2 技术要点

2.2.1 栽培模式

坡度较为平缓的林地是油茶与茶树复合经营的主要区域,需要按照3 m×3 m 或2 m×4 m 的规格配置栽培模式,也就是在两行油茶树之间栽种一行茶树,二者之间的行距设定为3 m 或4 m,油茶的株距设置为2 m 或3 m;对于坡度在15°左右的林地,首先进行反坡式环山水平带2 m~3 m 的处理,带中间栽植油茶并在带外缘栽培茶树,且需要在种植区域的内侧挖设20 cm 宽的排水沟。此种形式在减缓地面坡度的同时,同样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并改善林地的整体生产条件。

若选择在现有茶园补植油茶的方式,首先需要选择坡度平缓且土层深厚的茶园作为补植油茶的基础区域。密度配置方面,需要在茶叶与油茶混合种植的基础上,将油茶的密度设置为3 m×3 m,应保证将油茶与茶树水平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 m 左右。油茶与茶树间作的模式在促进油茶生长的同时,也能够为茶树提供一定程度的遮阴条件。

2.2.2 树形培育

在定植油茶完成后,需要在距离接口30 cm~50 cm位置定干。但对于采取油茶与茶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油茶来说,则需要在距接口50 cm~70 cm 的位置定干,从而进一步提升有效辐射光的透过率。此外,需强调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具有树冠紧凑、树型开张特点的丰产树型的重要性。

3 结语

作为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油茶产业的发展需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结合自身资源的特点与种植区域环境气候,选择使用科学合理的丰产栽培技术。同时,建议配合复合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油茶种植效益,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油茶树油茶茶树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茶耳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大力推广油茶树种植 发展健康优质食油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