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发展措施探析
——针对龙州县蚕桑产业的调查研究
2023-09-05蔡振威许星朋古盈盈
蔡振威 许星朋 古盈盈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南宁 532200)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 年,将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集聚区,率先构建现代蚕桑产业体系,使广西由蚕桑大省向蚕桑强省转变。广西在“十四五”期间对蚕桑产业的发展定位,为龙州县的蚕桑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当前龙州县虽然在推进蚕桑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蚕桑生产模式仍以传统模式为主,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附加值低,蚕桑产业实际效益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1]。
1 龙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龙州县把种桑养蚕作为富民产业来推进,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产业奖补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送技上门”等方式,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蚕农养蚕技术。以“合作社+公司”为载体,实施“统一催青、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技术指导管理、统一蚕茧收购”的“四统一”,打造蚕桑产业致富联合体,确保蚕农增产增收,提高蚕农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产业。
2 龙州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季节性问题
养蚕的时间段在4 月—11 月,也就是从桑叶发芽开叶到桑叶发黄脱落这一阶段内都可养蚕。蚕以桑叶为食,蚕农要结合桑树生长时期来进行养蚕工作,没有食物则无法饲养成功。但是有部分的蚕以木薯叶和蓖麻叶为食,也成长得很好。
春季养蚕的特点是天气温和,叶质好。冬天的寒冷天气杀灭了部分病原菌,饲养环境清洁,养蚕容易获得优质高产的效果,但是小蚕期往往气温较低,达不到小蚕饲养要求而需要加温。
夏季养蚕的特点是饲养期间往往是梅雨季节较多,6 月初出现高温闷热天气的概率较高,容易形成闷热的养蚕环境。这样的环境是病菌滋生的温床,蚕在这种环境下容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率的增加,同时蚕的排泄物、细菌等会增多,会导致蚕茧的质量下降。
早秋养蚕的特点是此时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易发生干旱,且天气多变。晚秋养蚕的特点是气温明显下降,特别是后期夜间往往会出现过低温度。
2.2 气侯问题
2.2.1 高温高湿
在南方养夏蚕时,经常会遇到闷热潮湿的天气,有些地方会返潮,室外的气温也比较高,可能超过30 ℃。在蚕房通风性较差的情况下,蚕房内部就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蚕粪、蚕尿、剩余桑叶等会发酵,很容易滋生细菌,容易诱发蚕病,造成蚕茧的产量降低,甚至绝收,而且一旦发生蚕病往往传播速度比较快,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2.2.2 低温高湿
养春蚕时,偶尔会遇到“倒春寒”天气,再加上下雨时,气温会变得反常,此时容易出现低温高湿的现象,达不到蚕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蚕的进食量会逐渐下降,造成蚕的个头会减小,抵抗力也会降低。有的蚕本身体质偏弱,在蚕房内部湿度偏大的情况下,就容易患蚕病,软化病、脓病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发生蚕病会给蚕农带来较大损失。
2.2.3 高温低湿
当夏、秋季节出现连续晴好天气时,若蚕房通风性一般,此时蚕房内部会显得温度偏高,再加上空气中水蒸气较少,就容易出现高温低湿现象。养秋蚕时,遇到“秋老虎”,室内外的气温没有明显下降,反而会干燥炎热,有的蚕食欲会下降,蚕的食欲下降可能会导致它们进食量减少,这可能会减缓它们的生长速度,同时因为它们的营养摄入量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它们更容易感染疾病,如细菌和病毒感染,而蚕的产茧量通常与它们的生长速度与健康程度有关,因此如果蚕的食欲下降,可能会导致它们产茧量减少;正处于蜕皮时期的蚕,还容易出现蜕皮困难,给蚕的生长带来挑战。蚕农需要对这类天气有及时的应对措施,只要处置得当,蚕的生长就不会有很大影响。
2.3 蚕农对养蚕技术掌握的问题
(1)选品。养蚕时要选取吐丝量多的品种养殖,之后可以自己留种,但是只能留一批,因为二代的种子是转基因种子不能养殖。蚕农在选种时,缺乏明确的选种标准,不知道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这可能会导致选出来的蚕品种不适宜,造成饲养效率低或者产品质量差的情况。同时蚕农还可能会盲目跟风、听信广告,选择并引进一些不适宜本地的蚕种,造成蚕不适应当地环境、抗病力弱等问题。
(2)养蚕环境。采用大棚养殖,大棚温度要适宜蚕的生长,一般在23 ℃左右,夏天比较炎热,大棚里配备的降温设备主要是电风扇,且大棚里设置有多处通风口。白天打开大棚两头进行通风,晚上掀开棚布降温。同时要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蚕死亡。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但多数蚕农缺少监测的仪器设备只凭借过去的饲养经验,不能科学控制养殖环境,容易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产品产量。
(3)喂养。需要对孵化出来的幼蚕喂食蓖麻叶,大约五天后要转移到大棚里饲养,喂食木薯叶。在给蚕喂食时,需要给其提供无农药污染且无露水的蓖麻叶和木薯叶。投喂之前要将蓖麻叶和木薯叶切成小方块,促进小蚕的消化。且每天喂食前,要先将前一天剩下的蓖麻叶或木薯叶清理干净。蚕的喂食频率一般一天3 次~4 次,需要不定时投喂,要勤喂,让蚕少食多餐。在蚕结茧时期,半夜如果较为凉爽可以加大投喂量。喂养工作较为烦琐,蚕农因为不了解相应知识,较难科学地按照蚕的生命周期、生理特性、繁殖方式等进行喂养。
(4)清扫。每天需清扫一次蚕房,而且蚕具也要清洗干净。及时清理粪便,避免蚕感染疾病。每卖完一批蚕都要对蚕房进行消毒,保证养蚕环境干净整洁。较少的蚕农会穿着专业服装和使用专业工具来保证蚕房干净卫生,因此容易造成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病虫害的传播,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也较为单一,蚕农有关病虫害的防治知识与指导也较为缺乏,容易影响蚕的健康成长和产品产量。
2.4 经营模式的问题
当前龙州县下冻镇洞埠村坡姆屯、响水镇棉江村驮棉屯的蚕桑产业的经营模式大部分都是:蚕农订购蚕卵,蚕农养蚕获得产品,把产品卖给中间商获得收益。这两个村的蚕桑产业所展现出来的特征是进入门槛低,蚕农获得的利润也比较低,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蚕农必须在经营模式方面加以创新。
2.5 收益回报率较低的问题
具体来说,蚕农们所订购的一包蚕卵有10 000只,每包150 元,待蚕卵孵化结茧后蚕蛹可以卖到每斤50 元~60 元,蚕茧可以卖到每斤30 元,最终一包蚕卵的总收益大概是2 000 元~3 000 元。养蚕的费用成本对于蚕农来说还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蚕的生长周期短,并且会受到季节、天气的影响,所以蚕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总的来看,龙州县的蚕农养蚕的收益并不高[2]。
3 解决措施
3.1 针对种桑养蚕季节性问题
3.1.1 春季
春蚕要尽量养足养好,才能优质又高产;春蚕饲养不能过迟,以免后期遭遇不良气候;小蚕期要进行暗火加温。春蚕的饲养量,可按每盒蚕种用桑650 g~700 g(芽叶),估算出可饲养的蚕种数量。
3.1.2 夏季
以利用桑树夏伐后重新生长的疏芽叶为主,也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蚕期余叶,夏叶的利用结合疏芽留条,有利于养好树形。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夏蚕饲养难度较大,蚕茧质量较差。因此,夏蚕的饲养量要适当控制,一般采叶以不超过夏伐后长出的新梢基部的4 片或5 片叶为度。如养二期秋蚕或仅养一期秋蚕的,应适当推迟夏蚕饲养时间。
3.1.3 秋季
(1)早秋蚕的用桑主要是用桑枝条的下部分叶,适当的采用一些叶子能促进桑枝条的持续生长,有利于改善中秋蚕期桑树的叶质,但如果饲养早秋蚕时采叶过度,就会抑制桑树的正常生长,影响到中秋蚕的饲养以及第二年的春叶产量。
(2)晚秋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养蚕期,由于连续养蚕病菌积累较多,加上气温变化大,往往容易发生蚕病。晚秋采叶后的枝条上至少应留有3 片或4 片桑叶,以防冬芽秋发,影响第二年的春叶产量。
3.2 针对气候因素对养蚕影响问题
无论外界温度和湿度如何变化,蚕农需要做的就是将蚕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人工干预蚕房的温度和湿度,只要温度和湿度控制得当,蚕的生长状况就会较好,也不容易出现蚕病,养蚕收益自然会明显提高。
3.2.1 高温高湿
在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时,蚕农要及时应对,加强通风,开窗要注意对流,必要时可以使用风扇,但不要直接对着蚕体吹。另外还需要勤除蚕沙,除沙时控制好养殖密度,可适当稀些,喂食桑叶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每次喂食前可先使用鲜石灰,要及时处理干净蚕沙,不可随意堆放[3]。
3.2.2 低温高湿
出现这种现象需要同时解决低温和高湿两个问题,一方面是要适当提高蚕房温度,使之上升至正常水平,另一方面要降低蚕房湿度。可以在蚕房中生小火,不可完全关闭窗户,需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也可以使用取暖器适当增温。同时喂食桑叶前要使用石灰,每次桑叶的喂食量可适当减少,注意桑叶的湿度不能太大,在中午气温相对高些时,可开对流窗通风1 h~2 h,不宜直接让蚕吹风。
3.2.3 高温低湿
出现该状况后,要加强蚕房内空气的流动性,降低蚕房温度,同时增加湿度。具体措施包括向水泥地面洒水,在蚕房内部悬挂湿布,使用加湿器。如果是在大蚕期出现这种情况,还可以使用抗生素兑水,均匀喷洒在桑叶上,一方面可以增加室内湿度,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抗生素增强蚕的体质,降低蚕病发生的概率,进而有效提高蚕茧品质。
3.3 针对蚕农养蚕技术掌握不足的问题
(1)注意选品的技巧,提高蚕的成活率和吐丝率,达到蚕茧量高、质优、效益好的目的。
(2)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工作,保持蚕生长环境的干净整洁。
(3)重视孵化的条件温度,使产量达到最大化。
(4)普及小蚕自动加温补湿器,提高小蚕共育率和共育水平。
(5)统一进行桑病虫综合防治药剂及方法的普及。
3.4 针对经营模式的问题
由于龙州县的蚕养殖量比较少,所以产品销售成了难题,利润难以提升。针对龙州县蚕农利润低的问题,首先龙州县的蚕农可以进行协同营销,聚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蚕农,为拓展市场,在营销理念、营销目标、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从而达到扩大产量的目的。其次可以利用蚕桑产业地理品牌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借助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4]。蚕农自己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不仅可以增加销售渠道,不经过中间商直接销售也可以提高蚕农的利润。
3.5 针对收益回报率较低的问题
目前龙州县的蚕桑产业收益主要来自提供丝绸产业所需的初级原料,当地蚕农在蚕桑养殖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其他蚕桑资源,当地的蚕桑产业仍处于传统的水平,蚕农的经济来源渠道较单一,收益回报率较低。如果能将桑叶、桑皮、桑枝、桑葚和养蚕过程中产生的蚕沙、蚕蛹、蚕蛾等进行合理利用并加工成其他类产品,就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5]。
4 结语
蚕桑产业是龙州县主要的特色产业,也是响水镇和下冻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故在蚕桑产业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加大对当地蚕农的季节性养殖指导,能进一步提高蚕桑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要调整当地蚕桑产业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做好蚕桑产业地理品牌,延长产业链走好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龙州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催生新的农业产业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