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溪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3-09-04吴丹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当代价值实践路径

吴丹丹

内容摘要:在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推广越窑青瓷文化教育能够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文化支撑,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归纳慈溪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分析慈溪越窑青瓷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课程设置、充分发挥教学渠道作用、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不断提高越窑青瓷文化品牌普及度等途径探究慈溪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慈溪越窑青瓷 文化教育 当代价值 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推进文化的自信自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之果。

一.慈溪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

1.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文化支撑

越窑青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成果,近些年,围绕越窑青瓷文化的国际人文交往日益频繁,拓展了宁波作为开放城市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越窑青瓷来了解中国、认识宁波慈溪,越窑青瓷逐渐成为慈溪地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在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弘扬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价值,探索实践路径,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帮助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文化支撑。

2.推动优秀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各地区世代积累形成的优秀地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彰显了地域文化独特的精神魅力,熠熠生辉的地域文化共同筑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耀眼的光芒[1]。慈溪越窑青瓷文化作为优秀的地域文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越窑青瓷装饰、造型艺术上能够反映出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越地文化特征,即越地先民所积淀的水乡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和审美情趣。

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对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慈溪越窑青瓷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也能借此探寻创作现代青瓷工艺的新思路,为研究越地风情、地域文化提供参考价值。推进越窑青瓷文化教育,将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实质上是推动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提供了最为强大的动力[2]。

3.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慈溪城市IP

越窑青瓷是宁波慈溪城市文化底蕴的物化显现,保护、传承、发展好它,既可以凸显城市文化品味、城市个性,又能极大地促进地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越窑青瓷文化是慈溪地域文化的瑰宝,一种地域文化要锻造一座城市IP,需要将文化符号复活,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渊源[3]。大力推进慈溪青瓷文化教育,讲好青瓷故事,将青瓷文化遗产写进城市命脉,结合时代特征挖掘越窑青瓷文化的独特优势和潜在内涵,扎实推进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窑青瓷学术研究与宣传,举办越窑青瓷文化节,开展以瓷为媒文旅活动,推动越窑青瓷产业化,从赏析到动手制作,为青瓷文化搭建多样的传播平台,将青瓷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动能,真正将青瓷符号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慈溪城市IP。

4.丰富学校教育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慈溪的越窑青瓷文化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是地方学校丰富的育人资源和独特的教学素材,而慈溪地方学校在越窑青瓷文化教育资源使用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慈溪越窑青瓷文化反映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变迁,见证了现代和传统的对接,它还包含有工艺技能、行业道德和审美,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4]。充分挖掘慈溪越窑青瓷文化中的教育因素,将慈溪青瓷文化融入到学校教学育人过程中,不仅有助于豐富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打造精品课程,还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帮助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素养。

5.激发人们对优秀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感

越窑青瓷凝结了汉宋间千余年越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是时间和汗水的结晶,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努力的结果,发掘越窑青瓷所内含的优秀地域文化,吸纳青瓷艺术的特色和资源,通过编写青瓷文化读本、组建讲师和志愿者团队、建立青瓷制作实训室、学校教学等多种方式,弘扬、传播越窑青瓷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可以帮助现代人树立更为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劳动精神,激发并增强人们对优秀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感,在心中深植经典文化基因,并伴随文化自信共同成长[5]。

二.当前慈溪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越窑青瓷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越窑青瓷文化之所以是珍贵的宝藏和财富,源于其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向上的积极要素、优秀的文化成分,这些都急需文化部门和学校进行开发、整合、利用,挖掘出育人价值和经济价值,以便为越窑青瓷文化教育打下坚实基础[6]。越窑青瓷文化教育需要活化、用好非遗文化资源,将学术通俗化、知识趣味化,把越窑青瓷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学生。目前,相关部门或学校还缺少对越窑青瓷文化资源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未能很好发挥其教育功效。

2.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渠道发挥不够充分

部分学校、教师对越窑青瓷文化资源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够深入,越窑青瓷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单一,不够丰富。越窑青瓷文化资源在融入学校教材、课件、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慈溪学校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但有些学校并未开设青瓷文化教育内容相关的校本课程或选修课程,也很少将青瓷文化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可贵品质融入课本教材、课堂教学,以至于未能充分发挥青瓷文化的教育价值。

3.缺少相应的科研平台及人才

在科研平台方面,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慈溪目前高校不足,科研平台缺乏,而慈溪中小学校对于越窑青瓷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还有待提升。在人才凝聚力方面,慈溪地区的人才集聚力仍不够强,首先是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适用性人才的支撑作用仍显不足,高层次人才、人才总量明显少于同类城市;本地年轻人才外流明显,本地生源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回慈溪创业就业比例较低。其次,越窑青瓷传承人才不足,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面临双重困境:科班出身的学院派技师缺乏、传统师徒制存在固有的弊端。此外,青瓷瓯乐传承方面,如何破解陶瓷乐器音准、音域难题及与其他民族乐器间的协调演奏,是亟待攻克的难题。

4.越窑青瓷文化品牌的普及度有待加强

目前宁波青瓷文化品牌的普及遭遇瓶颈,呈现“行内热闹行外冷”现象。首先,青瓷文化普及更多呈现为青瓷烧制、瓯乐创作、遗址保护等形式,这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其次,青瓷技艺和展演已非过去那样鲜活,不少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越窑青瓷知识普及率不高,不少民众只知上林湖不知越窑遗址,更不知秘色瓷烧造地就在上林湖。

5.缺少对越窑青瓷文化的产业开发

越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瓷窑体系。近些年来,在慈溪市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谋划之下,越窑青瓷艺术水平越来越高,越窑青瓷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但从总体上来看,越窑青瓷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还不高,瓷器的产品结构主要由日用瓷、工艺品及酒瓶生产等几部分组成,从业人员、工艺技术的趋同性导致了生产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销售渠道不够顺畅,并且现阶段青瓷产业具有手工作坊数量较多,规模企业数量有待提升。

三.慈溪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1.分析整合青瓷文化资源与课程设置相结合

越窑青瓷的魅力穿越千年,积淀了深厚的青瓷文化资源,为了更好地传承青瓷文化,可以将越窑青瓷文化资源整合化。一是开发有关越窑青瓷文化的校本课程,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到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整合越窑青瓷文化资源使其融入到教材中。二是整合青瓷文化资源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各类职高和相关院校可以开设陶瓷专业课,中小学校开设陶瓷工艺课、相关的选修课,还可与外地陶瓷院校进行联合培养,将青瓷制作和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青瓷文化资源的整合化,在专业学习、课程学习中实现越窑青瓷文化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青瓷人才。

2.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渠道作用。将越窑青瓷文化课堂化,将其与第一课堂校内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对越窑青瓷文化资源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改善越窑青瓷文化资源融入课堂的单一教学方式,将越窑青瓷文化与科目教学相联系进行结合教育。其次是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主要指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校内可组织开展青瓷文化知识竞答、主题讲座、观看相关电影等活动,积极推动越窑青瓷文化教育传承。校外中小学可组织实地参观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开展上林湖博物馆青瓷主题夏令营、动手体验青瓷的烧制工艺等活动。政府相关部门可对接浙江省内各大高校,开展青瓷文化教育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与高校签订大学生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以此来建立青瓷文化教育实践长效机制。

3.大力开展“青瓷文化进校园”活动

政府组建由乡镇机关干部、高校学生、志愿者等组成的青瓷文化讲解队伍,定期对讲解团队开展青瓷文化讲解业务培训,由讲解团队将越窑青瓷文化普及进校园,大力开展“青瓷文化进校园”活动,范围上从给慈溪市青少年讲青瓷故事扩大到宁波市、浙江省,走进各中小学校,为中小学生送去生动有趣的青瓷讲座和课程,由专业讲解团队为同学们讲解越窑的发展历史、不同窑口越窑青瓷鉴赏,讲解陶、原始瓷等不同时代陶瓷器皿的特点,同时让同学们用近距离的方式去观察越窑青瓷的釉色之美、纹饰之美,增强青少年对慈溪优秀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尊重感,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去感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双减”政策下的校园中大放异彩。

此外,讲解团队还可为前来参观的国际友人提供英文讲解,为上林湖越窑青瓷博物馆增添力量。在学校开展“青瓷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园外,还可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优势,通过编写青瓷文化社区读本、播放青瓷系列微视频、开展“青瓷非遗文化”系列活动等提高社区居民的青瓷文化普及度。

4.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守望越窑青瓷,传承非遗技艺,就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在挖掘培育、拓展思路、搭建平台上下工夫,不断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增强非遗传承的后劲和活力,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7]。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实现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熏陶。政府加强人才引进和稳定的扶持力度,在职称评定、户籍申报、子女上学等方面积极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尤其在青瓷瓯乐团人才的培养、职称、荣誉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如各类青年人才计划申报、各类艺术培训等,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扶持,瓯乐团赴国内大中城市全国巡演,为瓯乐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创造良好环境。

启动青瓷工艺美术大师建设工程。目前宁波市省级和国家级青瓷工艺美术大师缺乏,一是要大力建设大师工作室,同时借鉴龙泉经验,加强对青瓷大师的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在各类职高和相关院校开设陶瓷专业,将青瓷制作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三是大力营造尊重工匠的浓厚氛围,提升工匠待遇,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5.不断提高越窑青瓷文化品牌普及度

重振越窑青瓷雄风,树立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就是要深层次挖掘越窑青瓷青翠千年的历史文化,确立文化软实力,并将越窑青瓷文化打造成为慈溪一张清晰可见的文化品牌。线上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加强品牌推介交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越窑青瓷相关文章,设置趣味互动游戏,构造出一个能够实现文化交流的平台;还可通过当下热门的直播方式,吸引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在线互动;邀请专业力量开发设计“非遗”相关的手机端APP和小程序,在融媒体平台投放数字短片、广告等实现对青瓷文化的传承传播[8]。线下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国际间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多途径扩大越窑青瓷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6.做精做强越窑青瓷相关文化旅游产业

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培育越窑青瓷文化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产业及配套设施,深化文旅融合,做大做强越窑青瓷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激活青瓷文化旅游,打造出包含文化、产业、旅游于一体的越窯青瓷特色文化小镇,也是一个环境优美、要素齐备、服务优质、业态集聚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助推产业聚集、创新和升级;丰富旅游产品,联合宁波乃至浙江区域广大的青瓷资源,共同开发“青瓷之路”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及相关文创产品。此种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做法,既可以借助文旅的传播力量,有效提升越窑青瓷知名度;又能够丰富越窑青瓷的产业化发展,助推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

越窑青瓷文化是慈溪地域文化的瑰宝,是城市的精神根源。在当前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下,推动越窑青瓷文化教育对于慈溪这座城市的意义可谓不言而喻。越窑青瓷文化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更好地将越窑青瓷文化价值通过教育的方式得到更好地传承发展,也让探索越窑青瓷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变得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2]王婷.地域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功能[J].红旗文稿,2019,No.406(22):35-36.

[3]陈醉,路遥.“城市超级IP”孵化记[N].浙江日报,2020-4-21.

[4]刘建伶.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越窑青瓷文化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93-96.

[5]吴利军.融合特色文化 赋能立德树人——以青瓷文化为例探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55(03):16-17.

[6]钟卓良.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讨[J].红河学院学报,2019,17(02):97-99.

[7]罗剑生.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 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N].泉州晚报,2022-08-17.

[8]虞沂川.新媒体态势下对“非遗”科普活化的相关路径探究——以越窑青瓷为例[J].采写编,2022,No.196(11):172-174.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当代价值实践路径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