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2016-12-14许秀妹
许秀妹
摘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文化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教育发展关注的重点。因此,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五年制师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育与五年制师范人才培养目标已不相适应,五年制师范数学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育者角色,注重教学形式,改变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从而树立数学文化教育观,将数学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数学教育活动,把传授数学知识与揭示数学文化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数学;文化教育;改革
一、改革背景
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了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开始注重对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很多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都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重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已逐渐成为一种国际现象。《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1989 年 3 月)在数学教育的四个“社会目标”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日本 1999 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的总目标中,有“提高数学的观察和处理事物现象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创造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益处;培养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等的态度。”英国在 1995 年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和应用的正确观念,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与自信心。”新加坡 2000 年提出“喜欢做数学;欣赏数学的美和力量;对应用数学有信心;有解决问题的毅力。”我国在 2003 年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由此可见,世界各国都强调数学教育不仅是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数学地思考。
二、数学文化的内涵
随着人们对数学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对“数学文化”有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有以下结论:通常所接触到的一些数学科目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体现,数学知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观点、方法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数学文化,而广义的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观点、方法,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其它文化的交融等等能体现数学人文精神的层面。因此,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它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我通过对数学文化内涵的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到,五年制师范的数学教学要改革,五年制师范数学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这一种教育形式,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育,应是在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感性的、全景式的学习体验中,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数学式思维习惯,具备一定的数学品质,即包含有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家传记、数学史、数学美学等数学的人文成分的数学文化教育。这种教育观树立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五年制师范数学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符合五年制师范数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的实际。
三、数学知识学习渗透数学文化改革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
数学教育在本质上是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与传承,是一种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数学文化教育的价值。目前,在切实贯彻“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下,五年制师范数学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实用主义的态度肢解知识体系,以招聘考试大纲的标准取舍教学内容,这种改革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改革,还是以知识的教育为本而非以人为本。五年制师范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女生,数学基础较差,她们大多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如果数学课上教师只讲授数学知识,她们接受起来有困难也不乐于接受,更谈不上数学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数学作为一门文化来传授给学生,不仅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五年制师范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应对其内容进行改革。首先,数学内容的选取应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源于自然、生活、社会与科学的现象和实际问题,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结合日常生活的普遍文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不仅要反映数学自身内在的知识价值,还要反映出数学作为方法、思想、思维、精神、语言、工具的文化价值,从而提高数学文化素养。其次,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处理好与初等数学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有趣的应用例子,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不仅要体现出数学自身内在的知识价值,还要体现出数学作为工具、语言、思维的文化价值,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删除那些与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相脱节,与科学发展相背离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各分支内容的有机结合,适当增加应用实例的讲解与练习,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数学文化。
(三)转变教师角色,实现文化传播
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首先,在知识教育中,教师只需精通课本,而在文化教育中,教师则应精通课本所包含的整个文化,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史,数学美等数学的人文成分。其次,在知识教育中,教师只需讲清课本中的知识,而在文化教育中,教师还需积极创设一种极富文化内涵、充满文化精神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感悟数学家如何创造数学及数学对自身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数学文化氛围中体验到探索与创新的乐趣。
(四)注重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
五年制师范生的数学知识覆盖面窄且层次低,教师在教学时本应拓宽数学知识讲解范围,与此同时,学生应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相关书籍。但由于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对数学知识及方法掌握还很欠缺,更无从谈起挖掘数学文化素养。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考虑从教学形式多样化方面来改革。
(五)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融入教学
“融入教学”强调的是数学文化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在要求的有机结合,而不提倡在已有的数学课程之外单独开设数学文化课程作为外加的补丁添加到原有的数学教学体系中去,即教师要充分挖掘若干知识点中的数学文化,并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这种“融入”是不露痕迹地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增加了这门课程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但由于五年制师范数学教学受招聘考试的影响,平时教学上只重视数学知识的讲授,将数学文化融入或渗透到课程中是极有限的。
(六)改革课程考评,促进学生发展
五年制师范学校的数学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要充分体现数学文化,构建一种现代化的数学文化课程,还有赖于数学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
总之,围绕五年制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五年制师范数学教育的任务是不仅要给学生以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载体,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学会用数学方式理性地思维、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为此,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更新教育理念,进而带动教学形式的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也可以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良华.大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184- 185.
[2] 方延明.关于数学文化的学术思考.www.sina.com.cn 2003-10-13 15:54 新浪传媒.
[3] 张奠宙.数学文化的一些新视角[J] .数学教育学报,2003(1):37-40.
[4] 顾沛.“数学文化”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7,4;6- 7.
[5] 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7,(1).
[6] 顾沛,组编.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7] 张维忠.数学文化观下数学教育[J].数学教师,1994(12):1 -6.
[8] 方艳溪.大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教学探究[J].数学通报,2009,(4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学文化视角下的五年制师范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CG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