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强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2023-09-04殷群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普通高中要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应当坚持以德为先,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要坚持优质均衡,处理好“拔尖”和公平的关系;要坚持因材施教,扭转标准答案取向,提升人才自适应性,兼顾“超常儿童”和普通儿童教育,厘清拔尖创新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要以系统思维构建协同贯通长程培养模式,建设一流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让数字技术成为人才早期培养的有力引擎。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9-0024-03
【作者简介】殷群,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常州,213003)党委副书记、校长,常州市特级校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人才培养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4.0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人才资源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史无前例地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章阐述,对教育系统人才培养提出了崭新的时代要求。为此,高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必须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起,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接力,更新培养理念,变革培养模式,为让人才资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源泉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人才早期培养要坚持深化认识
当前,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拔尖创新人才,有的认为人才培养要以当前市场经济的具体岗位为导向,有的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只能从“超常儿童”中产生,有的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早发现,早培养”,有的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追求全方位的优秀,各学科都出类拔萃,等等。在具体实践中,这些认识都有其现实来源,但有些认识值得商榷。
第一,无论是全面发展理论还是多元智能理论,都证明每个人的擅长领域各不相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应该局限于某个领域,而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可选择的探索实践空间,让人才的潜能在过程中激发出来。第二,在以追求标准答案为取向的应试模式下,成绩好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因此,片面追求分数并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过分强调未来岗位匹配度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导致人才缺乏自适应性,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挑战。同时,教育应该超越工具性思维,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着力培养未来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人才。第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固然要重视“超常儿童”,但不能忽视普通学生群体的巨大潜力。华东师范大学赵勇指出,当前世界各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预测和区分缺乏公认的标准和可信性,“没有实证研究表明,天才班或类似项目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很大的作用”。[1]因此,不能简单依赖测试,过早对学生群体进行区分,而应该在大量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去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五,在基础教育阶段,当然应该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让学生在所有方面都达到拔尖创新的地步,而应积极完善人才选拔评价和培养体系,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在擅長的领域做到出类拔萃,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人才早期培养要坚持以德为先
拔尖创新人才是强国建设的中流砥柱,人才培养最终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国际研究数据表明,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在努力吸引和留住一流人才。而国内一流学府的人才外流现象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移民潮”问题,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绩效,为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人力、生活、制度等相关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在早期培养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俗话说“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人才要在国家关键领域和重要岗位挑大梁、担大任,如果不能坚持人民立场、不能廉洁自律,那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在人才早期培养中,必须坚持以德为先,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入耳、入脑、入心的方式厚植红色基因。广大一线教师要做好“四个引路人”,引导青年人才“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无论未来身处何方,都胸怀祖国,心向人民。
三、人才早期培养要坚持优质适切
促进教育公平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并行不悖的,其实施原则就是要确保教育的优质均衡。所谓“优质”,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把“减负”简单理解为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等,而应该通过丰富课程清单、提升课程品质、创新活动载体、优化作业设计等方式实施教育“供给侧改革”,满足学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应该在“减负增效”的原则下,落实“双减”工作,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在运动场、实验室、图书馆、课程基地、学科教室、劳动基地等场所放松身心,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谓“适切”,就是要坚持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接受适合其发展的教育。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演变为“生源战”“掐尖战”,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人才选拔、培养、评估模式的改革探索上。另一方面,教育不能“一刀切”。在班级集体授课模式下,高速度、高难度、大容量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群体发展速度的不同,但因此而采取“中庸之道”,剥夺“超常儿童”接受相应教育的权利,也绝不符合教育优质发展的内在追求。因此,帮助每一名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让不同的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跑出青春的精彩,才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意。
四、人才早期培养要坚持模式创新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很多专家学者提出过自己的看法。科学家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教育”构想指出,学生应该在对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找到自身专业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互联系。物理学家李政道提出,人才需要和导师在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探索中不断成长。数学家丘成桐指出,应试化训练会磨灭学生的兴趣、限制思维,“偏才”肯定不是学问做得最好的那个,一般好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都是在很深厚的文化土壤上长大的,也因此他们的学问会更好,更有前途……从中学开始,就要有一流的老师来教一流的学生。这些看法都对基础教育人才早期培养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遵循全科育人、文理并重的观念,推进多方联动,探索“小—初—高—大”协同贯通式培养模式,利用系统思维设计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应该深化“双高”(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协同育人机制,聘请名家名师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借助“优才计划”吸引高端人才进入基础教育,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一代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在班级集中授课模式外,实施“学徒制”“导师制”,打造教学相长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应该转变应试化机械训练的模式,提升课堂对学生出错的包容度,要让学生多接触高科技创新环境,通过设计复杂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优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合作竞争生态,改变分数排名的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从而树立长远的专业奋斗志向。
五、人才早期培养要坚持科技融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和学生突破课堂和学校物理界限而走向世界成为可能,大数据、人工智能正不断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这些都已证明科技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引擎。
普通高中应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人才早期培养提供智慧校园软硬件支撑;应该聚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评价、学生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发新颖有效的应用场景,改进教育供给方式,为学生提供无边界的“泛在学习”环境,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应该整合优化各种数字资源平台,帮助教师在课标研读、学情诊断、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课后答疑、自我提升等方面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应该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智慧生活服务,提升学校数字化治理能力,助力构建服务终身学习的智慧生态,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高质量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勇.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5):1-15.
[2]周彩丽.丘成桐:跨越高考,贯通培养数学领军人才[J].教育家,2022(4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