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婴床旁护理联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9-03张蓉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3期
关键词:母婴家属新生儿

张蓉芳

(福建省浦城县仙阳中心卫生院,福建 南平 353409)

分娩是女性的正常生理过程,由于初产妇对分娩活动缺乏经验,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各类不良情绪出现。分娩疼痛对产妇引发的心理应激较大,对于新生儿喂养等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够全面,导致初产妇的不良情绪较严重,易引发产妇抑郁,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加强初产妇围生期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便于提高产妇的认知度,改善不良情绪。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产妇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常规护理模式较难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相关研究指出,母婴床旁护理、家庭协同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引进的新型护理模式,可帮助产妇、家属共同参与至新生儿的护理活动中使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给予正向的情感支持,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3-4]。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展开护理工作,分析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初产妇,总例数为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30.25±2.1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0±0.35)周;自然分娩20例,剖宫产10例。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30.48±2.2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6±0.42)周;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9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首次分娩产妇;年龄≥18岁;头位单胎、足月妊娠;胎儿状况良好。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中途退出研究,依从性较差;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合并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入院期间,带领产妇参观院内环境,讲解基础的分娩知识,营造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对产妇心理状态密切观察与疏导,指导产妇严格按医嘱用药等。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联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1.2.1 母婴床旁护理 ①床旁健康宣教: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上前迎接,为产妇及其家属讲解院内环境,带领其参观院内环境,包括妇产科常见医疗设备、主治医师基本情况等,使产妇及其家属早日适应院内情况,尽快融入角色;耐心讲解分娩的健康知识,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分娩情况与注意事项等,告知产妇无须过于担心、焦虑,以免造成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顺利分娩;同时,告知其分娩过程中如何正确用力,讲解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护理知识、产后康复知识等;将健康知识手册发放至产妇及其家属手中,采取简单易懂的语言及时解答困惑之处;在分娩完成后,产妇与家属母婴同室,加强早期母婴接触、母婴喂养等,加强产后运动、饮食指导,及时处理产褥期常见症状等,便于产妇早日恢复身体健康。②床旁心理指导:护理人员与产妇面对面沟通,了解产妇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心理状态,告知其不良心理状态对母婴造成的影响,及时开导产妇的内心疑惑;针对焦虑、抑郁、自闭等不良情绪较为明显的产妇,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采取一对一床旁心理指导模式,全面了解产妇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产褥期情况等,减轻其心理负担,鼓励母婴早期接触,便于早日适应母亲的角色,嘱咐产妇家属多给予产妇关心与陪伴,给予正向的鼓励与安慰,便于不良情绪的改善。③新生儿指导:控制合适的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 ℃,出生24 h后可采取床旁沐浴,护理人员主动示范如何帮助新生儿沐浴,讲解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次日由产妇及其家属帮助新生儿沐浴,护理人员从旁指导,之后示范如何正确进行脐部、臀部护理,主张母婴早日身体抚触,包括对新生儿头部、臀部、背部、肢体、胸部等的接触,讲解注意事项,由产妇及其家属完成上述操作,护理人员从旁指导,便于产妇及其家属早日掌握如何正确进行新生儿护理。在分娩完成后,鼓励产妇早日进行母乳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步骤、注意事项、优势性等,指导其正确进行乳房按摩,护理人员亲自示范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讲解不同喂养姿势的特点,便于产妇早期泌乳;产妇首次进行母乳喂养时,护理人员从旁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1.2.2 家庭协同护理 ①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讲解协同护理的操作步骤、实施意义、注意事项等,开展专业化的训练,对产妇家属进行分娩知识、心理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等训练,由护理人员监督完成,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至该护理工作中,若未合格,继续参与训练,帮助产妇家属严格掌握家庭协同护理的技巧与操作要点,提高护理工作效果。②家属小课堂的建立:护理人员邀请产妇家属参与小课堂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围生期健康知识等内容,如分娩知识、心理状态、营养要求、产后母乳喂养等,鼓励产妇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并与其他产妇的家属加强沟通交流,利于掌握护理技巧,提高护理工作效果,分担产妇的身心压力。③分娩前后,产妇家属全程陪伴其中,指导其参与至产妇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给予产妇积极的鼓励与帮助;产妇家属每日对产妇身心情况进行记录,护理人员负责审阅,采取相应的指导意见。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焦虑情绪变化情况,50分为临界值,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5];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抑郁情绪变化情况,53分为临界值,评分越高,抑郁越严重[6]。②护理知识掌握度:选择自制的护理知识掌握度调查量表,评价两组的掌握度,百分制原则,评分越高,掌握情况越佳[7]。③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估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百分制原则,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8]。④自我护理能力:以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0~129分为评分范围,评分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强[9]。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不良情绪、护理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评分、SDS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2 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家属与产妇的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分,)

2.3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中,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各维度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4 生活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初产妇而缺乏分娩经验,面对陌生冰冷的医疗环境,承担着家庭、自身、社会等方面角色转变导致的心理压力,易引发多种不良情绪,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随之激素水平发生波动,延长产程,影响母婴生命安全[10]。近年来我国产后抑郁人群发生率逐渐递增,这对产妇家庭、社会等均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围生期加强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意义重大[11]。

本次研究中的母婴床旁护理+家庭协同护理主张产妇、家属共同参与至护理工作中,利于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早日适应母亲的角色[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是观察组通过加强床旁健康指导,便于产妇及时了解分娩过程、母乳喂养、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提高产妇的配合程度;加强床旁心理指导利于及时了解产妇心理变化情况,针对性进行心理指导,了解发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利于减轻产妇的身心压力,减轻心理应激,改善不良情绪[15]。加强床旁新生儿指导利于产妇及时了解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等情况,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此外,对产妇家属加强专业化的护理工作训练,护理人员监督完成,利于产妇家属护理能力的提高,为母婴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16]。

综上可知,母婴床旁护理+家庭协同护理模式,便于改善初产妇不良情绪,减轻精神压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母婴家属新生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