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高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2023-09-03李晶晶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公路工程

李晶晶

摘要 在大数据开始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技术在各项领域的应用越发重要,为各行各业的发展管理提供了便捷。其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技支撑。信息系统在公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通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项目数据库等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建设进行前、中、后管理,可以提高项目各项工作的管理准确性和实效性,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成本、质量、安全、进度。完善成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切实推进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公路工程;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U415.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6-0174-03

0 引言

公路项目建设点多面广,穿越区域较多,部分大型项目建设周期长,信息管理系统有可供各参建单位使用的规划、对比、统计、监控、通讯等工具,可以进行公路线路可视化、位置坐标化,进行数据信息的统计、比对、发布和公告等。实现公路工程项目各参建方纵向和横向的互动,提高沟通的即时性、顺畅性和透明度,降低各方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从而达到及时指挥、迅速响应、快速完成的目的。过去,项目信息管理基本都是基于纸面的或者电话通信,传输方式效率低,传输成本高,步骤复杂,信息处理效率不高,处理后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容易因沟通不畅造成经济损失,增加建设管理成本。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效率、高精准的管理要求。该文主要通过当下传统管理方式对普通公路建设和改造工程等管理的分析,强调了信息化技术对公路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同时提出了当下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并对以后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展望。

1 传统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状况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以“智能”为名的机器和操作系统。纵观计算机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历程,经历了很多阶段,勉强能达到可操作的程度,进而实现单个公路项目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但基本都是单独使用,无法实现全过程对项目的智能化管理,甚至有的仅仅智能作为电子化的展示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对线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智能管控不足

对于项目前期工可立项、勘察设计等没有较完善成套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难以清楚地表现出线路涉及的地理信息,容易造成外业勘察深度不足,对后期施工图设计及预算造成影响,建设项目容易出现浪费土地资源和设计变更等情况。

1.2 对施工单位和人员管控难度大

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为采用Excel的方式统计施工单位资质、项目部项目经理及成员信息,对具体施工的劳务人员采用手填方式登记信息,统计难度大,对施工单位劳务外包更是难以管控,容易引起项目施工劳务纠纷。

1.3 智能监测技术的使用还不能全面普及

由于普通公路为公益性项目,建设和管养资金来源渠道较窄,在普通公路建设项目中,对于危险地质点进行的智能监测未全面铺开,传统的方法为肉眼观察,不能实时全过程监控,在危险地段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 新时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2.1 地理信息技術帮助强化前期工作管理

项目从纳入规划到实地选址定线再到工可立项看似一个简单的行政流程,但实际需要很多繁杂的实操。新时期新要求,全面建设法制国家,节约集约资源,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等规定,新阶段的项目实施需要重点考虑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和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情况。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和《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自然资办发〔2021〕65号)等文件印发后,建设项目用地政策全面收紧,为保护国家耕地不减少,项目建设用地管控越加严峻,推进项目建设,前期优化项目选址定线,节约项目建设用地资源、强化项目勘察设计深度,避免将项目包装成“高大尚”的政绩工程是必然趋势。

为达到科学合理选址,在项目外业选线的时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采取卫星实时定位的方式,并与自然资源部门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融合,形成公路交通项目选址定线的智能技术手段,一是可以帮助建设单位对勘察定线的管控,选出线性好、符合公路设计规范的线位;二是可以尽量避免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少占用耕地,通过该信息技术手段从源头控制节约用地,将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简单化;三是帮助业主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核实项目现场,不断优化设计深度,减少项目占地赔补偿、避免因设计深度不足造成后期设计变更的增加,从根本上降低项目后期施工成本[1]。

例如:普通国道G352正安瑞溪镇环线公路,在工可前的勘察线位红线占地为59 215 m2,后期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结合现场实际,设计单位不断优化,最终占地面积降为59 071 m2,节约了用地,减少了土地征收费用。其智能系统指导优化设计前后用地和费用对比如图1所示

2.2 智能识别技术帮助加强施工单位管理

公路项目为线性工程,施工点多面广,持续周期长,特别是农村公路项目,山区由于地形地势原因,村民居住分散,项目的监管难度更大,同时项目是否能按照施工图批复上的时间完工,关键在于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开发成单位和人员信息登记系统,对施工单位资质及其劳务队伍人员情况进行登记,有效把控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推进项目顺利、高质量建设。

通过建立身份识别系统,将项目经理部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智能化管理。在项目建设周期中,经理部人员不得随意调整,以保障经理部人员对项目管理的连续性。对招收的劳务人员进行身份录入,每次以身份确认进出施工区域,参与生产活动。一是可以帮助业主对施工单位进行全过程的合同、人员监管,有利于全面履约,避免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违规将工程和劳务分包,造成项目中途因利益问题出现停工、阻工和怠工情况发生。比如中某局在某地实施的普通国道项目,施工时间已长达5年仍未完工,主要原因之一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将部分分项工程转包和将劳务进行了再分包,造成分包层级过多,管理困难,导致各级亏损而出现不断停工的情况。二是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和业主更加便捷地统计知晓劳务人员年龄、家庭住址和工资发放情况,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根据《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要坚守“赈”的初心,坚持扶志扶智、多劳多得、勤劳致富,鼓励引导群众通过诚实劳动实现增收致富、提高素质技能,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充分吸收项目所在地的贫困群众参与劳务生产。智能身份识别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以上人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帮助项目管理者高效完成信息统计上报,并真实准确。其智能技术监管与传统人工跑现场监管用时对比如图2所示。

例如:《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管理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有效地管控了全省78 700 km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情况,特别是吸收项目沿线群众出工的信息,帮助项目管理者掌握了项目建设带动群众收入的情况,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帮助全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3.99万个30户以上村寨实现了通硬化路,惠及农村人口1 166万人,为贵州实现全面脱贫贡献了智慧交通力量。其監管系统直观地体现进度情况如图3所示。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计算功能,为管理人员绘制出清晰的图表等多项数据,使管理人员更直观、准确地掌握整体施工进度。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项目进度计划的功能,通过与当前实际施工进度的对比,及时发现当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管理者根据管理人员的要求、整体进度数据、及时调整相关指令,优化施工工序进度,更准确地把握施工进度[2]。

2.3 智能提升公路工程项目安全建设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要有预判性,针对风险点专项进行监控,将安全事故消除于源头。公路项目安全风险主要集中于隧道、桥梁和边坡,西南地区海拔高差大,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稳定性不高,公路施工难度,特别是高边坡、高挡墙容易出现滑坡塌方现象。传统对边坡的监测方式就是人为定点后定期观察的方式,对于微小的变化难以及时发现,因此,运用智能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易滑坡塌方点进行全过程监控并提前警告。例如:2021年初,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集团联合交科院公路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卫星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启动了“天—空—地”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工作,采取了北斗高精度接收、5G多模等智能集成的新型感知终端、内嵌多个判别算法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一体化等国内首创技术,在栾卢高速滑坡高风险点布设“通导遥+基础设施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边坡变形情况,为打造“品质工程”“平安工地”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目前,普通公路由于资金紧缺,安全检查设备使用成本高,仍采用传统人工巡查或者视频监控进行判断,导致风险预判不及时,通过监测系统多风险点的监测和数据统计,既能保障项目建设期的安全作业,又能为后期公路养护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作为后期运营养护的重要关注点,降低了养护管理等本。

3 结语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顺应科技发展大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注重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必要深化应用程度。下一步展望,一是重点考虑研发使用成本低的智能化设备,让其像手机一样普惠性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应用。二是针对公路交通工程项目开发项目全周期管理系统,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将公路网规划中的路线全部纳入一个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公路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养护和运营一体化管理,降低系统开发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将项目前期选址定线、工可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及人员,建设期的工程计量、质量检测、审核等工作纳入一个完整的项目监管系统,同时将普通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中排查到的风险点进行监测,连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公路建设、养护和运营管理者提供前期预判依据,特别是对风险大的作业面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生产作业,全方位地打造平安交通,降低智能化设备使用和系统开发的成本。

综上,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完善智能化管理系统,普惠性地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普通公路交通建设、养护和运营管理中,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公路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士刚. 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 2021(30): 6-7.

[2]马健. 探讨信息化在公路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6(33): 149.

猜你喜欢

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公路工程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集约化模式在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