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9-03王馨悦
王馨悦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孝道、礼仪、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孝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生智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孝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出二者相结合的路径,使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激励高校大学生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关键词:孝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一、孝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可概括为十二个字:“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6、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二)孝文化的意义
将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智力和身心素质,引导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高、道德品质优的新一代公民,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将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一个人的品德精神素养在传统孝文化中是最基本的,现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价值来适应社会发展。因为在传统的孝文化教育过程中,高校在对大学生灌输自身应具备赡养父母的基本义务意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正确地树立成才观。因为只有能够懂得孝敬父母,对家庭这个小家具有责任意识,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会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传,尤其是传统孝文化更是传统理论思想的基石。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传统孝文化的教育,这对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格也起着深远的意义。
2.将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素养。
孝文化的核心在于关爱和奉献,这与现代社会对于公民责任和社会关怀的要求相契合。通过培养孝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增强公民素养,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社会公益等,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孝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强调个人的付出与他人的利益,与现代社会的公共利益观念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传承孝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和选择对社会的影响,促使他們更加注重社会公共利益,追求有益于整体社会的行为。孝文化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事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从而成为有贡献的社会成员。
2.将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通过在高校教育中弘扬孝文化,有助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孝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深刻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学生在感受到孝文化的美好与深刻之后,更容易认同自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在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冲击时,保持自己文化认同的坚定性。
二、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将传统孝文化引入到高校课堂,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例如举办专题讲座、工作坊、文化节等,以多种方式向学生传达孝文化的内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课程、移动应用等,将孝文化知识传播至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例如可以组织孝文化专题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专家学者、家庭教育专家等就孝文化的核心理念、传承和应用等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孝文化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其内涵。
(二)将传统孝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孝文化的核心理念,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例如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孝道主题的活动,如孝道讲座、演讲比赛、艺术表演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孝文化,同时培养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可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地方设置孝文化角落,展示与孝道有关的书籍、图片、资料等。这样的角落可以成为学生了解和学习孝文化的地方,鼓励他们主动获取相关知识。
(三)重视传统孝文化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
在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创新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感受和践行孝文化的价值。
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关爱老年人等活动,将孝文化的精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实际体验,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孝文化的价值。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例如购物、送餐、修理等。这种实践体验可以让学生将孝道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需要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和体验,写下情感日志或反思。通过书写,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思考孝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