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会计核算的难点及对策
2023-09-03徐艳艳泰安市立医院
徐艳艳 泰安市立医院
引言
政府会计制度为医院、学校等不同领域事业单位建立了统一的会计制度标准,同时要求会计实务实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两种原则,即预算会计实施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构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政府会计制度具备双基础、双要素特点,并利用平行记账来落实。在这种背景下,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得到保障,同时提供了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对财务管理改革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公立医院应积极贯彻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实现公立医院的长久发展,为自身获取更多竞争优势。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方式、规则发生转变
由于制度的转变,财务人员需要转变原本的核算方式,研究学习新的财会知识和工作技能,并对预算会计建立正确认知,了解预算相关理论要求,为此,财务人员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提升业务能力。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使得核算规则愈发复杂,比如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使用的规则不同,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财务人员必须准确分析两者差异,同时还要将医院项目核算、科室核算、资金来源等因素考虑其中,和旧制度相比,会计核算更加复杂。
(二)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贯彻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医院必须重视会计核算的变化,建立健全以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内控管理等为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制度规范促使医院实现精细化经营管理,将财务部门作用与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开始与政府实行相同预算标准,两者都从统一系统中获取财务数据,促使预算管理体系得到优化[1]。医院开展的财务预算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收益,部门预算则是为了筹划政府资金,实现预决算控制,在新制度规范下预算分析与报表编制得到统一,有助于将医院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另外,新制度的落实使得医院需要提高全面预算水平,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科目、报表体系对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将财务预算与部门预算的信息数据划分到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在实际预算执行中,既要实现对收支预算的有效控制,还要合理统筹安排和使用预算资金。针对新会计制度下所生成的会计信息,要定期展开分析,并在预算执行基础上制定约束反馈机制,从而进行约束预算管理,定期对医院各科室预算执行效果展开考核评价,确保全面预算切实作用到医院中。
二、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会计核算的难点
(一)平行记账判断难点
从政府会计制度内容来看,平行记账的出现是对原有制度的创新,指的是受部门预算控制的单位现金收支项目,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对应预算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医院而言,针对经济业务核算方式的选择,如果是平行记账,就需要在会计凭证上同时记录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内容,账本需要展示两个维度的财会信息。因此,新时期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判断平行记账、单一记账成为目前的工作难点,必须保证自身业务能力过关,能够在制单时形成较强的辨别能力,合理判断业务正确的核算方式[2]。
就平行记账的判断依据来看,宏观层面主要以有无现金流、是否纳入本年度收支预算、是否属于暂付业务这几个要求为基准,而在实务中,则要看重实质。就应收医疗款来说,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应收医疗款”,并依据收付实现制,在预算会计中借记“货币资金”等,贷记“医疗预算收入”。但医院经营规模,效益不同,就会导致核算方式产生差异,医院本身会计科目较为特殊,在使用平行记账来开展会计核算时需要协调新旧会计科目存在的差异性,实现新旧会计科目的统一。
一般来说,确定平行记账取决的是医院对业务流程与业务实质的掌握程度,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现象。对公立医院会计来说,平行记账属于全新的工作概念,为了保证记账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新会计核算模式的工作技巧,了解政府会计制度内涵,掌握平行记账方法,确保在工作中有效应用最方便、直接的解决方法,针对医院业务情况要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存在联系的科目,总结归纳,制定文字和图表依据,进而确保在实际经济业务处理中,能够立刻判断平行记账、单一记账的方式,避免判断失误。
(二)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核算方式的难点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被重新定义为“满足经营业务需求而控制的资产”这一原则导向,致使固定资产包含范围扩增,传统的固定资产核算及其累计核算方式不再适用,制度针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科目、折旧年限有了新的规定:一是计提折旧时会计科目由“累计折旧”更改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二是固定资产折旧为按月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如果资产提前报废或已提足折旧,则无需重复计提;三是固定资产分类由四大类细化为七大类,同步带来固定资产折旧科目设置的进一步细化。基于这些变化,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带来一些困难,一方面,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认定出现疑虑,在原本的规则导向即强调“使用和持有”下,医院针对固定资产认定入账只需要确保符合概念中的相关前提条件就可以,而转变后的原则导向主要界定“控制”范畴,这就需要依靠财务人员自身职业判断,避免将一些本该确定为固定资产但由于特定目的而未认定为固定资产,导致资产产生流失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有变化,增大了核算与计提的难度,医院实务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数量和种类繁多,同时使用状况相对复杂,要想摸清资产情况,必须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来调整折旧年限,这在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与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增加了困难。
(三)成本核算工作难点
公立医院的运营发展离不开成本管理的支持,有效控制成本才能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在旧制度背景下,医院更侧重于院科两级成本核算,或以院内科室绩效考核角度开展成本指标评价。忽略了成本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措施优化,导致实际施展成本管理时达不成期望效果。针对新会计制度的成本管理问题如下:一是当前科室成本核算数据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医院内控工作需求,大部分医院在日常发展中更侧重于科室绩效分配或者提高经济效益等相关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成本核算很容易被医院忽视。二是医院针对间接费用的分摊标准设置并未完全遵循相关性原则要求,当前大多数医院除了医疗耗材、人工费用等直接费用外,其余都为间接费用,比如固定设备的折旧费、电费、水费等,其产生成本的诱因有差异,收费标准也存在不同,如果不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最终结果将脱离实际,同时也就无法发挥控制成本、规范员工支出行为的作用,进而浪费更多资源成本。三是医院目前信息化建设程度还有待加强,医院日常经营发展将产生海量数据资源,并且内容复杂,在采集间接成本诱因数据时只依靠人力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并且核算精度难以保障,无法满足医院发展需求。为此,医院需要改善强化成本核算方法,确保其与当前发展环境相适应,同时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工程,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推动医院成本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三、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核算的科目体系
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报表编制、会计核算等工作时都离不开财务信息的支持,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根据业务类型、管理流程等特点确定使用财务会计核算还是预算会计核算方式,设置具体科目,保证核算的合理化。要根据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特点,在选择科目时设置具体侧重,突出工作重点,优化操作流程,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另外,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可以设置多个或单个辅助核算,以此来提高核算的灵活性与系统性,将明细科目与辅助科目有机结合,确保核算结果更细致全面[4]。同时,为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必须扎实会计基础,推动医院更快速实现新旧制度衔接。
(二)强化固定资产核算质量控制
首先,公立医院需要系统地对财务人员展开培训,对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总体核算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并了解差异实质,及时从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向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平行核算模式转变,确保最终核算的准确性与真实度;其次,要全面清查医院固定资产状况,摸清家底,保证固定资产折旧科目使用的准确性,计提折旧是否准确与内部固定资产账务真实性有直接关联,为此固定资产实务管理中有必要统一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及时更新资产使用状态及资产流转状况,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依照处置审批程序进行盘活,对于使用的固定资产则根据新制度规定重新分类,确定新折旧年限。针对固定资产数量类型繁多情况,可以通过资产组捆绑计提折旧的方式来实现工作量减负。另外,由于权责发生制也引入到核算中,实际计提折旧环节,公立医院可以综合使用多种计提方法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账实相符,结合固定资产类别特征,依据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经验,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常规固定资产,针对较高技术含量或升级更新快的电子产品,使用加速折旧方法,比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确保核算的合理性。
(三)创新医院成本管理模式
其一,医院有必要将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整合,建立业财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互通共享,同时系统将覆盖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提高工作处理效率,同时也能预防人为因素或系统信息缺失等原因导致的数据不完整、不准确情况,为成本核算提供优质的数据支持,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根据核算结果更好地推行成本控制目标[5];其二,基于相关性原则,设置合理的间接费用分摊标准,比如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秉持谁使用谁承担原则,对于医院公用的设备软件,按照科室业务量水平分摊计入各科室成本,日常消耗的电费、水费,根据楼层或科室安装电表,结合员工人数及实际在院床日来确定分摊系数。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核算,目前医院现行的科室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收入归集、成本归集两种,财务人员应结合准则标准,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针对直接费用、间接费展开科学核算,细化分类,保证最终结果的合理性;其三,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强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对成本数据的快速接收与应用。严格优化物资、耗材的出入库管理流程,利用二维码追踪技术来管理医院价值较高的耗材,实现耗材流向的实时查询,提高会计核算中耗材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水平。创新资产管理方式,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采购、使用、报废全流程管理,实施固定资产标签扫码追踪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更准确地反映科室的真实成本,确保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医院应做好成本数据的价值挖掘分析工作,改善重核算、轻分析问题,在得到项目成本的核算结果后进行有效应用,例如出现设备使用工作效率低或工作量少等问题,应及时进行调配,合理分配医院人力资源,节约人力成本。其四,应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实现内涵式管理,新会计制度推动医院成本管理模式创新,医院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在保证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成本的有效使用和控制,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使用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辅助管理的有效落实,推动管理模式的全新升级。
(四)推动公立医院的业财融合
公立医院应创新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业财融合模式,以此提高对会计信息的利用率,展开科学决策,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为此,医院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工作职能。同时,基于新会计制度规范,在科目设置、会计核算数据和业务计量标准方面统一口径,确保财务管理与新会计制度的有效融合。医院的财务会计应建立应用管理会计思维,实现核算结果的有效应用,精准分析财务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应结合医院内部业务流程完善会计信息体系,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有机融合,整合数据资源,提高会计核算的全面性,推动医院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医院还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会计核算评价体系,实现财务工作的有效控制,将会计核算与成本预算结合,建立科学合理核算管理目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节省成本[6]。
结语
当前,我国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不断加大,推动了公立医院向市场化方向转型,新医改落实后民营医院得到发展,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提升,同时政府资金投入越来越难满足公立医院经营需要,为了保证发挥公益性职能的同时为自身带来更多效益,公立医院必须推进经营管理的创新升级,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由于新旧制度更替时间短,改革范围大、实施难度高等问题,促使医院需要尽快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通过加强对成本管控重视,及时对比制度变化,来发现当前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证自身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