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郑州市开放高地建设的新路径

2023-09-03刘宏伟

市场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地郑州市双循环

刘宏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一、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 其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 近年来,郑州市时刻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了加快建设“四个高地”的宏伟蓝图。 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水平的开放高地成了建设“四个高地”的基本条件,意义重大。而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利用内外双循环更好地推进开放高地的建设,如何开辟出全新的发展路径,成了新时代下值得相关方面认真研究的课题方向。

二、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开放高地建设的关系

开放高地建设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早在十年前,河南省已经提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发展目标[2]。 十年来,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标杆,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稳步推进开放高地的建设。 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的出现,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面临深刻的变化,给开放高地的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 年下半年,站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全新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顶层指导的意义。 因此,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内涵,揭示双循环与开放高地建设之间的关系,可为后续开放高地发展新路径的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首先,虽然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不代表“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更不是一种对“开放”的否定和退步,而是适应当前不确定性加强外部环境的科学决策。 “国内大循环”是为相互促进的国内国外“双循环”服务的。 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通内外双循环,本质上是为了实现更具有主动权的对外开放,这与建设开放高地的要求是一致的。 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作为新时期建设开放高地、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其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不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涉及众多领域的理论体系。 在经济层面,它要求在打通循环基础上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层面,它力求实现资源、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全要素内外循环;在科技层面,它更加强调自主可控、自力更生,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指明了方向。 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外开放,都与开放高地建设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新发展格局并不仅仅只能提供顶层理论的指导,还可在各个领域提供操作层面上的具体举措,可为开放高地建设提供实践层面的发展新路径。

最后,开放高地建设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通过打造开放高地,推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畅通互联,夯实、促进、壮大新发展格局,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助力。

由此可见,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通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牵引、指导、带动开放高地建设,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三、 郑州市开放高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及面临的挑战

正如前文所述,郑州市早在十年前便迈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第一步。 多年来,通过多措并举,开放高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从经济指标的层面来看,2021 年郑州市进出口总额达到5892.1 亿元[3],与2017 年相比,近五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8.74%。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国家进出口总额数据[4],从2017 年到2021 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7.07%。 由此可见,近五年郑州市在进出口方面的发展速度是全国平均发展速度的123%,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从平台建设的层面来看,十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相继挂牌成立,为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了郑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从建设成就的层面来看,已经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国家铁路枢纽地位得到巩固;航空枢纽的建设取得突破,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航空、城铁、地铁、公路零换乘的机场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开放程度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尽管当前郑州市开放高地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的深入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要想建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高地,仍面临许多挑战。

一方面,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进行横向对比,位于中部地区的郑州本身的地理位置、开放时间、发展程度等就具有劣势。 即使与同为国家中心城市,地理位置相近的成都、西安、武汉相比,郑州在城市建设、经济活跃度、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然不具备突出的比较优势。 根据参考消息报社发布的«中国城市对外交往影响力分析报告(2022)»,在9 个国家中心城市和5 个计划单列市中,郑州的对外交往影响力仅位列第四梯队,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最后一名,仍“缺少经济开放和对外展示方面的综合发力”[5]。 在与国内同类城市的横向对比中,郑州开放高地的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从多年来郑州企业的纵向发展来看,郑州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热情与经验都较为欠缺,大部分仍处于依靠零星业务出口的国际化1.0 阶段。 从产业分布的角度来看,营业收入排名靠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行业、制造业、畜牧业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有限。 而在国际化配套方面,郑州市尚无一家领事馆,国际组织、国际行业性协会在郑州设立的代表处或分支办事机构也较少[6],不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及落户。

面对上述挑战,仅仅依靠过往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将难以适应新时代郑州市开放高地的建设需求。立足当前形势,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指导,更新工作理念,才能为郑州开放高地的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郑州市开放高地建设的新路径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表述。 简而言之,既要“以我为主”,更要“内外兼修”,从产业、企业、人才等多层次筑牢国内大循环,通过强化枢纽优势、发展电商贸易、扩大制度开放不断提升内外双循环的成效,打开双循环下开放高地的新局面。

(一)“以我为主”——筑牢国内大循环的主体

1.补齐短板,改善结构,打造现代化产业链

多年来,通过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郑州市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体系,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上已经颇具规模,但在产业链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发展的持续性方面仍有待提升。 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生成倍的规模效应,并通过产业链整体“走出去”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迈进。 郑州需以电子信息产业链为核心,聚焦上下游环节,在集成电路、智慧显示、智能终端等产业加快布局,补齐短板,形成更为完整、竞争力更强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畅通市内、省内、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循环。 此外,要主动调整产业链结构,转变“夹到碗里都是肉”的短视做法,通过科学规划,强化郑州市高科技、数字化、现代化的产业链特色,将不符合定位的传统产业链适当向周边转移,实现郑州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形成更有现代特色的产业链生态,提升新时代开放高地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指导,分级管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循环中发挥具体作用的基本节点。 企业“硬实力”的不断提升是确保产业发展、循环畅通的关键。 面对当前困难重重的发展环境,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离不开政府的整体规划和引导。 郑州市可对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实施分级管理,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政策指导。 对起步阶段的成长型企业,政府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优惠,通过座谈、咨询等形式帮助企业明确发展定位,使小型、新型企业尽快在国内大循环中扎根。 对已进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型企业,政府可通过组织参加展销会、集体组团“走出去”等形式,帮助企业在国内外双循环中扩大市场空间,发掘市场需求,同时还有利于形成郑州企业集群的整体品牌效应。 对行业内排名前列的大型企业,则需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指导和扶持,鼓励企业利用其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优势,从国际化1.0 向2.0 阶段进化,并利用外循环反哺内循环,通过双循环相互促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不同企业的分级管理,可有效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力,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使产业链和开放高地得以持久发展。

3.改善环境,提高收入,夯实内循环人才基础

人才是产业链中的支撑力量,也是保持循环体系活力的重要资源。 长期以来,郑州市对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成了制约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因素。 郑州市从交通枢纽发展而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较差,城市面貌及生态环境一般。 此外,收入偏低也是影响人才落户的重要原因。 2021 年,郑州市职工平均工资为96365 元[7],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靠后,是西安的86.8%,武汉的97.6%。 因此,要想保持开放高地的活力,吸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落户郑州,还需持续加强城市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同时,要把提高收入作为工作重点,使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才能从根本上吸引更多人才,而人才的增加能带动需求的增长,也是后续消费、生产等国内大循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从而使得内循环体系的根基更为扎实,开放高地的活力和辐射力得到提升。

(二)“内外兼修”——提升内外双循环的成效

1.强化枢纽作用,打造双循环的国际物流贸易中心

交通枢纽一直是郑州市开放高地最为亮丽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中欧班列由点到面迅速发展,已成为欧亚大陆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喜人,实现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全覆盖。 要建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高水平开放高地,就需把郑州的枢纽作用再强化、再提升,做到优势最大化。 一方面,继续以航空、铁路为主体,拓展国际运输线路,扩大空中、陆上“丝绸之路”的覆盖范围,使得郑州由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发展成为国际立体交通枢纽,成为具有国内外双循环链接地位的全新开放高地;另一方面,要把枢纽的影响力转化为物流、商流、贸易流的发展动力,使得郑州由单纯的交通枢纽朝着国际物流贸易中心的方向迈进,带动现代物流、对外贸易等产业发展,实现开放高地的功能提升。

2.建设网上“丝绸之路”,发展开放型数字经济

网上“丝绸之路”是河南省率先提出的“四路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规避外部风险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通过鼓励电商发展、完善交易平台、组织集中推广等形式,利用郑州作为实体交通枢纽及物流贸易中心的优势,带动跨境电商、网上贸易、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网络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建设线上开放高地,实现虚拟世界的国内外双循环。 具体而言,郑州市正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快递”的运营模式,不断拓展开放高地的发展空间。 而从长远来看,可通过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带动线上旅游、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新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丰富开放高地的内涵。

3.汲取多方经验,创新开放高地的制度基础

制度型开放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制度开放。 作为对外开放的标杆,开放高地的制度建设理应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 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建设中,已经有跨境电商“多模式综合监管”“企业登记实名验证”等多项制度创新得到国家的认可。 为了提高后续双循环的运行效率,提升开放高地的发展水平,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在内的制度开放。首先,从顶层设计层面,要通过系统性放权、重塑性改革,赋予相关开放特区更大的管理权限,提升制度运行的效率,展现开放高地的新面貌。 其次,从具体政策层面,要向上海、广东、海南等开放前沿学习,汲取多方经验,在商事登记、行政审批、免税品消费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政策创新,成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的制度开放前沿。 同时,要抓住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正式生效带来的新机遇,引导企业把握政策红利,在RCEP 的新环境下开展涉外综合服务的模式创新。 最后,从制度固化层面,要善于总结、提炼制度开放的经验,形成具有权威性、持续性的法规和条例,奠定制度开放的法律基础。

猜你喜欢

高地郑州市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燕晗高地
高地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