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23-09-02卢少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肠系膜入路结肠癌

卢少峰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普外科 安阳 455000)

右半结肠癌是结肠癌的常见类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肿块、贫血、大便性状改变及腹部隐痛不适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腹腔镜下全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是根治右半结肠癌的标准术式,可有效对区域淋巴结进行清扫,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因右半结肠的生理解剖位置特殊,既往临床右半结肠癌清扫范围多为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收获的效果并不理想,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风险[2]。以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 术可裸化SMA 并将其右侧区域淋巴结清扫,不仅具有传统CME 的根治特点,还能够将淋巴结清扫至系膜根[3]。本研究将重点观察右半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采取SMA 优先入路术式对患者受益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医院收治的100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29 例;年龄38~61 岁,平均(51.63±5.20)岁;病灶位置:回盲部21 例,肝曲13例,升结肠部12 例,横结肠近肝曲4 例;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20 例,中分化腺癌12 例,高分化腺癌18 例;TNM 分期:Ⅰ期12 例,Ⅱ期23 例,Ⅲ期15例。观察组男23 例,女27 例;年龄40~60 岁,平均(51.23±5.08)岁;病灶位置:回盲部22 例,肝曲12例,升结肠部12 例,横结肠近肝曲4 例;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21 例,中分化腺癌11 例,高分化腺癌18 例;TNM 分期:Ⅰ期11 例,Ⅱ期24 例,Ⅲ期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编号:GYKFJ-0641)。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外科学》[4]中关于右半结肠癌的诊断标准,且经腹部CT、结肠镜检查确诊;(2)首次接受手术治疗;(3)临床分期为Ⅰ~Ⅲ期[5];(4)入组对象及其监护人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腹腔广泛粘连;(2)有既往肠癌病史;(3)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或已经转移;(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5)凝血功能异常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6)术前行辅助放化疗;(7)病灶直径>6 cm;(8)严重营养不良或重度肥胖;(9)合并精神或心理疾患导致依从性低下;(10)伴其他肠道疾病,如肠梗阻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11)有糖尿病病史且抗糖治疗效果差。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行腹腔镜下以SMA 优先入路的右半结肠CME。全麻成功后,取平卧位,双腿分开,颈部上肩托,术中根据情况,调整头高位、右侧高位,在患者脐下4 cm 作切口,置入12 mm Trocar,将腹腔镜置入,探查腹腔并清理,在脐水平线和左腋前线上2 cm 作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并将12 mm 套管置入,于麦氏点作5 mm 切口,置入5 mm 套管作为辅助孔,在右侧腋前线肋下3 cm 和麦氏点作5 mm 切口,置入5 mm 套管作为助手操作孔。全面探查整个腹腔,向一侧牵引横结肠与网膜,小肠拉至左髂区,显露侧结肠、系膜,向上牵拉结肠血管蒂,充分显露回结肠系膜下的褶皱,打开浆膜,探寻Toldt 间隙并向内分离,越过肠系膜上动脉左侧,向上折行至横结肠系膜根部、屈氏韧带右方胰腺前,逐层分离、解剖,清扫肠系膜上动脉的淋巴结,解剖、离断回结肠、中结肠及右结肠动脉,向外、向上扩展Toldt 间隙,解剖Henle 干、支血管,打开胃结肠韧带,分离胃系膜、结肠系膜根部,向右分离结肠肝曲融合筋膜,向下分离、牵拉、游离(顺序按照由上向下、由外向内)至回盲部,充分打开回肠系膜根部,在脐上正中做一切口,进行体外肠切除吻合。

1.3.2 对照组 行腹腔镜下以SMV 优先入路的右半结肠CME。麻醉方式、体位同上,顺着SMV 投影向其根部切开腹膜,对回肠动静脉、结肠中动脉右支及右结肠动脉进行依次分辨、分离、根部结扎切断等操作,清扫淋巴结No.213、No.223,并对SMV 以右的淋巴、脂肪进行清扫,对胃结肠干进行分离后,解剖胃结肠干及分支,结扎、离断副右结肠静脉,游离横结肠系膜右侧,余下操作步骤均与观察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1)术中相关指标:对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阳性淋巴结数目进行记录;(2)术后恢复有关指标:记录术后引流量、首次排气、首次进食、引流管拔除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3)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早期肠梗阻(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切口感染、吻合口瘘(X 线呼造影剂检查)及吻合口出血的发生风险;(4)复发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对纳入对象均完成为期12 个月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23 年1 月,期间每3 个月嘱患者门诊随访,通过肠镜检查患者有无可疑病灶或新发病灶,有即视为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均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

2.2 两组术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长于对照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首次排气、首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术后指标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结束时,对照组出现复发患者9 例,复发率为18.00%(9/50);观察组出现复发患者2 例,复发率为4.00%(2/50)。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7,P=0.055)。

3 讨论

现阶段,CME 为结肠癌的标准根治术,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其强调在腹腔镜下锐性分离结肠壁层筋膜间隙,完整切除系膜根部及其周围的血管、淋巴结等组织,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CME 强调完整结肠系膜理念,并非全新手术方式,该术式可将系膜的前后叶界限明确,对于内侧界并未明确,关于是SMA 还是SMV 中线为内侧界还需进一步证实[6]。其中SMV 是临床常用的右半结肠癌手术入路方式,可有效清除病灶组织,但淋巴结清除效果并不理想[7]。

依据右半结肠癌患者个体病情差异与其恢复需求,手术入路的选择多样,手术入路不同带来的整体获益水平也不尽相同,腹腔镜上动脉入路作为一种新型入路方式,相较于其他入路方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将SMA 作为中心点,遵照淋巴结生理循环规律,对清除回肠动脉根部、右结肠动脉根部、结肠中动脉根部等重要部位的淋巴结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术中通过开放血管鞘来达到裸化血管的目的,钝性与锐性两种分离方式相结合处理肠系膜,再加上肠系膜上动脉前方无血管跨越操作,在整个手术操作中可将对脏器、组织等生理结构的损伤尽可能降至最低限度,这也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基本恢复条件[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长于对照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表明腹腔镜下以SMA 优先入路利于彻底清扫淋巴结,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耗时,但术后引流量较多。分析原因可能为:(1)淋巴结的清扫数量不仅是CME 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腹内淋巴液渗漏决定了术后引流量,其主要与术中清扫范围有关,SMA 优先入路方式清扫范围较静脉入路要大,可增加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清扫数量,彻底清扫淋巴结,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但也会因此增加术后引流量,延长术后引流时间[11]。(2)术中采取钝性、锐性两种方式裸化SMA,找到正确间隙分离系膜,在间隙内开展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减少手术创面渗出具有重要意义[12]。(3)以SMA 优先入路为导向的手术,可最大程度切除病灶组织,减少癌病灶残留风险,对减少术后癌细胞的再次侵害,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13]。(4)对SMA 进行裸化时,可跨越一半无血管区域,在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SMA 周围分布着丰富的组织结构致密淋巴、神经网,相关报告指出清扫SMA 前方淋巴结,易导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等并发症风险升高[14~15]。术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腹腔镜下以SMA 优先入路的CME 并不会增加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复发率为18.00%,高于观察组的4.00%,但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纳入研究样本量不足导致,未来还需增加样本量,开展深入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论,为临床治疗结肠癌及其相关疾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以SMA 优先入路的CME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清扫淋巴结更为彻底,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安全可靠,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肠系膜入路结肠癌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