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维生素C 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

2023-09-02崔一翔马若晨蒋伟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3期
关键词:环磷葡胺腺苷

崔一翔 马若晨 蒋伟峰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商丘 476000)

新生儿窒息发病受围产期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指胎儿出生后1 min 内出现呼吸抑制或无呼吸,其本质为缺氧,已成为儿科危及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该病引发缺氧后会损伤多器官,以心脏较为常见,多表现为心肌损伤。相关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发病率约为78%[1]。心脏为身体重要的器官,心肌组织对缺血、缺氧症状极为敏感,窒息会迅速影响心肌有氧代谢,同时增加无氧代谢,最终导致患儿心肌损伤[2]。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疾病转归。因此,早期防治心肌损伤对控制病情发展尤为重要。现阶段,药物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有效手段,维生素C 可有效修复受损组织,并可发挥抗氧化作用,在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作用[3]。环磷腺苷葡胺常被用于辅助治疗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具有正性肌力、扩张血管等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功能[4]。本研究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者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维生素C 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儿心肌酶谱、心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 例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伤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0 例,男、女分别为23 例、17 例;胎龄32~42 周,平均(38.25±1.02)周;体质量2~5 kg,平均(3.31±0.28)kg;阿氏(Apgar)评分3~7 分,平均(5.01±0.35)分;分娩方式:顺产18 例,剖宫产22 例。研究组40 例,男、女分别为22 例、18 例;胎龄31~42 周,平均(37.96±1.10)周;体质量2~5 kg,平均(3.25±0.30)kg;Apgar 评分2~7 分,平均(4.86±0.40)分;分娩方式:顺产20 例,剖宫产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伦理字202000488 号)。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5]中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伤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确认存在心肌损伤;窦性心动过缓(<100 次/min)或窦性心动过速(>180 次/min);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药物过敏;Apgar 评分>7 分;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感染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纠正循环、通气、镇静、纠正酸碱代谢、营养支持等。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国药准字H20046552)治疗,静脉滴注,每次100~300 mg/kg,1 次/d,连续治疗7 d。观察组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国药准字H20050864)+维生素C(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环磷腺苷葡胺剂量:每次3~5 mg/kg,1 次/d,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症状完全消失,体征及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18 U/L;有效,症状有所好转,体征及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CK-MB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及心电图检查无好转,CK-MB 水平未降低。总有效=显效+有效。(2)心肌酶谱:治疗前与治疗7 d 后,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3)心功能:治疗前与治疗7 d 后,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左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4)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与治疗7 d 后,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经放射免疫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皮肤红肿,计算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CK-MB、CK、cTnⅠ、ICT、ET、IRT、SOD、MDA、AOPP)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谱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CK-MB、CK、cTn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 后CK-MB、CK、cTnⅠ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肌酶谱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心肌酶谱水平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cTnⅠ(ng/ml)治疗前治疗7 d 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CK-MB(U/L)治疗前治疗7 d 后CK(U/L)治疗前治疗7 d 后4040 t P 189.56±28.64201.26±30.241.7770.08075.36±15.47*26.35±6.29*18.5610.000810.25±103.52809.67±101.720.0250.980223.34±41.24*102.36±29.61*15.0710.0001.61±0.351.67±0.280.8470.4000.15±0.08*0.05±0.02*7.6700.000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ICT、ET、IRT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 后ICT、IRT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ET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ICT、IRT 水平低于对照组,E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ms,±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IRT治疗前治疗7 d 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ICT治疗前治疗7 d 后ET治疗前治疗7 d 后4040 t P 44.25±3.5945.16±3.171.2020.23339.56±2.15*36.25±3.02*5.6470.000162.35±20.55162.49±20.380.0310.976169.36±21.49*180.22±21.91*2.2380.02852.36±5.2052.73±5.670.3040.76248.56±4.16*41.35±3.90*7.9970.000

2.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SOD、MDA、AOP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 后SOD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MDA、AOP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7 d后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对比(μmol/L,±s)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对比(μ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AOPP(μmol/L)治疗前治疗7 d 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SOD(μg/ml)治疗前治疗7 d 后MDA(μmol/L)治疗前治疗7 d 后4040 t P 30.25±4.0730.85±3.860.6770.50141.33±3.08*56.34±4.27*18.0310.00012.36±1.1912.58±1.920.6160.5407.15±1.50*3.25±0.77*14.6290.0008.36±1.618.88±1.051.7110.0915.33±1.57*2.06±0.34*12.8740.000

2.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7 d 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极易引发多器官损伤,主要核心问题为缺氧。相关研究指出,窒息程度越重、缺氧时间越长,患儿心肌损伤程度越严重[6]。因此,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可有效改善疾病转归。心肌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主要通过游离脂肪酸分解获得能量,在缺氧情况下,脂肪酸分解受阻,仅能依靠糖原分解获得能量,而糖原在无氧状态下分解会引发酸中毒,进而减少环磷酸腺苷(ATP)产生[7]。细胞能量代谢异常,会影响细胞膜钙泵功能,增加细胞内钙离子产生,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并且,低氧环境下体内脂质过氧化物酶与氧自由基会迅速增加,严重损坏细胞膜结构,导致心肌酶、肌钙蛋白流入血液,使其血清浓度升高。因此,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多存在心肌酶谱活性增加现象,有效降低该病患儿心肌酶谱活性对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酶谱血清因子在生理状态下外周血内含量较低,当机体出现缺氧、缺血症状时,血清因子会突破心肌细胞释放进入外周血,故该指标常被临床用于评估心肌功能[8]。CK 为辅助诊断指标,CK-MB 为心肌特异性酶,cTnⅠ为心肌特异性产物,三者常被联合用于诊断心肌损伤[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 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CK-MB、CK、cTnⅠ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CT、IRT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ET 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ICT、IRT 水平低于对照组,ET 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维生素C 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改善心功能,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分析其原因为:(1)维生素C 属于抗氧化药物,可有效清除并中和氧自由基,在抑制缺氧受损细胞释放组胺及自由基方面作用显著。静脉滴注治疗可有效抑制过氧化,减少致炎因子释放超氧化物自由基,进而改善因缺血-再灌注引发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起到保护心肌细胞作用,改善心功能[10]。此外,该药物还可参与机体羟化反应,有助于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细胞水肿状态,优化机体微循环状态,促进心肌细胞修复[11]。(2)环磷腺苷葡胺属于非洋地黄类强心药物,主要成分包括ATP 与葡甲胺。葡甲胺可提高环磷腺苷(cAMP)脂溶性,还可抑制cAMP 降解,有助于cAMP 充分发挥生理作用[12]。cAMP 广泛分布在机体内,主要由ATP 代谢产生,具有调控多种细胞功能活动作用。cAMP 与钙离子均属于心肌细胞代谢的“第二信使”,对心肌舒张与收缩过程具有相互协调与制约作用;cAMP 还可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从而调节心肌细胞收缩功能[13]。而当钙离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激活磷酸二酯酶,从而减少cAMP,细胞内钙离子会随着cAMP 减少逐渐排出,完成心肌收缩周期。新生儿窒息时会影响ATP 合成,进而减少cAMP,影响心肌收缩,引发心肌损伤,故采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主要原理为通过补充外源性cAMP,发挥治疗效果,缓解心肌缺氧状态,促进心功能恢复[14]。

氧化应激学中认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机体组织细胞会生产大量氧自由基、氧代谢产物。SOD 作为清除自由基酶,其水平可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MDA 为典型的氧化应激产物,其水平与过氧化程度、氧自由基数量呈正相关;AOPP 主要由蛋白质氧化应激后生成,其水平可反映蛋白氧化状况[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7 d 后SOD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MDA、AOP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维生素C 治疗还可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有利于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其原因可能与两种药物发挥保护心肌细胞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有关。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行更深入研究。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维生素C 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肌酶谱与氧化应激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环磷葡胺腺苷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HPLC-ELSD法测定注射用福沙匹坦二甲葡胺中葡甲胺含量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减少输注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的措施及效果观察
腺苷对人Müller细胞MMP-2和MMP-9 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