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芦瑶族乡罗汉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23-09-02农代国
农代国
(荔浦市蒲芦瑶族乡农业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荔浦 546605)
罗汉果为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又被成为“拉汗果”“神仙果”等,是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食药两用的名贵中药材,据记载,中医使用罗汉果治病已有300 年的历史,罗汉果具有止咳、清肺、祛痰、缓减便秘等功效,常年吃罗汉果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罗汉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还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三菇贰类甜味素、糖分等营养成分,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保健食品之一[1]。罗汉果在蒲芦瑶族乡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蒲芦瑶族乡的农业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20 年,蒲芦瑶族乡种植罗汉果近66.67 hm2,总的经济收益为550×104元,实现了人均罗汉果收入530 余元。2022年,全乡罗汉果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66.67 hm2,罗汉果产业已成为蒲芦瑶族乡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2]。
为了稳定蒲芦瑶族乡罗汉果的产量和质量,提升罗汉果种植的经济效益,保障罗汉果种植户的收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从选地、品种选择、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罗汉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选地
选地作为罗汉果生产的第一环节,对于罗汉果的稳产、丰产有着重要的作用。罗汉果适宜种植于土壤肥沃、含有较多腐殖质且墒情较好的轻壤土或砂壤土中。砂土或黏土中的罗汉果容易受到根线虫的为害。山区丘陵地带和较为干旱的土壤应选择坡度<45°,土壤层深、肥沃,背西向阳的地方种植罗汉果。水田应选择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种植罗汉果。
2 品种选择
罗汉果品种较为繁杂,目前蒲芦瑶族乡主要种植的罗汉果品种有青皮果、冬瓜果、茶山果等。最适合蒲芦瑶族乡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罗汉果品种为青皮果、长滩果、拉江果。
3 种苗选择
在蒲芦瑶族乡罗汉果种植过程中,农户们以种植扦插营养杯苗为主,还有部分农户会选择组培苗。种苗要求高度为10~15 cm,具有良好的根系,营养杯要完好无损;茎秆健壮,叶片宽大肥绿、无病虫害;雄性植株应选择开花早、花粉多、花期长的建壮苗。罗汉果苗木的比例应控制在100∶1,也就是100棵雌性罗汉果苗要搭配1株雄性植株。
4 适时种植,合理密植
种植时应综合考虑土壤条件、繁殖方法等指标,实践经验证明,组培苗要比扦插苗长势更好,所以组培苗的行距应大于扦插苗。一般栽植株行距有160 cm×400 cm、170 cm×400 cm、200 cm×300 cm 等几种,干旱地块、坡地110 株/0.067 hm2,水田100株/0.067 hm2。
蒲芦瑶族乡罗汉果以3 月中旬—4 月中旬种植为最佳,此时气温稳定在15℃,要选择阴天或下午种植。同种苗归于同一地块,方便日后管理。栽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保障幼苗的成活率。
5 搭棚拉网
罗汉果种植棚最好在种苗种植前搭好,棚的高度定为1.8 m,可选择木头、水泥柱等为桩,桩距200 cm×400 cm左右搭棚,立柱使用量为100 根/0.067 hm2左右。用铁丝将桩柱固定,最后要将罗汉果专用网铺好并固定。
6 引苗上棚,选留主蔓
在种植罗汉果苗后,观察罗汉果的新芽,当其涨到15 cm时,就可以选择一枝长势较好的蔓梢作为主蔓,并将其引上棚。用绳子将主蔓固定在立竿上,隔3~5 d 抹1 次侧芽,以便主蔓快速生长上棚。
7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为了保证罗汉果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合理的修剪技术能提高罗汉果生产的经济效益。罗汉果主蔓上棚后长出6 片叶时即可打顶,留3~4 片叶,培育一级侧蔓,一级侧蔓留两枝,等到一级侧蔓长至6~8 片叶时打顶促发二级侧蔓,二级侧蔓留6~8 枝,如果二级侧蔓来籽少或不来籽,继续打顶促发三级侧蔓。同时,无果枝、重叠叶片、细弱枝病虫老叶等都需处理,减少争水争肥,提高罗汉果的光合作用水平,保障罗汉果产量,均匀枝蔓的走向呈扇形分布。
8 施肥管理
8.1 基肥
罗汉果种植生产中,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其他肥料为辅。每株罗汉果可施入3~4 kg 农家肥、1~1.5 kg 商品有机肥、0.3 kg 硫酸钾复合肥、0.3 kg 钙镁磷肥、5~10 g 硫酸锌、大粒硼等作基肥。
8.2 催苗肥和壮果肥
幼苗期追肥主要是促进苗迅速生长上棚,施肥以含氮量高的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水肥为主,离根部10~20 cm,少量多次施用,防止肥害伤根。种苗后7 d,淋腐熟稀粪水或花生麸水+45% 硫酸钾复合肥(0.2%)稀肥水,或黄腐酸钾3 000 倍液,每株淋1 kg,苗高30 cm 左右时淋稀粪水,或者用45%硫酸钾复合肥兑成0.5%稀肥水每株淋1.5 kg。罗汉果主蔓上棚前及时追施壮苗肥。可用17∶7∶17复合肥兑水稀释为1%~1.5%淋施,5~7 d 淋1 次,连续淋3 次。主蔓上棚后到点花期间继续淋施1~3 次促花肥,可用12∶8∶22 的高钾复合肥,兑成0.5%稀肥水每株淋施1.5 kg,促进罗汉果花芽分化、早来籽开花结果,保证正常肥水。施好壮果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开花结果期需多磷、钾,在植株开花结果后20 d 及时追施壮果肥,每株半圆型追施高钾复合肥(N∶P∶K为12∶8∶26)0.1~0.2 kg。授粉后30~35 d、50~55 d,每株各施高钾复合肥0.2~0.25 kg,施肥量要根据罗汉果挂果数量而定,挂果多的多施,挂果少的少施。
8.3 催蔓肥
在第一批授粉花坐果后,此时罗汉果的主枝对营养成分的需求量较大,可适量增加催蔓肥,促进新蔓的萌发。在8月下旬,用2%硫酸钾复合肥(17∶17∶17)兑水淋施,每株淋1.5~2 kg,隔4~6 d再淋1次。
9 人工授粉
罗汉果植株为雌雄异株,所以需要人工授粉来保障罗汉果的产量,需要在晴天的7时—11时、16时—18时,或阴天的8 时—17 时,将雄花花粉涂抹于雌花中。一般每朵雄花可供10朵雌花授粉。
10 浅耕除草
蒲芦瑶族乡4 月—7 月下雨天气较多,一般在雨后浅耕除草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减少杂草和罗汉果争水争肥,一般前耕除草2~3 次。9 月后雨水较少,枝蔓长满棚后就不用除草了。
11 水分管理
蒲芦瑶族乡罗汉果刚种植后,需要保证根部的土壤湿润,不能有积水。花期和结果期也要保证土壤湿润,发现干旱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可漫灌,容易引发病虫害。
12 病虫害及防治
12.1 病害
12.1.1 花叶病毒病
花叶病毒病是对罗汉果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6 月—9 月发生,连续3 d 33℃的高温天气时发生最严重。种植前应对土壤和苗木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水肥管理,可减少病害的发生。也可采用质量分数20%的细胞分裂素800 倍液+3%氨基寡糖1 000 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1 000~1 200 倍液+0.3%磷酸二氢钾兑水喷雾进行防治,每5~7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3~4 次。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还可选用病毒A、甲·嘧链蛋白、氯嗅异氰尿酸等。
12.1.2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尤其是连作的地块最易发生。在罗汉果种植前翻地晒土,可以将土壤中的虫卵杀死,有效防治其发生。也可在罗汉果种植后的5~15 d,喷施含量5%的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00~800倍液,并浇水1 kg/株。
12.1.3 白绢病、根腐病
白绢病、根腐病发生在每年的4 月—7 月,主要为害罗汉果的根部。可在5月中旬刨土进行晒根,同时施用少许石灰,可降低病害发生率。可采用含量70%的噁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过氧乙酸800倍液、五氯硝基苯800倍液灌根防治,4月底开始用药,7~15 d喷1次,连续3~4次。
12.1.4 疫病、霜霉病
疫病、霜霉病在每年的9 月—10 月中旬发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叶片腐烂,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影响罗汉果产量和质量。可采用含量25%嘧菌脂悬浮剂或72.2%霜脲锰锌可湿性800 倍液、44%精甲·百菌清悬浮剂600 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12.1.5 炭疽病、叶斑病
炭疽病、叶斑病在生长的中后期发生较多,可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药剂防治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者45%咪鲜胺水乳剂2 500倍液喷雾。
12.2 虫害
12.2.1 象甲虫
象甲虫对罗汉果的幼苗有较大危害,可采用质量分数5%的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1 0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
12.2.2 青虫、夜蛾虫
青虫、夜蛾虫在罗汉果的全生长期都有发生,可采用苏云金杆菌8 000 IU/mL 1 000 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等1 000~1 200倍液等喷雾进行防治。
12.2.3 蚜虫
蚜虫在罗汉果的生长前期和中期为害较重,可采用质量分数60%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 000 倍液喷雾进行防治;也可在每0.067 hm2田块中布置40 cm×24 cm 的黄板20 片左右进行物理诱杀。
12.2.4 果实蝇
果实蝇主要发生在8 月—10 月为害罗汉果果实,可采用质量分数5%的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或2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 000~1 2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13 采收
罗汉果果实在授粉后70~80 d 成熟,表现为果皮青硬、颜色变为黄绿色,果柄变黄。罗汉果最好采取分批次采收的方法,保证成熟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