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口县长塘瑶族乡瑶族“棕包脑”舞蹈考察记
2017-12-11周晓岩
周晓岩
摘要:“棕包脑”是瑶族人民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湖南省洞口县瑶族乡,每年正月十四、十五日进行表演,历史悠久,迄今为止仍在民间流传。“棕包脑”表演的是古老的神话故事,山神送吉祥、财神送宝之类,寄托着瑶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其不仅是瑶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且已成为瑶族文化的重要符号。本文是对洞口县瑶族乡“棕包脑”舞蹈的初步考察,记录洞口县瑶族乡“棕包脑”舞蹈的生存现状与传承情况。
关键词:瑶族乡 “棕包脑” 祭祀舞蹈 田野考察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092-04
一、洞口县长塘瑶族乡概述
瑶族是湖南省人口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兄弟民族。1956年10月,洞口县长塘瑶族自治乡宣告成立,迄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长塘乡位于湖南省洞口县西部,地处雪峰山腹地,总面积约26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9000人,居住着瑶、汉、苗、侗、回等几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4%,自然资源丰富,景色怡人,堪称一方风水宝地,旅游揽胜的绝好去处。
邵阳地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民族音乐资源丰富、地方性色彩浓郁。“棕包脑”舞蹈承载了瑶族音乐、舞蹈、宗教、民俗等多项内容,2006年,“棕包脑”舞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对“棕包脑”舞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2017年春节期间,笔者专程前往洞口县瑶族乡,进行有关民族音乐的田野调查,正月十五日,观摩了民间“棕包脑”舞表演,并采访了几位民间艺人。下面,笔者将亲眼见到的“棕包脑”舞表演情况,以及所了解到的传承情况,做一简要报告。
二、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粽包脑”舞蹈个案研究
2017年农历正月十五(公历二月十一日),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的山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棕包脑”舞蹈表演。“棕包脑”是当地瑶族传统的民间祭祀舞蹈,据当地的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个瑶族青年,母亲被山里的怪兽虏去。青年为了搭救母亲,勤奋练武。有一天,青年戴上棕树叶制作的面具,上山寻找怪兽,终于将其制服,救出了自己的母亲。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一带的民间舞蹈“棕包脑”,便是根据上述民间传说演化而来。据《洞口县地方志》记载,每年正月十四、十五两日在瑶族乡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棕包脑”舞蹈表演。
(一)缘起——好奇使然
2016年7月,笔者供职邵阳学院之后,为了了解当地民间音乐的相关情况,曾几次对洞口县进行田野考察。2016年8月12日,第一次来到洞口县档案局,向工作人员了解一些当地的民俗及民间音乐情况。笔者了解到,当地瑶族乡每年都要表演一种祭祀舞蹈——“棕包脑”,而且该舞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信息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2007-2010年,笔者曾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祭祀舞蹈“查玛舞”,做了连续三年的田野考察,因此,听到当地也有祭祀舞蹈表演,甚是欢喜,决定进行实地采访,一探究竟。
从长塘乡采访回来,笔者立即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棕包脑”舞蹈的文本记载。洞口瑶乡的民间舞“棕包脑”已经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湖南卷”中对“棕包脑”祭祀舞蹈从“概述”“造型、服饰、道具”“动作说明”“场记说明”四个部分都有详细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祭祀舞蹈“棕包脑”,曾经在国内外舞台上进行表演,为瑶族乡赢得了荣誉。那么,“棕包脑”舞今日的发展状况如何?传承与保护状况又怎样呢?为了更好地进行考察,笔者决定不回家过年。确实,每年一次的大规模祭祀活动中,瑶族山民才表演“棕包脑”舞蹈,机会怎能错过,必须安心坐等洞口瑶族乡!2017年正月十四、十五两日,笔者带着疑问与好奇之心,终于看到了这个神秘的“棕包脑”祭祀表演。
(二)换装——身份转换
2017年春节刚过,笔者就已经对“棕包脑”舞蹈考察事宜联系妥当。据了解,今年的表演是在正月十五那一天。笔者于正月十四日准时到达洞口县,在当地非遗中心朋友的帮助下,联系到了长塘乡老艾坪村的村长,与村长约好第二天考察的具体时间、地点后,笔者提前赶到到老艾坪村,了解第二天表演的具体事宜。
2017年正月十五的早上7.05分(比约好的时间早了近一个小时),笔者已经到了村长家房屋外,开始调试采访的设备。
7时27分。
笔者在屋外静静地等待,村长爱人看到了,便热情的将笔者请进家里,与家人共进早餐。早餐是酒酿、自制米饼、腊肉、腊肠等。此时,村长去祭拜“棕包脑”已故的前四代师傅。祭祀仪式,只有村长一人。
7时46分。
村长回来了,与我们一起用过早餐,开始做“粽包脑”表演的各项准备。据村长介绍,参加“粽包脑”表演的人员,8时整在村长家屋外集合。
第一个来到村长家的“棕包脑”舞者是参加今年表演的成员之一,他身着瑶族传统布褂、裤脚边上刺绣花纹的直筒裤子;头戴棕树叶片缝制的“棕包脑”面具、手持一米出头、直径4-5厘米齐眉长的木棍,先做行了送财神的“棕包脑”表演。表演完毕,拿上村长赠送的米饼等食物,在院子里等待其他“棕包脑”舞者的到来。老艾坪村“粽包脑”表演队的成员只有8-9位,人员数量很少的原因,一是选择“粽包脑”传承人的条件很高,候选人必须要尊老爱幼、人品端正、家庭和睦、还要有奉献精神,二是现如今的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赚钱,很少呆在家里,所以愿意学习“棕包脑”的人也越来越少。
8时05分。
“棕包脑”舞队八位成员全部到齐。村长本人是“棕包脑”祭祀舞蹈的领队,也是“棕包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五代传承人。成员们都已经到齐,村长开始布置任务,说明今天的表演路线等相关事宜。简短碰头结束,大家各自散去,开始换服装。据村长介绍,他们换服裝是要到山上,或者屋子后面等比较隐蔽的地方,绝不可以让别人看见,而且换好服装后,尤其戴上棕片缝制的面具后,村民们便是“财神”的化身,绝不能与人有语言的交流了。棕树叶面具即是人、神身份转换的重要标志,他们的观念里,戴上面具即为“神”,摘下面具便是人——普通的瑶族群众。
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彼此之间也不交流。音色是每个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别人可以通过音色辨认出舞者的身份。所以,“棕包脑”表演者戴上面具后,一律严格禁声,表达对神明的敬畏,表明人格已经出离,不是人们熟悉的某个人,正是通过禁声的重要条件,达到区分人神界限的目的,保持着“棕包脑”舞蹈神秘、神圣的古老传统。“棕包脑”舞者的棕树叶片面具、传统的瑶族服饰、以及腰间所系的常青藤枝条等,都是“棕包脑”神格身份的象征符号,人神身份转换与区别的重要标志。
(三)表演——替“神”司职
“棕包脑”表演的成员们,迅速地换完服装后,到村长家院子集合,等待出发。今年的表演路线是走老艾坪村和长龙村。八位表演者挤在一辆农用三轮车的拖车上,朝着长龙村方向开去。笔者和妇女主任,还有一位女研究生,乘坐另一辆三轮车紧跟其后。大约走了十几分钟的山路,便到了长龙村头。三轮车停下来,“棕包脑”表演者们开始整理道具和服装,做好进村表演的准备。
跟随“棕包脑”进村子时,正好迎面走来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笔者与大爷打招呼问候,大爷很热情的驻足、抬手友好的回应问候。
“大爷,您知道从那边走过来的那些人是干啥的吗?”笔者指着远处走来的“棕包脑”队伍问老人家。
“那是‘棕包脑呀!来送财神的!每年过年他们都来。”老人家腼腆的笑着回答说。
长龙村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瑶寨——楠山,里面住着十几户人家,寨子里面的房子基本上都保留着原貌。
8时47分,“棕包脑”舞者们已经准备好,在楠山寨子外开始表演。此时,寨子里的人们也都闻声出来观看“棕包脑”表演。
1.敬财神:村寨广场上的表演
楠山村寨的中部、楠山寨子的外面广场上,“棕包脑”舞者们开始敬财神的表演。他们七个人围成一个圆,中間有一个人进行单人表演。中间的那位表演者,手持齐眉棍、双腿岔开比肩宽、呈外八字蹲马步、时而深蹲、时而一条腿斜蹲、一条腿伸向斜前方,双手举过头顶挥舞齐眉棍、指向左斜方、右斜方。围成圆圈的舞者们,则左手自然下垂在身体左侧,右手持齐眉棍,在身体的右前方敲击地面,始终是 “× × ×”的节奏。
接着是双人表演。四个人分成两组,做双人表演。两个人用齐眉棍对打,主要动作就是进攻与防守,腿上动作以马步为主,双手紧握齐眉棍,时而进攻、时而退守,持棍向前、左低右高、左高右低,周而复始。
表演结束,舞者拍成一队朝着楠山寨子走去,准备挨家挨户地送财神了。
2.送财神:寨子内的表演
9时01分。
“棕包脑”舞者们走进山脚下的古老的寨子,向寨子中的人家送“财神”。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寨,整体呈正方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房子,房屋为木质结构,门楼的雕刻都保持着原样,残缺的图文诠释着古寨的沧桑。我们跟着“棕包脑”舞者们走进古寨,最先来到大院子靠南边的人家门口。从南边的房屋内走出来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手里端着茶盘,上面放着糍粑、水果,笑着出来迎接“财神”,嘴里念叨着:“棕包脑”来了,财神爷来了!
瑶家将“棕包脑”视为吉祥的象征。每当“棕包脑”舞队到了家门时,男女老少都出来热情接待,口称财神爷来了!而“棕包脑“并不答话,左手提棍,伸出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做一圆形,做几个手势,示意要粑粑。这时老奶奶便说:“要粑粑可以,请你耍套棍好吗?”“棕包脑”舞者点头答应,于是踏进堂屋,耍起棍来表演了一套单人动作。这位“棕包脑”耍棍子结束后,分别朝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双手伸直,举棍于胸前,面对隐形的财神,作九十度的深鞠躬,为这家的主人迎来了四面八方的财神。四面拜完,迎神结束,出门回到“棕包脑”的队伍中。此时,主人加倍的赠送粑粑,以表酬谢。很快在古寨表演完毕,古寨送财神仪式结束。
“棕包脑”简单、神圣的动作,主人的喜悦之情,真实地表现了人敬神,神佑人的关系。神与人的真诚交流,全靠肢体动作与眼神来完成,没有语言和其他声音,这也算是“棕包脑”祭祀舞蹈的特色之一。
9时25分。
“棕包脑”舞者们离开古寨,朝着半山腰的几户人家走去。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里有老人家的家庭,对“棕包脑”了解很多,并且愿意迎接“棕包脑”。但那些与老人分开生活、或者已经没有老人的家庭,则对“棕包脑”的了解很少,有的根本就不了解。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呆在寨子里,很多人都跑到广州、深圳等城市去打工谋生,他们只有过年时才回到寨子,过完年早早的又回到打工的城市去赚钱。难怪,寨子里有很多家的门上落着锁。正如村长所说,现在“棕包脑”传承很艰难,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认为学习“棕包脑”没有什么用,出去打工赚钱更实际。其实,全省很多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也是“棕包脑”舞蹈传承面临的尴尬局面。
3.财神退:表演队伍撤离
9时47分。
“棕包脑”舞者们继续到半山腰的人家送财神。连续四、五户人家都大门紧锁,院子里一片静悄悄,外面也没有见到溜达觅食的鸡鸭,显然,寨子里的村民要么过完年都出去打工了,要么就是搬到城里居住了,很少回来居住村里的房子。“棕包脑”舞者们在长龙村转完了一圈,预示着“送财神”的活动已经完成,“棕包脑”的表演也就结束了。
10时06分。
“棕包脑”舞者队伍下山,回到老艾坪村,准备为自己村子的人家送财神、送吉祥。这种由远而近,由外到内的路线图,笔者认为是非常合理的。
三、“棕包脑”——祭祀舞蹈的“活化石”
笔者认为,瑶族“棕包脑”舞蹈,带有原始舞蹈的鲜明特点。首先,从其佩戴棕树叶子制作的假面具来看,无疑是古代“傩”的遗存,属于萨满教巫舞系统,总体上看,似乎与湖南湘西土家族的祭祀舞蹈“茅古斯”有些相近。其次,从其题材内容上来看,“棕包脑”舞蹈曲折地反映着氏族部落时代的“抢婚”习俗。北方游牧民族的英雄史诗里,被抢的往往是部落可汗的妻子,“棕包脑”中被抢的则是青年的母亲,但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氏族部落“抢婚制”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的歌舞表演中,早就有类似内容。例如,唐代的歌舞戏“钵头”,又作“拨头”,就是表现“杀虎报仇”的故事。据《乐府杂录》:“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①胡人后来找到那只猛虎,便与虎格斗,终于把虎杀死,替父亲报了仇。由此可知,瑶族“棕包脑”舞蹈,远在唐代即已有其踪迹可寻,堪称源远流长,对于研究湖南少数民族的古代舞蹈史,具有不可取代的资料价值。
四、“棕包脑”舞蹈的艺术价值分析
古代原始艺术——包括原始舞蹈在内,带有古朴幼拙,简洁狂放之美,因此,我们不可以用今天的流行艺术审美标准来衡量。“棕包脑”这样的原始舞蹈,虽然不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但其“活化石”般的文化內涵,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伦理道德价值
“棕包脑”的主旨是宣扬“孝道”,属于带有祭祀性质的民俗舞蹈。据民间传说,古时有一位瑶族青年,认真习武、头戴面具、上山从怪兽那里救出母亲,这一感人的故事流传至今,广为人知。“百善孝为先”,“棕包脑”宣扬瑶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使之在瑶族村寨中代代相传。特别是对“棕包脑”传承人高尚品德的要求,更体现了瑶族村民的德操,对教化瑶族民众继承传统、发扬美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瑶族民众良好民族风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符合现今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艺术功能价值
“棕包脑”舞蹈作为一种集仪式、舞蹈、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齐眉棍敲击的节奏贯穿始终,引导舞蹈表演,控制舞蹈速度和动作的变化。通过约定俗成的舞蹈动作表达拜神、送神的过程。“棕包脑”舞蹈表演过程,只有齐眉棍敲击出来的声音,构成固定的节奏型,表现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单人、双人表演不同的舞蹈动作,表达请神、敬神、送神的仪式过程。节奏与舞蹈动作的紧密结合,营造出仪式中各个环节的气氛,同时也诠释了“棕包脑”舞蹈要表达的送财神的含义。
(三)审美价值
“棕包脑”祭祀仪式及其舞蹈,集中展现出瑶族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首先,从精神文明方面来看,民间故事演变而来的“棕包脑”舞蹈,传递着“孝道”之美,走村串户送财神的“棕包脑”舞者们,传递着博爱之美。“棕包脑”舞者所到之处,受到村民热烈欢迎,体现着瑶乡“和谐”之美。其次,从物质文明方面来看,“棕包脑”舞者穿着的是瑶族传统服装,制作工艺精湛,民族特色浓郁,堪称是瑶族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服侍饰都是瑶族妇女手工缝制的,从裁剪、缝制到精心刺绣,处处体现着瑶族妇女心灵手巧、勤劳贤惠之美。至于主人迎接财神时所赠送的糍粑等食品,则体现着当地人的饮食文化之美。可以说。“棕包脑”舞蹈从内容到形式,构成瑶乡山区一幅美的图画。
五、“粽包脑”的现代传承的思考
笔者对“棕包脑”舞蹈进行两天的跟踪考察后,产生了如下几点想法。湖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棕包脑”舞蹈,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上、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令人鼓舞。然而,笔者觉得当前“棕包脑”舞蹈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是如何进行抢救,使之避免走上失传道路的问题。瑶乡政府、甚至到村政府,应该尝试寻找多样化的发展道路,解决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寻求适应当代生活的发展道路,才是长期保存“棕包脑”舞蹈的关键所在。
根据笔者调查的实际情况,长塘瑶族乡作为“棕包脑”的发源地与重要传承基地,寻求更多的发展出路才能保障这个千年乐舞世代相传,永不消亡。但是,如何传承?如何让更多的瑶族民众自觉的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呢?就此问题,笔者有如下思考:
首先,村、乡、县等各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全民参与。例如,做出专项预算,让所有参与传承的村民在经济上得到一些补助,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其次,每年举办固定的培训活动,放在农闲、过年前后的时间。没有生产压力的时间段里,鼓励大家学习传统文化,既可以丰富瑶族村民的农闲生活,又可以促进民族遗产的传承。平日学习形成习惯,遇到节庆等重大活动,很容易组成表演团队。
再次,传承要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大凡保护非遗工作做得好的地区,民俗、民歌、民族语言都是从孩子抓起的。例如,村里有自己的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孩子不仅要学习其他公立幼儿园所有课程,更重要、更有特色的是可以学到生活中常见的生产工具的功能、民族食品的制作、民俗礼仪、民歌与民族舞蹈等,几乎涵盖本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那么,在瑶乡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种比较成熟、又很受欢迎的模式呢?是不是可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课堂加入民俗文化课程,培养孩子们民族意识,培养他们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呢?笔者觉得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最后,还要寻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点,让更多的其他民族民众也能够看得懂、也能够知晓这种传统文化。那就要考虑怎样讲传统舞蹈改编成现代舞台剧目,可以以舞剧的形式讲述、宣传民族传统文化。
注释: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年版,第152页。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