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2023-09-02邵燕蓉杨桂英林嘉鳞
邵燕蓉, 杨桂英, 邵 阳, 林嘉鳞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 江苏 无锡, 214072)
髋部骨折根据发生的位置可分为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闭合/开放复位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1]。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案,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若未采取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2], 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高效且合理的护理方法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至关重要。“刘氏骨伤”疗法以其内服方剂“刘氏正骨方”、外敷药“消肿膏”、熏洗药“和伤散”以及“三指按摩”手法、“塑形纸质支架甲板固定”等治疗方法为特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是享誉已久的传统伤科治疗方法。本研究将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刘氏骨伤”疗法中的“和伤散”熏洗法和“三指按摩”手法应用于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髋部骨折且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男9例,女49例; 年龄66~93岁,平均(75.24±7.46)岁;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2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14例。观察组男11例,女47例; 年龄65~93岁,平均(73.36±6.95)岁;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1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 ①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部骨折者; ② 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接受关节置换术或内固定术治疗者; ③ 神志清楚且生命体征稳定者; 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 ① 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脏器功能障碍或功能严重不全者; ② 既往有诊断明确的血栓病史者; ③ 近1个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激素或抗凝药物者; ④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或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 ⑤ 有病理性、陈旧性骨折者; ⑥ 合并有髋部以外部位骨折者; ⑦ 依从性差,治疗中途脱离者。排除急性动脉栓塞、急性淋巴管炎、丹毒、原发性盆腔肿瘤、小腿损伤性血肿、小腿肌纤维组织炎等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①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② 对患肢髋关节进行制动,适当抬高患肢(15~30°),以增强血液回流; ③ 记录24 h引流量,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当出血逐渐停止时,应尽早报告医师拔除引流管; ④ 每日保证至少翻身10次、坐起或转移,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以促进下肢血运; ⑤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下肢关节及肌肉锻炼,术后下肢感觉恢复后进行踝关节、趾关节的屈伸练习及股四头肌锻炼,协助患者锻炼,嘱患者每日锻炼2组,每组60次; ⑥ 所有患者于术后1周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床行走, 3次/d, 5 min/次左右; 术后2周行走时间延长至15 min/次; 术后3周延长至30 min/次,直至达到日常行走标准; ⑦ 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将上述护理方案充分告知患者及陪护,并阐明其对康复的意义,协助患者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鼓励其坚持锻炼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护理。①“和伤散”熏洗: 药物组成为鸡血藤30 g、川乌30 g、桂枝30 g、草乌30 g、五加皮30 g、铁苋30 g、威灵仙30 g、石菖蒲30 g、海桐皮30 g、地骨皮30 g、甘松30 g、山奈30 g、路路通30 g、野桑枝30 g、积雪草30 g。将上述药材研成粉末,取药粉20 g, 用1 200 mL沸水冲和搅拌,静置至水温为40~50 ℃时,除去沉淀在底部的药渣[4],毛巾在药水中浸湿后平铺于患肢正面大腿下1/3至足踝处,每次洗焐30 min, 1次/d。② 刘氏“三指按摩”手法: 上述药巾铺于患者下肢20 min后,操作者隔药巾于患肢行如下手法,用食指、中指指腹紧贴患肢正面,自下而上按直线滑动按擦,手法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操作有节律,开始时轻,中间轻重交替,结束时轻[5], 按擦10 min, 30次/min, 1次/d。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1天凝血指标,主要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2) 统计2组患者术后第11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所有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所有症状和指标: ① 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浅静脉怒张和Homans征阳性; ②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旅行、血栓形成倾向、既往静脉血栓栓塞史、妊娠等; ③ 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血流图和静脉造影等可以确诊; ④ 急性期血浆D-D水平高于健康人群。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凝血指标
观察组D-D、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APTT、P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16例患者中, 9例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包括观察组患者1例(1.72%), 对照组8例(13.79%)。对照组未发生血栓50例(86.21%), 观察组57例(98.28%)。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局部疼痛、肿胀以及皮肤出现发红、青紫或花斑样改变,若不及时处理,会出现腿部疼痛、压痛、腿部疲劳、持续肿胀、红斑、色素沉着或溃疡等症状[6]。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血液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如瘀血或乱流)和内皮损伤[7]。髋部骨折手术会引起血小板黏聚力增强,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中麻醉药的使用使周围静脉流速减慢,术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使血流滞缓,并且手术也会造成静脉壁损伤[8]。目前,西医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抬高患肢、下肢关节运动、肌肉锻炼、局部肌肉按摩等,但护理后依然有部分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9-10]。采用设备协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包括采用充气装置间歇性对下肢静脉进行挤压,采用康复器械协助下肢功能锻炼恢复等,但是存在设备迁移和使用复杂且繁琐、设备费用高、设备体验感较差以及使用设备会造成出血量增多等缺点[11]。
中医对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治疗早就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中医古籍文献记载的“股肿”“脉痹”等均是古代中医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各个朝代的医家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曲张、局部肿胀伴有发热、肢体疼痛等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治疗以及归纳与总结[12]。中医将本病的发病机制归纳为气血亏虚、瘀血阻络,患者术后血溢脉外,聚而致瘀,术后患者元气损伤,气血虚弱,气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加重瘀血。因此应该着重益气、活血、化瘀[13]。现代中医学对此病的认识也有继承和发展,已发布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血瘀湿重、脾肾阳虚3个证型[14]。近年来,中医护理在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应用上卓有成效。孟相茜[15]研究发现,穴位按摩和情志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作用显著; 吕晓霞[16]证实了中药熏洗剂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常规护理联合中药方剂、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护理均证明,其能够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7-18],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具有成本低、便捷、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刘氏骨伤”疗法秉承中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刘秉夫的临床经验,包含多种独特方药及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效果甚佳。本研究将“和伤散”熏蒸法及“三指按摩”手法应用于术后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D-D、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APTT、PT均长于对照组,表明其活血祛瘀、预防血凝效果显著。“和伤散”方中鸡血藤活血通络,甘松理气止痛,桂枝温通经脉,全方以去瘀散寒、温经通络为主,熏蒸法的给药方式可以通过水的温热、药性的刺激促使局部血液循环[19],加之采用“三指按摩”手法在患肢自下而上沿直线滑动按擦,能够舒筋通络,同时促进药物吸收。本研究中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护理方法能够预防血液凝聚和血栓形成。“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护理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凝血指标,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