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制造模式下的产品原型设计方法

2023-09-01李盈杨洪君

设计 2023年16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

李盈 杨洪君

摘要:构建个人制造模式下的产品原型设计方法。基于个人制造模式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了个人制造模式的开放式、参与式设计特性以及个人制造模式下产品原型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提出并归纳了产品原型设计方法及其3个设计阶段,分析了产品原型设计流程与方法。个人制造模式下的产品原型设计方法构建,为积极创新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创新范式,对推动个人制造的创新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个人制造 产品原型 设计方法 共享创新 创新范式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6-0080-04

Abstract:Build a product prototype method under personal fabri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personal fabrication mod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en and participatory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fabrication mode and the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prototype under personal fabrication mode.The product prototype design method and its three design stages are proposed and summarized,and the product prototype design process and method are analyzed.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 prototype design method under personal fabrication mode provides a new design innovation paradigm for active innovation groups,and has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abrication.

Keywords:Personal fabrication Product prototype Design method Shared innovation Innovation paradigm

引言

小型数字制造工具正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创客空间、学校、博物馆中[1]。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设计任何东西,生成新的物理形态和形状[2]。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民主化[3]催生了个人制造(Personal Fabrication)模式,它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个人的创造能力,也为个人提供了一种将设计想法转化为有形形式的机会。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个人越来越容易获得设计工具,利用数字制造技术快速生成产品原型。产品原型作为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段,逐渐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本文将阐述在个人制造模式下构建产品原型的设计方法,为积极创新的个人或大众提供一种新的设计创新范式。

一、个人制造模式

新技术剧烈变换带来了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设计已经从以产品和生产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4]。经过一个世纪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多的个人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知识,为艺术、设计或商业目的制造产品。生活和工作在社会中的消费者、用户成了设计创新的主体。他们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同时,也加工有形的物质[5]。

(一)个人制造模式的发展背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Gershenfeld教授是“个人制造”的先驱者,2005年他提出了从“个人电脑到个人制造”的概念,并阐明个人制造不仅创造三维结构,还整合了逻辑、传感、驱动和显示构成一个完整功能系统[6]。同时,Gershenfeld教授创建了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Fabulous Laboratory),与不同国家和地區的Fab实验室共享知识和设计想法。他将“个人”定义为积极创新的实践者。个人可以通过Fab Lab所提供的材料、电子工具、开放源代码软件等,与其他人或组织合作,或者独立完成产品原型的设计和制造。设计成果将以技术文档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以便于他人参考。

计算与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个人制造不再局限在Fab Lab实体空间,而是结合云制造平台构建更大的设计制造空间。空间里聚集了大量具有创造力的消费或制造群体[7],为产品原型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先进的信息资源。该空间不但允许个人在家里设计物品,而且个人可以采用分布式制造快速、精准地实现设计想法,创造出具有一定功能的产品原型。

(二)个人制造模式的设计特性

1.开放式

个人制造是一种开放的并积极引入他人想法的设计模式,也被视为共同设计或开放式创新。设计过程允许任何人(新手或专业人士)参与协作开发[8],并在线共享和修改设计信息。

在个人制造过程中,个人所使用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开源硬件和网络化制造服务等都属于数字技术开源社区。它们允许被任何人使用,并且将信息和知识,如编译代码、CAD数据、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文件等,开放共享给社区内的所有人。开放源代码软件以开源编程语言为基础,联合开源社区群体,公开交流设计作品来实现源代码的共享与迭代。依据开源许可协议,软硬件信息可供他人下载、制作、复制和修改。个人在完成设计的同时,也将设计信息共享至开源社区平台供其他人使用。以Processing、Fritzing、Blender 3D平台为例,其中的用户均受益于软件的开源通道和快速响应的设计过程。开源硬件根植于庞大的、互联的、分散的网络系统中。个人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组建工具集合,自定义扩展功能。最具代表性的开源硬件平台有Arduino、Raspberry Pi、BASIC Stamp等。以3D打印技术、激光切割、电子电路为代表的网络化制造服务,分布式蔓延在社会组织的各个角落,它们以分布式协作的方式为所有人提供数字化制造服务。开放的个人制造模式整合了专业的技术、制造知识并转移给了个人,为个人提供了获得设计信息和工具的渠道[9],激励着个人制造向开放式创新不断演进。

2.参与式

个人制造区别于封闭式的大规模生产或定制,其重视在设计过程中纳入潜在用户,让用户全程参与设计。针对设计人员对设计对象参与程度的不同,van Oorschot等[10]人展开了探讨。他们认为,一方面,设计人员参与过程、方法和工具的设计后,进一步帮助改进设计;另一方面,设计人员也直接参与到了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之中。

个人制造模式是一种由个人设计扩大到群体分布式设计的过程,强调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设计师、用户、制造者以及其他参与者)直接参与设计的全过程。在设计想法初期,用户直接参与设计的前期探索,与设计师共同提供创意和想法。到设计原型阶段,个人联合利益相关者,对设计概念做出反馈和评价,补充设计空缺,完善设计成果。在个人制造模式中,个人既是用户,又是设计师,还可能是制造者。多重身份的相互交融正反映出了参与式设计的特点。

二、个人制造模式下产品原型的特征

原型被定义为“交互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的具体表示”或“有形的人工制品,而不是需要解释的抽象描述”[11],原型的设计过程也存在不同的类型[12]。在个人制造模式下,原型的设计和制造依托于数字化设计工具和云制造平台,使其也具备了独有的特征。

(一)数字化

“个人制造”可以更准确地称为“个人原型设计”[13],是以数据驱动的设计制造模式,生成的产品原型是数字化的,而非物理的。个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工具,快速创建原型的三维物理形态。专业用户可以利用数字制造工具创建自定义对象;非专业用户也可以直接选用数据库中的模型,调整模型参数,改变模型的颜色和形态。个人可以整合全球性开源社区的软硬件资源,构建原型的电子电路模块以及其他扩展功能。开源软件是一种可编程且模块化程度较高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它们隐藏了数据的底层逻辑,强化了可视化效果。通过对数字化原型的测评和修改,用户可以不断提高对设计概念的满意程度[14]。对个人而言,数字化原型加快了设计开发速度,降低了设计研发成本。

(二)智能化

在个人制造过程中,通过数字制造技术、开源软硬件平台,用户已经可以生成一个完整的智能产品原型,完成了从创建实体原型到搭建功能模块,最终形成产品原型智能交互特征的全过程。智能产品原型能够让设计师、用户以及利益相关者直观地对原型开展设计评估,用户信息输入和原型系统输出紧密耦合,不存在明显滞后。

智能产品原型是快速表达设计想法,描绘产品未来使用情景的重要方式。通过与原型的情景互动,个人进一步测试原型的交互行为、智能功能、结构形态和材料性能等,为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提供参考信息。

三、产品原型设计方法

制造和设计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常依赖于技能、知识和工具,并共同努力实现结果[15]。个人制造模式下的产品原型设计是设计驱动的、以个人为主导的,很大程度上受到设计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产品原型设计框架

设计框架被归纳为3个阶段,分别是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和应用阶段。需求阶段关注的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与个人的真实需求挂钩。个人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拥有用户、设计师、制造者等多重身份。设计阶段着重构建设计解决方案、技术环境以及制作手段。个人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在明确设计需求后,重组设计工具和材料,联合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发产品原型。应用阶段主要承载着产品原型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以扩充开源社区/平台的共享资源。在原型制作后期,个人将创建的新工具、程序代码以及软硬件设备等信息共享至开源社区中,以供其他人参考或使用。如图1所示,设计过程始终以个人为主体,要求个人全程参与,最大程度地实现设计想法。同时,设计过程允许不同专业背景的个人或提供制造服务的企业协同参与设计,共同评测产品原型。

(二)产品原型设计流程

1.问题界定:潜在的产品原型通常在设计初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个人对设计问题的界定难以明确,设计想法逐渐由解决问题转向为探索问题的可能性。尽管设计问题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个人的创造能力却在不断提升。如图2所示,在个人不同的需求生命周期中,潜在的产品原型涵盖了物质需求、感官需求和精神需求3个维度。当个人需求被不断地提取分析,潜在的产品原型也逐渐显现出来。个人通过反复定義设计问题,进一步评估潜在产品原型的设计价值。

2.目标分类:目标分类的目的是在原型设计初期针对已知的用户信息,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它将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和制造手段三者贯通,为原型设计匹配相应的工具、技术、材料。在个人制造中,开源技术、设计材料是设计工具与材料的基石,直接关乎产品原型的表现形式。图3描绘了目标分类的基本框架,框架内容与设计解决方案共同进化。用户信息是个人需求的反馈,包含了产品形态感知、用户感官体验以及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开源技术为原型制作提供技术支持。开源技术支持原型功能性重组,以提高产品原型的制作效率,快速实现产品原型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设计材料则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性能优良的、加工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目标分类帮助个人、用户和设计师在进入制作周期之前,明确原型的制作方法和手段。

3.原型制作与迭代:产品原型主要由可发光发声的实体以及可发出信号的控制器两部分组成。实体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3D打印、激光切割技术以及金属加工技术等分布式制造服务。结合Oloid三维曲面原理,控制器被制作成适合抓握的实体形状,如图9所示。个人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调整光影的折射角度,使光影投射到空间环境中,将光影和空间联系起来,营造沉浸式交互体验氛围,如图10所示。个人通过物理制造空间和虚拟共享平台,实现原型快速成型。在制作过程中,个人能够实时获得原型制作的具体数据和信息,为个人提供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分布式协同制作模式显著降低了个人生产制造门槛,减少了产品原型在制作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与材料成本,也丰富了个人的设计和制造经验。

(三)应用阶段——开放共享

应用阶段主要任务是产品原型的信息共享。个人建立光影互动产品的核心功能包,其中包含图形代码、程序代码、电路设计、功能元件手册、三维数字模型等信息。核心功能包以技术文档的方式保存下来,上传至开源共享社区平台,与其他人分享,获取他人的评价和建议。个人将设计信息、功能信息、交互信息、技术信息共享至社区平台,与他人交流互动。这个过程不但丰富了个人的设计想法和制造经验,而且推动了个人制造模式下开源创新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

结论

个人制造模式下的产品原型设计方法是以个人为主体的设计创新方法。个人通过搭建“设计-技术-制造”空间,以与他人协作共享的方式,解决各种复杂的设计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平台的快速发展,个人的创新能力在大幅度提高,个人的创造需求显得尤为突出。基于个人制造模式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本文研究了个人制造模式下的产品原型设计方法,分析了个人制造模式的开放式、参与式设计特性以及个人制造模式下产品原型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提出并归纳了产品原型设计方法及其3个设计阶段。光影互动产品原型设计的应用,验证了此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个人提供了便捷的设计制造途径,缩短了个人与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的距离,为用户、设计师、技术爱好者等搭建了畅通的交流渠道,也为更广泛的积极创新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创新范式。

基金项目:

1. 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项目编号:KM202110012001);

2. 北京服装学院分类发展定额新进教师项目(项目编号:NHFZ20220041)。

参考文献

[1]Moyer I. Personal fabrication:from automated machines to augmented tools[J]. XRDS:Crossroads,The ACM Magazine for Students,2016,22(3):28-31

[2]Michahelles F,Mayer S. Personal Fabrication:Patrick Baudisch and Stefanie Mueller Talk About Physical Natives[J].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2021,20(1):28-34.

[3]Moyer I. Personal fabrication:from automated machines to augmented tools[J]. XRDS:Crossroads,The ACM Magazine for Students,2016,22(3):28-31

[4](美)克勞斯·克里彭多夫.胡飞.高飞.黄小南译.设计--语意学转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1-12.

[5]P. Baudisch and M. Stefanie,"Personal Fabrication",Found. Trends Human–Comput. Interact.,vol. 10,no. 3–4,pp. 165-293,2017.

[6]Neil Gershenfeld,FAB:The Coming Revolution on Your Desktop--From Personal Computers to Personal Fabrication[M]. New York:Basic Books,2005,4.

[7]Campbell A D. Lay designers:Grassroots innovation for appropriate change[J]. Design Issues,2017,33(1):30-47.

[8][9]Tooze J,Baurley S,Phillips R,et al. Open design:contributions,solutions,processes and projects[J]. The Design Journal,2014,17(4):538-559.

[10]van Oorschot R,Snelders D,Kleinsmann M,et al. Participation in design research[J]. Design Studies,2022,78:101073.

[11]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andbook:Fundamentals,evolving technologies,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M]. CRC press,2012.

[12]Jensen L S,?zkil A G,Mortensen N H. Prototypes in engineering design:Definitions and strategies[C]//Ds 84:proceedings of the design 2016 14th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ference. 2016:821-830.

[13]Michahelles F,Mayer S. Personal Fabrication:Patrick Baudisch and Stefanie Mueller Talk About Physical Natives[J].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2021,20(1):28-34.

[14]Arastehfar S,Liu Y,Lu W F. A framework for concept validation in product design using digital prototyping[J].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Production Engineering,2014,31(5):286-302.

[15]Phillips R,Baurley S,Silve S. Citizen science and open design:Workshop findings[J]. Design Issues,2014,30(4):52-66.

[16]郭剑,刘斯旸.辽宁工业遗产原型与模拟法下文创产品生成方法研究[J].设计,2023,36(13):48-51.

[17]赵梦洁,马松影*,李锴. 传统农具的当代再造模式探索——以石磨为例[J].设计,2022,35(23):11-13.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
傩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景观设计中的儿童娱乐场所设计与探索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