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医学专业教学的结合

2023-09-01贾媛媛马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贾媛媛 马坚

摘  要  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提高学生思政水平。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入校后所接触的第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运动系统”是本课程的第一个系统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在“运动系统”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取思政教育元素,探索思政教育方向,开展学科思政教学,带动学生思想转化,使系统解剖学中的运动系统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效发挥系统解剖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3-0125-04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好课堂这个有效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有效性,适应广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与期待,种好教学责任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同路共行,产生同频效应[2]。将课程思政引入系统解剖学等课程教学中,实现传授理论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4]。

1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师要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训练其独立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课程思政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全新挑战。

当前,医疗科技飞速发展,我国人民对健康的追求大幅度提高,医患关系愈发复杂。医学院校教师应当成为课程思政教学导向的践行者。遵循现代医疗教育的基本目标,把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整合,进而发挥课程思政教育在整个现代医疗教育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成为符合现代医学卫生事业发展要求,掌握扎实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开拓与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2  系统解剖学课程的特点

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说:“解剖学是医学教育里最基础的一个学科,想有大的创造性是很难的”。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是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等各课程的先修课程,同时也是大学必考科目,是医学专业的奠基课程,是医学生步入大学后的第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系统解剖学主要是以人体作为实验对象,对照大体标本来认知学习,是了解人体奥秘的开始,接触医学人文精神的起点。

系统解剖学课程学时多、受众广,知识点抽象繁杂,且专业名詞、专业术语、定义较多,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感,具有平面联系三维立体的能力水平。为了符合系统解剖学课程的特点,也为了学生更好、更精确地了解和把握知识点,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料主要是动图、插图以及动画。但学生学习起来依然觉得枯燥乏味,在平面与立体联系时感觉更吃力。

系统解剖学和其他专业领域内容均有交叉,涵盖了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如果在学习期间没有打好系统解剖学的基础,没有掌握其理论知识,那么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系统解剖学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系统解剖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刚接触医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学生处于由高中阶段向本科阶段过渡的时期,他们初入医学殿堂,充满好奇,但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抽象、复杂,学生容易出现不理解、对知识的掌握觉得困难,甚至可能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积极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在适当的章节加到系统解剖学教学环节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热情,提升其综合素养。

3  课程思政融入系统解剖学教学的思路和原则

立德教育,自古就为人们所重视。当前,医学学校要培养具备崇高医德、高超医术的优秀人才,这也是新时期医学教育课程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必须有思政教育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只强调指标和能力水平,却忽略了思政教育目的。部分教师仅仅将思政教育书写在教案上,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具体落实,导致课程思政教育形同虚设。

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的思政教育元素很多,因此,教师在每天授课前要先仔细查找资源,不能单纯地将重心放到理论教学上,要全面发现并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并将其渗透到整个系统解剖学课程中,抛弃传统的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添加相应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医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三观。

课程思政的融入原则是抓住课程内容特点,自然地融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系统解剖学课程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能力训练,还要重视品德与素养的训练。

系统解剖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自我素质修养才能提升,从而才能顺利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系统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阔学生的眼界,将社会热点现象引入课堂,实现教书育人。

4  课程思政融入系统解剖学教学的意义

课程思政不是学校指定的教学,而是指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以课堂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各学科的知识与思政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的作用,实现教书育人。

由于学生缺少相关阅历和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重要知识点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视角、多个方面掌握知识,从而把学科知识传播和思政教学联系到一起,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知识传递和综合能力训练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学生认知、才能、素养和谐发展的体系。这可以降低知识点的抽象给学生带来的失落感,降低学生的厌学心理,为医德医风的培养奠定基础。

5  以运动系统为例,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开展以课堂载体为依托的课程思政教学(见表1)。

5.1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70%

人体骨髓中包括红骨髓和黄骨髓,在课程中,当教师讲解骨髓的构成时,须找准专业的核心知识点在专业基础知识点骨髓造血系统中的延伸,以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人体的构造等知识。造血干细胞主要來自红骨髓,而造血干细胞则是可以实现自身更新、具有较强的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的功能细胞,是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人体血细胞的始祖细胞。

从知识体系中延伸出捐献造血干细胞,从而消除大家对骨髓捐献的偏见以及误解,可以建立正确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文关怀同时也是一名医务人员所应有的基本素质,身为医学生,如果做不到最基础的人文关怀,是不称职的。教师也要注意培育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在专业教育中整合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传递生命的新希望,传承大爱的精神。

5.2  系统解剖学教学,由过去仅利用标本、挂图等开展教学,发展到现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虚拟仿真技术、“数字人”技术进行教学,体现了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

结合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医疗科研进展和医疗模式,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穿插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教师在教学滑膜关节课时,可以给学生讲述人造滑膜关节、假腿、3D打印技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方法等,把基本医疗理论知识学习与科研思政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把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人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创新意识是事物发展和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在医疗事业上有很多不能突破、有待克服的技术难点,必须由具有科研创造性的人员加以研究,因此,作为医学生必须具有创造意识以及创造力,方能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医疗保健模式和保健理念,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为学生开辟了新的探索路径,以便面对创新的挑战。创新思想的渗透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育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5.3 运动系统的实验课程安排分别是躯干骨与四肢骨,躯干骨与四肢骨连结,颅骨及其连结,全身肌,一共四次实验课

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融入捐献器官的思政教育。教师组织学生向“大体老师”默哀致敬,并介绍遗体捐献工作。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我们用到的大体标本主要来自遗体捐献,他们的捐献行为是对医学最无私、最伟大的奉献。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系统解剖学实验室观察到的每一个结构、每一个组织、每一块标本,都来自遗体捐献者,让学生懂得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浪费任何珍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尊重生命,认识自己的责任,树立社会责任感。这些遗体捐献者将自己的人生从另一个方面得到延伸与提升。让学生尊重大体老师,感恩他们无私的奉献,学习他们遗爱人间的精神。

教师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解释死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德教育,将尊重生命的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通过对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勉励学生秉承“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校训精神。

6  依托人体科学展览馆进行思政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专业人才培养和综合性素质教育一体化,把专业知识传授与医德建设一体化。沈阳医学院人体科学展览馆分系统解剖标本、断面标本及捐遗三个展区,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互动展区、断层标本、塑化标本等十个展区,陈列标本达千余件。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沈阳医学院人体科学展览馆,引导学生树立“学医先学做人”的职业道德观。并依托人体科学展览馆,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医学科普教育,学生能看到人体塑化标本,了解标本背后的故事,直观的标本展示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人体,了解生命奥秘、生命过程,激发学生学好医学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毕业后将从事的岗位有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坚定贡献医学、贡献社会的决心。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不仅要提升专业知识,更要提升职业素养。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学时减少,专业课思政教育减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5]。对医学专业的新生来说,要尽快适应专业教学,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优势,重视人文综合性教育和医德教育,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完善专业课的思政教学体系,以培育学生关心疾病、敬畏人生的良好职业操守。

医者本仁术,医德赋予医学灵魂[6]。专业课程需要挖掘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而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它是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形式,也是课程教学的一种本质回归。

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中,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有益补充,让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系统解剖学的育人功能,逐步建立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协同与融合的机制,实现全程育人。

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更要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发挥积极影响[7]。坚持基础医学的医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训练相辅相成,形成知识、能力、素养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以身示范,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紧密结合专业课教学,进一步发掘系统解剖学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中,使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素养提高,使原来枯燥的专业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实现传授知识与引领价值的统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生命的仁爱之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7  结束语

本文以系统解剖学中运动系统为例,对系统解剖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初步探索。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除了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中提到的各种思政教育元素外,系统解剖学课程其他系统中也蕴含着许多课程思政元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8]。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9],在其他课程知识体系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肩负起育人职责[10]。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专业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持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身科学素质、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提高自身能力,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认真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系统解剖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其他医学类课程也包含这方面的知识,只是侧重点或者融入手段不同,系统解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方法对其他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元素融入系统解剖学的教学中,探索课程思政与系统解剖学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值得教师积极思考与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老师、一堂课就能够实现和完成,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思考、多学习思政教育理论,挖掘更多系统解剖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切入点,多角度、多方面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深度挖掘系统解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坚持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培养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8  参考文献

[1] 马云志.明道·信道·传道[N].光明日报,2017-02-13(11).

[2] 朱玉超.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7(5):19-22.

[3] 代苑林.医学类高等院校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路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33,41.

[4] 徐建光.坚持全课程育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J].上海教育,2017,4(12):14.

[5] 周丽娟.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9):25-26.

[6] 朱畴文.践行使命 大爱无疆[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47(3):459-460.

[7] 潘瑞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培养浅析[J].大学教育,2019(11):204-206.

[8] 徐蕴,徐旭东,刘洋,等.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系统解剖学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J].解剖学研究,2020,42(1):85-86.

[9] 尹海燕,张慧,宋兴宽,等.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和探讨[J].解剖学杂志,2020,43(4):363-364.

[10] 张志元,田鹏颖.高校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9(2):67-7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