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3-08-31王宇佳
王宇佳
新时期,财政预算管理正不断推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已经建立了全面、规范、透明、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年度预算、绩效预算、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多个环节。本文阐述了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对新时期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为新时期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之一,其科学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生福利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财政部提出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方针。这一方针旨在通过设立明确的预算目标和任务,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实现预算绩效的评价和反馈,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从财政预算的角度,与实际结合,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一、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關概念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是一种评估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效果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量化和评价,以判断预算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提供参考。
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有一些相关的概念。绩效目标是预算编制者在编制预算时根据政府工作计划和发展战略确定的,是预算执行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也是绩效评价的核心标准。绩效指标是用来度量绩效目标达成情况的量化指标,可以是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或时间指标。绩效指标要求具有可测性、可比性和可达性,以确保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绩效评价方法是指用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逻辑分析等。绩效评价方法要根据预算执行的特点和绩效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绩效评价结果是指绩效评价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客观评价和分析。
(二)理论基础
1.组织绩效管理理论
组织绩效管理理论中包含两种管理方法,下面给大家分别介绍。
组织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它将组织的目标与实际的绩效进行比较,并采取措施来改进绩效。在财政绩效评价中,组织绩效管理理论被应用于政府组织的评估,以确定它们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资源来实现政府目标。组织绩效管理理论的核心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政府可以了解其支出和收入的实际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在财政绩效评价中,数据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个重要的管理方法是结果导向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关注的是组织的工作结果,而不是工作过程。在财政绩效评价中,这意味着政府应该关注其支出和收入的实际结果,而不仅仅是政策的执行情况。
2.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它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通过业务上的竞争和效率激励机制,促进公共部门的改革和发展;主张改革传统的管理办法,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理念,增强公共部门的管理效能;主张将公众视为公共事务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多元化的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度和认同度;主张将公共部门运营方式转变为企业化运作模式,强调公共部门的经济效益和自负盈亏原则;主张建立权责分明、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强化公共部门的责任制和管理效能,从而促进了公共部门的现代化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委托者和代理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主要探讨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协调双方的利益。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通常比委托者更加了解业务,掌握更多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代理人有意或无意地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真正为委托者服务。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代理成本、代理人的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等。为了解决代理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和道德风险问题,委托者通常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包括奖励、惩罚、约束和监督等。这些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代理人遵守合同约定,提高其为委托者创造价值的意愿。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有效手段,委托者应当向代理人提供充足的信息,使其能够理解委托者的利益和目标,从而促进双方利益的协调。
二、新时期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标设置存在局限性和失真性
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衡量政策和项目的效果。当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置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失真性,指标体系的不全面性、评价指标的定性化、指标选择的主观性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完全反映政策和项目的实际效果,难以为政府和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影响了预算绩效评价的效力。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有限
预算绩效评价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但是,目前政府和公共机构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数据来源的不明确、数据质量的不可靠、数据分析技术的不够成熟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受到影响,难以为政府和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影响了预算绩效评价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三)应用范围和效果有限
预算绩效评价在国内的应用范围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预算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公共机构内部,缺乏公众的参与和监督,难以为公众提供科学依据,限制了预算绩效评价的社会效应。除此之外,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政府和公共机构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改进不够及时和有效,难以推动政策和项目的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新时期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策略
(一)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
要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社会效应,加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监督下,预算绩效评价才能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公众对预算绩效评价的信任和认可。
首先,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建立与公众沟通的渠道,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包括预算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等。应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将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纳入预算绩效评价中,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其次,应该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预算绩效评价的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包括举办公开课、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向公众介绍预算绩效评价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开展线上活动、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增加公众对预算绩效评价的了解和参与度。也应加强对评价结果的解读和反馈。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及时公布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向公众详细介绍评价结果和评价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最后,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加强对预算绩效评价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对于政府和公共机构改进政策和项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得到充分应用,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其中,政府和公共机构先根据评价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结果收集方式。收集方式有很多,包括问卷调查、访谈、会议等。之后,再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政府和公共机构还应将评价结果与政策和项目的实施相结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除此之外,评价结果应该成为政策和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政策和项目的调整,优化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效果。
(三)加强绩效数据质量和规范化管理
绩效评价是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环节,而绩效评价的结果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政府和公共机构必须加强对绩效数据的质量控制,以提高绩效评价的质量和效果。要加强绩效数据的质量,需要完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规范化管理。在采集方面,应确保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以避免數据的失真和误差。数据处理时应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储存时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和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传输时,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和通信技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加强对数据的质量控制。这包括建立健全的数据监测和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问题,以及应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修正数据质量问题。
四、平衡计分卡理论
(一)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将其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绩效指标,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平衡计分卡的理念最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Norton于1992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四个方面的绩效指标,包括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方面的指标可以相互关联,形成一张综合性的计分卡,反映组织的绩效表现。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工具,帮助组织对绩效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立平衡计分卡,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流程,并将其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其财务状况、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效率以及员工发展情况,从而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平衡计分卡不仅考虑了传统的财务指标,还将注意力放在客户、内部运营以及员工发展等多个方面,使得组织的绩效管理更加全面、科学和有效。
(二)平衡计分卡的原理
1.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组织绩效的重要体现,它反映了组织是否具有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财务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利润率、现金流量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组织了解自己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
2.客户指标
客户指标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和市场份额等。客户满意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和评价。如果客户满意度较高,他们更有可能再次购买该产品或服务,并向其他人推荐它们,从而增加组织的市场份额。客户忠诚度包括他们愿意购买相同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以及推荐该品牌给他人的可能性。客户忠诚度与品牌价值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客户忠诚度可以增加组织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
3.内部运营指标
内部运营指标是平衡计分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是否能够高效、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其中,主要包括流程周期时间、质量成本和员工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对于组织了解自身的内部运营状况、识别问题所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组织可以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以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和提高绩效表现。
4.学习和成长指标
学习和成长指标反映了组织是否具备培训和发展机制,以提高员工能力和素质。其相关数据包括员工培训时间、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离职率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发展情况和素质。通过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组织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评估和改进培训计划和员工发展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组织也应该注重员工的满意度和离职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为组织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各地方单位已经实施了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但还需要在推进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具体来说,可以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加强绩效数据质量与规范化管理等。只有从预算管理的源头入手,让预算工作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才能够使预算执行、监督和评价等环节更加可控化和权威化,最终实现财政资金最大化利用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