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会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探讨
2023-08-31张晓英
张晓英
企业财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问题。财务造假、内部控制不力、信贷风险、税务风险、外汇风险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本文将从以上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企业财会管理中风险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企业财会管理加强对主要风险问题的管理的意义
企业财会管理加强对主要风险问题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加强对主要风险问题的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2.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主要风险问题的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3.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加强对主要风险问题的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加强对主要风险问题的管理,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企业财会管理中的主要风险问题
(一)财务造假风险
财务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企业被发现财务造假,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1.高额罚款。财务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企业被发现,可能会面临高额的罚款,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损失声誉。财务造假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失去信心,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被退市。如果企业的财务造假严重,可能会被证券交易所退市,导致企业的股票无法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企业应该遵守诚信经营的原则,保持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防范财务造假的风险。
(二)资金流动风险
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如资金闲置、资金占用、资金挪用等,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以下影响。
1.影响企业的资产回报率。资金闲置会导致资金的浪费,使得企业的资产回报率降低,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
2.降低企业的信誉和声誉。资金占用会导致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声誉,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发展速度。
3.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誉。资金挪用会造成企业的财务数据失真,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誉,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者信任度。
4.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资金流动不合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誉,进而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综上所述,企业资金流动不合理情况的影响十分严重。企业需要采取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金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员工培训以及积极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等措施,以确保企业资金流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防范资金流动不当的情况发生。
(三)税务风险
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漏报税、逃税、虚开发票等,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税务风险和声誉风险。漏报税是指企业在税务申报過程中,未按照税法规定真实、准确地向税务机关申报自己的应纳税额,导致企业缴纳的税款不足。逃税是指企业在税务申报过程中,采取非法手段避免缴纳应纳税款,如虚报成本、偷逃税款等。虚开发票是指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虚构或者故意隐瞒交易事实,以此来骗取税款的行为。
如果企业出现这些问题,就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严厉处罚和经济损失。税务机关可能会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追缴企业漏缴的税款、罚款、滞纳金等,甚至可能会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追究。此外,企业还会因此失去投资者和客户的信任,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保证税务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缴纳应纳税款,并遵守税法规定。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避免出现漏报税、逃税、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从而保障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声誉。
(四)市场风险
市场竞争是企业经营中的常态,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风险包括产品滞销、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对手价格战、市场份额下降等。这些风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收入和盈利能力。
产品滞销是指企业的产品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导致销售额下降。市场需求下降是指市场需求量减少,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竞争对手价格战是指竞争对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导致企业的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下降是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受到挑战,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三、企业应对财会管理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具体而言,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报告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制定财务流程,明确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各项财务操作,确保财务管理的流程化和规范化。
3.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5.采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工具和技术,如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等,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培养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具体而言,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内部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促进员工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建立风险报告和反馈机制,鼓励员工积极上报风险信息,及时处理各种风险事件,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4.推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建立内部沟通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全员风险管理的氛圍和机制。
通过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培养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化解风险。
(三)加强内部审计
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业保障财务管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发现和纠正内部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的提高,减少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具体而言,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审计,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方法,确保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存在的问题。
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4.及时向企业高层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内部审计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的提高。
总之,企业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存在的问题,降低财务风险。
(四)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企业应该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2.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财务管理软件、ERP系统等工具,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3.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安全和稳定。
4.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5.不断完善和改进财务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问题,保障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体益处如下。
1.减少经营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2.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各种风险挑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声誉。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利益,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声誉,提高客户和市场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结语:
企业财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是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只要采取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财会管理中的风险问题。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