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构建

2023-08-31赵丹曦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高质量

薛 政,赵丹曦

(沈阳工业大学 学生处,辽宁 沈阳 110870)

研究生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事关国家未来发展,事关社会和谐与安定,事关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2020 年7 月,我国首次召开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与此同时,2020 年9 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到,“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既是因为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又取决于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主要矛盾的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注重发展的规模和数量,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及对更高质量的追求。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并且高于内涵式发展的一种内生取向和模式,这种高质量发展模式是以特色要求高、质量程度优、满足需求能力强为主要特征的对研究生培养的一种价值导向,彰显了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哲学价值意蕴。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建设,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本质成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素养提升,更关系到高校资源转化和国家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价值导向,要求教育的质量要优、特色要强,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取向和模式,关系到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哲学意蕴。高校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学校自身标准检验及人才培养质量、“双一流”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员参与,这有利于加强教育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包括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学校相关行政人员、研究生学生组织成员、专业课教师、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学生亲友等各方面,将育人与自育意识深扎在教育队伍与学生组织中,让他们密切联系起来,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全员监督的育人体系,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管理,统一育人目标,提升高质量育人的主体功能。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程相伴,这有利于发挥“润物无声”的思政效应,在规范中高质量发展。研究生在校几年中,每个学习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各有重点,构建高质量发展方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全过程中,发挥激励、引导、评价、监督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将行为内化为研究生的自觉行动,对研究生能力素质提升、事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全方位发力,这有利于激发形式多样的教育潜力,产出丰富的高质量创新成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网络思政等全方位育人途径,构建高质量发展方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使其在细微之处发挥巨大作用。

二、新时代研究生群体的基本特征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高校“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是适应研究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特征加以分析,更有利于针对性解决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群体结构差异化,价值观念多元化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为110 万人,较之五年前增长了近二分之一。生源数量的持续扩大,也使研究生群体的差异化现象更为突出:研究生群体中,既有应届生也有往届生,既有博士生也有硕士生,既有学术型硕士也有专业型硕士,既有全日制研究生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既有非定向研究生也有定向研究生。个体所受教育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其社会阅历、人生经历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各不相同,价值观念也趋于多元化。

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的研究生,在思考问题或待人接物方面有其固有的模式,思想状况相对复杂,将其与没有社会经验的应届生源放在一起进行思想引领和服务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在长期接受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难以避免地受到西方错误价值观念的裹挟,出于猎奇心理或“求异”反应,可能会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排斥及天然逆反心理[1],加剧了对研究生思想引领的难度。

(二)班团意识弱化,个体意识增强

与本科生以班团为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同,研究生基于其学术研究的特性,更强调的是以导师为核心或以实验室为中心的“纵向团队”模式。由于导师或研究内容的差异,即使是同班同学也可能缺乏交流,班团意识弱化,集体观念淡薄。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思想修养更为完善,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强调“个体意识”,即独立、个性化地探索追寻新鲜事物,希冀自身科研水平、知识储备以及思想观念能够快速增长。新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模式呈“去中心化”趋势,研究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成本愈加低廉,渠道却更为多样,这与对传统权威的信服度成反比态势,从“深信不疑”到“怀疑蔑视”,传统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停滞不前。

(三)科研成果至上,学术道德缺失

基于前述特征,研究生内心里拒绝接受思想上的“重复教育”,加之其对现实需求的增加和部分高校片面的人才评价机制,导致研究生一味“唯科研论”,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学研究和发表论文上,放弃了对信仰理念的追求。而如此重“研”轻“德”的做法反作用于科研领域,部分研究生出现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四)压力成本扩大,心理防线脆弱

研究生较之本科生承受着更为复杂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科研、实验、就业及人际交往等。加之部分高校片面“唯科研论”,以及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不平衡、非正向的师生相处模式,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便容易滋生。但心理问题往往只会暴露出冰山一角,难以受到个体重视或他人注意,一旦矛盾和压力超过研究生个体所能负荷的容量便极易爆发,严重威胁到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扰乱校园管理秩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而高质量发展作为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导向目标,是促使思政育人由被动转为 主动的必然趋势。当前,各高校积极挖掘育人要素,拓展育人途径,创新育人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一系列挑战。

(一)研究生思政教育主客体主观意识的忽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2020 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文件;2021 年7 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但在政策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仍存在主观意识忽视的现象。

一方面,部分高校受自身定位及未来发展目标所限,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等“水流不到头”的问题,尤其是以科研成果为主要发展目标的理工类高校。他们认为,研究生具有相对完善的人格和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其思想在主流价值观范围内不应被他人所左右,因而仅仅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在衡量学生思想状况和道德修养上的“尺”,只要保证研究生在读期间不出现意识形态偏差和学术失范问题即可,忽视了思想引领对于研究生培养的价值意蕴。

另一方面,因研究生群体不同于本科生群体的特征,他们的学习模式呈分散状,集体观念淡薄。再加之导师所赋予的科研压力和自身施加的就业压力,导致研究生更重视科研成果,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二)课程育人逻辑下的困境

课程育人是教师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无论是在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育人主体能力缺失。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部分任课教师存在严重本领恐慌[2],难以精准、全面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部分任课教师无法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程中,“硬灌输”“硬讲解”只会影响专业教学隐性育人作用的发挥。

其次,思政课程内容学理不深,方式乏善可陈。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理论深度不够,授课内容欠缺广度与深度,对时事热点和理论观点学理性阐释不强;授课方式欠缺创新,老套陈旧的传统授课模式难以让思想相对独立、视野相对广阔的研究生真正入脑入心,影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推进不够。当前,全程育人的协同育人模式需要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3]。然而,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融合度不高,结合度不紧,存在“两张皮”现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不健全,轻视思政教育,认为传授知识是其唯一任务,思想引领则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三者不存在工作交叉,片面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导致三者之间缺乏有效协作。

(三)科研育人逻辑下的困境

首先,科研育人主体缺位。其一,部分研究生导师没有完全将其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入脑入心,片面将科研育人与科研学术指导画等号。此外,高校在评职评聘和考核评价方面赋予导师的压力,令其不得不将探索科研成果放在首位。在这种认知偏差下,部分导师忽视了德育培养的重要作用,导致其在科研育人中的身份隐身和责任隐化[4];其二,实际工作中,导师与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界定不明晰,对于工作内容有交叉的部分互相“踢皮球”,而对于内容不同的部分又各有侧重,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切实有效的育人合力。

其次,科研育人实效不佳。就目前实际工作效果来看,导师缺乏系统的科研育人技能培训,由此导致科研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不足,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缺乏信服力和亲和力。直白地“硬植入”,只会弱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度,影响科研育人的实效性。另外,部分导师在进行科研育人体系设计时,对思政教育的科研特色了解不深,致使科研特色的展示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科研育人对研究生的吸引力也会逐渐减弱。

最后,科研育人评价机制不完善。在考核和评聘过程中,一味注重科研成果,弱化对导师师德师风等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具象评价,削弱了科研育人的功能。

(四)网络育人逻辑下的困境

第一,思政教育主体受到挑衅。新媒体时代,信息流呈海量、双向和即时的特点,加之传播渠道多元化,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增大。在“去中心化”的影响下,人人都可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发表见解,价值导向走向多元化。此时的研究生思想自主性和判断独立性大大增强,传统教育者权威地位受到极大冲击。

第二,思政教育方法受到挑战。新媒体时代人机对话变得更为普遍,交往方式虚拟性增强,部分研究生在繁重的科研压力下更易依赖网络生活,甚至将现实和虚拟混同,排斥现实中的交流;动态视频、丰富图文等多种传播种类也让信息获取来得更具吸引力,增加了研究生对信息的情感体验,导致部分研究生更倾向于直观思维,阅读也存在浮于表面等现象,影响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推进。

第三,思政教育内容受到冲击。互联网因其固有特性,导致信息种类繁杂,既有符合社会进步的主流意识形态信息,也有立场错误的模糊虚假信息。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的腐朽消极观点肆意流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迫在眉睫。研究生难以在海量信息面前分辨和筛选出真实有效和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甚至会因为网络的虚拟性而对道德和法律的敬畏感模糊,进而被鼓动,作出不理性举动,成为“网络暴力”的始作俑者。

四、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导向目标和根本遵循,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将工作内容紧紧围绕在高校思政工作的使命和目标中,突出主体为先,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及研究生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采用“一抓三融合”模式,将思想教育与研究生的思想实际统筹起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常抓“一个核心”

为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长效可持续,笔者认为,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坚定把握研究生思政教育正确导向这一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从国家与社会发展宏观大局出发,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思想,引导高校、导师等施教主体“如何看”;另一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青年部分的论述为抓手,推动研究生深刻理解新思想新内涵,树立正确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引导研究生“如何干”[5]。

(二)融合三种模式

1.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为载体的课程育人模式

首先,夯实理论水平,深挖思政元素。推进课程育人高质量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夯实自身理论水平和学术视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克服本领恐慌,深入、精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进而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创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工作室,开展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大赛,以赛促学;推动不同教师个体间、高校间关于课程思政的经验交流,推动 由“会”到“强”的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艺术水平,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去。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6],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不会融”的问题,如开展示范课程思政课堂宣讲、课程思政优秀教案督导座谈等。同时做到“教材‘基因式’植入,注重融入深度;教案‘生态式’融入,注重融入温度;教法‘化学式’融入,注重融入效度”。

其次,深化学理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研究生群体的固有特征决定了他们天然抗拒简单浅显的基础理论,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程在努力向研究生生活实际靠近的同时,也要尤为注重学理性的广度和深度,对时事热点和理论观点作出强有力的学理性回答,“坚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7]。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方法逐渐不被当代研究生所接受,大部分研究生思维活跃,渴望表达,所以新时代下思政课教师应设计符合研究生特性的教学方法,同时寓思政理论于实践活动中去,如专题式教学,组建专题教学团队开展专题授课;互动式教学,运用推广对分课堂,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最后,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协同育人合力。在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中,思政课程是主渠道、主阵地,侧重于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课程思政则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只有将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精神显性化,转化为思政元素,辅以第二课堂协同实践育人,才能形成二者教育合力。如携手社会内外设立思政课堂育人基地、开设“旗帜班”,吸纳优秀研究生党员,将思政课所学内容以微党课的方式呈现,以不同角度辐射更多学生等。除此之外,积极促进教师育人观念,通过定期交流、培训和观看优秀教师事迹等方式突出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强化政治站位,树立育人使命感,让广大教师清楚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让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真正入脑入心。

2.以导师为中心的科研育人模式

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在育人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构建以导师为中心的科研育人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转变育人理念,融通育人合力。一方面,深化“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基本理念,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教育培养学生,既要注重言传身教,也要摒弃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思想价值引领的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和 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研究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以理工科院校为例,导师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科技报国的优秀前辈和榜样教育,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另一方面,确立教育共同体意识。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既要明确职责边界,针对工作交叉部分,一是靠制度“强制”;二是靠主动认领,推动研究生导师的隐性教育模式与辅导员的显性教育模式相结合;又要主动配合,齐抓共管,优势互补,实现全员联动育人。

其次,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育人实效。一方面,持续优化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培训制度,把好“入口关”,完善“再教育”,一要明确导师在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二要完善丰富思政业务培训,既要“会”更要“优”。还可采取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开展优秀导师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科研育人新形式新方法,增强研究生思政教育吸引力。在课堂教学和论文指导的过程中,采用“师生集体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立足社会选题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培育严谨学风,恪守学术道德;以学术文化节为平台,邀请高水平专家学者等结合自身科研过程与成果上一堂真实生动的科研思政课,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加强导师人文关怀,做到一对一的交流指导,既要在学术场合加强科研指导,也要在非学术场合定期进行日常思想交流,建立“一生一档一册”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必要时甚至可以采用“多对一”的科研团队式指导,最大化发挥科研育人正向影响力。

最后,完善评价机制,突出顶层设计。转变考核理念,丰富考核标准。在考核评聘中拒绝“唯论文论”,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把导师育人实效和时效、师德师风作为重要考核标准之一,促进导师将科研育人落到实处。

3.以新媒体为重要阵地的网络育人模式

当前,传统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极大冲击,育人主体思想上的改变迫在眉睫。育人主体应正确认识到网络的快速发展需要教师以平等共享、相互尊重的理念对待学生,用心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传道授业,也要学会倾听,以其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谦逊的师德师风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让研究生真正信服,同时注重倾听他们的想法,转换传统表意方式,以“互动式”的交流模式营造轻松和谐、独具吸引力的教育氛围。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对网络育人带来挑战,但也提供了工作方法创新契机。只有结合网络发展特点和研究生特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采用研究生乐于接受、真心喜爱的工作方法,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对研究生产生正向影响。实践中,注重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内容既要贴合生活实际,又要增强学理性和政治性,潜移默化发挥育人作用;积极打造“互联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课堂形式,将“碎片化”阅读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实现思政教育资源融通,增强网络育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成立网络思政教育名师工作室,编写《网络思政典型案例集》,不断提升研究生网络思政教育的育人能力。

除此之外,注重从研究生“需求侧”切入,强化意识形态教育。一是编写兼具科学权威和生动丰富特点的《网络育人指南》,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理性看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和言论,面对虚假信息的引导和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站稳政治立场,弘扬主旋律;二是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培养校园好网民,强化研究生群体对道德与法律的认同感与敬畏感,树立法治思维,在网络这个看不见的“舞台”上谨慎对待,理性发言。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高质量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