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2023-08-30黄娟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6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师生互动小学音乐

黄娟

[摘要]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优化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优化师生互动的教学措施,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激发互动兴趣;创设表演舞蹈情境,增强音乐体验;师生乐器合作,增进师生的关系,为增强师生互动效果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师生互动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建立起科学、正向的音乐认知,并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在音乐方面的鉴赏、感知、表演及创造等能力。一节生动、精彩的小学音乐课,需要学生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将艺术审美、音乐感知等融入学习中。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是学生有效感知音乐知识与获得音乐体验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展露真情实感、尽情表达艺术体验、推动身心成长的有效方式。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会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兴趣等多方面的因素,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每当教师抛出一些问题需要学生回答时,学生就会以一种“应付式”的行为来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虽然师生有交流、有互动,课堂的氛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思维大多僵化,课堂上更多的是无意义的互动。另一方面,传统小学音乐课堂上,部分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声乐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导致大多数学生觉得音乐课堂枯燥无趣,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进而也就无法实现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通过对课程标准、课程改革文件的解读可以发现,提质增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却忽视了这一核心要义,教学的内容仅仅停留在教授歌曲这一最基本的层次,对学生的主体性认知模糊不清,缺乏更深入的情感交流,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真实需求,以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学科素养,最终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措施

1.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激发互动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的演唱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缺乏足够的乐理知识,对于乐谱、音符等都不熟悉,因此无法独自对一首陌生的歌曲进行演唱。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都会先为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再让学生对教师演唱的方式、曲调等进行模仿。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质量,直接关系到演唱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设的效果。而恰恰是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多数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校音乐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参与音乐唱歌的积极性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针对此,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通过播放相关的音频内容,学生能够更直接地体会歌曲演唱的速度、曲调、情感,在有效活跃音乐课堂气氛的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与教师开展互动的兴致。例如,在教学《校园夕歌》这首歌曲时,由于生活的年代不同,学生往往无法切身感受到清末那内忧外患、民族觉醒的时代特征,以及当时的青少年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追求。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大家观看纪录片或者上网查找资料等预习任务,提前了解清末民初被帝国列强欺凌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珍惜光阴、树立理想的感情。然后,课堂上教师用课件展示歌词,随着音乐朗诵歌词,让学生明白当时“文白夹杂”的言语特征,了解“民族五声调式”,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就会对这首歌产生不一样的了解,并且在学唱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认真、积极,甚至能够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将音乐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最后,教师播放《城南旧事》影片片段,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初步了解《送别》,了解学堂乐歌的由来,直至结尾跟唱《送别》。

2.创设表演舞蹈情境,增强音乐体验

音乐的欣赏是小学音乐课堂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欣赏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优美的歌曲中得到视、听等多感官的体验,实现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本身的韵味,教师可通过有效互动来提升学生的歌曲感受。教师在开展歌曲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欣赏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舞蹈编排、情境演绎或艺术创意等方法,对所欣赏的歌曲进行诠释,以促进师生之间良性交流的建立,从而帮助学生在互动中更加深入地体会歌曲中所要传达的情绪和情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在赏析《瑶族舞曲》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瑶族舞蹈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瑶族舞蹈的特点及魅力。随后,再带领学生对《瑶族舞曲》进行欣赏,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体会美妙的音乐韵律和充满活力的歌曲情感。在欣赏过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随着旋律进行舞蹈的编排,以一种自由、享受的方式对音乐进行鉴赏,从而更深切地感受这首曲子中所蕴含的优美意境。如此一来,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就会变得更加丰富。

3.师生乐器合作,增进师生的关系

音乐教学离不开乐器的辅助。器乐课程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器乐课程和演唱、欣赏等课程内容相结合,尽可能给学生带来多姿多彩的音乐课堂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采用与学生进行乐器合作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加深教师和学生的联系,进而促进师生情感和谐稳定。例如,在学唱《蒙古小夜曲》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操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三角铁、碰铃等,用到音乐课堂上。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蒙古小夜曲》的曲子,然后用琴为学生演奏第一个声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跟唱。其次,在练习第二声部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弹奏打击乐的方式,加入到歌曲的合奏中来,接着进行模仿与练习,使学生具身感受打擊乐器的音律之美。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同时也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同学间的情感距离。

[参考文献]

[1]徐晓梅.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亚太教育,2019(12).

[2]周泉,陈实,王继新.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质量提升对策研究——基于TIMSS和质性研究的课堂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

[3]何梅.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教学实践浅析[J].北方音乐,2019,39(05).

[4]宋星.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10).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师生互动小学音乐
变化多端 其乐无穷——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