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际媒体“双碳目标”英语新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对外传播研究

2023-08-29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模态受众意义

崔 璨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

一、引 言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了“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1]。这一承诺受到了国际主流媒体的赞誉,被称为“多年来最重要的气候政策举措”[2],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双碳目标”自2020 年提出后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提出了若干颇有质量的国际传播方案:陆佳怡提出了中国官方话语引领、社会话语注解、公众话语补充的国际传播图景[3];史安斌等人运用框架分析描绘了“双碳目标”传播的路径,建议在生态文明框架下主动设置气候治理的全球议程[4];童桐等人还进一步研究国际社交媒体,提出加强科学传播、动员多元主体参与气候传播的策略[5]。国际和国内学界尚未从多模态角度展开相关研究,忽视了语言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如今图像已成为媒体除了语言之外广泛使用的符号资源,具有直观、生动的传播效果,更易于打动国际受众。因此,剖析图像模态以及图文互动的意义不可或缺。

以中国国际媒体“双碳目标”英语新闻为语料,分析图像意义和图文互动策略,并据此提出这一议题的对外传播策略。

二、理论基础

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6]。随着科技和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图像和视频等其他符号资源引起了话语分析学者的关注,多模态话语分析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和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话语的多模态性成为语言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涌现出许多相关成果。克雷斯(Kress)和梵·雷文(van Leeuwen)的著作《意象读释:视觉设计的语法》(Reading l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社会符号学视角提出了视觉语法的概念[7]。根据系统功能语法学家的观点,语言作为一种意义资源,具有三项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分别指运用语言表述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参与社会实践和组织信息的功能[8]。学者认为所有符号资源都具有意义潜势,而并非语言符号所独有。克雷斯和梵·雷文依据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将话语研究的对象从语言符号扩展到视觉符号,提出图像具有相应的三种意义,即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7]。他们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视觉话语分析框架,为多模态话语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图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多模态话语分析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罗伊斯(Royce)提出的符际互补理论为研究图文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分析框架[9]。该理论认为图像和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复、上下义、近义、反义、整体与部分及搭配关系,类似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不同模态之间的互动对意义的构建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理论视角,运用视觉语法和符际互补关系理论,分析中国国际媒体“双碳目标”英语新闻的图像意义和图文关系,通过量化统计和案例分析,深入探究这些新闻如何运用不同的模态建构意义,达到传播目的。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的语料为2020 年9 月22 日至2022 年6 月30 日期间中国国际媒体《中国日报》和新华社有关“双碳目标”的英文新闻报道。《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从“LexisNexis 新闻数据库”中下载,新华社的报道则运用软件从其英文网站(www.xinhuanet.com/english)中爬取。为了尽可能涵盖所有相关报道,词汇“carbon”被选择作为检索词来搜集这两个来源的新闻报道,在删去重复及不相关的语料后,最终获得新闻794 篇,包含图像642 张。这些语篇或全部由语言模态构成,或由语言和图像两种模态构成,选取包含语言和图像两种模态的新闻语篇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图像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别所包含的图像数量和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以评估“双碳目标”英语新闻的视觉模态特点。之后选取典型的新闻语篇,对语言和图像模态进行话语分析,探究两者在意义建构中的协同作用,并据此提出有关这一议题的对外传播启示。

四、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

(一)实证结果

根据主题内容,“双碳目标”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图片模态分为科学、生态、政治、社会、经济和其他6类。各类别所包括的图像数量及比例如表1 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科学类别图片最多,包括技术体系(249 张)和技术人员(134 张)两个小类,共占66.67%。自然生态类次之,共68 张,占10.59%。政治类占据第三位,主要呈现政治会议,共62 张,占9.66%。社会类排列第四,图像内容为参与低碳建设的公众和国际赛事,共55 张,占8.57%。经济类为第五位,主要涉及金融市场,共20 张,占3.11%。其他图片共9张,占1.40%。

表1 中国“双碳目标”国际报道图片分类

(二)案例分析

1.科学

(1)技术体系

该小类图像在所有图像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主要展示以光伏、风能、核能、水能和天然气为能源动力的发电设施或发电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利用科学技术促进能源改革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必然成为国际媒体传播的焦点。

《中国日报》2021 年8 月3 日发布的报道“Nation seen adopting orderly net zero steps”具有一定代表性。从该报道所附图像的再现意义看,风力发电机组在植被覆盖的山坡上运作,是动态的叙事再现。从互动意义看,图片的取景视角为正面水平,给予观众一种平等的关系感。在构图上,近距离的发电机位于图片的左中部,其余分布于中部和右侧,与背景部分的群山蓝天共同展现了开阔的景象。

图像与语言模态构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语言模态信息来看,新闻主要报道中国将以协调有序的方式实现“双碳目标”,并援引分析师和专家学者的看法,指出中国将建立一个更强大的能源供应体系。语言模态中“建立能源供应体系”是整体,图像表现的“风力发电设备”是部分,为“能源供应体系”的概念提供示例,使受众易于将总体改革目标与具体技术相联系。此外,呈现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能技术增强了国际受众对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确保能源供应和电力稳定的信任,证实了实现气候目标已具备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技术人员

此类图像展示低碳产业技术人员在低碳技术设施设备中工作的场景,主要传达的是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技术工作者群体的力量。

《中国日报》2021 年4 月8 日发布新闻“Natural gas project set to help attain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所附图像再现了两名工人检查天然气设备的行为过程,属于叙事再现。从互动意义看,图像的参与者没有与受众进行目光交流,传递的是给予意义;工人高饱和度的红色服装使读者目光集中在人物身上,而侧面和仰视的取景视角则使得背景部分的天然气设备不断凸显。图片的构图也实现了类似的效果,即将两名员工置于左下方,醒目但所占空间不多,既强调了人物又保证了背景的突出位置。

图像中的环境和参与者分别与语言模态构成了整体与部分关系和搭配关系。就环境而言,语言模态指出中国西南部正在建设的大型天然气项目能够帮助中国在未来几年实现工业和电力部门的脱碳目标,是对该项目的整体描述,图像中的环境是对该项目的部分呈现。就参与者而言,虽然文字中未提及工人,但图像对工人群体的呈现与文字中较为权威的消息来源相结合,形成了搭配关系,突出工人群体作为直接建设者在项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图像中天然气设备和人物的组合,生动证明了语言所描述的项目正顺利推进,增强了国际受众对中国发展天然气能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信任度。

2.生态

“双碳目标”新闻语料中与生态相关的图像不仅呈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同样展示出我国的固碳潜力,如《中国日报》2022 年6 月23 日发布的报道“Political advisers call for further low-carbon transition”,所附图像展现的是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草地和树林,是静止的概念再现。从互动意义上说,图像为远景航拍的俯视和正面视角,这一拍摄角度尽可能展现了林场的整体情况,使受众将此处生态景观尽收眼底。从构图意义上看,一条公路将图片分割成左右两部分,绿树和草地沿公路对称分布,体现林场建设的规整有序。

图像和语言模态构成近义关系。语言信息主要围绕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中“高质量、绿色和低碳发展”这一讨论重点,谈及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保护和恢复生态等方面。报道中的“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与图像中的林场构成近义关系。在对外传播中呈现我国林场的图片,证实了我国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固态资源,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林场的建设显示我国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已颇具成效。

3.政治

在“双碳目标”图像语料中,政治类图片通常在会议现场拍摄,会议主题与“双碳”相关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日报》于2021 年4 月21 日发布的标题为“China to spur green projects in BRI areas”的新闻是一篇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博鳌亚洲论坛的报道。新闻照片展示了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媒体中心的现场情景,是动态的叙事再现。就互动意义而言,照片主要采用了侧面和俯视视角拍摄,参与者并未直接与读者进行互动,呈现出分离意义。在构图方面,工作人员位于图像的中心和右侧位置,左侧是博鳌论坛的会议标牌,构图突出了参会人员的前景位置。

这张图像与语言模态构成了重复关系。该报道引用了博鳌论坛中政府官员的发言,重点强调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措施,并将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合作的清洁能源项目作为例证。尽管图像未直接呈现“一带一路倡议”,但拍摄地点与报道中提及的发言地点(博鳌论坛)一致,其目的在于强化文本和图像的连贯统一,为受众提供直观的视觉印象。此外,该报道强调了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特别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实现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话语表征推动该议题在更广泛的受众范围内互连互通,有助于增强政策传播的影响力。

4.社会

(1)参与公众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依靠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更重要的是推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因此“双碳目标”新闻图像对公众参与的刻画也颇为丰富。

《中国日报》2022 年3 月3 日刊发新闻“Academy of sciences launches carbon emissions action plan”,其配图是一张漫画,再现了一名公民骑自行车出行的动态过程,是叙事再现的行为过程;自行车前轮被绘制为地球形象,后轮内部用代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的图案填充。新闻漫画是低情态图片,漫画没有指明参与者身份,但这一模糊形象使得这张图片象征了低碳出行的全体民众。从构图意义的信息值看,两个车轮大小相同且位置对称,意为保护地球生态和采取减碳措施紧密联系。

这张图像与语言构成了搭配关系。报道主要内容为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一项实现“双碳目标”的计划,包括清洁高效利用化石燃料和开发新的碳捕获技术等,并引用中科院副院长张涛的原话强调此计划和各界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意义。语言突出了科学家和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如何减少碳排放,图像则表现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低碳出行的意识,多模态符号相互补充,形成了搭配关系,从宏观科学和日常生活两个层面建构了我国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情景。

(2)国际赛事

在“双碳目标”图像语料中,国际赛事类图片均与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有关,通过对与赛事有关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能源的呈现表明北京冬奥会成功实现了“碳中和”,这一成就不仅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气候治理的决心和能力。

新华社2021 年5 月9 日发布的新闻“Countdown to Beijing 2022|Beijing 2022 committed to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的附图展现了冬奥会场馆“冰丝带”,是静态的概念再现。从互动意义上说,图片提供了信息,拍摄视角为水平正面,以第一视角向受众展示了冬奥会低碳转型的成果。在构图上,场馆的地面和顶部沿着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凸显“冰丝带”的恢宏气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像与文本形成了重复关系。新闻文本主要介绍了北京奥组委举办的研讨会,讨论如何兑现奥运会“碳中和”的承诺,如奥组委采用了改造而非新建场馆、二氧化碳制冰等途径。文本介绍的这些途径正是图像中“冰丝带”所采用的技术,因而两者形成了重复关系。图文互动强化了“低碳场馆”这一概念,向读者展示中国已推动大型国际赛事实现碳中和,在低碳转型方面的能力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双碳”战略的成功示范。

5.经济

“双碳目标”和经济相关的图片语料以金融支持和碳交易市场为主,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彰显了我国负担起引领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大国重任。如新华社2021 年7 月17 日发布的新闻“Xinhua Headlines: World’s largest carbon trading market opens in Shanghai”中图像所示。

从再现意义看,电子屏幕占据这张图像大部分空间,屏幕上展示了国家碳排放交易价格的实时信息,屏幕前是拍摄和观看的人员,属于叙事再现的行为过程。图像采用近景、平视和正面视角进行拍摄,读者可以清晰看见屏幕上的文字内容,形成互动人际关系。从构图意义看,虽然现场人员距离读者更近,但被虚化处理,成为了次要部分,因而突出了屏幕及其所示信息的地位。

图片与语言构成重复关系。新闻报道开篇即点名中国碳市场于7 月16 日开始交易,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报道介绍了交易时间、价格、成交量、成交额等当日交易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与图像所展示的内容一致,两者构成重复关系,图文结合使受众能够从现场人员的视角身临其境体验碳交易过程,了解中国碳市场现状。除此之外,语言模态既阐述了碳市场对实现气候目标的积极意义,同时考虑到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受众展现了一个客观全面的中国碳交易市场。

五、研究结论与传播策略

(一)研究结论

探讨中国国际媒体《中国日报》和新华社如何利用英语新闻中的多模态资源向国际受众传播“双碳目标”。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这一议题的图像以科学呈现为主,同时涉及生态、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此外,基于视觉语法理论,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媒体话语中的视觉模态进行案例分析,考察了图文符际的互补关系,由此解码视觉模态及多模态组合所传递的信息,并阐释其在对外传播中的贡献和作用。

(二)传播策略

中国“双碳目标”的对外传播实践是成功的,但仍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根据分析结果,对提升“双碳目标”对外传播效果提出一些多模态话语策略。

第一,针对图像模态,意义的表现方式应当进一步丰富。“双碳目标”英语新闻的图像语料主要为科学技术类,注重对外传播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有利于减弱政治、文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冲突与对立,唤起受众认同感。然而,图像往往仅展示局部或局限的低碳转型成果,缺少整体性表达,因此中国国际媒体可以通过意义更为丰富的图像符号资源,如地图、图表等,展示低碳能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或将碳达峰、碳中和成果进行数据可视化,通过时间轴纵向比较中国气候行动的进步,或在横向上与其他国家比较,突出中国的成就。通过丰富图像模态的意义,使图像能够与语言模态中全面、宏观的描述更有效地结合和互动,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示中国的行动和成就,推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对外传播。

第二,就语言模态而言,对外传播应当注重对个案和故事的发掘。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语言模态倾向于援引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等权威人物的观点,但相比之下,图像模态更强调对技术人员和参与公众的描绘,然而在语言模态中,基层工作者和普通民众未被提及,一般而言,国际受众对真实生动的个案和故事更感兴趣,因此中国国际媒体可以在拍摄人物图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相关的个案故事,讲述普通中国人如何身体力行地致力于低碳发展和环境治理,不仅使得“双碳”的传播内容更加鲜活真实,而且能够使得国际受众认同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模态受众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诗里有你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