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技能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3-08-29卢伟英
卢伟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堅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三全育人”,实施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中职人才培养的共识。中职专业技能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中职专业技能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方法已经成为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中职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开设的每个专业有自己的专业技能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思政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科划分进行教学,因此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专业教师一直致力于专业技能课程的精心教学,进行专业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思政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规划的教材中深耕细作,紧跟国家发展的时代脚步,引领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面看来,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都各司其职,为国家培养人才。但是长期下来,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
在我国新时代复兴路上,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光有技能不行,光有道德也不行。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前面所述“两张皮”的问题。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就是在教学中找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和衔接线,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使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渗透、融为一体,使思政教育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浸润学生,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本文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为例,从四个路径把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路径一: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作为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标准体现了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从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出发,例如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与要求,体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融合(见图1)。
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理念,在本课程标准中,深入研究育人目标,从“以专业知识为本”转变成“以育人为本”,深度挖掘提炼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肯干,敢创,求精”的精神,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
本专业课程标准的确立对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后面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在教育教学中完成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引领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塑造品格,成为“有才有德”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路径二:思政教育融教学目标
以“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与编程——‘1+X综合考核应用——现场操作编程”课例为例,研究在专业课教学中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目标的路径。
根据本专业课程标准的教学体系,本课例是 “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学课例。根据教学内容和育人目标,这节专业课设置了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主要是针对专业知识确定,素质目标是本节课的思政育人目标,最后通过专业技能教学融入思政元素,达成从技能和精神相融合的立德树人任务。具体教学目标设置见表1。
(三)路径三: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
本专业课程教学立足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秉持“德技双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的真实案例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开展一体化教学。在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工业机器人1+X技能鉴定考核区,完成“小家电产品智能包装工作站的搭建与调试”项目中现场操作编程任务,真实岗位、真实任务、企业员工带领,采用同屏展示、线上平台、码课资源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校企双导师协同指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育训结合的方式,在企业导师一对一示范辅导下,反复轮流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练就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了解大国重器,增强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教学过程摘录见表2。
在中职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根据专业知识以及课堂专业实践的实际体会,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专业课程内容、素材或具体教学活动中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确保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素材或具体教学活动等要素之间存在强有力的内在科学联系,不是生硬地加入思政教育,例如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根据专业技能教学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结合专业课程的知识特征、能力属性、教育功能,形成思政资源体系,并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达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做到润物无声,在教育功能上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最后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达成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
(四)路径四: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评价
以“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与编程——‘1+X综合考核应用——现场操作编程”课例为例,整个课堂教学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的校企生三元评价。
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评价更能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在评价中不仅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表现进行量化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职业素养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及时调整和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在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成为有才有德的高素质人才。
素养目标的评价融入三元评价见表3。
结语
在专业能力的养成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在专业素质提升的“获得感”中,体悟和认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元素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路径融入,将学生个人价值诉求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相结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入路径采取盐溶于水、自然而然的形式,在专业技能教育体系中找到教书与育人的内在关联,在专业教育中落细、落小、落实,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思政教育,促使课程思政建设落地有声,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本文系广东省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中职装备制造类“四融四实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YQ JK169)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