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雕设计与加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3-08-29赵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工匠

赵帏

玉雕设计与加工课程作为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类的专业选修课,也是一门专业技能课。这门课程“中国玉文化”教学单元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玉文化知识,并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典型的“育人”作用。从“中国玉文化”教学单元中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寻找切入点,将专业知识、“玉德”、工匠精神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玉文化育人的教学目的。

一、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

(一)思政元素贴近学生的学习环境、文化环境,易于引领和共情

例如在课堂或者课外辅导时,将行业和岗位上的常见事故和纠纷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学生对行业风险的了解和认知,如市场上玉雕师的设计理念不被认可或者工艺效果不好时,老板或单位都会受到损失,或在源头采购原石时,如果是开窗料、蒙头料,存在较大风险等。这些现实案例都会更迅速、更深刻地加深学生的认知,树立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端正职业态度,学习和练就扎实的技能技艺,并培养一定的工匠精神。

(二)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中,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1.通过分析经典玉雕作品和传统纹样,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传统玉石文化最早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这其中涌现了灿若星河的文化明珠,而在首饰的图案上也浓缩了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的寓意,通过分析和鉴赏这些首饰及其纹样、图案,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习俗等,并通过讨论、比较去肯定这些文化传统,并传播和发扬,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2.通过对玉雕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建立起“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玉雕作品可以用来投资、收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价值的影响因素包括材质、品质、大小、设计加工、历史等,而价值判断常常需要丰富的经验,甚至用到鉴定仪。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要获得合理的价格就需要借助玉雕行业从业人员“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所以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诚实守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教育中“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工匠精神、传统文化、诚信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构成了这门课程“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支撑点,通过进一步探讨思政教育与课程的融合,最终达到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训中掌握相应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二、課程思政案例

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玉石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我国古人的思想观念。校本教材里中国玉文化章节是联系历史、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不仅承载着玉雕知识、核心素养,也是践行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国玉文化”这一教学单元前,已经学习了宝石学基础,初步掌握宝玉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去研究一些熟悉的宝玉石,但是玉文化这部分内容涉及宝玉石种类多、知识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知识不系统,文化历史知识点繁多、零乱的感受,且学生全面思考和总结能力依然欠缺,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和构建有一些难度。

(二)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玉文化有系统性的认识,知道中华民族的玉石文化是独特而多彩的;了解中国玉文化的研究对象、掌握中国玉文化历史的总体脉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和玉石鉴赏力,拓展人生视野和艺术情怀,正确欣赏经典作品和大师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各时期玉石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思想品位,增强文化自信。

(4)价值目标:培养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案例的思政教学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中国传统玉文化,引导学生提升品德修养、工匠精神。本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体验玉石文化的现代魅力,拓展人生视野,激发生活热情,增进伦理共识,提升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教学活动以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为教学目标,注重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努力将课程的知识学习和学生优良品德的发现、践行和反思结合起来,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个人品德的提升。

(三)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秉持玉文化与思想育人、审美育人、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育人理念。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教学内容的结构,代之以模块式内容设计。课程分成三大模块:第一个模块是课程基础部分,通过“各个时期的玉器”的教学与实践,激发学生对于玉文化的兴趣,提升表达自信;第二个模块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部分,旨在将经典玉雕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刻在学生心中,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第三个模块是训练学生的玉雕作品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工匠和大师作品,引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提升口才与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课程思政强调的立德树人,不仅注重政治信仰,还要重视方法、智慧和艺术。在教书育人的具体实施中,课程融合了教师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育人信仰。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课程在“中国玉文化”模块做了如下的内容设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

模块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入]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的历史最早诞生于原始社会,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国家,有“玉石之国”的美誉。说到玉石,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翡翠和和田玉,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玉器有哪些材质吗?

[学生回答]翡翠、独山玉、岫玉、和田玉,等等。

[教师提问]不同历史时期玉石的材质、工艺、造型、寓意都有哪些不同?

[学生讨论]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秦汉……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悉的历史创设情境,增加学生亲切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良好学习状态。同时,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出发,过渡到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透过外在现象,分析内在本质,于历史渊源与证据推理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模块2:分析推理,调查验证

[教师引导]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古人的思想观念。玉石从哪些方面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和思想呢?

[小组讨论]文学、政治意识、思想道德、神话传说、艺术,等等。

[任务布置]不同小组通过网络、图书馆从这5个方面分别找出例证,论证玉石对这些方面的融合和影响。

[小组展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找到的素材。

[教师引导]玉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政治和艺术审美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不仅影响着古人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影响着各朝代的政治制度,还常常出现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我们欣赏中国古代玉器时,不仅要欣赏工艺价值,更要去了解和研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确立观点和结论。以调查研究增强学生对玉文化的认识,感受玉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掌握玉石知识,引导学生将玉文化的学习引向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生活习俗等方面,将课程与生活、社会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模块3:寻找案例,学习典型

[教师展示]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玉石不论品质有多好,都需要经过人工雕琢,才能获得新的价值。我国的玉雕工艺源远流长,投屏展示大师和工匠雕刻玉石不畏困难、精益求精的图片和视频,并介绍大国工匠的成长案例。

[教师提问]这些作品有哪些特点?我们如何评价作品?一个好的作品的产生,哪些環节影响较大?

[学生回答]设计、玉雕技艺、材质等。

[教师提问]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中职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生生讨论]好的材质比较稀少,要珍惜,而设计、工艺等方面通过学习可以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大师作品,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内心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问题的引导,以生活化的感性认知丰富学生对玉雕作品的认知,对材质、工艺和主题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大师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玉石材料的稀少的角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资源的节约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潜移默化中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五)教学评价方法

为融入思政考核,教学评价包括线上评价、课堂表现评价、企业工匠或大师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实习实训即时评价等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变化。通过作业提交情况,促成诚实守信的理念;通过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通过工匠评价,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培养工匠精神;通过学生互评,注重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通过实训评价,提升敬业精神的育人效果。评价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整体与个人相结合,最终做出价值判断。

本节课教学设计打破教材的安排体系,以玉文化创设探究活动,将工匠精神、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爱国主义教育与珠宝专业核心素养融合升华,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工匠
90后大工匠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工匠风采
玉,石之美
工匠神形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春秋时期玉石器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