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关爱触碰心灵 用尊重润泽心田

2023-08-29徐芬华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关键词:小魏同学老师

徐芬华

上课时,我总想着从所有学生的眼睛里捕捉到那一道道光,可是有的学生眼神总是很黯淡。

“抬头,听课的时候,我希望我在看你的时候,你也在看我!”从黑压压的头顶到一张张纯洁的笑脸,从躲闪的眼神到专注的目光,我感觉一切都向着美好前行。可是有一个学生,不要说光,我甚至从没见他正眼看过我。直觉告诉我:这个学生有故事!

一、一颗糖——甜进心里

小魏同学,一个小男孩,长得有些粗犷。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他,只是每次提醒听课的时候,他几乎都是最后一个抬头,偶尔露出半张脸,立刻又转换成黑头顶。不知道为什么,小个子的他总是一个人坐在班級的最后排。

有一天,我想找学生帮忙,于是直奔教室后排:“这位同学,你能不能……”我刚开口,他身子下意识地往后一缩。我一愣:“你怎么了?”

“没什么!”

“怕我?”

“不是,嗯……小学……小学里可能被……被老师批评惯了,我以为……”他有些结巴。我的心被刺了一下,有些心疼这个学生。

“走,帮我干活!”

他没有拒绝,而且很快完成了我交给他的任务。我拿出为学生准备的糖果给他,他有些害羞,不肯拿。我就塞给他两颗,他连连拒绝。“你不拿,我再给你三颗!”在我强硬的语气下,他收下了,但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哦,或许这是一个腼腆的小男生!

不知道是从哪一节课起,我发现这个腼腆的小男生,上课好像变得积极了,经常会抬起头,用专注的目光看着我听我讲课。他的这些细微变化让我有些感动。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这么内向的一个人,却能被两颗糖轻松“收买”!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孩子行为和卫生习惯都不太好,痞气较重,不太受欢迎,开学考就和老师顶嘴,成绩一般。孩子住在自家的机动车修理店,身上还经常带着汽油味。平时父母没有时间关心他的学习,但他很爱看书,知识面好像挺广……

在大概了解了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及学习等情况后,我猜测,他外在的痞相,和别人保持的距离,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与自卑。这样的孩子既敏感,自尊心又强,得慢慢引导。

上课的时候,我抓住他每一个抬头的瞬间,用鼓励的目光与他交流互动,我感受到他眼里时常也会闪动着亮光。课间时,我经过教室时发现他也会关注我,我报以微笑,他从最初略带慌张的谨小慎微慢慢变得自然大方,有时也会微笑回应。一次放学偶遇,他主动和我说起周末去书店看书是他最享受的时光。我确定,他喜欢我这个老师。我也有意无意地找他干点活:魏××,帮我搬一下作业本!魏××,帮我打开希沃!魏××,帮我查一下作业本……无论让他做什么,他从不拒绝,还能把事情做好。

二、一本书——找回自我

“让我再看你一眼!看你那流满泪水的脸……请抬起头来,听我讲!”为了让学生专注听课,我使出浑身解数,竟然唱起了歌。孩子们笑着抬头,小魏也缓缓看向我,脸上惊喜不已。

几天后,借小魏送作业之际,我叫住了他:“最近我儿子看了一本书,说挺好的,是一部科幻小说,我想你应该会喜欢。拿去吧!”

他明显不如之前拘谨了:“哇,是《三体》啊!我想买很久了,我爸不让!”他带着兴奋又难以置信的表情。“我真的可以拿去看吗?你儿子会同意吗?”

“没事,拿去吧!他看完了!”

“那我看完马上还回来!”

“不急,可以慢慢看,看完了来换第二本!”

出乎意料的,他突然朝我深深鞠了一躬。我没想到这举手之劳竟让他如此触动,这淳朴的感谢显得弥足珍贵。“作业一定要先完成哦!不然我要批评了!”末了,我忍不住交代一句。

课堂上,我假装不经意地发现小魏放在书桌上的《三体》,还有《红星照耀中国》《明朝那些事》等书,有意“宣扬”:“有求知欲的孩子是未来的学霸!我相信,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评价起来:他知识面很广的,他特别喜欢历史和科学类的书,他懂得可多了……小魏红着脸低下了头。这一次,我在他眼里捕捉到别样的光比之前更坚定一些!

从那天以后,我经常会在中午、晚餐后,看到他一个人静静地在座位上看书。很快,他从我这里换取了《三体》的第二本、第三本。走廊上遇到我的时候,他也会小心翼翼地问我有没有事情可做。我们彼此变得更加熟悉了。

三、一堂课——重塑形象

有一天晚餐后,我在操场上散步,抬眼看到小魏,便朝他招招手,他立刻跑到我跟前。“陪徐老师散个步吧!我有事找你!”

我说我对历史很有兴趣,小时候没有书可看,现在是没时间看书。我很认真地问了他不少历史事件,告诉他这些内容,接下来上课要用到。小家伙还真厉害,几乎是有问必答,不确定的地方,他表示查完资料后再告诉我。

我有点兴奋,都说爱阅读的孩子是未来的学霸,我任教语文学科16年,也一直致力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任课老师……

“谢谢魏老师!”

“老师,您别笑话我了!”他羞涩地抓着脑袋。

“真的,每一个爱阅读的孩子,都是潜力股!”

他似懂非懂地走了。

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主题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委托小魏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来诠释这节课的主题。他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虽然讲得有些磕巴,但细致入微,同学们也听得入神。通过他的讲解,学生们不仅领会了课程主题,还回顾了历史故事,对小魏更是刮目相看。

我们讲到法律相关课程时,小魏会给同学们分享古代有关变法的故事,哪些人因为蔑视法规而不得善终……他仿佛成为我引经据典的代言人。后来,我突然发现,他站起来发言,已经非常流畅自然了。

果然,他是一支潜力股。很多时候,我对学生说:“我相信,你可以!”他们或许就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前进,只是每个人的步伐不同。

四、一作业——秀出真我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走进教室,我下意识地看向后排。咦,人呢?眼睛一扫视,我才发现小魏坐到了第二排。他正看着我,我俩相视一笑。

课间,我找小魏聊天。

“你换位置了呀!你要求的?”

“没有啊,赵老师排的,王××也愿意和我一起坐!”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新学期,我给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做题要有思考过程,有重点内容的圈画。我认为只是简单的一笔两笔,可是真正落實的学生不多。学生学业任务也重,留给道德与法治课的时间很少,要把这个习惯培养起来,不如想象中简单。能做到的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自然也高。对这样的学生,我不吝表扬,还时常展示,效仿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小魏更是做到了极致。他的解题过程越来越详细,到最后,他能把判断题、选择题的错误之处和选项一一圈画并改正,甚至把每一题在书本中的页码都标注出来。天呐,他可真肯花时间!原来他想通过作业,让老师和同学看到他的努力和付出。

坚持,总有回报;相信,也定有惊喜。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小魏的道德与法治成绩居然仅排在副班长小杨后面,取得了98分的成绩,全校第二,全区第三。

五、结语

小魏的故事还在继续,他凭着他的聪明才智,代表学校参加街道“五水共治”知识竞赛,获得了一等奖。升学时,他仅以0.25分之差与余杭高级中学失之交臂。大家都说,可惜了!我却和他说:你创造了自己的奇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你……

在小魏成长的过程中,他所感受到的爱显然是不足的。在我们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小魏”,需要我们用尊重和关爱去滋养他们。美国儿童问题专家、教育学家威廉·歌德法勃推崇的“真爱法则”告诉我们:爱是一个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秘诀就是爱,教育的捷径就是爱之路。我虽然只用了一颗糖、一本书,但让小魏真正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爱,从而点燃了他学习的动力。

尊重和关爱学生,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面的学生形象,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所有这些都需要耐心、理解和关心,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值得被尊重和关心的。

(一)建立“链接式”师生关系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上的变化阶段,他们需要得到愿意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成年人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个人问题等方面,并尽可能地与他们建立链接。当学生感到被重视和关注时,他们更有可能展示出积极向上的行为,促使他成为更好的学生。我用一颗糖和小魏建立了联系,让小魏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与关注。

(二)推进“驱动式”自我发展

学生需要树立自信和自我认同感,才能激发内驱力。在面对小魏这个家庭背景特殊、敏感又自卑的学生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从年龄阶段看,初中生开始进入“主观自我时期”,道德感和自尊心高度发展。认真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做适当的调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主观地让学生成为传统社会标准流水线上的产物。像小魏这样,越是感受到被理解尊重,越能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这是内驱力被激发的体现。其次,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当下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作为教育者,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生来都是积极向上的。在期待学生进步的同时,也要遵循“登门槛效应”,学会静待花开,循序渐进。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掌握知识,并且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主进取中的快乐与成就,更好地推进学习内驱力。正如小魏同学,在展示优秀作业中体验到了因为付出而取得成绩的快乐,因而学习动力大增,主动探索思考,实现了“驱动式”的自我发展。

(三)创设“浸润式”班级氛围

课堂上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尊重和支持的“浸润式”学习环境。教师应该避免使用贬低和挑战学生价值观的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样,学生之间也需要互相尊重。一个健康的班集体,才有可能向上而生。学生眼里更多地看到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更能建立起一个集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小魏同学通过一堂课,成功地重塑了自我形象,这是因为他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和包容。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抓住和创造这样的机会,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者带着发展的眼光审视并积极引导。小魏从参与课堂到畅所欲言,最后成为学科学习的榜样,是他带着爱和成功的体验,一步步登上属于自己的顶峰。教育本是一场以疗愈为目的的修行,我们只要用关爱和尊重浇灌呵护,那一路繁花似锦,一定不请自来!

猜你喜欢

小魏同学老师
“ 老 铁 ”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啃老”计划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夹竹桃
较真儿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