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2023-08-29李展展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优化策略初中历史

李展展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弊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亟待改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历史教学现状,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与调整,转变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换取教学质量的不当做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先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再论述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希望给广大历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11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39

人们常说“读史可以明智”,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课程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要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方法,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师生重视程度不足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对学生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师生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一直将其当作副科。教师往往是考什么就讲什么,一味地按照考试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应试教育色彩浓重。而且教师用在教学创新上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导致课堂吸引力不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此外,很多学生也对历史学科存在片面的认识,不明白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对历史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还有些学生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想法,认为历史学习只要在考前背一背就可以了。师生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制约了历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新时期,教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为学科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并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讲什么、怎样讲,都是提前设计的固定流程。这也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课堂学习中找不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时极具总结性的一个环节,对教师来说有参考价值,对学生来说有激励作用,而且还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然而,如今教学评价的真正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有些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过分注重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其他人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导致教学评价的主观意识太强,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知,打击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也很难从教学评价中找到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重视导入设计,创设学习情境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对课堂的前部分印象深刻。有趣且具有吸引力的导入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对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喜欢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出新知,看似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实际上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为此,教师要在课堂导入上多下功夫,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把枯燥单调的历史知识融入生动具体的场景当中,以境感人,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有感情、有目的地学习,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与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温习环节,以旧知识的复习作为课堂导入,利用一些关键词汇引发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忆,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实现新旧知识間的自然过渡,既达到了巩固已学知识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有助于系统历史思维的形成。和枯燥的说教相比,学生更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以有趣的历史典故作为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分享历史故事,一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面强化学生的实践创造力。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或视频材料,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使历史学习变得更加容易。

(二)巧设课堂提问,活跃学生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课堂互动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为学生注入不断挑战自我的信心。作为学生人生向导的教师,不仅要“传道受业”,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多问、多学,丰富历史认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运用合理的提问内容和提问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对课堂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启发性和知识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出发,将历史问题与当下的热点话题、时事相结合,拉近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历史问题的话题性,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直接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转换身份,让学生从“当事人”“见证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完成知识的获取。从表面上看,历史知识多而杂,学起来有些困难。其实,很多历史知识之间是有相同之处的,如果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异同点,学生理解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为此,教师可以围绕知识点设计对比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其中的异同,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和知识整理能力。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还要秉承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逐层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学生由被动回答变为主动探究,获得素养的巩固与提升。

(三)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

初中历史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很多,而学生平常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如果不加以梳理和总结,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此,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引入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以中心词和关键词为核心,对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并用树状图、鱼骨图、流程图等有趣的表达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各个历史知识点间的联系,在脑海中主动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络。

在课前,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的课前预习,用一些关键性的词语、短句,把即将要学的新知识分层次、有逻辑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开展自主阅读,为学生指明课前预习的方向。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思维导图中的重难点知识,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拓展,给学生以更为直观和形象的学习体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课前预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课堂授课的框架,引领课堂教学方向,带领学生跟随教学进度不断将思维导图细化和完善,把历史知识条理清晰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设计课堂练习,利用电子白板的遮幕功能,将思维导图做“挖空”处理,把一些关键知识隐藏起来,让学生填空补充完整,以此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内容。在课后,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用到的思维导图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鼓励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自主复习,查漏补缺,自我完善,实现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另外,为了锻炼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制作知识导图,让他们在现有导图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延伸,把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知识都纳入思维导图中,把思维导图织密,拓展历史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四)组织实践活动,深化自我感悟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做法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历史教学百无一利。所以,教师要转变“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尽量少讲精讲,留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自主探究和感悟历史知识,扩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与思维。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科间的融合,把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教材中的知识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才被收录进来的,对当代学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剧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主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制作道具等,用表演的形式再现历史事件,落实“做中学”,升华学生的历史认知和情感。教材中包含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编写历史小报的实践活动,从网络中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并用手抄报、电子小报等形式呈现出来,还可以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创意,书写自己的学习感想,使小报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在历史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待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生成中寻找具有争议性和探究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通过思维的碰撞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历史、感悟历史,涵养精神品质。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拜访当地的非遗传承者、抗战老兵,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强化学生的历史认同,使他们能够主动了解并传承历史文化。

(五)优化教学评价,增加学习自信

长久以来,教师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片面的教学评价已经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思维,拓宽评价主体,使教学评价更具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历史知识、能力、素养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需要经历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能“一考定终身”,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不同状态下的学习状况。如当堂课进行即时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提高评价的即时性,使每一次评价都入情入境,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予以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当发现学生出现困惑或者走弯路的情况时,教师要做好纠正和释疑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展现独特的历史教学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信息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比如为学生建立学习评价参考档案,注重记录学生的日常,将他们完成的学习作品、参与实践活动的照片與视频等收录其中,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定期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比较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坚定历史学习信心。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其他科任教师参与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构建理性的历史观,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更好地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总之,新时代背景赋予了初中历史教学新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的优化与改革,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探索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彪忠.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7).

[2] 邹志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创新型优化策略[J].文渊,2019(11).

[3] 崔红梅.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J].学周刊,2023(3).

[4] 杨俊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12).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优化策略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