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评价特点与实施策略
2023-08-29彭忍冬
彭忍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提出。设计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以真实生活为基础,通过“阅读、探究、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逐步学习分析、比较、推断等逻辑思维方法,不断提升思辨性读写能力,养成实证的理性精神。厘清本学习任务群的评价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适切的评价,可以推动教学有效开展。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评价特点
2022年版课标详细描述了各个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学习内容及教学提示。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以下简称“任务群”)小学三个学段的学段目标、学习任务、学习途径进行梳理,既可以发现本任务群的纵向进阶,也可以得出不同学段的评价特点,如表1所列。
从中可以看出,各学段目标围绕“事实、观点”等要素,既有进阶又有衔接;学习主题的思考对象从日常事物到自然现象,再到语言现象;学习任务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学习思维方法,再到运用方法进行思辨;学习路径由较易操作的阅读、观察到介入各种思维工具,从口头交流到书面整理、表达。随着年段的升高,本任务群越来越具有思辨性、挑战性。
随着学习任务复杂性的递增,本任务群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学段侧重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现场表现;第二学段转向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物化成果;第三学段突出评价任务作品的可视化,便于深入分析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判断学生对思维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第三学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评价实施策略
本任务群的评价可以遵循“建构评价框架—设计评价工具—运用评价结果”的路径展开,引导学生借助评价反思学习,提升思辨能力。
1.建构评价框架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是思辨,通过若干个学习活动来完成,根据任务的能力侧重,主要分为阅读、探究、表达三类活动。每一类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应围绕思维能力内涵发展的目标要求,对照学业质量标准,建构相应的评价框架。如,评价思辨读写能力,可以聚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两个维度的不同特点确定评价方式,建构评价框架,如表2所列。
再如,评价辩论等学习活动,应突出“思维能力和理性精神”的关键要素:观点鲜明,证据真实、充分,表达清晰准确,应对灵活、有针对性。根据这些要素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用于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
2.设计评价工具
在评价框架统领下,设计完整的评价工具,包括适切的评价任务和精准的评价标准,实现评价在导学、诊断、反思等方面的功能。
(1)课堂观察:凸显学生自主评价。
第三学段更加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在现场学习活动观察中,教师提供相应的评价工具,并告知学生评价标准,让学生全程参与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内化知识、反思差异。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设计了一次辩论活动,根据思辨性表达的课程目标和本次辩论活动的教学目标,笔者从“观点陈述、证据列举、语言表达、应对机制”四个维度制订了辩论评价表(见表3)。课堂上,组织部分学生组成观察团,依据评价标准在辩论的各个环节对双方辩手进行观察,记录关键表现,以此为依据,有理有据地点评各个辩手的优势与不足。
(2)作业评价:力求思维可视化。
思辨性讀写活动的评价,最难的就是如何显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设计适切的作业,将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分解,可以从作业成品的外在表现去分析或推断内隐的思维状态,找到学生的努力方向。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入托尔斯泰的《跳水》一文,笔者设计了“与作家展开对话”的作业,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对情节推动的作用。
如此关键的人物——船长,为什么最后才出场?让我们进入作家的思维,与作家展开对话。
①船长在不同时段出现,情节会怎样发展?在图1内填写你的推断,以及船长在最紧急关头发挥的作用。
②用一段话分析托尔斯泰这样安排重量级人物出场的原因。(温馨提示:可以用上“如果……那么……”“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
上述作业依据表2中“分析与推理”这一层级设计。作业创设了文学体验情境,采用填写图示与文段表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联结关于故事情节的知识,展开联想,进行推断,并验证学生是否能运用假设、因果等逻辑关系进行有条理的表述。完成作业的过程,即是思维的过程。通过分析作业成品,教师可以把握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
(3)纸笔测试:在真实情境中迁移能力。
纸笔测试是各个学习阶段重要的评价方式,可以检测学生多项能力。根据2022年版课标的理念,纸笔测试的命题,应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依据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纸笔测试,应突出思辨性、综合性,强调能力的迁移运用。
笔者依据课标命题理念,命制了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测试题。其中的读写活动,利用本单元阅读链接《詹天佑》一文,设计了四个题目:
导语: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方法。
①用《詹天佑》一文来说明一个观点,最恰当的是( )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有志者,事竟成
C.玩也能玩出名堂
②我们要用这篇文章中詹天佑的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请再次阅读文章,根据叙述顺序来整理詹天佑的事例,完成事例论证导图2。
③用一个人物的事例证明一个观点,说服力还不够。你能再选择其他人物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请完成习作导图3。
④让我们仿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写法,根据习作导图写一篇习作,用具体事例证明这个观点。提示:根据习作评价标准(见表4)完成习作,会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试题分别与表3中的各个维度相对应,引导学生经历了理解与判断、分析与推理、评价与创造的过程,迁移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读写方法,强化有条理、有证据地表达的理性精神,是一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测试。
试题④的测试结果将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重要的评估证据。笔者在试题后设置了评价表,体现了课标将评价标准前置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习作方向,努力提升自己的思辨表达能力。
3.运用评价结果
评价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改进教的策略和方式,帮助学生反思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修正学习习惯。每一次评价完成之后,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业质量评价中,尤其要重视透过学生外在的表现,逆向追踪学生思维的轨迹,与学生、家长一起发现思维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障碍,再寻找良策,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进阶。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