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支架让思维可视,实现思维碰撞与提升

2023-08-29计美微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韩非子辨析文言

计美微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注音及注释,读准“吾”“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联系旧知、为词语组词等方式,理解字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通过想象补白、情境表演、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了解任务的思维过程,懂得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要言过其实。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温故知新,开启思维之旅。

1.回顾学过的文言寓言《守株待兔》,说说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教师提示:寓言故事生动短

小,却能引起大家的深思,给人以深刻启迪,多读寓言故事,可以训练思维,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2.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了解矛和盾的样子和功能:这是矛和盾在不同时期的样子,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矛:古代战争中的长柄兵器。

盾:古代打仗时防身用的盾牌。

3.请学生表演矛、盾的使用。

在战争中它们一个进攻一个防御,后来就成为了一对反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过的文言寓

言导入,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再强调寓言中蕴含的寓意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特点,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任务一   学习反馈,做思维热身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本课难读的字词,指导识记。

鬻(盾与矛)   物莫能陷借助注释理解。拓展:卖桔子就是鬻桔,卖杨梅就是鬻梅。

2.借助注释,还能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

“或”的理解。拓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夫”的理解。回顾旧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联系上下文理解。

其人弗能应也。(不能)

不可同世而立。(存在)

4.回顾以前学过的文言中的字义,学习用组词法理解文言。

道旁李(道路)

溺而不返(返回)

冀复得兔(重复)

守株待兔(守候)

提示:你能发现这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吗?(组词理解法)你能用这种方法理解《自相矛盾》中的字词吗?

答案提示:

誉之曰(赞誉)   吾盾之坚(坚固)   其人弗能应也(应答)

5.用自己的话和同桌互讲故事。

6.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可以促进我们读好课文。看看这句的停顿,你觉得哪一个更合适?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7.带着这样的理解,你能读好全文吗?

8.师生合作“回声读”。在读好断句的同时,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来读,比如回声读。老师来做同学们的回声,看看这一次,老师又读出了什么呢?

任务二   情境诵读,理解矛盾思维带着思考去读,就会生发疑问,而这些疑问都是从人物的对话而来的,那么文中都是谁和谁的对话呢?

1.了解一个生意人的思维过程。

(1)作为一个生意人,你觉得楚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钱、评价、销售量、进货渠道……

(2)请学生模仿卖家的行为:生活中你一定见过这样叫卖的生意人,你能不能模仿卖家,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楚国集市上,表演一下他的推销过程?

看看他現在的表现,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得意忘形、自吹自擂)

(3)用文言形式再演一遍。

2.看到这样卖力推销的商家,围观的人中就有人问了——(出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面对这样的诘问,难道是卖家有错吗?

学生讨论结果:没错,因为他都想卖出去,如果不这样夸奖,就卖不出去。有错,楚人错在夸大其词、言过其实,而且前后的话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小结:看来,仅仅从行为上看,也算人之常情,未必有错。但夸大其词,说话自相矛盾就是他的不对了。

3.面对路人的诘问,楚人的反应是“弗能应也”。那我们也走进楚人的内心,看看他为何“弗能应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究竟会出现几种可能呢?

(1)利用学习单,小组讨论,组长负责记录。(出示)《自相矛盾》学习单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根据路人的提问,会出现几种可能性?请填写在下表内。

(2)小组交流,这四种可能出现的现象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黑板上随学生汇报呈现思维表格:

(3)看到这个结论,你能说说楚人为何“弗能应也”?

因为无论出现哪一种可能,都会暴露楚人话中的错误,因此楚人无言以对。

此时此刻,楚人脸上的表情我们用什么词来形容呢?(尴尬、目瞪口呆、面红耳赤、张口结舌)

4.立足自己,深思矛盾,规劝楚人,理解寓意。

(1)如果你是路人,听了楚人的宣传后,你想给楚人什么忠告呢?

预设:

生:你只卖矛可以这么夸,只卖盾也可以这么夸,但是不能把矛和盾放在一起夸。

生:楚人啊,做生意也要讲诚信,不能夸大其词。

生:说话做事不要太绝对,要留有余地。

生:说话做事要想全面,不能顾前不顾后,造成前后矛盾。

(2)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就是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因此韩非子这样警醒世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设计意图:2022年版课标明确要求:“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其中的“辨析、辨别”都标志着语文教学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并重的特点。于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楚人和路人的心里,理清其中的思维,层层递进,矛盾渐渐清晰,思维变得可视。)

任务三   解救卖盾人,解决“矛”“盾”点

1.同学们,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解救一下卖盾人,帮他把货物卖出去呢?

(分开卖、换地点……)

看来你们的思维就不存在这样的矛盾点,但这样的事例生活中倒是經常发生,辨析下列广告语,它们有哪些自相矛盾之处?

今有鬻柑者,誉之曰:“吾柑甚甜,无一不甜也!”又曰:“如若不甜,分文不取也!”或曰:“汝柑既无一不甜,何来不甜之说焉?”

观看视频: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小组选择一句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小结。

(设计意图:此板块先引导学生学会多元分析,然后运用于实践,能发现生活中的矛盾现象,并指出矛盾。再理性规劝楚人,对楚人提出各种真诚的劝告,在这样的劝说中,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寓意。给学生辨析的例子中,有一个是文言版,设置梯度,让学生从中选一个矛盾事例进行辨析,体现了分层教学理念。)

任务四   拓展背景,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1.其实这个故事的创作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上古的尧、舜是有名的圣君,尧当天子的时候,舜还是一个庶民。当时的民间有很多不良的风气,但是舜所去之处都会变得和谐美好,所以就有人说舜作为圣人,他的道德能够感化人。

但韩非子却认为: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

紧接着,韩非子就讲了这个“自相矛盾”的故事。

大家有没有觉得韩非子很犀利?没错,诸子百家里,韩非子就是以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理清晰著称的。

2.介绍《韩非子》中其他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滥竽充数》《楚人买鸦》……同学们可以试着用上今天学习文言的方法,课后和小伙伴们阅读韩非子的其他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会领悟到很多深刻的道理。

(设计意图:韩非子的哲学智慧,为学生开启了思维之门,“自相矛盾”的深刻寓意值得我们永久回味,从课内引向课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浩瀚的大海,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去探索、去传承。)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安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韩非子辨析文言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鲁人徙越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韩非子:察古今之变 倡刑名之学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滥竽充数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推断法
韩非子的“解老”与法治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