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2023-08-29马麒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初中生物思维导图

马麒

摘 要: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偏向于文科内容的自然学科课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知识点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这些内容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时最为“头疼”的就是繁杂的知识点经常出现混淆,因掌握不住而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帮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认知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现状;重要性;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06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23

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方面。这是在原来三维教学目标上的进一步提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需要引导学生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依然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初中生物学科被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且知识点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这对于相对缺乏学习耐性、并未真正掌握学习技巧的初中生来说,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对此,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逐渐被应用的一种思维工具,把思维导图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契合生物学科的特征,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与特点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思维地图,最早是由英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东尼·博赞研究出来的实用性思维工具,最后逐渐發展成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有效图形思维的重要工具,通过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学习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它简单、有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和放射性的特点。结构性是指其层次分明、结构体系完整,能够明显呈现知识之间的关联;系统性指每一个思维导图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呈现“总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的系统模式;放射性则指其以核心知识为中心呈现放射状,通过由此及彼的关系不断发散、放射,且呈现一定的伸缩性,应用便捷。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减少因为机械性死记硬背带来的苦恼,使学生提高预习、课堂听课、课后作业等环节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对于学好生物学科的信心。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要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动起来”。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把教师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

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结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对听课内容的分析,整理出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消化、吸收和整合、创新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三、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物学科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新学习的一门学科,以丰富的知识为载体,是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生物学科的概念性知识较多,知识的分布也较为零散,如生物圈、细胞、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等知识或概念,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导致初中生物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不足

就目前初中生物教师的授课特点来看,很多教师依然以讲授法教学为主,大部分教师还是死板地按照教材呈现知识的顺序讲授知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主要以机械性的记忆为主,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学生这样被动学习的模式导致其学习内容处于“割裂”状态,未能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从而影响他们参与课堂的程度,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主要停留在记住知识的层面,很多学生缺乏深入了解、消化知识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教师,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不足

初中生物学科虽然是一门必修科目,但是在升学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小,所以一直被学生认为是“副科”。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较少,在学习中存在应付心理。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育人观念

新时期的教育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的素质教育,需要生物教师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思维,用全新的育人观念指导教学,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课程设施过程中要改变原来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应试思维下的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学生的素养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教师还要改变在教学中教师主导太多的思维,在教学中敢于“放权”,要给学生自己梳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也要摒弃“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教学思想,树立在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的思想,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做出改变,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地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教学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提升效率

初中生物课程课时相对较少,每周基本上是两三节课,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前预习。但是在如何开展预习上,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预习时多为敷衍地看一遍书,部分学生甚至都没有预习,未能发挥预习辅助课堂学习的作用。从功能上来说,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够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都有帮助。

针对学生在预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具体来说可以这样进行设计和安排:教师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课上学习内容,把学习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图形化分解,然后要求学生在预习课上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填写或者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这就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教师在课前通过了解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情况,也能够发现学生的困惑点,教师在教学中的针对性就会更强,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性也会更明确,能够起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化难为易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灵活地应用教材,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听课,还要重视对知识的梳理,这样就能够像“庖丁解牛”一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

例如,学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视觉的形成及形成近视的原因,使学生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拼图游戏和演示实验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可以从“眼的结构”和“近视及预防”两个角度梳理知识。在“眼的结构”中,让学生标注出眼睛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即把虹膜、角膜、晶状体、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和巩膜的位置、功能标注出来;在“近视及预防”这部分内容中,则要求学生整理出近视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近视,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外积累提炼,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所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行创意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同时一起寻找继续优化的方案,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内驱力容易被激发出来,其主体地位也能呈现出来。

(四)及时巩固训练,深化学生认识

在学生初步完成个人的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查漏补缺。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导学者”的作用,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从而达到完善的效果。

为了使学生彻底地理解、掌握和接受课上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对学习内容的熟悉程度,开拓学生思路。为了切实、全面地锻炼学生,教师在给学生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把选择题、填空题、综合性题目,特别是图片、图表题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依据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渐走出对知识死记硬背的固有模式,使他们意识到做好思维导图对于学好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五)做好总结提升,完善学生笔记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有较强实验性特点的学科,学习内容更多地涉及微观领域,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不仅抽象,还较为分散,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抓不住重点,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完一节课的内容后抓住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整理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好课堂小结,同时引导学生完善个人笔记,使其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在学生做笔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已学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构建联系,帮助学生学会突破思维定式,学会发散性思维,把学习重点和难点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课下学习和课后复习做好准备。

例如,讲授“光与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本节课的内容虽然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密切关联,但是这部分内容涉及的学习内容多、知识点分散,且知识点的联系较强,学生学习理解起来可能会存在一些漏洞。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环节对前后知识进行联系,把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都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光合作用的流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本堂课的思路。

(六)巧妙融合,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哪一种方法一定能够完美地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所以生物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时,也要将之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把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首先,生物教师要注重把信息技术与思维导图教学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便捷且同步编辑的优势,通过投影、在线编辑的方法设计思维导图;也可以把思维导图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其次,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去影响其他学生,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再次,教师也可以把思维导图与“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动、多参与,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即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师单向的灌输或者传递,而是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一步优化思维导图,使其与生物教学深度结合,进而促进生物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丰琪.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及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研

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2] 张敏.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6).

[3] 王国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构建与应用[J].教师, 2021(32).

[4] 梁颖.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策略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用分析[J].高考,2020(19).

[5] 张菊莲.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

[6] 张绪武.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20(8).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初中生物思维导图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