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3-08-29韩芳田飞丁可韩丹
韩芳 田飞 丁可 韩丹
[摘 要]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短期来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适时调整情绪和心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长期来看能够增强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上都能受益匪浅。首先指出了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传统、忽视学生需求、教学评价单一等。随后阐述了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采取“课堂体验+实践训练”新型教学模式,开展调研,精准把握学生需求,以及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等建议,为高校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导向;校本教材;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141-04
2023年4月,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还将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引导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成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剂“强心剂”。在辩证看待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以及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课程改革与教学优化的可行性路径,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传统
教学实践表明,任课教师如果经常性地变换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能动性,更容易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相反,如果任课教师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会因为产生审美疲劳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消极和懈怠,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理论讲解为主,偶尔也会安排学生听讲座,或者組织学生观看教育视频。教学模式单一,加之无法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得大学生难以对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二)忽视学生需求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当学生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遇到压力、挫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加以化解,做到自我调适、自我排解,从而始终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健康乐观的心理。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人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身处同样环境或者是面临同样问题时,做出的行为也可能迥然不同。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这种差异,不能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的个性诉求,而是选择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一些学生无法从课堂中学习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三)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取得学分只能迎合考试内容,死记硬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的知识点。即便能够取得理想的分数,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达不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另外,教学评价的单一化还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这种情况下教学评价无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依据,也就失去了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根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探索一种更加科学、实用的教学评价体系,成为高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四)教材实用性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高校的专业课程,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借用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作为论证,这样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更有说服力[1]。目前高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由国内的多位知名心理教育专家联合编写的,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的说理性较强,会导致学习过程中缺少乐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最终由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也有一些高校尝试编写校本教材,但是由于缺乏调研,或者师资力量有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实用性还有待加强。
(五)师资力量薄弱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仍然存在欠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不足,在日常教学中兼职任课的情况普遍存在。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二是在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校本教材编研方面以及学术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个性差异,这就凸显了校本教材的重要性。因为师资力量不强,很多高校无法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需求编写校本教材,这也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各个专业、各门学科如火如荼开展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关系到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从教材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改革[2]。例如,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的推动作用。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尝试运用微课、慕课、直播课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运用网络上海量的心理教育素材,以及其他同行教师或者是心理专家分享的优秀案例,让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从而实现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有效举措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成效的关键指标,是高校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践中,让自己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近年来,高校虽然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评价不科学,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却不能应用于实践,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仍然不懂得如何进行化解,暴露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缺陷。通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旨在将教学重点从理论宣讲向实践训练转移,以大学生的真实表现作为检验课程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标准。唯有如此,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训练,巩固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高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问题时,不懂得如何自我調适,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高校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转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而采取互动性、实用性、新颖性的教学方法,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从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适、自我宣泄的科学方法,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全面的发展[3]。从这一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从整体上来看,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均有所增加,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多数学校还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评价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无论是从学生的全面成长角度,还是基于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需要,都需要加快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创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需求、保证评价客观、加强师资建设等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1.“课堂体验+实践训练”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摆脱传统课堂教学侧重理论、忽视体验和缺少实践的弊端。为此,教师要主动创新教学模式,构筑“课堂体验+实践训练”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角色代入感和学习沉浸感,从而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并主动加以运用,切实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模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和挫折。在丰富学生课堂体验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舒缓压力、应对挫折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提供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不一样的心理体验。例如,有些大学生不擅交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人流量较大的公园、商场等地方,组织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2.“线上自学+线下专题”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在高校各门课程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线上自学+线下专题”的混合教学模式,满足高校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需求[4]。所谓线上自学,就是让高校学生利用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从网络上搜集、下载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相应的资源,并进行课前预习。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确定线下教学专题,例如情绪管理专题、职业规划专题、人际交往专题等,并围绕专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状况存在差异,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设置必修和选修两种。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修课程,如挫折应对课程、减压放松课程、恋爱心理课程、环境适应课程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化身“情感导师”,在业余时间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开通微博账号或者是抖音账号,学生关注教师的账号后,如果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即可发送私信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一来,可以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延伸。
(二)关注学生需求,突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1.开展多渠道的调研,精准把握学生需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之一,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要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调研工作,精准把握学生的个性需求,熟悉当代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专业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而在课程教学中加以疏导,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开朗的性格[5]。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他们热衷于使用各种应用软件。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在虚拟环境下,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向教师反映自己遇到的烦恼。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学生的需求,教师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走出心理困境,享受校园生活。从学生角度来说,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让自己的烦恼、困惑得到了解决,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从而保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热爱。
2.制订个性教案,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后,坚持需求导向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解决“00后”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心理问题。例如,从调查情况来看,一些大三学生因为当下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出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存在焦虑、消沉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收集资料,开展了“如何缓解就业恐慌”的专题心理知识讲座。通过开展讲座,让高校学生认识到在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未知而出现恐慌心理,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然后,教师再从心理学角度为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出实用建议,例如与已经毕业的学长交流,积累一些求职就业的相关经验,在应聘时更有底气,消除恐慌心理;或者是从网络上观看一些求职类的节目,例如腾讯视频推出的《令人心动的offer》、深圳卫视推出的《你好!面试官》,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职来职往》等[6]。通过观看节目既可以舒缓紧张的心情,同时还能学习到很多实用性的求职技巧。
(三)丰富评价模式,提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学评价一方面客观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也能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让教师认识到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欠缺,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不断改进。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是要避免单一评价带来的局限性,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除了任课教师自评外,还要采取同行听课、督导教学、学生评教等多种模式。以学生评教为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享有最大的发言权。在每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别从本节课的教案设计是否合理、本节课的教学氛围是否满意、本节课的知识理解是否透彻等方面做出评价,或者是给出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或建议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循序渐进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通匿名评价通道,更广泛地收集意见,利用多元评价主体达到加快教學改革进程的效果。
2.评价方式多样化
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客观地展示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成果,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更加多样的评价方式。观摩教学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评价模式,由任课教师提前准备精品课,让其他同行教师观摩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取彼之长、为我所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听课结束后,同行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质量作出评价,以便任课教师反思、改进。问卷调查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向学生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情况问卷》,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打分,最后统计评价分数。那些评分较低的题目,就是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编写校本教材,贴合大学生的真实生活
教材质量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成效,以往高校所用的教材虽然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但是缺乏趣味性、生动性,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说教意味过于浓重,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因此课程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契机,自主编写校本教材,做到专业性与趣味性、科学性与生动性的兼顾,突出教材内容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在编写校本教材时,除了让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参与外,还要将初步拟定的教材交由心理专家进行校对、审核,体现出校本教材的专业性、权威性[7]。在校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上,要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等作为重点内容。同时,要求每一章节都必须至少增加一个心理案例,最好是校园中真实发生的事例。首先讲述心理案例,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讨论热情的效果,然后再进行专家点评、深度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让高校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心理问题时能够做到自我调适,体现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五)增强师资力量,组建复合型教师队伍
高校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组建一支教学经验丰富、锐意改革进取的复合型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根据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强师资力量:首先,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提供更加多样的培训机会,在培训中更新理论知识、交流教学经验、借鉴改革成果。将培训中学习到的课程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推而广之,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高校学生能够沉浸其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其次,还要鼓励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主动“走出去”,例如报名参加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讲座,或者是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沙龙等。与社会上的资深学者、专家教授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话题,开拓自己的眼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如果不能做到自我调适或者没有接受及时疏导,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对个人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仍然存在教学模式传统、教材内容滞后、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学校层面来说,要革新教学评价模式,做好师资力量培训,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环境、提供大力支持;从教师层面来说,则要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学生常见的、共性的心理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制订个性教案、开展专题教育等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双管齐下,让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保持健康和乐观的心理,更好地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白丽.基于“三创”教育的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探索:以“沙游体验”课程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3(1):53-56.
[2]陶进,马建青,欧阳胜权.大数据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变革方向和风险规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9):72-77.
[3]李焰,朱丽雅,王瑞,等.育德与育心结合导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22(10):10-16.
[4]刘惠娟,黄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9):99-103.
[5]林媛.构建新型教育模式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评《高校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129.
[6]邓春婷.“互联网+”下思维可视化与行动学习相融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20(3):66-68.
[7]张金健,陈静静.江苏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21(8):1198-1120, 120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