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探究

2023-08-29武帅李兴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3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法数据库

武帅 李兴凤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就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来说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结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特点,将“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在经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结果表明,“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兴趣,然后引入相关理论及技术,带领学生学习并完成相应任务。

[关    键   词]  “开发团队式”;项目教学法;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125-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在21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该课程涉及数据库设计、SQL语言、数据库管理及应用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我们引入了“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是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在学习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将会影响今后其他核心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大学阶段的整体学业。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所学习的MySQL数据库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之一,MySQL数据库的技能是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对口工作中要求应聘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虽然如此,在分析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后发现,每年近20%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并从事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但是,通过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中发现:学生存在对SQL语言掌握不扎实,对MySQL数据库的使用不熟练,以及因为专业术语问题和团队成员沟通不畅等问题。

因此,该课程进行项目式教学法探究,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使用MySQL数据库搭建数据库应用系统项目或者Web网站建设所用到的数据库,能够熟练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培养专业术语的表达,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匹配度,为社会培养和输出大量实用性、技能性的专业人才。

二、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原因分析

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毕业生专业能力和企业用人需求存在差距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SQL语言掌握不扎实。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是专业基础课,在高职院校中大多开设在第二学期。在学生进入大三实习阶段,已经对SQL语言有所遗忘。(2)对MySQL数据库的使用不熟练。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对MySQL数据库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3)因为专业术语问题和团队成员沟通不畅。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单打独斗”,遇到问题没有和同学们进行探讨的习惯,或者在相互学习过程中只注重结果,不会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和教师。

根据对以上原因的分析,抛开学生的自身原因,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以往该课程的教学思路是以理论教学为先,并辅以实践训练,然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经历了中考、高考等考试,学生已经是一名考生,养成了一种习惯:“考试考什么,我们学什么!考试怎么考,我们怎么学!”过去的教学内容大多照本宣科,传统的闭卷答题考核方式过于僵化。这样的教学只能教出学到僵硬知识的考生。但是,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内容多变,不存在工作重难点,不是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只会考前死记硬背,教条式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和自主思考过程的“考生”,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身份的转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也不能很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其次,一些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过于依赖教师和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毕业生专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实训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学校层面可以加强实践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何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成为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现围绕专业基础课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探索“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三、教學改革举措

目前,在计算机类课程中主流的教学方法为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任务进行驱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完成布置的相关实践作业,教师在此期间主要起帮助和指导作用。刘敏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应用评价》中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成效。做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还课堂于学生[1]。

“项目式教学法”一是从相关技能竞赛、实际工作内容和学生身边的案例选择合适的项目素材,将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教学子项目,子项目之间具有相关性和连贯性。二是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由简到难,根据项目发展推进”的理论讲解方式,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于康娟在《项目教学法在Oracle数据库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中表明:项目式教学法侧重于实践,尤其适用于与项目开发过程高度配比的数据库内容教学[2]。张淑萍在《基于小型渐进式项目驱动法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阐述了小型渐进式项目驱动法是选择适用于学生学习的小型项目,边教学边推进项目的发展,对提升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明显[3]。

根据前人对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教学改革探索和本校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原因分析。创新性地提出“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传统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项目驱动教学,侧重点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是一个完整的小项目,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按项目的技术要求做出整合。这样的教学方法忽略了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律性差的特点,很多学生在“项目”初期由于自身原因没有跟上“项目”的发展,后面就主动放弃了。

“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双轮驱动,双轮是指“项目”和“团队”。学生自由组成一个开发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

“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1)强调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前面分析当今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的原因遥相呼应,以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如何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开展“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

(一)优化教学理念

“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双轮驱动,其中一轮为“项目”。“项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和实践案例等。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代数、关系范式和系统实现原理,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它们指导着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实践教学一般包括SQL语言的使用、数据库安全性、E-R模型、查询优化、数据库分析与总体设计等。实践教学针对不同实验目的可以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是验证性实验,第二层次主要是设计性实验,第三层次主要为综合性实验。

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侧重点。高职学生具有乐于学习理论浅显和易于理解的知识、数理逻辑能力差、渴望自我能力的实现等学习特点。教学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上存在一种现象:一些毕业生需要进入社会培训机构再次学习后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是由于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借鉴社会培训机构的特点,紧跟数据库技术发展,牢牢把握市场对计算机类高职学生的最新专业需求。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市场对计算机类高职学生的最新专业需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优化教学理念,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优化方法:第一,强调实践能力。在“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中,应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库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二,注重创新思维。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在“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中,应该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和沟通协调。第三,需要注重实际应用。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专注力差、遇到困难易退缩、不敢与老师进行探讨等学习特点。同时,企业在招聘时均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根据“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另外一轮为“团队”,正好能解决这一痛点。

徐显龙在《智慧教室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及成效》中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4],強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发团队式”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一种。学生自由组成一个3~5人的开发团队,基于学习数据库开发为导向,支持师生、生生、师生与环境充分互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强调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合作探索、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蒋颖在《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发展研究》中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打破了传统教学学习时间、空间的局限,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线上教学资源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5]。为保障“开发团队式”教学效果,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因此,除线下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在线上教育平台(学习通、智慧树或智慧职教等)搭建对应的网络课程或选择合适的网络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立体信息化学习环境,在“开发团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针对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在网络课程平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抛出问题、解答问题,进行跨班级、跨时空的多维度学术交流。

基于前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开展“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积极性均匀分布。因为在高职学生中,学习能动性强的学生占少数,需要以少带多,互相督促,否则会形成学习主动性和小组完成任务两极分化。

其次,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难易程度、项目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是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分析后进行自我优化的难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行业趋势和最新技术,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是MySQL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等关系性数据库。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应用场景多样化,很多非关系性数据库在未来工作中也有著广泛的应用,我们还需要给学生讲解一些非关系性数据库在什么场景下应用,关系性数据库和非关系性数据库的优势和区别。

最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遇到学习积极性差,在小组内部不能够与同学积极协作的学生,教师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其进行耐心疏导,让其能够认识到:在当今如此竞争压力大的就业环境中,如果不能够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将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优化考核方式

既然“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双轮驱动,学生在学习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开发都需要完成对应的任务,都需要在最后的考核结果中有所体现。那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的考核方案就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多样的考核评价体系。无论何种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学有所用。如上所述,“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应该以个人为单位考察为主,开发团队成员之间以相互监督和促进进行辅助。

如图1所示: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考核分为两大块: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

1.形成性考核

第一,形成性考核中的线上课程学习进度和线下课程考勤是依托课程平台的强大技术和教师线下的学习监督,能够为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提供客观、动态的数据。但是,数据记录的学生学习状态依然存在一定的表征性。比如,“学习时长”和“到课率”能够说明学生学习,但认真学习的程度不能被完全反映出来。所以,这部分各只占最终成绩的10%。第二,形成性考核中的子项目完成情况是指在对划分的子项目学习完成度,该部分每个学生的得分是团队成员的平均分,使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主动去帮助和监督未完成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所以这部分占最终成绩的20%。第三,学习表现分为教师评价和团队内部评价两部分。教师评价是对是否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的考核;团队内部评价是团队内部根据平时上课的状态,完成任务时的积极性等小组内部进行互评,为防止学生之间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要求小组成员分值不能一样,并且每人分值相差10分。所以这部分各占最终成绩的20%,教师评价和团队内部评价各占10%。

2.期末综合考核

期末综合考核是替代传统的闭卷纸质考核的方式,这部分占比40%。在期末,以“开发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本课程所学的综合项目,并且每个团队在完成综合项目后需要一名成员对自己团队完成的项目进行讲解和答辩。教师根据项目评价表为每个团队的作品打分;然后团队内部再根据团队得分和每个人的贡献进行分配每个成员的得分情况,要求小组成员分值一样人数不超过2人,并且每个分值相差10分。模拟学生参加工作后,一个团队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后所得的奖金,团队成员再根据贡献去分配,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工作后的状态。

五、应用“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效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其学习兴趣。“开发团队”模式的引入,激发了学生不甘拖团队后腿的情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一步实现了“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愿望。与此同时,让学生体验了“数据库”项目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体验了毕业之后“打工人”的工作状态,不仅收获了知识,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有效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以帮助自己在今后的课程和工作中更上一层楼。“开发团队式”项目驱动教学法还可以引入“1+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加强优秀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竞赛活动,以发挥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应用评价[J].学生电脑,2021(7):193-194.

[2]于康娟.项目教学法在Oracle数据库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21,17(24):239-240.

[3]张淑萍,苗瑾超,郭勤.基于小型渐进式项目驱动法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微型电脑应用,2021,37(1):5-6,54.

[4]徐显龙,王雪花,顾小清.智慧教室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及成效[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4):112-120.

[5]蒋颖.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发展研究[J].科研,2021(8):1-3.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法数据库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数据库
数据库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