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SRP项目的推进与优化思考
2023-08-29孙婉纯高志明吴治将
孙婉纯 高志明 吴治将
[摘 要] 在“双高计划”的引领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优化方法,有助于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育。学生研究计划(SRP)是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最佳载体,但高职院校开展SRP仍存在内容前沿性不足、实施计划不合理、学生缺乏内驱力的问题。针对该现象,高职院校应利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优势,从科研项目中提炼SRP课题;基于能力导向教学法,合理设计阶段性任务;对接“双创”大赛,强化内驱力;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多维发展。
[关 键 词] 学生研究计划;能力导向;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大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089-04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推行学生研究计划(或学生研究项目,以下简称SRP),作为教研结合的载体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SRP项目大多应用于理工科专业,其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团队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项目研究,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学生通过选课系统根据专业、应用领域和个人研究兴趣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题和指导教师,组建人数为5~12人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完成期间,学生团队与指导教师共同开展创新性研究,感受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不同的教学情景,具有自由度更高、系统性更好、实践性更强的学习环境,激发创造热情。
一、SRP项目在高职院校推行的意义和价值
在“双高计划”的引领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升级。部分高职院校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特色以及前沿课题研究,率先推行SRP项目,充分借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依托SRP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科基础[2]。对学生来说,SRP项目能够有效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提供参与前沿课题研究和科学研究能力系统培训的机会,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宝贵机会;对教师来说,SRP项目无疑是教研结合的最佳载体,在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既可以将专业课教学延伸至“第二课堂”完成多项实践技能的培训,又能推进立项课题的研究进度[3];对学校来说,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SRP项目能够同时激发科研和创造的热情,推动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学生创意想法的落地,对高层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然而,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推行SRP项目过程中仍存在项目形式化问题严重、学生参与度不高、院校管理及考核制度尚未完善等不足,无法发挥SRP项目原有的促学、促教和促创效果。
二、高职院校推行SRP项目的现有问题和不足
(一)项目内容未能体现前沿性
目前,大多数SRP项目内容类似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实践形式展开的课后习题课,内容仅仅为教材理论知识的推导性和验证性实验,没有融合教师的科学课题研究,导致项目内容前沿性不足。SRP项目本质带有创造和创新的鲜明特点,当项目课题与实训任务类似时,学生在参与SRP过程中仍旧采取完成实训任务的方法,导致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有限,项目的吸引力不足,从而造成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研究兴趣不浓,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
另外,现有大多数SRP项目方案的设计,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路线均与实训任务类似,学生有“参考答案”的心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而缺少了探索性实验的设计,SRP项目将失去特色,学生作为参与者缺乏对未知的挑战性,无法体现出创新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实施计划缺乏合理性
项目实施计划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SRP项目在为学生分配任务后仅仅从实施结果进行考核,而缺乏对实施过程的关注以及补充性培训教学的安排。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是较为陌生且难度较大的任务。因此,在任务分工之后,学生往往存在专业知识不熟悉、技能操作不熟练、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的情况,这将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心理,积极性下降。因此,在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时,一方面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综合能力评估,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合理设置阶段性任务、补充性教学以及研讨性会议;另一方面,在项目开展后,教师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即时做出判断[4],结合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教师应结合项目目标、项目进度以及学生学习状态调整实施方案,需要时開展相应的教学或培训,及时激励和调整学生,做好项目教学和指导工作。
(三)项目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学生缺乏内在驱动力
尽管高职院校有意推行SRP项目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尚未完善,目前大部分项目由教师自行组织学生团队完成。例如,在管理制度上,SRP项目没有纳入学分考核中,学生缺乏紧张感,一旦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心理就会轻言放弃,而在团队工作中,成员退出会大大影响团队整体积极性和学习状态。SRP项目往往有6~12个月的执行期,如果经常发生学生成员中途退出的情况,学生的能力培养、人员及时补充以及团队凝聚力下降都将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此外,学生参与SRP项目后如果没有校内评优和相应的奖学金奖励,其学习动机也会大打折扣。学生即使参与了项目,也没有将SRP项目与创造、创新、挑战相联系,缺乏内在驱动力,应付心理明显。
三、“四个举措”优化高职院校SRP
(一)将SRP项目的选题与前沿课题研究相关联
为了加快职业本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启动了高层次人才招聘方案,引进大量博士、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建立高层次教师团队[5],为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师资基础[6]。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将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协同提升是教研结合的关键问题。开展SRP项目,一方面可以将前沿课题研究融入学生教学中,另一方面可以依托项目研究组建学生团队来弥补高职院校没有研究生的短板,补充团队力量。
在选题阶段,专业教师应回归SRP项目的本质,将项目内容区别于实训任务,体现出课题的前沿性、新颖性和挑战性。教师根据专业课程评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结合自身科研课题和学生专业所属研究领域拟定SRP项目主题。在项目内容的设计上,应先从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出发,为学生复盘基础知识体系,让学生做好“项目将应用专业课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心理建设,让学生意识到参加项目能够体会理论知识向应用转化的过程,从而提高参与项目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从“课堂学习”的状态进到“科学研究”的状态,让学生认识到SRP项目区别于实训任务,没有既定的参考答案,从而激发学生挑战未知的热情,培养创新研究精神。
(二)基于能力导向型教学法合理规划SRP阶段性任务
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SRP项目的完成效果。在做好学生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项目的实施方案应划分为多个阶段性任务,采用能力导向教学法在不同阶段中有计划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SRP项目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是教学地点和教学方式多样化。因此,在实施阶段性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即时评估学生对项目内容的消化程度,灵活设置技能培训课,及时地补好技能“短板”。在项目实践时,让学生经历“遇到困难—技能培训—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习自信,强化学习动机[7]。通过让学生切身实践和感受解决实践困难的过程,激发其学习欲望,强化技能培训效果。
以“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新风调控效果研究”SRP项目为例,学生团队来自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参与项目时已完成热工学基础、热工测量以及制冷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参照图1,该项目分成四个阶段性任务,分别为科技文献检索、相变储能原理及应用技术、相变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数据分析及图表绘制。
1.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掌握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定期开展研讨会,要求学生汇报每个阶段所查阅的文献和收获。
2.第二阶段则是围绕项目课题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的复盘和新知识体系的学习,涉及专业名词、新型应用技术和原理介绍,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实践中学习能够保持较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因此该阶段会通过重现实验为学生解释理论知识,优化新知识学习效果。例如,以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热水为例,在实验室制备相变储能材料,让学生用手感受相变材料的吸热和放热过程,观察材料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从而掌握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原理。在这一阶段,学生团队将完成项目研究的任务分工,包括拟定相变材料的配方、实验方案和测试方法。
3.第三阶段是技能培训任务,包括相变材料的制备、仪器设备使用和测试原理。通过示范性实验让学生认识使用设备的基本流程,再让学生独立操作,最后制作仪器操作的教程。在制作教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划分操作步骤,总结易错、易漏的环节,有助于掌握设备的使用技巧。在完成技能培训后,学生将根据第二阶段的分工开展实验。
4.第四阶段是对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该项目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为origin绘图软件。学生完成软件的下载和安装后,教师再以研讨会的方式为学生示范实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的过程,并在学生跟练的过程中及时解答疑惑,快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学生运用数据软件对第三阶段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材料配方是否合理,并基于文献调研情况对配方进行调整。
(三)对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学习内驱力
SRP项目不同于课堂学习,不存在固定课时要求和固定教学场所,因此,强化学生参与项目的内在驱动力非常重要。在开展SRP项目之前,应从学生角度对参与项目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系统分析。一方面,学生参与项目研究能够获得课堂教学以外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获得参与前沿科研课题研究的宝贵机会;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项目研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优势互补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SRP项目存在一定挑战性,上述两点无法长时间维持学生较高的积极性,因此提高SRP的成果转化率和可持续发展性是增强内在驱动力的关键。
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中,通过有效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依托高校对各赛项的奖励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8]。因此,將SRP项目与各大赛事相结合,既能够为学生参加比赛做好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又能推进SRP项目的成果转化,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SRP项目的选题本身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局限,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提出更多新颖的设计和想法。在推进SRP项目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而文献阅读、新材料研发、数据分析等技能培训则为新想法的落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创新创业大赛来说,学生团队在自身专业基础上结合前沿科学技术产出学术论文或发明专利等成果,能够大大增加获奖优势。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好SRP项目与创新创业大赛准备工作的衔接,引导学生挖掘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学习驱动力。
(四)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
SRP项目开展时间大多为6~12个月,时间跨度较大,建立一个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项目推进,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对于项目方案来说,由于项目研究存在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实施方案可能面临失败需要调整,因此定期讨论项目进度和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尤为重要。例如,每周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学生汇报任务执行情况,再由团队一起围绕汇报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拟定解决方法和下一步实施计划。对于学生来说,在时间跨度较大的项目研究中,定期研讨和考核能够让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
需要注意的是,SRP项目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想的研究结果。但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团队能够系统地完成新技能的学习、新课题的研究以及数据分析总结,仍然能够实现对动手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的培养。因此,评价机制应从参与项目积极性、技能掌握程度、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而不单单考虑学生的成果输出。以上述SRP项目为例,其评价机制如图2所示。
另外,开展SRP项目过程中应采用过程性评价方法,侧重过程本身的价值[9]。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消化、新技能的学习以及总结汇报的尝试,教师应该聚焦于该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及学生对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情境的理解和消化能力。评价的时间节点不是在项目结题之后,而是贯穿项目的始终。教师应将评价自然地嵌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嵌入式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对项目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培养情况,并通过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调整项目任务分工、个别学生补充性培训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培养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双高计划”的推进以及双高院校向高职本科转型的发展,双高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和升级。作为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融合体,SRP项目在整合教师科研课题和学生能力训练上具有独特优势,但其推行仍存在较多问题。为提高SRP项目的执行成效,应从选题来源、教学方法、学生内驱力强化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郑兴国,沈素香.高职院校实施SRP的意义、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11-13.
[2]牛俊英,肖冰,何芸.SRP: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1):40-45.
[3]陈莹颖,桂晶晶.高职生第二课堂活动与创新精神的关系研究[J].內江科技,2023,44(4):144-145.
[4]杨玲玲.过程性评价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5-9.
[5]顾秀梅,段向军,冯娟.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的困境及对策[J].职教发展研究,2022(13):87-92.
[6]崔奎勇,杜琳,蔡云,等.新标准视域下职业本科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路径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3):91-96.
[7]袁楠.“互联网+”教育生态标准化体系下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17):65-67.
[8]吴维东,张晓然,叶雨晴,等.基于竞赛数据画像的双创教育评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155-159.
[9]李志义,黎青青.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辨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6-1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