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分众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3-08-29杨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3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教师

杨晶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众式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思政+”分众教学模式主要从三个层面在课堂内外进行探索和应用:“思政+专业”通过“提问—启发”“参与—内化”“参与—共鸣”三步教学法提高理论课的针对性;“思政+任务”提升学生参与感和自主思考能力;“思政+兴趣”丰富课后实践活动,满足个性化需求。

[关    键   词]  思政+专业;思政+任务;思政+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02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专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在目前大班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强等现状使得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总体上仍相对较弱。因此,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就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思政+”分众教学模式针对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专业发展、实际问题和兴趣点,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思政+专业”“思政+任务”“思政+兴趣”三个层面上,据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分而教之、分而导之、分而解之,着力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现存的同质化倾向,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真正凸显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的目的。

一、分而教之:“思政+专业”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思想性

“思政+专业”即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题设计、教学环节、案例引用等方面为学生“量身打造”专属思政课,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本校机电工程学院改革实践为例,在两年的教改实践中,学院组建专门对接该学院的教学团队,“嵌入”学院担任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等工作,与专业教师一起参加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研讨会,同时通过问卷调研、走访、VARK学习风格测试量表进行测量,从而了解学生思政课程的知识基础、学习需求、学习兴趣三个维度的情况,通过数据总结分析,发现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思政知识基础普遍一般,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大多数有迷茫情绪但渴望找到努力方向;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不高。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结果,以及机电工程学院培养“创新型技能工匠”的人才培養目标,团队探索并实施了以“提问—启发、参与—内化、对话—共鸣”为主要内容的分众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为明显地提升了学生认同感和获得感。

(一)提问—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关注问题、思考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的思维方式”。分众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区分受众,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现状是缺乏思考、问题意识薄弱、更趋保守心理,因此很少会主动提出问题。在学期初的调研中,有63%的学生表示不会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提问题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自小学开始到高中或职高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鲜有独立思考的引导,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最佳办法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区分受众,了解学生思想困惑点、知识薄弱点,另一方面就成了师生之间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成长进步。通过前期的学情分析,团队在教学中开展以下三步。

第一步:教师对问题的搜集与设计

要做到“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就需要在教学设计环节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困惑点,并且将这些“点”进行一定的划分,这样课堂上教师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时就会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分众教学的效果。在前期调研中,关于提问方面,学生大多数不愿意在课堂上提问,但是愿意接受在课前的网络平台提出问题,因此,团队就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与专题相关的讨论话题,如关于“共同富裕”的话题,学生可以在讨论区自由提问,教师会在课前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整合成若干类同质问题,然后带到课堂上进行解答。另外,针对一些“个性鲜明”甚至带有“逆反情绪”的提问,教师要单独在课上提出并进行阐明,这样一方面提升受众效果,尊重个性发展,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养成提问和思考的习惯。

第二步: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提问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愿意提出的问题中,大部分选择了“与专业相关”,因此,要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需要遵循思政课分众式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围绕思政课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进行提问。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在讲授理想与信仰时,结合学情分析,在机电工程学院中教师就鼓励机械制造等各个专业的学生,结合中国工业化发展历史中的典型人物故事进行提问、追问、思考。比如,在课上教师讲述机械制造专业学生非常熟悉的徐工集团的大工匠刘文生从一名普通装配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的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先是从展现的故事直接提问,后追问在困难中坚持的动力,再问刘文生未来规划发展等等,真正实现了“思政+专业”的结合。

第三步:正确运用适当激励手段

在前期调研中,“在什么情况下愿意主动提问”多选题目中,91%的学生都选择了“加平时分”,83%的学生选择“与专业相关”,78%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口头表扬”,由此可见,运用适当的鼓励手段,有助于调动学生思考和提问的积极性。团队遵循公平性、差异性、适度性、有效性的激励原则,采取了对课堂提问、云班课讨论区提问且问题合理的同学予以加分奖励,对提问思考的先进典型,专门制定奖励举措,如定期在微信群中提出表扬、在云班课App上发送“小红花”等。

(二)参与—内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发现学习”的理念:“我们讲授某门课不是为了生产、记载该学科知识的活的文库,而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思政理论课尤其需要引导学生组成分众小组,进入某种情景,参与某项特定的活动,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参与,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协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班讲授职业理想方面的内容时,根据课前调研,了解到学生不同的职业理想,根据大方向进行了分众,有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进入机械制造行业成为技能人才,有的学生想创业,分众之后组建的小组实现了“组间同质化”,随后各小组在课堂上开展“未来的我”畅想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充分讨论,然后不同小组畅谈讨论结果。

以学生不同需求为中心,开展独立思考、深入讨论、成果分享活动。首先,参与、互动、讨论有助于激发出新的观点,使个体超越原来认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分工合作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在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最后,将学习控制权让渡给学生,使其在参与—分享—反思—提升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内化知识情感。

(三)对话—共鸣

“对话”一词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是指基于交往的理性而进行的主体间的话语互动,是“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的一种核心经验”,可以帮助不同的参与者“克服自身最初的主观观念实现共同的合理理念”。分众式教学模式“活的灵魂”就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经过多次课堂实践探索后发现,课堂上的“对话”要想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鸣,首先应遵循平等的原则,教师与学生都应将对方当作是有独立的人格、不同主见、具有一定能力且需要与之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主体来看待。其次需要大力挖掘可以支撑对话的教学资源。热点新闻在学生群体中传播速度极快,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对热点新闻的判断,经过选择后以此为话题带入课堂,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对话”。最后,尊重对话主体的思维差异。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个专题授课中,为了消解学生对思政课就是“划水课”的错误印象,课上采用了“对话半小时”方式,主要环节是学生提问、教师及其他学生回答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现场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利用思维的差异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诉求和矛盾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用对话的方式直面回应大学生群体困惑,引起思想共鸣,也消解了贴在思政课上固有的标签。

二、分而导之:“思政+任务”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思政+任务”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进一步细化,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开展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的任务。“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上下求索的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但常规的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比较固化、单一,不能照顾到不同需求的群体。面对同一个班级中思政课学习态度、需求截然不同的群体,“思政+任务”在分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创设任务清单,且做到了动态的调整。即在思政课上对不同群体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差异设计不同的任务,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一)推行“任务自选清单”,打造“分众式”课前预学活动

目前思政课建设的着眼点在课中理论和课后实践,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前预学。而即使开展了课前预学,也普遍以推送微课为主,没有做到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通过调研得知,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也应该有课前预学环节,帮助更好理解课上的知识点,加深思考,但对于单纯看视频、学微课的方式并不赞同,希望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社会热点、满足不同群体成长需求的预学活动。根据这一调研结果,本教学团队开始研究并设计了“任务自选清单”,将预学从以往的“走形不走心”变为“走形也走心”,不同专题、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班级(不同生源状况)可以从清单中自由选择,增加了预学对不同学生的吸引力,提高了参与度和参与感。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该课程根据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际学情,课前任务有读一篇原文、找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讨论区发帖、本专业相关案例搜集、“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公益海报创作、“职业理想:工业人是否需要996”辩论赛、“中国工业发展史中的精神明珠”演讲等多种任务,学生根据自身需求、知识、偏好选择完成1~2项任务,可以获得相应加分。这些课前“任务自选清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学生出现“脑袋空空的来”“心里空空的走”的现象。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定位,帮助“后排落座”者走出“舒适圈”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这样的金句:当你勇敢跳出舒适圈去拥抱新变化时,就往期许的人生又迈进了一大步。在前期调研中,关于“在思政课上你喜欢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这一问题,3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教室后排”,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教室中间”,仅有20%左右的学生选择坐在“教室前排”,某些班级甚至会出现学生提前进教室就是为了在后排占座的现象,在与习惯坐在后排学生面对面沟通时,学生表示喜欢坐在后排是因为课上参与感不太强,即使是小组任务,也依赖于其他人完成,自己跟着“蹭分”。在走访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这些学生已经在教室的后排形成了自己的“舒适圈”,而如果不能帮助他们突破,那么将会产生很多弊端,不仅仅是课程学习没有效果,没有收获,更会对人际关系处理、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现象,教学团队探索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破圈”,通过综合分析“云班课”大数据,采用“任务积分”制,对班课积分排名中靠后的同学即活跃度较低的同学布置个性化的任务,如“十分钟助教”,即在上课之前,请他们以“助教”身份协助教师进行课前资料的整理、汇总,在课上,留出十分钟请其担任主讲,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积分排名靠后的学生逐渐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在实施一个学期后的期末调研中,关于“课堂上的活动你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选项,从学期初约有52%学生选择被动,到期末有76%学生选择主动,变化较为明显,学生课上态度也由被动转为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逃避式的学习状态;而对活跃度较高、积分较高的学生,课上问题设置时适当提高难度,激励其做到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三、分而解之:“思政+兴趣”促使思政课理论实践相统一

“共通性”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重要心理基础,而“朋辈沟通”是“共通性”得以落地的有效途径。所谓“朋辈”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指有过交往并且值得信赖、十分友好的人;“同辈”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近者。同龄伙伴通常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而朋辈之间的引领和沟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交流兴趣,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学生身边优秀朋辈所具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远比传媒包装出来的偶像更强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思想观念层面的正面引导和正能量传播,能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

为此,教学团队在教学中设计了线上、线下两种类型的“交流课堂”。一方面在课上采用直播连线方式,远程连线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请他们“现身说法”。比如,在为徐工集团订单班讲授人生观这一专题时,我们课堂上连线了在徐工集团工作的学长,请他讲述徐工集团的发展历史、前辈工匠们的典型故事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成长经历,并且留出时间引导學生与其互动交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邀请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在校生走进课堂,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体会、工作实践收获与同学分享,研讨理论政策、解读国内外政治生活等,起到朋辈正向引领的作用。例如,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上讲授第一个专题时,邀请到了一名高年级来自“新思想”理论社团的学生,作为嘉宾,她从自己自大一加入该理论社团之后参与的活动、得到的启发谈起,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生与其交流后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深刻感受了理论的魅力。

基于兴趣的分众教学不仅要针对不同专业方向性需求,还需要考虑学生个性化的层次性需求。通过对课前平台信息搜集以及课上提出问题的分类,选择关注同质问题的学生在课后组成多个同性小众群体,邀请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人员等为他们解疑释惑。另外,在课后实践方面,根据学生不同的教学需求,设计不同的实践选题,组成多样的实践团队,利用假期开展如企业调研活动、优秀毕业生走访、“三农”调研活动、科学技术帮扶、乡村支教活动、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等,共同激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为了更好发挥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促进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精细化,避免盲目性和低效率,充分体现思想性和政治性,团队教师主动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实践队伍指导教师,加之各个院系和校级团委、院级团队以及学生处、宣传部等部门通力合作,这种满足不同需求学生的思政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选择的课后实践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四、“思政+”分众教学模式的初步成效

自2020年在学校部分学院实施“思政+”分众教学模式以来,团队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分众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思政课堂上“大水漫灌”的传统授课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化差异,充分激发学生思考的激情和学习的潜能。在连续两年的期末结课之后的调研中,“本学期思政课的上课方式你是否喜欢”,选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的学生占比从一开始的不到50%到2022年期末超过80%。

其次,通过分众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提升了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程上的参与感,溶解了长期以来贴在思政课上的偏见“标签”,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从以往的“人云亦云”转变为“思我所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有所提升。

最后,“思政+”分众教学模式的实践促成了教师全面发展。以往思政教师采用传统的备课方式,在新模式下,不仅仅要求教师要会讲课,而且促使团队成员学会各种调研方法、完成创新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掌控能力,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深度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高度认同和深度践行。

参考文献:

[1]李淑文.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J].学理论,2017(2):231-232.

[2]陈希.承认、对话与共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体的三重构建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23(2):81-86.

[3]傅夏仙,徐家林.“思政课”教学的合作学习理念借鉴[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71-76,135.

[4]姜琳琳,于洋,赵鑫.基于教育赋权的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分众教学模式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2):89-94.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