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3-08-28胡一波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产教融合

胡一波

摘  要:文章基于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从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完整的一体化平台,政府公共资源供给不均衡、民办高校发展差异大等多个方面切入,分析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延伸产教融合的范围、促进高校与企业的融合、转变区域人才培养目标、协调产教融合的利益主体、解决资源分散等方面,针对新时代陕西民办高校如何开展产教融合,给出了15种借鉴模式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6-0048-04

陕西民办高校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影响广,已成为陕西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一张名片。但目前,社会产业链和高校人才培养链脱钩,民办高校面临着前超后追、转型发展的现实挑战和生存压力。推进陕西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是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建立高层次应用型院校、培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同时,推进陕西民办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加快面向陕西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打造陕西在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新时代民办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现状与意义

民办高校历史较短,特点不明确,社会认知度低。目前,中国民办教育已由大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式发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育人环节和模式,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一)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现状

1. 合作对象范围需要扩大

从实际合作对象类型来看,大多数民办高校希望与多个企业主体进行紧密合作,但在实际产业活动中民办高校大多选择与中小型企业合作,与高质量大型企业的合作通常较少,合作关系相对简单。民办高校产教融合中的短期合作往往多于其他长期战略合作,合作机制的稳定性普遍较差。

2. 产教融合的初衷与现实存在偏差

民办高校在选择适合产教深度结合的培养模式时,往往更注重项目参与者个人的专业课知识和能体现应用开发技术的实践能力。相比之下,对其资金、设备、场地、实习和就业的需求则不那么迫切。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方面,学校特别希望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免费实习或就业指导。

3. 合作内容低端,合作方式简单

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希望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企业在提供灵活就业环境的同时无法实现高利润,所以企業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因此,在这些实际合作中,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并不特别理想。企业能为学生培养提供的支持资源主要是实习设备和学习场地。

(二)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陕西民办教育起步早,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态势,如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等已经至少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产教融合方面各有特色。但教育与产业的融合相比某些南方院校滞缓、落后、脱节,往往重教育而轻产教。

1. 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

产教结合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够灵活。虽然相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众多文件,但多比较笼统,缺乏指导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的具体政策措施,对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界定也模糊不清,企业与学校之间要想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存在很多困难,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

2. 产教融合经费投入不足

在教育目的层面,产教融合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产业结构是产业技术的核心,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赖于技术技能的积累和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地方产业凝聚力的转型升级,而培养大批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技术人才,是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宗旨的重要途径[2]。但是,政府对民办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其不能深度持久。

3. 完整的一体化平台缺乏

校企合作办学是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举措,而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建立教师个人资源之间的对接关系,如果发生人事变动,那么合作也会中断或难以落地,因此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行为,缺乏受政府政策引导的校企长期合作机制。

(三)新时代民办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源动力和目标,在新形势下,拓展产业教育一体化的范围,促进校企一体化,改变区域人才培养目标,协调产业教育一体化的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做法如下:1. 延伸产教融合的范围;2. 促进高校与企业的融合;3. 转变区域人才培养目标;4. 协调产教融合的利益主体;5. 解决资源分散问题。

二、国内外高校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出台政策,优化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日本、德国等国家,以及国内部分城市的产教融合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在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借鉴其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特点,能有效推动产教融合协调发展。

(一)国外典型案例借鉴

日本和德国成熟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世界公认的成功教育模式。日本产业教育一体化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的深度参与。其独特的“政、产、学、研”结合模式不仅推动大学创造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也成为日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德国采取的是生产与教育一体“双元制”模式,这种模式培养了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提高了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积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国内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国内案例借鉴

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高地,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源泉。新知识、新技术应该被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并产生一定的经济规模,这就需要通过产业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产业教育融合模式已逐步形成,但仍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1.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近年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大力推进高校与教育一体化、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战略合作,促进了学科特色与国际市场需求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实施校企科研合作、产教结合,企业人才结构混乱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两大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校企合作项目形成获得了比较明显的办学经济效益和直接社会效益,并初步呈现出良性运行的产业发展趋势。

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争取高校和相关企业及其内部成员的双边利益,注重资源优势、产品制造优势,满足了学生对教学专业差异化发展的需求,各企业及其内部员工根据各自要求,联合共建了实习加工车间基地和技术研发专业岗位,形成了“厂中校”。学校通过对接企业需求,积极引进企业资源,建立起有效的“校中厂”体系,形成了实训室-公司或车间、教师-师傅、学生-学徒、实习-生产、作品-产品的有效融通互补的校企一体发展格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一体、产教并举、中高职衔接、区域聯动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企业集团化管理的先进办学组织管理模式。

3. 西安外事学院

近年来西安外事学院坚持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始终以智慧课堂立体赋能,以科教产融合、“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尝试搭建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多元主体共享共治联合体特色模式。

(三)产教融合普适性评价指标建议

依据学校产教融合相关制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开展绩效考核与激励,按照创收业绩及成效目标,一般考核方式为:学校与运营业绩结合考核(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指标,可评价产教融合效应度,比如就业率、入学率、合作企业数、岗位契合度等,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列举)。

三、新时代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模式总结

新时代下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产与教”需求变化、参与产教融合的主体以及产教融合功能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与高校之间缺少链条式的联系,无法直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3]。高校有人才与科研资源,但资金不足;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研发平台,却缺少人才与智力资源。将两者有效对接,对促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大有助益。

由此,基于产教融合的禀赋特性,本研究总结出以下新时代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模式:1. 共享资源模式,校企优秀教资共享、课程设置与企业发展融合、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持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实现校企双赢,但学生的学习劲头和努力程度、积极性不高;2. 个性化定制模式,符合经济大环境和社会需要,但增加了教师和学生学习负担;3. 嵌入项目课堂模式,教师参与社会商业活动或组织充分了解市场及政策动向,加速加快课堂创新、发挥学生主动性,但对学生专业知识要求高,对教师的社会经验要求高;4. 储备项目模式,多变而稳定的学习型企业环境促进了学校和企业发展,但学生学习压力大、对合作企业要求高;5. 学徒制模式,实施“课堂代工”等,促进劳动者实现更高水平就业,但集中技能培训易与日常工作安排的矛盾冲突;6. 成果转让模式,科研院所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但高额的费用与新科技的分享会成为企业的负担;7. 技术开发模式,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将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但不可控因素太多;8. 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融合,但对资金和能力的要求高;9. 共建实体模式,企业与高校或科研单位组建股份制公司、研究院、基地等实体,有利于形成共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技术成果与高收益回报,但企业和高校各自追求的目标不同;10. 校企联盟模式,高校和企业、机构建立合作联盟,形成资源共享;11. 战略联盟模式,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从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意图出发,以股权或契约的方式建立较为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12.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让科技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双赢;13. 公共服务平台模式,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面向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实现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14. 技术交流模式,研究机构、高校等通过多种形式,与企业开展产教交流活动,促进高效的信息共享,但合作模式松散;15. 科技园区模式,以大学科技园为主,联合企业和政府参与,使知识经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高校发展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机体[3]。

综上,产教融合无外乎以上15种模式或者优化整合,具体哪一种更见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时,产教融合已经成为破解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产教融合的目标是“生产”或“场景商务”,即必须以真正的产品生产商务活动为前提,在这样的基础和氛围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技能,教师才能教授真正的技能。这种“生产”不能简单地成为工厂生产或公司运营,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其目的是“教”,在生产与教学较为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向“生产、学习、研究”发展。

四、新时代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路径选择

陕西民办高校要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完成大学转型,既要抓住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对产教融合的政策深度改革,不限于以上15种模式的应用,选择合适的路径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学院或专业产教融合特色模式。

(一)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模式选择与运作流程

产教融合是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4]。以服务推进开拓为主旨,高校作为产教融合推进中心,要秉持“育人为先,德能并重;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激励创收;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开拓性地做好服务推进与创收工作。

(二)路径选择与对策

第一阶段,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动态项目矩阵。以系(中心)、部为单位,根据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特点,在原校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实践实验课程、开放实验,小学期课程、独立实习等教学环节,推进项目式教学的全面开展。

第二阶段,校企师资共建,助力专业体系化修订培养方案及嵌入项目。学校可积极协调对接,鼓励专业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聘请企业导师授课,双师双导,设立项目嵌入课程、独立完成项目等,调动师生共同参与产教融合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工作。

第三阶段,项目公司化运作,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攻关服务。学校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通过建立公司、工作室等形式,实现学校、学院、专业、个人的利益的有效融合和合理分配;倡导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媒体,开展电子商务等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校内外各种资源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开展项目运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定期召开产教融合工作的研讨、交流会,促进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产教全链,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多元主体共治共享”特色模式。

五、结语

产教融合将是促进高校科技创业人才教育培养和现代企业创新发展交流合作共享的有效机制推进器,同时也是我国民办高校继续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5]。所以,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加强民办高校与政产研用的高效互动,民办院校的发展与壮大才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動力和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麦晓雨. 谈产教融合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智库时代,2019(44):63+69.

[2] 杨国平,张良金,李剑. 基于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与市场应用——以南昌地区若干实践为例[J]. 教练机,2019,40(02):32-36.

[3] 陈广学. 以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思考[J]. 印刷经理人,2023(01):54-56.

[4] 张洪波,李涧,王靖,等. 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3):168-170.

[5] 包靓靓. 民办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机制研究与实践[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05):4-6+23.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产教融合
浅谈学术社团机构的经济价值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