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红色文献阅读推广
——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为视角
2023-08-28于丽丽
于丽丽
(盘锦市图书馆,辽宁 盘锦 12401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作为公众终身学习教育的场所,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涵盖了各年龄段和各阶层的社会公众。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19岁以下人口已达3.26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3.13%[1],可见,青少年读者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点人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革命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2],收藏、保存、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阅读推广和传承,既是公共图书馆的优势,更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尤其是激发青少年读者群体对红色文献的阅读兴趣,养成他们积极主动阅读红色经典的习惯,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境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完善的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锋精神发祥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资源大省。据调查,辽宁共有红色文化资源782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25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301处,重要人物故居13处,烈士墓70处,纪念设施273处[3]。
从红色文献的存藏来看,辽宁省以东北抗日联军和辽沈战役为内容的红色文献最为珍贵和独特,在众多地区图书馆中独树一帜,极具价值[4]。辽宁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藏有大量的红色文献资源,蕴藏着深厚的红色传统和红色记忆[5]。
可以说,在红色文献资源、人才储备、阅读推广实践等方面,打造青少年红色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公共图书馆大有可为。
2 “六地”文化对青少年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立法的角度赋予公共图书馆对青少年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六地”文化包含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等丰富的精神财富,开展面向青少年的阅读推广,能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六地”红色文化与辽宁的历史紧密相连,是辽宁鲜活的精神名片,体现了辽宁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价值。大力挖掘红色文献,传承“六地”红色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3 “六地”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研究与实践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青少年+红色+阅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章时间不作限制,共获得有效文献35篇,主要是针对某个图书馆个案加以分析,探究红色主题阅读推广的路径。如,卜淼[6]对我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从推动多元主体合作、创新推广形式、深耕推广内容、打造阅读品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高泉泉[7]和芦硕[8]分别以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和首都图书馆为例,对开展青少年红色阅读推广服务的实践进行了剖析。以“六地红色”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获得有效文献不足10篇,且尚未发现探讨青少年“六地”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相关文献。可见,目前图书馆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对面向青少年开展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较少,鉴于青少年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重要性,相关的研究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在实践层面,刘景会[9]选取63家公共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调研其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服务现状和特征;湖北省图书馆走进中小学校,开展“相约乡读·共读百年红色经典”“红色历史动漫”阅读推广等活动[10]。
总体而言,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对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但就推广形式而言,多以展览、讲座、诵读等活动为主,创新性不足,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总体而言未能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使活动的开展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也未能将本地的地域红色文化特色有机结合起来,造成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浪费。
4 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六地”文化阅读推广的可行性
4.1 丰富的文献和资源
图书馆是红色文献庋藏的重镇。如,《民国时期总书目》一书从1978年开始着手编纂,到1992年全部定稿,主要收录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3家馆藏,即便如此,已收录书目124000余种[11]。2012年,“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正式启动,截至2020年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已汇聚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37家成员单位的民国时期图书书目数据30万条,馆藏数据70万条,民国期刊书目数据1.4万条,民国报纸书目数据4000条[12]。
就辽宁地区而言,仅辽宁省图书馆就收藏民国文献3万余种,其中包括中共满洲省委、东北抗联、辽沈战役等红色文献;1949—1975年间的文献中有关抗美援朝、雷锋精神和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文献也不在少数。加之该馆自建的“东北图录数据库”“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数据库”“东北日报数据库”“东北画报数据库”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纸电文献系列。
4.2 学科馆员优势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团队,组建了相应的学科馆员队伍。各馆普遍建有红色文献的收集整理、阅读推广等部门,通过部门间的联动,可以更好地发挥文献、人员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发挥资源效应。
4.3 文化空间优势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通过新馆建设、空间再造等途径,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市民的“第三文化空间”,公众的文化阅读氛围日益增强,热情不断提升,使得图书馆逐渐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标。宽敞舒适的空间、现代的科技手段,加之专业的展览展示活动空间等,使得公共图书馆成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极佳场所。
5 实现路径
5.1 做好相关文献的整合挖掘
文献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基石,也是形成图书馆服务特色的优势所在。因此,首要工作是对现存的“六地”文献和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一方面是图书馆界的资源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对图书馆系统外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对于图书馆缺藏的文献,可以通过复制、网上购买等方式予以补充,其目的就是要形成“六地”文化较为完整的普查目录,进而逐步构建“六地”文化数据库。当然,这需要公共图书馆有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持,以及图书馆间的规划、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图书馆界要深入挖掘文献(文物)背后蕴含的故事和内涵,既要找寻文献背后的红色精神,也要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在阅读推广时做到通俗易懂,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5.2 打造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
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创意性的基础上,突出未成年人“六地”文化阅读空间的时代性以及新颖性。(1)经典书目导读。导读除了按照图书馆常用的中图分类法组织揭示文献外,可将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有关“六地”文化图书单独序化组织,尤其是借阅率较高的书籍,可以放在醒目的位置,便于未成年人随时翻阅。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设置单独的“六地”文化主题阅读空间。推荐书目要充分考虑个性化阅读的需求,制定出符合未成年人自身特点的阅读书目,采用“量体裁衣”式的精细化服务推广方式[13]。(2)情景化体验。注重将新技术,如大数据、VR等融入到“六地”文化的阅读推广过程,凸显阅读环境的情景化、场景化、个性化,通过沉浸式的阅读,给读者以多感官的阅读体验,激发未成年人的阅读热情,挖掘其热爱阅读的潜能和兴趣。(3)馆内各要素的联动。一般而言,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属于少儿部或读者工作部的职责范畴,但其缺点是容易导致工作的同质化。因此在开展未成年人“六地”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时,需要图书馆少儿部、读者活动部、历史文献部、外借部、网络部,甚至古籍文献部的多部门联动,唯此才能真正做到文献的丰富全面,集中各部门的人才优势,不断激发新的创意,形成文献-资源-人员各要素的联动。
5.3 开展社会化合作
一是图书馆间的合作。单个图书馆由于资金、资源、人才等各方面的差异,在进行“六地”文化的阅读推广中面临诸多现实的挑战。图书馆间的共建共享、互助合作,是公共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国内图书馆界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实践。如,上海图书馆开发建设的“革命(红色)文献服务平台”,实现了跨平台、多终端访问和统一的检索和展示,可以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进行数据交互[14]。2019年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通过结构化提取少儿阅读需求标签,借助分级阅读平台实现了互助式、代际化、精深化的少儿数字阅读体验[15]。
二是与“六地”场所之间的社会合作。“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不单单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更需要打破区域、行业之间的壁垒。“六地”文化的理论研究、数字化建设、文旅融合、传承发展等,无不需要政府部门、各文化机构、科研机构、旅游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展优势。
三是与学校开展合作。教学也是“六地”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与学校开展合作,可以通过图书馆员进校园的方式,为学生讲解馆藏“六地”文献;也可以通过研学的方式,将图书馆作为“六地”文化主题教育的重要课堂。双方可以通过名师讲座、展览展示等形式,发挥图书馆和学校的各自优势,交流阅读心得,提升阅读推广的针对性,增强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四是与科技开发企业的合作。“六地”文化的阅读推广离不开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开发统一检索的数据库、基于AR/VR技术的虚拟展厅、场景体验、360度全景式的“云上展馆”、内容丰富实用的App、好玩又可学习知识的红色互动游戏等,都需要专业科技企业的深度参与,弥补图书馆在此方面的不足。当然,图书馆员要在此过程中保证文献的专业性和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对于“六地”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与揭示。
五是与志愿服务队伍的合作。文化志愿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各公共图书馆对志愿服务重视程度较高,也有了较为成熟的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志愿服务不限于图书馆与志愿者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图书馆与博物馆、档案馆等不同“六地”文化机构志愿者之间的合作,最终打造地域性的“志愿服务联盟”,助力“六地”文化传承形成联动机制。
6 结语
“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载体,公共图书馆在文献、人员、空间方面,具有对青少年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图书馆应通过梳理相关的红色文献资源,打造“六地”红色文献资源的聚集地,通过空间再造、多部门合作,发挥其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与社会力量的深度合作,使其在“六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